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丽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320-321,324,共3页
目的:探讨比较硫酸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分别联合辛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治疗高血压并明确有颈动脉斑块的9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硫酸... 目的:探讨比较硫酸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分别联合辛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治疗高血压并明确有颈动脉斑块的9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硫酸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总面积及斑块积分均小于对照组,血清HDL-C高于对照组,血清LDL-C、TG、TC、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硫酸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更大,并可显著降低患者血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氯吡格雷 辛伐他汀 老年高血压 颈动脉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硫酸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凡 查泰 +1 位作者 刘雪娟 紧玉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硫酸氯吡格雷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 11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低剂量组(给予硫酸氯吡格雷50 mg)558例,高剂量组(给予硫酸氯吡格雷75 mg)552例。低、高剂量组分别有469例(84.1%)和457例(82.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硫酸氯吡格雷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 11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低剂量组(给予硫酸氯吡格雷50 mg)558例,高剂量组(给予硫酸氯吡格雷75 mg)552例。低、高剂量组分别有469例(84.1%)和457例(82.8%)完成52周的疗程,采用双盲、随机和对照的方法,通过观察患者出血情况(主要安全指标)和药物副作用(次要安全指标)评定安全性,观察患者发生的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以及外周动脉疾病等血管血栓性疾病评定有效性。结果低、高剂量组出血副作用的发生率(分别为14.0%和16.5%)和严重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8.6%和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高剂量组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7%和1.5%(P>0.05),颅内出血比例均为0.18%;累积血栓性疾病发生率分别为2.6%和9.4%(P<0.05)。结论硫酸氯吡格雷75mg在安全性方面与50 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权衡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75 mg对预防患者缺血性卒中比50 mg剂量更具优势,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 硫酸 脑卒中 缺血性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氢氯吡格雷球形结晶工艺及其生长机理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海洋 杜艳妮 +3 位作者 李振方 宋晓鹏 谭端明 龚俊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633-3639,共7页
本文测定了硫酸氢氯吡格雷Ⅰ、Ⅱ晶型在仲丁醇中的溶解度,通过过程分析和优化,制备了纯Ⅰ晶型的硫酸氢氯吡格雷球形晶体。与非球形晶体比较,球形晶体在堆密度、流动性、粒度分布以及稳定性等方面均占优势。本文考察了不同温度、残留溶... 本文测定了硫酸氢氯吡格雷Ⅰ、Ⅱ晶型在仲丁醇中的溶解度,通过过程分析和优化,制备了纯Ⅰ晶型的硫酸氢氯吡格雷球形晶体。与非球形晶体比较,球形晶体在堆密度、流动性、粒度分布以及稳定性等方面均占优势。本文考察了不同温度、残留溶剂对硫酸氢氯吡格雷晶习与晶型的影响,研究了硫酸氢氯吡格雷球形结晶过程晶体的生长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格雷 多晶型 球形结晶 生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氢氯吡格雷异构体的手性拆分及其限量检查 被引量:3
4
作者 丁锐 纪宏 +5 位作者 吕雯 周长明 李志刚 张首国 彭涛 王林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1-246,共6页
采用卵类黏蛋白手性固定相键合硅胶(Ultron ES-OVM)色谱柱(150 mm×4.6 mm,5μm),建立手性固定相HPLC直接拆分硫酸氢氯吡格雷对映异构体和位置异构体的方法,并通过对溶质计量置换保留模型、热力学参数、熵焓驱动过程及影响色谱行为... 采用卵类黏蛋白手性固定相键合硅胶(Ultron ES-OVM)色谱柱(150 mm×4.6 mm,5μm),建立手性固定相HPLC直接拆分硫酸氢氯吡格雷对映异构体和位置异构体的方法,并通过对溶质计量置换保留模型、热力学参数、熵焓驱动过程及影响色谱行为的因素等内容进行研究,对手性拆分过程进行探讨。经优化,确定色谱条件为:流动相0.02 mol/L磷酸二氢钾-乙腈(80∶20),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20 nm,柱温30℃。硫酸氢氯吡格雷的对映异构体和位置异构体之间的分离度均大于1.6;S-硫酸氢氯吡格雷、R-硫酸氢氯吡格雷及其各自位置异构体的定量限分别为0.115,0.102,0.118,0.106 mg/L,在0.33~20.68,0.63~40.20,0.32~20.20,0.31~19.28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按外标法计算,加样回收率在98.2%~101.7%之间;RSD小于2.0%。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可用于硫酸氢氯吡格雷异构体杂质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格雷 对映异构体 位置异构体 手性拆分 溶质计量置换保留模型 热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氯吡格雷硫酸氢盐的合成及晶型转换 被引量:15
5
作者 潘仙华 毛海舫 郎希红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21-1226,共6页
优化了Ⅰ型氯吡格雷硫酸氢盐的合成方法,发现利用3-戊酮等溶剂在-10^-16℃反应10~16 h,能以80%左右的产率得到Ⅰ型氯吡格雷硫酸氢盐,并用熔点、红外与X衍射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同时还研究了Ⅰ、Ⅱ型氯吡格雷硫酸氢盐之间的相互转化。
关键词 格雷硫酸氢盐 晶型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原料药中硫酸氢氯吡格雷及有关物质含量 被引量:6
6
作者 刘雅茹 韩秋月 梁晨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8期92-94,共3页
建立了测定原料药中硫酸氢氯吡格雷及有关物质含量的HPLC方法。结果表明,硫酸氢氯吡格雷在0.032-0.048 mg.mL^-1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为0.63%(n=9)。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度高... 建立了测定原料药中硫酸氢氯吡格雷及有关物质含量的HPLC方法。结果表明,硫酸氢氯吡格雷在0.032-0.048 mg.mL^-1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为0.63%(n=9)。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度高,可用于硫酸氢氯吡格雷原料药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格雷 有关物质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林椿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I0003-I0003,共1页
脑梗死属于临床中的常见脑血管疾病,该疾病的主要诱因就是人体脑部供血发生了区域性障碍,如此就会引发脑部部分血管组织缺血性坏死,形成人们所熟知的血栓、栓塞等等症状。急性脑梗死发病急促且发病年龄没有固定性,且发病之前没有明显征... 脑梗死属于临床中的常见脑血管疾病,该疾病的主要诱因就是人体脑部供血发生了区域性障碍,如此就会引发脑部部分血管组织缺血性坏死,形成人们所熟知的血栓、栓塞等等症状。急性脑梗死发病急促且发病年龄没有固定性,且发病之前没有明显征兆。患者在患病初期会表现出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基础性症状,此时可能无法引发患者重视。如果患者发病,其死亡率是相当之高的,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就目前看来,临床中多采用口服药物进行治疗,主要服用药物包含了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两类。而两类药物联合口服治疗脑梗死方面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格雷 急性脑梗死 缺血性坏死 发病年龄 血管组织 呼吸困难 脑血管疾病 口服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氢氯吡格雷致白细胞减少1例 被引量:2
8
作者 余雄杰 刘生友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期413-413,共1页
患者,男,55岁。因"突发胸痛4 d"于2009年5月26日入院。之前因搬重物而突发胸痛,呈撕裂样,程度尚能耐受,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量少,在外院住院4 d。2009年5月22日血常规检查常规白细胞(WBC)6.34×109.L-1,中性粒细胞(N)0.85;
关键词 格雷 硫酸 白细胞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3个厂家生产的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中有效成分及有关物质 被引量:3
9
作者 台宗光 朱全刚 +4 位作者 张玮 王晓宇 戴子渊 张丽娟 高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24-927,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中有效成分S型氯吡格雷及有关物质R型氯吡格雷含量的方法,并比较3个厂家生产的氯吡格雷片中2种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色谱条件:ULTRONES-OVM手性色谱柱(4.6mm×150mm,5μm),乙腈-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中有效成分S型氯吡格雷及有关物质R型氯吡格雷含量的方法,并比较3个厂家生产的氯吡格雷片中2种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色谱条件:ULTRONES-OVM手性色谱柱(4.6mm×150mm,5μm),乙腈-0.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20:80)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柱温17℃,检测波长220nm。结果硫酸氢氯吡格雷S型及R型分别在50~117mg/L和1.52~30.4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为0.9998),精密度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和98.8%,供试品溶液室温放置12h稳定;3个厂家生产的硫酸氢氯吡格雷片S型及R型的含量均符合药典要求。结论本方法准确度好,专属性强,可用于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液相色谱法 硫酸格雷 有关物质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8
10
作者 王微微 袁国强 +1 位作者 洪衡 王磊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1649-1653,共5页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脏功能、炎症指标、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河北以岭医院心内科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行PCI术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脏功能、炎症指标、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河北以岭医院心内科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行PCI术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治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2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中医证候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浆黏度(PV)、全血低切黏度(NBL)、全血高切黏度(NBH)。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4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36/50),2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LVEDV、LVESV、hs-CRP、IL-6、TNF-α、FIB、ESR、PV、NBL、NBH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SF-36评分、LVEF、SV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心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且降低炎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硫酸格雷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 中医证候 心功能 炎症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荧光法测定药物及体液中硫酸氢氯吡格雷含量 被引量:2
11
作者 练伟芹 龚爱琴 +1 位作者 王露 朱霞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030-3033,共4页
提出了简单、灵敏的测定药物及体液中硫酸氢氯吡格雷含量的荧光新方法。利用荧光法研究了硫酸氢氯吡格雷与茜素红的作用,基于在盐酸介质中硫酸氢氯吡格雷能与茜素红形成离子对化合物,该化合物能被二氯甲烷萃取,当用428nm波长激发时在55... 提出了简单、灵敏的测定药物及体液中硫酸氢氯吡格雷含量的荧光新方法。利用荧光法研究了硫酸氢氯吡格雷与茜素红的作用,基于在盐酸介质中硫酸氢氯吡格雷能与茜素红形成离子对化合物,该化合物能被二氯甲烷萃取,当用428nm波长激发时在550nm左右能发射较强的荧光。因荧光强度与硫酸氢氯吡格雷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定量关系,从而建立了测定硫酸氢氯吡格雷含量的新方法。当盐酸溶液的浓度为0.3mol·L-1时,形成的离子对比较稳定,硫酸氢氯吡格雷浓度在1.0~11.0μg·mL-1范围内时离子对荧光强度与硫酸氢氯吡格雷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F=53.32+35.01c(μg·mL-1),r=0.994,检出限为0.11μg·mL-1。硫酸氢氯吡格雷在药物和人血清、尿液中的回收率分别为90.6%~99.3%,104.6%~109.3%,96.3%~105.0%,干扰实验表明常用药物辅料对它的测定没有干扰。用本法测定了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人血清及尿样中硫酸氢氯吡格雷含量,结果令人满意。实验结果表明本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可用于实际样品中硫酸氢氯吡格雷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格雷 茜素红 荧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小板活化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2
作者 张晨光 张新岭 张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894-897,共4页
目的: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明确联合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小板活化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诊治的ACS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据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 目的: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明确联合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小板活化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诊治的ACS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据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加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丹红注射液治疗,共治疗2个月。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hs-CRP),血小板活化(sCD40L、CD62p、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NO、ET-1和vWF)相关指标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P>0.05);治疗后,两组的IL-6、TNF-α、hs-CRP、sCD40L、CD62p、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ET-1和vWF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NO较同组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抑制血小板活化以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丹红注射液 硫酸格雷 炎性因子 血小板活化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脉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他汀类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被引量:12
13
作者 唐世淼 王宗方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8期2755-2758,共4页
目的:探析冠心病采取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他汀类药物与生脉注射液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硫... 目的:探析冠心病采取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他汀类药物与生脉注射液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脂水平、心功能指标、心绞痛发作情况、C反应蛋白(CRP)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LDL-C、HDL-C、TG、TC等血脂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NT-proB-NP、LVEF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他汀类药物常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生脉注射液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他汀类药物 硫酸格雷 血脂水平 心功能指标 心绞痛发作 C反应蛋白 治疗总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原料药硫酸氢氯吡格雷有机残留溶剂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忠华 文景兵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开发一个高灵敏度、高精确度的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原料药硫酸氢氯吡格雷中有机溶剂残留量.方法:以DMF为溶剂,Agilent DB-624毛细管柱(60 m×0.53 mm,3.0μm)为色谱柱,氮气为载气,FID检测器,外标法测定硫酸氢氯吡格雷中甲... 目的:开发一个高灵敏度、高精确度的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原料药硫酸氢氯吡格雷中有机溶剂残留量.方法:以DMF为溶剂,Agilent DB-624毛细管柱(60 m×0.53 mm,3.0μm)为色谱柱,氮气为载气,FID检测器,外标法测定硫酸氢氯吡格雷中甲醇、丙酮、异丙醇、乙腈、二氯甲烷、正己烷、乙酸异丙酯和甲苯的残留量.结果:在最优条件下,上述8种溶剂均能得到良好的分离度,空白无干扰;检测浓度在所考察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R2=0.998 5~0.999 7;精密度试验RSD均小于5.0%;准确度试验回收率在90.0%~107.0%范围内.结论:本色谱方法简便、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顶空气相色谱 残留溶剂 硫酸格雷 原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增强氯吡格雷对高血脂症小鼠血小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姚丽梅 黄海定 朱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48-1652,共5页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硫酸氢氯吡格雷抗高血脂症小鼠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健康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基础饲料组、高脂饲料组、高脂饲料+氯吡格雷组、高脂饲料+复方丹参滴丸组、高脂饲料+联合用药组。给药2...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硫酸氢氯吡格雷抗高血脂症小鼠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健康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基础饲料组、高脂饲料组、高脂饲料+氯吡格雷组、高脂饲料+复方丹参滴丸组、高脂饲料+联合用药组。给药2周后采血,测定各组小鼠血脂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的血小板功能。结果氯吡格雷对高血脂症小鼠的体质量和血脂水平没有影响。复方丹参滴丸对高血脂症小鼠体质量没有影响,但可显著降低高血脂症小鼠升高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但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明显影响。高血脂症小鼠活化血小板比例(45.75±6.9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8.02±5.86)%(P<0.01)。氯吡格雷和复方丹参滴丸均可显著降低高血脂症小鼠的活化血小板比例和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聚集率,复方丹参滴丸可显著增强氯吡格雷降低活化血小板比例、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聚集率的作用。结论高血脂症小鼠的血小板处于高活化状态;复方丹参滴丸和氯吡格雷均有抑制高血脂症小鼠血小板活化的作用,两者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效应,复方丹参滴丸能显著增强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活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硫酸格雷 小鼠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术后安全性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高小敏 胡彬 +2 位作者 刘杜霞 徐雅 赵勤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5期1159-1166,共8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百链等数据库,收集关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术后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和替格...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百链等数据库,收集关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术后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查找所需文献,根据Cochrane评价或纽卡斯尔量表(NOS)对纳入文献进行风险评估。固定2名研究者单独对纳入文献的随机及对照组、实验组进行评估,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空白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药物)和实验组(阿司匹林+替格瑞洛)介入治疗后用药的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得到合并效应值优势比(OR)与95%可信区间,检验异质性和发表偏倚。结果:共16篇文献符合标准,3007例患者作为meta分析的研究对象。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药物组相比,替格瑞洛药物组可明显降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MACE)[OR=0.37,95%CI(0.28,0.49),P<0.00001]、心绞痛症状[OR=0.46,95%CI(0.26,0.81),P=0.008]、非致死性心梗死事件[OR=0.38,95%CI(0.26,0.81),P=0.001]、心力衰竭[OR=0.41,95%CI(0.18,0.96),P=0.04]、心源性死亡[OR=0.31,95%Cl(0.15,0.64),P=0.002]、靶血管血运重建[OR=0.46,95%CI(0.21,0.99),P=0.05],但可增加呼吸困难[OR=4.44,95%CI(2.08,9.45),P<0.0001]、出血事件[OR=2.06,95%CI(1.30,3.27),P=0.002]、心律失常[OR=1.14,95%CI(0.85,1.54),P=0.39]。结论: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术后用药中,与氯吡格雷相比较,替格瑞洛可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心绞痛症状、非致死性心梗死事件、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靶血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但在呼吸困难、出血事件及心律失常方面发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非ST段 替格瑞洛 硫酸格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镜检查术中心肌梗死一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维 隋波 +3 位作者 刘向东 李永旺 张浩 张丽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31-1031,共1页
患者,男,60岁。因“无痛性血尿4年、近一周血尿加重”入院拟在腰一硬联合麻醉下行膀胱镜检查、血肿清除术。2007年因前间壁“心肌梗死”,左前降支放置支架一枚.服刚阿司匹林和硫酸氯吡格雷抗凝治疗。2008年及2009年行尿道膀胱肿瘤... 患者,男,60岁。因“无痛性血尿4年、近一周血尿加重”入院拟在腰一硬联合麻醉下行膀胱镜检查、血肿清除术。2007年因前间壁“心肌梗死”,左前降支放置支架一枚.服刚阿司匹林和硫酸氯吡格雷抗凝治疗。2008年及2009年行尿道膀胱肿瘤汽化术,病理示:移行细胞癌。2009年因出现肉眼血尿,贫血,故停用阿司匹林和硫酸氯吡格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镜检查术 心肌梗死 硫酸氯吡格雷 无痛性血尿 2009年 阿司匹林 血肿清除术 移行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药蒙脱石/海藻酸钠凝胶球的制备和释放性能 被引量:6
18
作者 邓春兰 李伟 +3 位作者 江涛 李明 谭力清 于明安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44-147,共4页
以离子交换方式将硫酸氢氯吡格雷插入蒙脱石层间,再用海藻酸钠包衣得到凝胶球。利用XRD、FTIR进行表征以及体外释放实验检测缓释效果。结果表明,硫酸氢氯吡格雷成功地插入蒙脱石层间,蒙脱石的层间距由1.25 nm增大到1.48 nm;体外释放实... 以离子交换方式将硫酸氢氯吡格雷插入蒙脱石层间,再用海藻酸钠包衣得到凝胶球。利用XRD、FTIR进行表征以及体外释放实验检测缓释效果。结果表明,硫酸氢氯吡格雷成功地插入蒙脱石层间,蒙脱石的层间距由1.25 nm增大到1.48 nm;体外释放实验显示在1 h内载药凝胶球的累积释放量为12.9%,表明载药蒙脱石/海藻酸钠凝胶球能明显的减少药物突释,因此可将它作为硫酸氢氯吡格雷的缓释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硫酸格雷 海藻酸钠 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联抗凝治疗患者低分子肝素脐周皮下注射部位的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朱敏 史作霞 +2 位作者 张文彦 李馨 王莹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23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三联抗凝治疗患者低分子肝素脐周注射的最佳部位,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方法将389例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同时口服拜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于脐至外侧缘连线,将左侧连线分为3等份,选择外1/3处上下... 目的探讨三联抗凝治疗患者低分子肝素脐周注射的最佳部位,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方法将389例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同时口服拜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于脐至外侧缘连线,将左侧连线分为3等份,选择外1/3处上下5cm范围进行注射;将右侧连线分为2等份,选择1/2处上下5cm范围进行注射。两处各注射2 080例次,观察皮下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1/3处皮下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1/2处(P<0.01)。结论三联抗凝治疗患者行低分子肝素脐周皮下注射时选择在腹部外侧部位进针,可减少皮下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拜阿司匹林 硫酸格雷 抗凝治疗 皮下注射 注射部位 脐周 皮下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致躯干及四肢皮肤瘙痒、潮红一例
20
作者 于永志 李燕玲 +1 位作者 张福 谢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69-1169,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3岁,主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3年,胸闷、气短伴头晕1d”,于2016-04-11就诊于我院。入院后查体:体温36.7℃,脉搏77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76/90 mm Hg(1 mm Hg=0.133 k Pa);双肺呼吸音清,未闻...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3岁,主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3年,胸闷、气短伴头晕1d”,于2016-04-11就诊于我院。入院后查体:体温36.7℃,脉搏77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76/90 mm Hg(1 mm Hg=0.133 k Pa);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界扩大,心室率77次/min,律齐,心音有力,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伴左腋下区传导,双下肢无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瘙痒 湿性啰音 心室率 胸膜摩擦音 双肺呼吸音清 介入治疗 硝苯地平缓释片 临床资料 稳定性心绞痛 硫酸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