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硫酸氧钛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宗任 陈小泉 +2 位作者 刘焕彬 吴绘敏 刘红峰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4-67,共4页
介绍了利用硫酸氧钛(TiOSO4)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主要方法,即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机械化学方法等。通过对国内外生产现状和特点的比较,介绍了以硫酸氧钛为原料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工艺路线,并对工艺方案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硫酸氧钛 纳米二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硫酸氧钛合成有序介孔TiO2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田从学 张昭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5-228,共4页
采用复合表面活性剂CTAB和P123形成的超分子模板为结构导向剂,以工业硫酸氧钛液为钛源,控制溶液pH值及水解条件调控TiOSO4的水解缩聚及与模板剂的自组装速率,钛水解胶粒通过界面作用形成介孔前驱体,脱模后制得二维六方,比表面积为205.7m... 采用复合表面活性剂CTAB和P123形成的超分子模板为结构导向剂,以工业硫酸氧钛液为钛源,控制溶液pH值及水解条件调控TiOSO4的水解缩聚及与模板剂的自组装速率,钛水解胶粒通过界面作用形成介孔前驱体,脱模后制得二维六方,比表面积为205.7m2/g,平均孔径为3.28nm的锐钛型有序介孔TiO2.用XRD、HRTEM、SAED及等温N2吸附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初步探讨了介孔的形成过程.钛水解胶粒和复合模板剂通过界面处的静电和氢键等相互作用,协同形成介孔结构,属协同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介孔二 硫酸氧钛 复合模板剂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硫酸氧钛为原料制备纳米二氧化钛 被引量:14
3
作者 魏绍东 王玉倩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9,共4页
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无机功能材料,其制备及应用愈来愈受到重视。以硫酸法生产二氧化钛的中间产物———硫酸氧钛和偏钛酸为原料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具有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有利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是大规模制备纳米... 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无机功能材料,其制备及应用愈来愈受到重视。以硫酸法生产二氧化钛的中间产物———硫酸氧钛和偏钛酸为原料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具有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有利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是大规模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重要途径。重点对沉淀法、胶溶法、水热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工艺及特点进行了介绍,对工业化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 硫酸氧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氧钛液相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 被引量:5
4
作者 郑典模 陈早明 陈喜蓉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19,共3页
以硫酸氧钛为原料,液相法在水醇体系中制备纳米二氧化钛.讨论了表面活性剂、硫酸氧钛浓度、反应温度、体系pH、煅烧温度等因素对纳米粒子生成及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检测,证明实验获得的产物为粒径20~40nm的锐钛型二氧化... 以硫酸氧钛为原料,液相法在水醇体系中制备纳米二氧化钛.讨论了表面活性剂、硫酸氧钛浓度、反应温度、体系pH、煅烧温度等因素对纳米粒子生成及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检测,证明实验获得的产物为粒径20~40nm的锐钛型二氧化钛.研究表明,通过改变工艺条件可控制纳米二氧化钛粒径及尺寸分布.工艺流程简单,制备成本低,易实现工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氧钛 硫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硫酸氧钛为原料制备纳米TiO_2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魏绍东 王杏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8期49-52,共4页
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无机功能材料,其制备及应用在当代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重点介绍以硫酸法钛白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硫酸氧钛为原料生产纳米二氧化钛的沉淀法、胶溶法、水热法的制备工艺及特点。
关键词 纳米二 硫酸氧钛 制备技术 沉淀法 胶溶法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硫酸氧钛制备珠光颜料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健春 路瑞芳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1-74,共4页
以攀枝花某钛白粉厂工业硫酸氧钛浓钛液为原料,经过冷冻除铁处理,用于制备银白色云母钛珠光颜料。考察了原料预处理、溶液pH、沉积量、沉积时间、热处理等因素对珠光颜料珠光效果的影响,找到了制备银白色云母钛珠光颜料的适宜工艺参数... 以攀枝花某钛白粉厂工业硫酸氧钛浓钛液为原料,经过冷冻除铁处理,用于制备银白色云母钛珠光颜料。考察了原料预处理、溶液pH、沉积量、沉积时间、热处理等因素对珠光颜料珠光效果的影响,找到了制备银白色云母钛珠光颜料的适宜工艺参数。采用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对云母钛珠光颜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利用工业硫酸氧钛浓钛液可以在云母片上沉积一层偏钛酸,经过750~850℃热处理在云母片上包覆了一层纳米级二氧化钛薄膜,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层包膜是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纳米级二氧化钛粒径约为3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母珠光颜料 工业硫酸氧钛 纳米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法去除硫酸氧钛液中杂质铁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美琴 徐卡秋 叶静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62-1465,共4页
采用溶剂萃取法有效去除了钛白粉制备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硫酸氧钛液中大量的杂质铁。将硫酸氧钛液中的Fe2+氧化成Fe3+后,用磷酸三丁酯(TBP)和煤油混合体系萃取除去Fe3+。考察了氧化剂、稀释剂、有机相中TBP体积分数、萃取相比、NaCl加入... 采用溶剂萃取法有效去除了钛白粉制备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硫酸氧钛液中大量的杂质铁。将硫酸氧钛液中的Fe2+氧化成Fe3+后,用磷酸三丁酯(TBP)和煤油混合体系萃取除去Fe3+。考察了氧化剂、稀释剂、有机相中TBP体积分数、萃取相比、NaCl加入量等对铁萃取率的影响以及反萃条件的选择和萃取剂的循环使用效果,结果表明,用煤油作稀释剂,TBP在有机相的体积分数为60%,萃取相比O/W为2∶1时,NaCl加入量以Cl-计4mol/L,Fe3+的3次萃取率可达99%,钛的损失率低至0.4%。当反萃相比W/O为1∶1时,Fe3+的3次反萃率可达100%。TBP经过5次萃取—反萃循环使用后,对Fe3+的萃取率无明显下降,可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氧钛 萃取 除铁 磷酸三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法处理高钛渣制取硫酸氧钛 被引量:2
8
作者 熊民 史冠勇 +2 位作者 田磊 刘重伟 徐志峰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4-38,共5页
高钛渣主要用于生产钛白粉或钛合金,用于制备硫酸氧钛这种中间产物的研究较少。采用硫酸法处理高钛渣制备硫酸氧钛,为高钛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种新途径。热力学计算发现,高钛渣与浓硫酸反应一步转型成硫酸氧钛可行,加热温度不宜过高,... 高钛渣主要用于生产钛白粉或钛合金,用于制备硫酸氧钛这种中间产物的研究较少。采用硫酸法处理高钛渣制备硫酸氧钛,为高钛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种新途径。热力学计算发现,高钛渣与浓硫酸反应一步转型成硫酸氧钛可行,加热温度不宜过高,以避免浓硫酸热解带来的成本和环境污染问题。单因素实验表明,在温度350℃、时间150 min、液固体积质量比(单位:mL/g,下同)3∶1的条件下,硫酸氧钛产率可达95%;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能谱(SEM-EDS)检测表明,产物TiOSO_(4)晶型良好,为多层片状叠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型 硫酸氧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硫酸氧钛为钛源制备二氧化钛粒子 被引量:1
9
作者 龚之宝 韩迈 +2 位作者 孙伟振 马占华 李青松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73-1476,共4页
以更为廉价的钛的无机盐硫酸氧钛为钛源制备二氧化钛粒子为内容,重点介绍了实验室以及工业上以该钛源制备二氧化钛粒子以及多孔材料的方法和相应的改进措施,同时对该项粒子制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各相关研究的特点和意义,且... 以更为廉价的钛的无机盐硫酸氧钛为钛源制备二氧化钛粒子为内容,重点介绍了实验室以及工业上以该钛源制备二氧化钛粒子以及多孔材料的方法和相应的改进措施,同时对该项粒子制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各相关研究的特点和意义,且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对该项研究的未来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氧钛 TIO2 纳米粒子 无机材料 多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镁铝杂质硫酸氧钛溶液水热水解规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卓颖 杨帆 +1 位作者 易美桂 向兰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3-116,共4页
探究了含镁铝杂质硫酸氧钛溶液[1.0 mol/L TiOSO_(4)+0.5 mol/L MgSO_(4)+0.25 mol/L Al_(2)(SO_(4))_(3)+2.4 mol/L H2SO_(4)]的水热水解规律。热力学计算表明:110~150℃,加入MgSO_(4)和Al_(2)(SO_(4))_(3)的总体效应使钛的理论水解率... 探究了含镁铝杂质硫酸氧钛溶液[1.0 mol/L TiOSO_(4)+0.5 mol/L MgSO_(4)+0.25 mol/L Al_(2)(SO_(4))_(3)+2.4 mol/L H2SO_(4)]的水热水解规律。热力学计算表明:110~150℃,加入MgSO_(4)和Al_(2)(SO_(4))_(3)的总体效应使钛的理论水解率略有降低[150℃时,纯硫酸氧钛溶液和含镁铝杂质硫酸氧钛溶液的理论水解率分别为99.8%和99.7%,镁铝杂质分别以MgSO_(4(aq))和Al(OH)^(2+)为主];升高温度有利于含钛组分水解,从110℃升高到150℃含镁铝杂质硫酸氧钛溶液的理论水解率由99.1%升高到99.7%。实验结果表明:加入MgSO_(4)和Al_(2)(SO_(4))_(3)后钛水解率略有降低(150℃时,纯硫酸氧钛溶液和含镁铝杂质硫酸氧钛溶液的水解率分别为99.2%和98.3%),升高温度可显著强化含镁铝杂质硫酸氧钛溶液的水解(110℃→150℃,68.6%→98.3%),与热力学计算结果相符。在150℃水热反应10 h,可制得原始粒径为100~300 nm、团聚粒径为1~3μm的不规则状偏钛酸,含钛组分水解率达到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氧钛 水热水解 硫酸 硫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还原对含杂硫酸氧钛溶液水热水解除铁影响
11
作者 彭秋桂 杨帆 +1 位作者 吕仁亮 向兰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5-101,共7页
探究了向含镁、铝、铁杂质的硫酸氧钛溶液中加入铝粉,以此来改变部分元素价态的预还原处理方法对钛液水热水解除铁过程的影响。以电极电势理论为指导,将钛液中全部Fe(Ⅲ)还原为Fe(Ⅱ)、少量Ti(Ⅳ)还原为Ti(Ⅲ),随后在120℃下水热反应4 ... 探究了向含镁、铝、铁杂质的硫酸氧钛溶液中加入铝粉,以此来改变部分元素价态的预还原处理方法对钛液水热水解除铁过程的影响。以电极电势理论为指导,将钛液中全部Fe(Ⅲ)还原为Fe(Ⅱ)、少量Ti(Ⅳ)还原为Ti(Ⅲ),随后在120℃下水热反应4 h。预还原及未预还原样品的钛水解率分别为98.59%和97.47%,水解产物中的铁含量分别为115 mg/kg和11710 mg/kg(以TiO_(2)计)。结合各反应在110~150℃下的热力学平衡常数与相关平衡方程,利用牛顿-拉弗森迭代法求解得到平衡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各组分浓度,阐明了预还原前后溶液中Mg、Al及Fe杂质在水热水解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实验与热力学相互印证,揭示了预还原对含杂硫酸氧钛溶液水热水解除铁过程的强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还原 硫酸氧钛 水热水解 除铁 水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可见光光催化活性N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彭兵 刘立强 +3 位作者 齐萨仁 柴立元 刘云超 李国良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44-949,共6页
以廉价的TiOSO4为原料,通过水解法制备正钛酸前驱体,然后,向正钛酸前驱体中加入尿素作为氮源,经煅烧制备氮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热重-差热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考察煅烧温... 以廉价的TiOSO4为原料,通过水解法制备正钛酸前驱体,然后,向正钛酸前驱体中加入尿素作为氮源,经煅烧制备氮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热重-差热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考察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及Ti与N配比等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样品均为锐钛矿,氮掺杂使二氧化钛在可见光区的光吸收明显增强;煅烧温度和Ti与N配比对光催化性能影响显著;于400℃制备的样品中存在1个最佳的Ti与N配比,所对应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最强,甲基橙降解实验15min时脱色率达到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氧钛 氮掺杂TiO2 尿素 可见光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水解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及表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燕禹 李勇 +2 位作者 商连弟 王惠惠 元应仙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43,46,共3页
以硫酸法工业生产钛白粉的中间产物硫酸氧钛及工业尿素为原料,采用常压水解法,研究了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最佳工艺条件。详细考察了纳米二氧化钛制备工艺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即硫酸氧钛质量浓度、尿素质量浓度、硫酸氧钛与尿素物... 以硫酸法工业生产钛白粉的中间产物硫酸氧钛及工业尿素为原料,采用常压水解法,研究了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最佳工艺条件。详细考察了纳米二氧化钛制备工艺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即硫酸氧钛质量浓度、尿素质量浓度、硫酸氧钛与尿素物质的量比等。根据实验工艺参数,得出纳米二氧化钛的最佳制备方案:硫酸氧钛与尿素物质的量比为1∶2,硫酸氧钛质量浓度为40 g/L,尿素质量浓度为50 g/L;在反应体系中添加适量表面活性剂,反应温度为85℃±5℃,在高速搅拌下反应2 h,始终保持pH为2;反应完成后,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洗涤1次;滤饼在85℃干燥2~3 h,最后在700℃焙烧2 h,即得到纳米二氧化钛产品。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钛超细粉晶相为锐钛型,粒径为7~13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水解法 纳米二 硫酸氧钛 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89
14
作者 雷闫盈 俞行 《无机盐工业》 CAS 2001年第2期3-5,共3页
以硫酸法钛白生产的中间产品硫酸氧钛 (TiOSO4)为原料 ,以尿素为沉淀剂宿主 ,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TiO2 ,寻找出最佳的工艺条件 :反应温度为 1 2 0℃ ,反应时间为 2h ,反应物摩尔配比为TiOSO4∶CO(NH2 ) 2 =1∶2 ,反应物浓度为 [TiO2 ... 以硫酸法钛白生产的中间产品硫酸氧钛 (TiOSO4)为原料 ,以尿素为沉淀剂宿主 ,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TiO2 ,寻找出最佳的工艺条件 :反应温度为 1 2 0℃ ,反应时间为 2h ,反应物摩尔配比为TiOSO4∶CO(NH2 ) 2 =1∶2 ,反应物浓度为 [TiO2 +] =1 .8mol/L。得到的纳米TiO2 粒径为 3 0~ 80nm ,收率达到 9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 制备 均匀沉淀法 工艺条件 硫酸氧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生产纳米二氧化钛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被引量:25
15
作者 魏绍东 王杏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0-52,共3页
纳米二氧化钛的生产原料有钛醇盐、四氯化钛和硫酸法钛白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硫酸氧钛。笔者以硫酸氧钛为原料,开发出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工艺:采用均匀沉淀法生产工艺、多孔陶瓷膜分离技术及旋流动态煅烧炉与旋转闪蒸干燥器组合煅烧法... 纳米二氧化钛的生产原料有钛醇盐、四氯化钛和硫酸法钛白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硫酸氧钛。笔者以硫酸氧钛为原料,开发出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工艺:采用均匀沉淀法生产工艺、多孔陶瓷膜分离技术及旋流动态煅烧炉与旋转闪蒸干燥器组合煅烧法生产及精制二氧化钛,并将该工艺成功地应用于中国科学院纳米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15t/a纳米TiO2中试装置和500t/a纳米TiO2溶胶装置中,对工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 硫酸氧钛 均匀沉淀法 工业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铁酸钴磁性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东峰 宋明 +1 位作者 韩一丹 张秀玲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2-24,共3页
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铁酸钴纳米粒子为磁核,采用硫酸氧钛水解法在铁酸钴磁性粒子表面包覆二氧化钛,制得顺磁性易于固液分离的二氧化钛/铁酸钴复合光催化材料,并运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技术进行了表征... 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铁酸钴纳米粒子为磁核,采用硫酸氧钛水解法在铁酸钴磁性粒子表面包覆二氧化钛,制得顺磁性易于固液分离的二氧化钛/铁酸钴复合光催化材料,并运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技术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模拟污染物研究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光催化材料晶型较好,其中二氧化钛和铁酸钴分别以锐钛矿型和尖晶石结构存在,粒径为40~50 nm,且具有超顺磁性;二氧化钛/铁酸钴复合光催化材料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同时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氧钛 磁性 /铁酸钴 复合光催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TiOSO_4为原料低温液相制备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宗任 陈小泉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17,共4页
以TiOSO4为原料,聚乙二醇2000(PEG-2000)为分散剂,在90℃加热,制备出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用X射线衍射(XRD)、激光散射粒径分析(LS)、比表面积分析(SBET)、高分辨率电镜(HRT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表征了粉体的晶型、比表面、粒... 以TiOSO4为原料,聚乙二醇2000(PEG-2000)为分散剂,在90℃加热,制备出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用X射线衍射(XRD)、激光散射粒径分析(LS)、比表面积分析(SBET)、高分辨率电镜(HRT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表征了粉体的晶型、比表面、粒径分布和微观形貌,研究了分散剂聚乙二醇-2000的加入量对粒径和晶形的影响,以及纳米二氧化钛粒径随加热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钛呈球形,粒径分布为4-10nm,比表面积为139.57m2/g。当聚乙二醇-2000的浓度为1%时结晶度最好,加热时间达到2小时时结晶完成,聚乙二醇-2000的加入有效抑制了晶化过程中晶粒的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氧钛 低温液相 纳米二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微粒的新工艺
18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微粒 金红石型 工艺 制备 硫酸氧钛 四氯化 矿型 气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偏钛酸粒度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健春 路瑞芳 +1 位作者 刘婵 邢慧晋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0-53,共4页
以攀枝花某钛白粉厂的工业硫酸氧钛浓钛液为原料,采用外加晶种水解工艺制备水解偏钛酸,通过检测钛液水解过程中浆料透过率的变化间接检测水解过程反应速率的变化,通过分析水解过程不同时间段的偏钛酸粒度分布,确定了影响偏钛酸粒度分布... 以攀枝花某钛白粉厂的工业硫酸氧钛浓钛液为原料,采用外加晶种水解工艺制备水解偏钛酸,通过检测钛液水解过程中浆料透过率的变化间接检测水解过程反应速率的变化,通过分析水解过程不同时间段的偏钛酸粒度分布,确定了影响偏钛酸粒度分布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考察了钛液浓度、F值、铁钛比、水解晶种加量、熟化搅拌时间对偏钛酸粒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钛液沸腾后快速水解,再随钛液浓度降低水解速率逐渐降低,浆料粒度逐渐长大,二次沸腾20 min后,浆料的粒度分布逐渐稳定,后期保温过程对粒度分布影响不大;钛液浓度、铁钛比、F值、晶种加量和熟化期间搅拌时间均对偏钛酸粒度分布有影响,D50随着钛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小,随F值和铁钛比的增大而增加,随着晶种加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熟化期搅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氧钛 水解 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钛液制备Fe-TiO_2/粉煤灰催化剂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珍 陈俊 董延茂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8-190,共3页
以工业级硫酸氧钛为原料,以粉煤灰为载体,采用水解法制备了Fe-TiO2/粉煤灰催化剂,通过XRD、SEM、固体紫外-可见光谱对该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作为研究对象,用该光催化剂对甲基橙水溶液进行了光催化降解,比较了不同催化剂、不同Fe3... 以工业级硫酸氧钛为原料,以粉煤灰为载体,采用水解法制备了Fe-TiO2/粉煤灰催化剂,通过XRD、SEM、固体紫外-可见光谱对该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作为研究对象,用该光催化剂对甲基橙水溶液进行了光催化降解,比较了不同催化剂、不同Fe3+掺杂量、煅烧温度、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甲基橙水溶液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对催化剂的晶型有一定影响,500℃煅烧条件下TiO2平均晶粒尺寸为28.25nm,锐钛相占约97.4%(wt,质量分数,下同)。Fe3+使得紫外-可见光谱吸收边红移,能吸收可见光,且掺杂0.3%最好。白炽灯下照射3h,0.3%Fe-TiO2/粉煤灰催化剂使甲基橙水溶液降低率达50.6%,相比于TiO2/粉煤灰显示出更高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催化剂经活化处理后,相同条件下重复使用5次仍然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氧钛 粉煤灰 光降解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