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盐热还原作用模拟实验装置的材料选择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建勇 刘文汇 +4 位作者 腾格尔 范明 郑伦举 王小芳 刘金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0-404,共5页
硫酸盐热还原作用(TSR)成因的硫化氢是高含硫天然气藏中硫化氢的主要来源,深入研究TSR反应机理,需要开展系统深入的模拟实验。但是,不同材料制作的实验装置,实验结果相差甚远。为了探讨实验装置材料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该文对高温高压合... 硫酸盐热还原作用(TSR)成因的硫化氢是高含硫天然气藏中硫化氢的主要来源,深入研究TSR反应机理,需要开展系统深入的模拟实验。但是,不同材料制作的实验装置,实验结果相差甚远。为了探讨实验装置材料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该文对高温高压合金釜、石英管以及金管等实验装置进行了对比试验。实验结果证实:①高温高压合金釜的金属参与反应形成金属硫化物,不适合用于TSR模拟实验;②高温高压条件下,石英可以跟硫酸盐反应生成硅酸盐,因此石英管也不适合用于TSR模拟实验;③黄金不与TSR反应物、中间产物或者产物中的任何一种物质发生反应,黄金管—高压釜限定体系装置虽然受金管容积所限,模拟产物量不足以进行轻烃指标的分析,但是其产物量足以进行气体产物组分及碳同位素测试,是较好的一种TSR模拟实验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管 合金釜 金管 实验装置 模拟实验 硫酸盐热还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R产物对碳酸盐岩储层是否具有改良作用--实验地质学的依据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建勇 刘文汇 +3 位作者 范明 蒋小琼 马凤良 卿颖 《海相油气地质》 2008年第2期57-61,共5页
采用SYS-1型碳酸盐岩溶蚀速率测定仪,选取四川东北地区5种碳酸盐岩样进行溶蚀实验,研究了三种主要TSR流体产物对碳酸盐岩的改造作用。H2S的溶蚀能力相对较强,在120℃温度下对微晶灰岩的溶蚀率可达17.09%;CO2的溶蚀能力次之;水的溶蚀作... 采用SYS-1型碳酸盐岩溶蚀速率测定仪,选取四川东北地区5种碳酸盐岩样进行溶蚀实验,研究了三种主要TSR流体产物对碳酸盐岩的改造作用。H2S的溶蚀能力相对较强,在120℃温度下对微晶灰岩的溶蚀率可达17.09%;CO2的溶蚀能力次之;水的溶蚀作用可以忽略不计。H2S和CO2这两种酸性溶液的溶蚀能力从常温到200℃呈较强—强—弱的变化趋势,其中CO2的最大溶蚀率所处温度范围为60~90℃,H2S的最大溶蚀率所处温度范围为60~150℃。TSR产物中的酸性气体可以对储层进行改造,但不一定能够改良储层,而TSR过程中石膏向方解石的转变可以使储层孔隙度增加,从而改良储层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硫酸盐热还原作用 碳酸盐还原产物 硫化氢 二氧化碳 溶蚀能力 储层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液白云岩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群 包志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9-717,共19页
热液白云岩与油气藏及赋存在沉积岩中的铅锌矿床,特别是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具有密切的空间联系。MVT矿床赋矿地层均存在大范围的白云岩化,地质找矿实践中热液白云岩常作为MVT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之一,然而热液白云岩与MVT矿床... 热液白云岩与油气藏及赋存在沉积岩中的铅锌矿床,特别是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具有密切的空间联系。MVT矿床赋矿地层均存在大范围的白云岩化,地质找矿实践中热液白云岩常作为MVT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之一,然而热液白云岩与MVT矿床之间的成因联系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热液白云岩的定义、地球化学特征、空间展布规律、成因模式及其与热液矿床和油气储存关系的研究历史及现状进行了系统评述,并结合滇东北地区MVT矿床实例对热液白云岩与硫酸盐热还原过程、硫化物沉淀之间的关系及其找矿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并对热液白云岩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白云岩 MVT铅锌矿 找矿标志 成因模式 硫酸盐热还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R对气态烃组分及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高温高压模拟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29
4
作者 张建勇 刘文汇 +7 位作者 腾格尔 王小芳 潘立银 吕玉珍 付小东 张敬艺 卿颖 刘金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6-70,77,共6页
选用高含硫原油、Ⅱ型干酪根、Ⅲ型干酪根以及硫酸镁作为反应物,设计了3组共6个反应体系,以对比发生硫酸盐热还原作用(TSR)与否对烃类组分及碳同位素的影响。模拟实验利用黄金管—高压釜限定系统完成,6个反应体系具有完全相同的反应温... 选用高含硫原油、Ⅱ型干酪根、Ⅲ型干酪根以及硫酸镁作为反应物,设计了3组共6个反应体系,以对比发生硫酸盐热还原作用(TSR)与否对烃类组分及碳同位素的影响。模拟实验利用黄金管—高压釜限定系统完成,6个反应体系具有完全相同的反应温度和压力,反应结果具有可对比性。模拟实验结果证实:①TSR反应导致气态产物中H2S和CO2含量的明显增加;②TSR反应导致气态天然气组分变干,即碳数越多的气态烃越容易发生TSR反应,甲烷很难作为反应物参与TSR反应;③TSR反应导致气态烃碳同位素变重,而CO2碳同位素变轻;④TSR导致甲烷碳同位素变重最多,乙烷、丙烷碳同位素变重相对较小,即δ13C2与δ13C1差值变小。TSR反应导致的天然气组分及碳同位素的变化影响了油气源对比的经验公式及判断指标,因此在高含硫天然气区进行气源对比时应考虑TSR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气态烃组分 硫酸盐热还原作用 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