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化糖修饰Fe3O4@SiO2纳米粒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研究
1
作者 袁嘉怿 叶宝彤 +3 位作者 吴婧 李颖 陈敬华 陈荆晓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58-2467,共10页
首先制备了具有磁性的Fe_3O_4@SiO_2纳米粒子,然后通过"Click"化学反应在粒子表面修饰选择性保护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再对糖硫酸化,得到一系列具有核/壳结构、表面具有不同硫酸基图案的糖功能化的Fe_3O_4@SiO_2纳米粒子.采用... 首先制备了具有磁性的Fe_3O_4@SiO_2纳米粒子,然后通过"Click"化学反应在粒子表面修饰选择性保护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再对糖硫酸化,得到一系列具有核/壳结构、表面具有不同硫酸基图案的糖功能化的Fe_3O_4@SiO_2纳米粒子.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Fe_3O_4@SiO_2纳米粒子修饰前后的成分和形貌进行了分析,并从细胞水平初步研究了硫酸化糖修饰的Fe_3O_4@SiO_2纳米粒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对蛋白质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Fe_3O_4@SiO_2纳米粒子尺寸均一,分散性良好,经硫酸化糖修饰后,平均粒径由110~130 nm增加至160~180 nm.经硫酸化糖修饰后的纳米粒子能够有效进入肿瘤细胞,调节Bcl-2/Bax通路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而诱导细胞凋亡并呈现浓度依赖关系,但不会影响正常细胞.这一活性的差异与纳米粒子表面糖的硫酸基图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化糖 硫酸基图案 细胞凋亡 Bcl-2/Bax通路 Fe3O4@SiO2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与硫酸化氨基聚糖在神经发育、轴突生长、突触可塑性及学习和记忆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范莹 耿美玉 张均田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0-373,共4页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是一种主要表达于神经系统的糖蛋白,通过亲同性及亲异性结合介导细胞与细胞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相互作用,参与细胞的识别、迁移、轴突生长、细胞信号转导、学习和记忆等过程。...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是一种主要表达于神经系统的糖蛋白,通过亲同性及亲异性结合介导细胞与细胞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相互作用,参与细胞的识别、迁移、轴突生长、细胞信号转导、学习和记忆等过程。硫酸化氨基聚糖可调节脑发育中的细胞分化、轴突生长及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的再生,可能参与了与学习和记忆相关的神经结构功能的调节。这些作用可能与神经细胞粘附分子的亲异性结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 硫酸氨基聚 神经发育 轴突生长 突触可塑性 学习 记忆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化酵母葡聚糖对鸡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米 张丽芳 +6 位作者 徐斌武 杨锐乐 雷娜 费陈忠 王宵旸 张可煜 薛飞群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2-25,共4页
为研究硫酸化酵母葡聚糖(SCG)对鸡细胞免疫的影响,将7种浓度SCG单独或与Con A、LPS加入到鸡脾脏淋巴细胞的培养体系中,培养48 h时用MTT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将5种浓度的SCG分别与Con A加入到鸡脾淋巴细胞的培养体系中,培养24 h... 为研究硫酸化酵母葡聚糖(SCG)对鸡细胞免疫的影响,将7种浓度SCG单独或与Con A、LPS加入到鸡脾脏淋巴细胞的培养体系中,培养48 h时用MTT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将5种浓度的SCG分别与Con A加入到鸡脾淋巴细胞的培养体系中,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测定IL-2和IFN-γ的含量。结果显示,SCG浓度在在250-2 000μg/m L时,SCG+Con A、SCG各剂量组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加其A570值先增加后降低(P〈0.05);SCG+LPS各剂量组的A570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加而降低,2 000μg/m L剂量组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均具有显著的量效关系。SCG浓度在62.25-1 000μg/m L时,多糖组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培养上清液中IL-2与IFN-γ浓度,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加其促进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先增加后降低,具有明显量效关系;且均在250μg/m L时效果最好。结果表明,SCG在合适剂量能单独或协同Con A、LPS刺激鸡T、B淋巴细胞增殖,促进淋巴细胞分泌IL-2和IFN-γ,从而增强鸡的细胞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酵母葡聚 鸡脾脏淋巴细胞 增殖 IL-2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化酵母β-葡聚糖注射剂体内外抗菌活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孙英峰 池晶晶 +1 位作者 王东 王英珍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3年第2期43-45,共3页
对本实验室前期制备的兽用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注射液进行安全性检验、体外抑菌和体内抗感染试验。结果表明,注射液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无抑制作用;体内抗感染作用显著,并具有较高... 对本实验室前期制备的兽用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注射液进行安全性检验、体外抑菌和体内抗感染试验。结果表明,注射液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无抑制作用;体内抗感染作用显著,并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酵母β-葡聚注射剂 抗菌活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海藻多糖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对UVB诱导的光老化的保护作用
5
作者 吴雨萌 王晶 张全斌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3-46,共14页
长期暴露在紫外线B(UVB)的照射下会导致皮肤光老化。海藻多糖是一类结构复杂的海洋酸性多糖,具有抗氧化、抗炎以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其寡糖因分子量低、水溶性好等特点,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和应用潜力。本文以硫酸化半乳岩藻聚糖(... 长期暴露在紫外线B(UVB)的照射下会导致皮肤光老化。海藻多糖是一类结构复杂的海洋酸性多糖,具有抗氧化、抗炎以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其寡糖因分子量低、水溶性好等特点,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和应用潜力。本文以硫酸化半乳岩藻聚糖(DF)和褐藻胶寡糖(AOS)为活性成分,κ-卡拉胶(κ-Car)为基质制备了多功能海藻多糖复合膜——FAC膜,通过理化性质表征以及体内实验探究其对UVB诱导的皮肤光老化的保护作用。理化测定结果表明, FAC膜具有良好的吸湿和保湿性,在不同pH环境下具有缓释DF的效果。FAC膜在去离子水中浸泡3 min后,具有较好的黏弹性。体内实验结果表明,FAC膜处理可提高皮肤含水量,减少UVB诱导引起的皮肤的表皮层和真皮层厚度的增加;提高皮肤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降低促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提高胶原蛋白特征氨基酸酶羟脯氨酸(HyP)的浓度以及有效降低胶原蛋白降解酶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表达。这些结果表明, FAC膜具有保湿、缓释和便于使用等良好理化性质以及修复皮肤屏障、抗氧化、抗炎和抑制胶原蛋白降解的良好生物活性,可以作为预防和治疗皮肤光老化的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老 硫酸半乳岩藻聚 褐藻胶寡 Κ-卡拉胶 多功能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化酵母葡聚糖对鸡球虫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博 陈融 +2 位作者 陈凯 彭鼎 王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26-1133,共8页
旨在探讨硫酸化酵母葡聚糖(sGSC)对人工感染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病的防治效果。采用笼饲法,将200只鸡随机分为A组(4 mg·kg^(-1))、B组(16 mg·kg^(-1))、C组(64 mg·kg^(-1))、D组(感染对照组)和E组(健康对... 旨在探讨硫酸化酵母葡聚糖(sGSC)对人工感染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病的防治效果。采用笼饲法,将200只鸡随机分为A组(4 mg·kg^(-1))、B组(16 mg·kg^(-1))、C组(64 mg·kg^(-1))、D组(感染对照组)和E组(健康对照组)。感染球虫前3 d开始,给A、B、C组鸡每天按体重饮水喂上述各浓度的sGSC,给D、E组的鸡喂纯水(RO水),持续至试验结束。试验过程中观察各组鸡的临床症状、血便情况并记录,收集感染后5~6 d的粪便,检测每克粪便中的卵囊数,感染后第7天剖杀所有鸡,计算脏器指数;并通过Illumina测序平台研究鸡盲肠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显示:1)与D组比较,各给糖组鸡的盲肠肿胀明显减轻,肠内容物和出血明显减少,与E组鸡体重相比,A、D组体重明显降低(P<0.05),但B组和C组鸡的体重升高至接近E组水平,体重与E组鸡无显著差异(P>0.05);B组和C组鸡排出的卵囊数与D组相比,出现了明显的减少,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鸡的胸腺指数明显增加(P<0.05),肝指数也出现显著改善(P<0.05);2)对盲肠内菌群分析发现,sGSC能提高盲肠内韦荣氏菌科(Veillonellaceae)和乳酸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的相对丰度,降低肠球菌科(Enterococcaceae)的相对丰度。sGSC能减轻柔嫩艾美尔球虫感染对鸡造成的危害,且随着sGSC剂量的增加,效果越明显。综上表明,sGSC具有一定的抗球虫效果,并且对感染球虫鸡肠道内的菌群具有有益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酵母葡聚 球虫 肠道菌 药物滥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头菌β-葡聚糖-壳聚糖纳米颗粒制备及其体外生物活性 被引量:3
7
作者 葛梅丽 吴迪 +3 位作者 李文 陈万超 张忠 杨焱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9-90,共12页
采用自组装的方法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制备硫酸化猴头菌β-葡聚糖-壳聚糖纳米颗粒(sulfated Hericiumerinaceusβ-glucan-chitosan nanoparticles,DS-CSNPs),以粒径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优化DS-CS NPs的制备工艺,并评价最佳... 采用自组装的方法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制备硫酸化猴头菌β-葡聚糖-壳聚糖纳米颗粒(sulfated Hericiumerinaceusβ-glucan-chitosan nanoparticles,DS-CSNPs),以粒径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优化DS-CS NPs的制备工艺,并评价最佳工艺条件下纳米颗粒的粒径、形态以及体外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纳米颗粒最佳制备工艺参数:硫酸化猴头菌β-葡聚糖(sulfated H.erinaceusβ-glucan,DS)质量浓度为1mg·mL^(-1),搅拌速度为800 r·min^(-1),壳聚糖(chitosan,CS)初始pH为4,DS-CS NPs的粒径为128.41 nm,且分布较窄。与DS相比,DS-CS NPs体外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同时,DS-CS NPs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 264.7产生NO以及促炎因子TNF-α分泌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硫酸化猴头菌β-葡聚糖-壳聚糖纳米颗粒具有体外抗氧化和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猴头菌β-葡聚 纳米颗粒 壳聚 抗氧活性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