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对碳酸盐岩气藏的化学改造——以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为例 |
杜春国
郝芳
邹华耀
张俊
朱扬明
王存武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1
|
|
2
|
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TSR)与贵州汞(金锑)矿床成因机制再探讨——从黔东锰矿古天然气渗漏沉积成矿理论得到的启示 |
陈履安
周琦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3
|
塔中地区上奥陶统热液流体与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 |
李开开
蔡春芳
蔡镠璐
张春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5
|
|
4
|
塔中地区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对深埋白云岩储层的改造 |
贾连奇
蔡春芳
李红霞
汪天凯
张文
孔令武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5
|
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及其对油气与储集层的改造作用:进展与问题 |
蔡春芳
赵龙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4
|
|
6
|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基元步骤与反应机理初探 |
丁康乐
李术元
岳长涛
钟宁宁
|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2
|
|
7
|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生成H_2S实验研究 |
罗建军
马强
林日亿
|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8
|
煤与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模拟实验研究 |
邓奇根
吴喜发
王颖南
|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9
|
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槽东西两侧震旦系灯影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差异及其成因 |
宋泽章
金世贵
罗冰
罗情勇
田兴旺
杨岱林
张子羽
张文锦
武鲁亚
陶佳丽
何家欢
李文正
葛冰飞
王冠
高嘉玮
|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渐新统硫酸盐硫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
陈启林
张小军
黄成刚
李翔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11
|
川东北飞仙关组高含H_2S气藏特征与TSR对烃类的消耗作用 |
朱光有
张水昌
梁英波
马永生
周国源
戴金星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66
|
|
12
|
川东北飞仙关组甲烷为主的TSR及其同位素分馏作用 |
蔡春芳
蔡镠璐
张俊
蔡勋育
李开开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3
|
|
13
|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罗斯2井奥陶系油气藏的TSR作用:来自分子标志物的证据 |
马安来
金之钧
朱翠山
顾忆
李慧莉
路清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3
|
|
14
|
TSR烃类化学损耗评价:Ⅰ主控因素和强度指标分析 |
袁玉松
郝运轻
刘全有
高键
张守庆
|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15
|
四川盆地高含H_2S天然气的分布与TSR成因证据 |
朱光有
张水昌
梁英波
马永生
郭彤楼
周国源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04
|
|
16
|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
谢增业
田世澄
李剑
胡国艺
李志生
马成华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60
|
|
17
|
塔中地区下奥陶统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李素梅
肖中尧
吕修祥
张宝收
张海祖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18
|
云南金沙厂铅锌矿床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白俊豪
黄智龙
朱丹
严再飞
罗泰义
周家喜
|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1
|
|
19
|
氧化作用对气态烃组成和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
于林平
潘长春
刘金钟
傅家谟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0
|
|
20
|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油气藏H_2S由TSR和TDR两种方式形成 |
郑冰
腾格尔
张建勇
高仁祥
刘文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