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分子肝素及硫酸基团修饰的低分子肝素的体外抑菌作用
1
作者 张丽萍 刘岩 马中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4-135,138,共3页
研究低分子肝素以及硫酸基团修饰后的低分子肝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有无抑菌活性,用2倍稀释法测定抑菌强度。结果显示,低分子肝素以及硫酸基团修饰后的低分子肝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 研究低分子肝素以及硫酸基团修饰后的低分子肝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有无抑菌活性,用2倍稀释法测定抑菌强度。结果显示,低分子肝素以及硫酸基团修饰后的低分子肝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基团修饰后的低分子肝素 体外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镁和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效果 被引量:9
2
作者 胡其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9期71-72,76,共3页
目的探讨硫酸镁和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浙江省庆元县中医医院妇产科治疗的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0例患者,给予硫酸镁和低分子肝素治疗和相应的护理,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测量... 目的探讨硫酸镁和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浙江省庆元县中医医院妇产科治疗的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0例患者,给予硫酸镁和低分子肝素治疗和相应的护理,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测量并比较D-二聚体水平、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结果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采用硫酸镁和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硫酸 分子肝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硫酸镁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35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振刚 马丛亮 范维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568-569,共2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硫酸镁对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73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和硫酸镁治疗1周。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症状...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硫酸镁对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73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和硫酸镁治疗1周。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症状、体征、血气分析及血黏度指标方面均有显著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与硫酸镁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分子肝素 硫酸 肺源性心脏病 急性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平均硫酸化程度 被引量:1
4
作者 沈煜婷 康经武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38-1242,共5页
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LMWHs)作为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血药物,其抗凝血活性与硫酸化程度(SD)密切相关。然而,肝素类药物的生产需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工艺过程,在制备和储存过程中,肝素的硫酸基团容易水解丢失,影响抗凝血活性,这将直接影响肝素... 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LMWHs)作为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血药物,其抗凝血活性与硫酸化程度(SD)密切相关。然而,肝素类药物的生产需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工艺过程,在制备和储存过程中,肝素的硫酸基团容易水解丢失,影响抗凝血活性,这将直接影响肝素药物的使用安全性。为保证产品质量,需要发展一种快速检测肝素硫酸化程度的技术,以监测原料质量和工艺条件的稳定性。虽然已有一些测定肝素硫酸化程度的报道,但这些方法均有局限性,不适用于肝素生产的质量控制。为此,开发了一种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CE)检测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的平均硫酸化程度的方法。首先,用肝素酶混合液彻底消化未分级肝素(UHF)和低分子量肝素,然后用毛细管电泳分离酶解得到的所有寡糖和二糖构建模块,并对它们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随后,根据每种寡糖和二糖的峰面积及其硫酸酯基团的数量,便可计算出每个构成肝素二糖单元硫酸化程度的平均值。使用该方法对来自两个生产商各4个批次依诺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和5个批次肝素原料进行检测,并计算了各批次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对不同厂家生产的依诺肝素平均硫酸化程度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分析速度快,在肝素类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硫酸化程度 质量控制 分子肝素 未分级肝素 依诺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桐叶烧伤油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并发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漆红梅 颜琼 +2 位作者 易小红 李香兰 余玲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14-1415,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桐叶烧伤油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出现皮下淤血、血肿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复方桐叶烧伤油外敷患处;对照组38例采用50%硫酸镁外敷患处,比较两组病... [目的]探讨复方桐叶烧伤油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出现皮下淤血、血肿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复方桐叶烧伤油外敷患处;对照组38例采用50%硫酸镁外敷患处,比较两组病人皮下淤血、血肿消散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24h、48h、72h皮下淤血、血肿消散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桐叶烧伤油外敷可有效治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引起的皮下淤血、血肿,疗效优于50%硫酸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桐叶烧伤油 分子肝素 硫酸 皮下淤血 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联抗凝治疗患者低分子肝素脐周皮下注射部位的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朱敏 史作霞 +2 位作者 张文彦 李馨 王莹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23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三联抗凝治疗患者低分子肝素脐周注射的最佳部位,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方法将389例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同时口服拜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于脐至外侧缘连线,将左侧连线分为3等份,选择外1/3处上下... 目的探讨三联抗凝治疗患者低分子肝素脐周注射的最佳部位,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方法将389例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同时口服拜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于脐至外侧缘连线,将左侧连线分为3等份,选择外1/3处上下5cm范围进行注射;将右侧连线分为2等份,选择1/2处上下5cm范围进行注射。两处各注射2 080例次,观察皮下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1/3处皮下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1/2处(P<0.01)。结论三联抗凝治疗患者行低分子肝素脐周皮下注射时选择在腹部外侧部位进针,可减少皮下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肝素 拜阿司匹林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抗凝治疗 皮下注射 注射部位 脐周 皮下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肝素乙酰化物的理化特性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梁颖 段贵新 +1 位作者 刘浩 蒋志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3-108,共6页
目的合成低抗凝血性低分子量肝素乙酰化物(ALMWH),并对其理化性质、抗肿瘤活性进行检测。方法采用高碘酸钠氧化,硼氢化钠还原法对普通肝素(UFH)进行选择性裂解,制得低抗凝血性低分子肝素(LMWH),以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二甲氨基吡啶(DCC... 目的合成低抗凝血性低分子量肝素乙酰化物(ALMWH),并对其理化性质、抗肿瘤活性进行检测。方法采用高碘酸钠氧化,硼氢化钠还原法对普通肝素(UFH)进行选择性裂解,制得低抗凝血性低分子肝素(LMWH),以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二甲氨基吡啶(DCC/DMAP)为催化剂,对其进行乙酰化,制得ALMWH,经X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DSC)试验,分析其构型和理化性质。以乳腺癌MDA-MB-231、MCF-7细胞为模型,检测其抗增殖、抗侵袭转移能力。利用家兔全血激活凝血时间实验(ACT)检测其抗凝血活性。结果 XRD测得ALMWH与LMWH同属无定形结构,但DSC热损失曲线和LMWH明显不同。与LMWH比较,ALMWH含有更多的结合水较低的抗凝血活性。更有意义的是,在低浓度下ALMWH即表现出较LMWH强的抗肿瘤细胞增殖、转移的活性。结论 ALMWH抗凝血活性低,具有一定的抗肿瘤增殖及侵袭转移的作用。本研究为低毒性抗肿瘤药物筛选提供了基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肝素 化学修饰 乙酰化 肿瘤细胞增殖 肿瘤细胞侵袭 抗凝血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通过促进SUMO2/3蛋白的表达及核转移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发挥脑保护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顾小飞 李恒 +4 位作者 杨桐榉 王凯 王丽君 王震 陈力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23-1129,共7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s,LMWH)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NF-κB活化和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线栓法对大鼠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将总计60只大鼠分为3组:假...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s,LMWH)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NF-κB活化和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线栓法对大鼠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将总计60只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n=20)、模型组(I/R,n=20)、低分子肝素干预组(LMWH,n=20),并用1.5 mg/kg的低分子肝素液进行干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评分、梗死灶体积,并用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检测各组IL-1β、NF-κB P65及SUMO2/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1)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显示:MCAO后大鼠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经LMWH干预后能明显减轻MCAO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P<0.01);(2)大鼠在脑缺血再灌注后出现严重的脑梗死(P<0.01),而LMWH能明显减小梗死体积(P<0.01),尤其能够有效改善MCAO模型梗死敏感区纹状体的损伤程度(P<0.01);(3)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再灌注24 h后I/R组大鼠脑组织中IL-1β、NF-κB P65蛋白表达均高于Sham组(P<0.01),而经LMWH干预后的大鼠IL-1β、NF-κB P65蛋白表达相比I/R组均下降(P<0.01);再灌注3 h后,与Sham组相比,I/R组大鼠脑组织中SUMO2/3蛋白表达增强(P<0.01),而LMWH干预后SUMO2/3蛋白表达进一步增强(P<0.01);(4)免疫组化和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再灌注3 h后,与Sham组相比,I/R组大鼠脑组织中蛋白SUMO2/3水平增加,出现核内移现象(P<0.01),并且主要发生在神经元细胞内,而LMWH干预后发生SUMO2/3核内移现象的神经元细胞进一步增多(P<0.01)。结论 LMWH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能够促进SUMO2/3表达及核内移,这可能对抑制NF-κB活化减少炎症因子生成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分子肝素 核因子-ΚB 小泛素样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低聚糖醛酸双酯钠的合成 被引量:5
9
作者 干信 张迎庆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5-108,共4页
以固相多酶系统RT - 4酶解魔芋精粉制得的超滤低聚魔芋葡甘聚糖 (KGM) ,经酸性条件下氧化成低聚KGM醛酸。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出双酯化条件 :羟丙基化 :m(低聚KGM醛酸 )∶m(环氧丙烷 ) =1 0 0∶1 2 5 ;硫酸酯化 :m(低聚KGM醛酸羟丙酯 )∶m... 以固相多酶系统RT - 4酶解魔芋精粉制得的超滤低聚魔芋葡甘聚糖 (KGM) ,经酸性条件下氧化成低聚KGM醛酸。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出双酯化条件 :羟丙基化 :m(低聚KGM醛酸 )∶m(环氧丙烷 ) =1 0 0∶1 2 5 ;硫酸酯化 :m(低聚KGM醛酸羟丙酯 )∶m(氯磺酸 ) =1 0∶2 5 ,分别恒温 30℃、6 8℃ ,搅拌反应 3h ,产品低聚KGM醛酸双酯钠对低聚KGM醛酸收率 76 4 % ,相对分子质量 2 0 0 0~ 4 0 0 0 ,结构经IR、1HNMR分析 ,按低分子肝素质量标准药检及药理实验 ,确证是一种新型类肝素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葡甘聚糖醛酸 羟丙基 硫酸 分子量类肝素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类多糖降血脂性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良玉 刘岩 +1 位作者 宋大巍 张丽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24-2127,共4页
本实验以不同类型肝素化合物降血脂性能为研究目的,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小鼠成功构建高脂血症模型,并用不同剂量的肝素类物质喂养高脂血症小鼠,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低分子肝素、未分级肝素及多硫酸化肝素都有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液中胆固醇... 本实验以不同类型肝素化合物降血脂性能为研究目的,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小鼠成功构建高脂血症模型,并用不同剂量的肝素类物质喂养高脂血症小鼠,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低分子肝素、未分级肝素及多硫酸化肝素都有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液中胆固醇的作用,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极为显著;同时,高剂量的低分子肝素可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液中的甘油三酯,体重减轻明显;中剂量和高剂量组的试验小鼠肝脏中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说明肝素类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通过研究发现低分子肝素、未分级肝素及多硫酸化肝素三者中降血脂能力为:低分子肝素>多硫酸化肝素>未分级肝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肝素 未分级肝素 硫酸肝素 降血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物阻垢分散剂中官能团对硫酸钙阻垢协同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亢小丽 赵彦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26,共3页
以水为溶剂,过硫酸胺为引发剂,丙烯酸、异丙烯膦酸、丙烯酰胺为单体,分别合成了低分子量的丙烯酸/丙烯酰胺、异丙烯膦酸/丙烯酰胺二元共聚物,以及不同配比的丙烯酸/异丙烯膦酸/丙烯酰胺三元共聚物。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 以水为溶剂,过硫酸胺为引发剂,丙烯酸、异丙烯膦酸、丙烯酰胺为单体,分别合成了低分子量的丙烯酸/丙烯酰胺、异丙烯膦酸/丙烯酰胺二元共聚物,以及不同配比的丙烯酸/异丙烯膦酸/丙烯酰胺三元共聚物。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在相同条件下,所含相同基团的共聚物阻垢剂与复配型阻垢剂对硫酸钙的阻垢性能,以及不同组成的共聚物阻垢剂对硫酸钙的阻垢性能。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共聚物阻垢剂与复配型阻垢剂对硫酸钙结晶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分子链上的基团间具有较好的阻垢协同效应,且基团组成不同,其阻垢协同效应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 阻垢分散剂 协同作用 官能团 丙烯酰胺三元共聚物 共聚物阻垢剂 异丙烯膦酸 扫描电镜观察 阻垢性能 协同效应 二元共聚物 丙烯酸 硫酸 分子 红外光谱 结晶形态 复配型 引发剂 基团 分子 组成 溶剂 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科光 吴祖学 +4 位作者 陈水春 李燕妮 曹红光 茅沈丽 毛海峰 《当代水产》 2019年第7期92-95,共4页
肝素是一种线性硫酸化多糖,由多种硫酸化形式的己糖醛酸(1→4)-D-葡糖胺重复二糖单位组成,广泛分布于各种动物组织中。肝素作为有效的抗凝血药物应用于临床。肝素原料药的生产是肝素整个产业链的基础环节,对肝素和使用肝素为原料的低分... 肝素是一种线性硫酸化多糖,由多种硫酸化形式的己糖醛酸(1→4)-D-葡糖胺重复二糖单位组成,广泛分布于各种动物组织中。肝素作为有效的抗凝血药物应用于临床。肝素原料药的生产是肝素整个产业链的基础环节,对肝素和使用肝素为原料的低分子肝素药物制剂用药安全有直接影响。肝素体内生物合成机制的研究,对于开发其生物功能和药物研发及其质量控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药物 己糖醛酸 硫酸化多糖 分子肝素 药物研发 药物制剂 合成机制 葡糖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发型子痫前期4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41
13
作者 邓娅莉 丁依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90-693,共4页
目的:探讨对于早发型子痫前期4种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90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分为硫酸镁治疗组(硫酸镁组)、硫酸镁+丹参治疗组(硫酸镁+SM组)、硫酸镁+低分子肝素治疗组(硫酸镁+LMWH组)、硫酸镁+丹参+低分子肝素组(... 目的:探讨对于早发型子痫前期4种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90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分为硫酸镁治疗组(硫酸镁组)、硫酸镁+丹参治疗组(硫酸镁+SM组)、硫酸镁+低分子肝素治疗组(硫酸镁+LMWH组)、硫酸镁+丹参+低分子肝素组(硫酸镁+SM+LMWH组),对其分娩等情况及治疗前后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PRO)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观察4种临床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①硫酸镁+SM组对于自觉症状改善效果较好(96.43%),与硫酸镁组(71.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3天后实验室指标比较,24hPRO值,硫酸镁组(5.44±0.37g)高于其他3组(P<0.05);延长APTT值,硫酸镁+SM+LMWH组(38.09±3.48秒)高于其他3组(P<0.05)。而其他的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硫酸镁组延长妊娠平均天数(4.21±2.53天)少于其他3组(P<0.05);硫酸镁组的新生儿存活率(71.05%)最低,与硫酸镁+SM+LMWH组(10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SM、LMWH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要优于单独使用硫酸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子痫前期 硫酸 丹参 分子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洛地特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亚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09-115,共7页
舒洛地特是一种新型天然糖胺聚糖,含有的两个主成分作用原理不同而协同增效,具有抗凝、溶栓、抗心血管疾病、降血脂、保护肾脏等作用,近年来在治疗心血管疾病、周围动脉疾病、静脉炎后综合征、糖尿病并发症,尤其糖尿病肾病等方面的临床... 舒洛地特是一种新型天然糖胺聚糖,含有的两个主成分作用原理不同而协同增效,具有抗凝、溶栓、抗心血管疾病、降血脂、保护肾脏等作用,近年来在治疗心血管疾病、周围动脉疾病、静脉炎后综合征、糖尿病并发症,尤其糖尿病肾病等方面的临床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就其化制与药理、临床研究与应用,以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与同类药肝素比,舒洛地特由于可口服,生物利用率高,副作用小,并具有肝素所没有的分解脂肪作用,可以认为应用将更广泛。目前国内只有进口产品,国内厂家正处于研发阶段,相信不久将来会有国产舒洛地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洛地特 分子肝素 硫酸皮肤素 抗血栓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