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糖及其硫酸化衍生物的抗病毒及免疫增强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
作者 赛福丁.阿不拉 王君敏 米克热木.沙衣布扎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2-575,529,共5页
近年来,人们发现多糖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并且越来越多的多糖被投入临床应用。其中,增强免疫和抗病毒作用是绝大多数多糖的主要药理作用,是多糖的共性。其中硫酸多糖因其显著的抗病毒和增强免疫活性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就近年来... 近年来,人们发现多糖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并且越来越多的多糖被投入临床应用。其中,增强免疫和抗病毒作用是绝大多数多糖的主要药理作用,是多糖的共性。其中硫酸多糖因其显著的抗病毒和增强免疫活性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就近年来国内外多糖分类及其硫酸化产物在抗病毒、增强免疫作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硫酸衍生物 抗病毒 免疫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化壳聚糖衍生物对实验性大鼠脂肪肝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于明明 吕志华 +1 位作者 王远红 姜廷福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7-32,共6页
研究硫酸化壳聚糖衍生物对实验性大鼠脂肪肝的治疗作用。采用定量灌胃酒脂乳剂的方法建立大鼠混合型脂肪肝模型。建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硫酸化壳聚糖治疗组,各组均饲以正常饲料,硫酸化壳聚糖治疗组采用腹腔注射给药,模... 研究硫酸化壳聚糖衍生物对实验性大鼠脂肪肝的治疗作用。采用定量灌胃酒脂乳剂的方法建立大鼠混合型脂肪肝模型。建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硫酸化壳聚糖治疗组,各组均饲以正常饲料,硫酸化壳聚糖治疗组采用腹腔注射给药,模型对照组以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治疗3周后,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血清TC、HDL、LDL、AST、ALT和肝组织TG、AST、ALT、SOD含量。结果表明,硫酸化壳聚糖治疗组的肝组织形态较模型对照组有明显的好转,血清TC,HDL,LDL,AST,ALT和肝组织TG,AST,ALT含量显著降低,肝组织SOD含量增加;硫酸化壳聚糖治疗组血清TC,HDL,LDL,AST,ALT和肝组织TG,AST,ALT,SOD含量均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硫酸化壳聚糖衍生物对大鼠脂肪肝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硫酸化壳聚糖衍生物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树花多糖硫酸酯化衍生物的制备与抑制HMEC迁移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毛逸嵘 张易 +2 位作者 张红霞 翁亮 张红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2-102,共11页
灰树花(Grifola fondose)高浓缩精粉经热水提取,95%乙醇沉淀,获得水溶性灰树花粗多糖GFP.GFP依次经DEAE-cellulose阴离子交换树脂及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分离纯化得到GFP1-F,GFP1-M及GFP1-L3种不含蛋白质的葡聚糖纯品,其分子量依次... 灰树花(Grifola fondose)高浓缩精粉经热水提取,95%乙醇沉淀,获得水溶性灰树花粗多糖GFP.GFP依次经DEAE-cellulose阴离子交换树脂及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分离纯化得到GFP1-F,GFP1-M及GFP1-L3种不含蛋白质的葡聚糖纯品,其分子量依次为1.09×105,1.93×104和2.76×103Da.采用吡啶-氯磺酸法对其进行硫酸酯化修饰,硫酸酯化衍生物GFP1-FS,GFP1-MS及GFP1-LS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3个样品均在1 236.90cm-1和811.81cm-1有硫酸酯键的特征吸收峰,13C NMR证明C-6上的羟基被酯化.并且GFP1-FS的硫酸酯化程度最高,其取代度DS为1.07;GFP1-MS与GFP1-LS的硫酸酯化程度相当,DS分别为0.66和0.61.划痕法实验结果表明,经1 000μg/mL的GFP1-FS,GFP1-MS及GFP1-LS处理24h后向划痕区迁移的细胞数明显减少,分别为对照组的73.33%,34.17%和67.21%,均具有抑制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迁移的活性,其中GFP1-MS的效果最为显著,这可能与GFP1-MS所具有的复杂分支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 葡聚糖 硫酸酯化衍生物 人微血管内皮细胞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亚硫酸甘油酯衍生物作为电解液添加剂对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艾淑娟 宗成星 +7 位作者 吴为 冯京京 金灿 付凤至 刘靖 孙冬兰 郑琴 郭也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20-2528,共9页
在亚硫酸酯基团的基础上引入苯环,设计并合成了3种环亚硫酸甘油酯衍生物[双(1,2-环亚硫酸甘油酯)对苯二甲酸酯、三(1,2-环亚硫酸甘油酯)均苯三甲酸酯和四(1,2-环亚硫酸甘油酯)均苯四甲酸酯],通过倍率充放电、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和扫... 在亚硫酸酯基团的基础上引入苯环,设计并合成了3种环亚硫酸甘油酯衍生物[双(1,2-环亚硫酸甘油酯)对苯二甲酸酯、三(1,2-环亚硫酸甘油酯)均苯三甲酸酯和四(1,2-环亚硫酸甘油酯)均苯四甲酸酯],通过倍率充放电、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研究了这些添加剂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电解液相比,加入三(1,2-环亚硫酸甘油酯)均苯三甲酸酯的电解液球化石墨电极表面可形成一层致密而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膜,从而优化电极-电解液的界面性能,改善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且在循环80周后电池阻抗增加较小;而双(1,2-环亚硫酸甘油酯)对苯二甲酸酯和四(1,2-环亚硫酸甘油酯)均苯四甲酸酯的加入不会明显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苯环上亚硫酸甘油酯基团的数目对其性能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液添加剂 环亚硫酸甘油酯衍生物 锂离子电池 固体电解质界面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软骨素及其衍生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付常芳 周伟 +1 位作者 高奇 李玉琴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88-691,共4页
硫酸软骨素是一种糖胺聚糖,以动物组织为原料,或者微生物细胞发酵法而制得,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骨关节炎、心脑血管疾病及眼科疾病。近年来研究表明,硫酸软骨素及其衍生物具有多种潜在的生物活性,如抗炎、抗肿瘤、抗凝、抗血栓等... 硫酸软骨素是一种糖胺聚糖,以动物组织为原料,或者微生物细胞发酵法而制得,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骨关节炎、心脑血管疾病及眼科疾病。近年来研究表明,硫酸软骨素及其衍生物具有多种潜在的生物活性,如抗炎、抗肿瘤、抗凝、抗血栓等,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新药开发的前景。该文从硫酸软骨素及其衍生物现有的药理活性、临床研究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软骨素 硫酸软骨素衍生物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