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钡盐焙烧-低酸浸出法从石煤钒矿中提取钒的研究
1
作者 王勇 梁效 +1 位作者 王旭 宁新霞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4,共7页
本文以石煤钒矿为原料,将经过抛尾富集后的精矿采用钡盐焙烧-低酸浸出的工艺提取钒,研究精矿焙烧与浸出条件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石煤钒精矿细度为-74μm粒级占比70%、焙烧温度为925℃、焙烧时间为6 h、硫酸钡用量为4%精矿质... 本文以石煤钒矿为原料,将经过抛尾富集后的精矿采用钡盐焙烧-低酸浸出的工艺提取钒,研究精矿焙烧与浸出条件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石煤钒精矿细度为-74μm粒级占比70%、焙烧温度为925℃、焙烧时间为6 h、硫酸钡用量为4%精矿质量、浸出过程液固比为2∶1、硫酸用量为5%焙砂质量、浸出温度为50℃和浸出时间为1 h的最优条件下,平均钒浸出率可达87.93%。该工艺具有钒浸出率高、酸用量低、提取成本低和可简化后续提钒工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钒矿 提钒 钡盐焙烧 硫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钒矿硫酸化焙烧-浸出提钒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邹凯 肖军辉 +1 位作者 钟楠岚 高德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1-125,共5页
为实现某低品位钒矿中钒的有效提取,采用低温硫酸化焙烧预处理技术,强化含钒矿物伊利石在焙烧过程中晶体结构破坏和物相转变,为焙砂水浸提取钒创造有利条件。重点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原矿粒度、硫酸用量等因素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为实现某低品位钒矿中钒的有效提取,采用低温硫酸化焙烧预处理技术,强化含钒矿物伊利石在焙烧过程中晶体结构破坏和物相转变,为焙砂水浸提取钒创造有利条件。重点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原矿粒度、硫酸用量等因素对钒浸出率的影响及焙烧过程中的物相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250℃、焙烧时间为2 h,原矿粒度为-0.096 mm、硫酸用量为40%的最佳焙烧条件下,钒浸出率可达83.64%。原矿、焙砂及浸出渣的XRD分析结果表明:在硫酸和升温的协同作用下,原矿中铝硅酸盐矿物晶格被有效破坏,伊利石与硫酸反应生成了重钾矾和易于浸出的水钒钠矿,脉石矿物方解石则反应生成石膏,为水浸提取钒创造了有利条件。焙烧过程的热力学计算进一步验证了低温硫酸化焙烧—水浸提钒工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位钒矿 提钒 硫酸焙烧 XRD 分析 热力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矾硫酸化焙烧—水浸工艺从三元正极废料中同步回收有价金属
3
作者 陈菁 李拓夫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2-47,共6页
针对湿法回收强酸浸出工艺高昂的过程成本和超额的环境负荷问题,通过添加绿矾硫酸化焙烧—水浸工艺实现无酸耗提取废旧三元正极材料中的有价金属,考察了焙烧条件和浸出因素对锂、镍、钴和锰浸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600℃、... 针对湿法回收强酸浸出工艺高昂的过程成本和超额的环境负荷问题,通过添加绿矾硫酸化焙烧—水浸工艺实现无酸耗提取废旧三元正极材料中的有价金属,考察了焙烧条件和浸出因素对锂、镍、钴和锰浸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600℃、绿矾添加量10.5 g/g、焙烧时间180 min、浸出温度45℃、液固比5 mL/g、浸出时间120 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锂、镍、钴和锰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9.64%、96.17%、95.49%和98.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正极废料 硫酸焙烧 绿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硫酸化焙砂中金和铜浸出率的研究与实践
4
作者 李明亮 王宪忠 +5 位作者 张绍辉 赵亚峰 贾佳林 吕超飞 董文龙 纪国强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6-110,共5页
为了提高硫酸化焙砂中金和铜的浸出率,降低尾渣金品位,减少铜对氰化浸出过程的影响,考察了焙砂粒度、硫酸浓度、温度对硫酸脱铜率和脱铜渣氰化浸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砂(矿粉粒度-0.045 mm粒级占90.16%)在酸度25 g/L、液固比1.5∶1... 为了提高硫酸化焙砂中金和铜的浸出率,降低尾渣金品位,减少铜对氰化浸出过程的影响,考察了焙砂粒度、硫酸浓度、温度对硫酸脱铜率和脱铜渣氰化浸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砂(矿粉粒度-0.045 mm粒级占90.16%)在酸度25 g/L、液固比1.5∶1、80℃下浸出2 h,硫酸脱铜率达93.62%。脱铜渣在NH4HCO3用量10 kg/t、液固比1.5∶1、Na CN浓度0.10%条件下浸出60 h,金浸出率高达98.04%。根据研究结果,通过提高硫酸脱铜温度、硫酸浓度和氰化浸出过程增加旋流器和浸出槽数,采用两段浸出-两段洗涤措施,对现有生产流程进行了优化,铜和金回收率得到了明显提高,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焙烧 焙砂 工艺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金精矿硫酸化焙砂两段浸出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玉明 张福元 熊领领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4年第4期76-79,共4页
进行了含铜金精矿硫酸化焙烧所产焙砂两段浸出工艺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确定了一段水浸的最佳工艺条件:矿浆浓度30%、浸出温度70℃、浸出时间2.5 h;二段酸浸工艺的终酸酸度为10g/L。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两段浸出铜的浸出率达99.62%。该工艺... 进行了含铜金精矿硫酸化焙烧所产焙砂两段浸出工艺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确定了一段水浸的最佳工艺条件:矿浆浓度30%、浸出温度70℃、浸出时间2.5 h;二段酸浸工艺的终酸酸度为10g/L。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两段浸出铜的浸出率达99.62%。该工艺有效分离了焙砂中的杂质金属,有利于全银的氰化浸出;两段浸出液混合后的综合浸出液酸度较低,有利于后续铜萃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金精矿 硫酸焙烧 焙砂 一段水 二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浸出法分离回收白合金中的有价金属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朝阳 姚健 +6 位作者 王海 王佳东 高宣雯 李建中 刘朝孟 翟玉春 骆文彬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8-528,共11页
白合金是铜钴矿冶炼过程的中间产物,存在大量钴、铜、铁金属元素,其中酸性溶液中的铁、钴分离是白合金湿法回收的难点之一。采用焙烧-浸出法分离回收白合金酸浸生成的硫酸铁-硫酸钴混合溶液。通过设计单因素实验探索最佳工艺条件,采用X... 白合金是铜钴矿冶炼过程的中间产物,存在大量钴、铜、铁金属元素,其中酸性溶液中的铁、钴分离是白合金湿法回收的难点之一。采用焙烧-浸出法分离回收白合金酸浸生成的硫酸铁-硫酸钴混合溶液。通过设计单因素实验探索最佳工艺条件,采用X射线衍射(XRD)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白合金有价金属分离过程中的物相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硫酸浓度为1.9 mol/L、浸出温度为90℃、浸出时间为60 min和液固比为5:1 (L/g)的最佳条件下,白合金中钴和铁的浸出率达到91.78%和98.67%,而铜在硫酸溶液中保持稳定的斜方蓝辉铜矿结构残留在滤渣(含铜渣)中;随后将滤液浓缩结晶得到水合硫酸铁-硫酸钴混合晶体,并在600℃下焙烧,使硫酸铁热分解成难溶于水的氧化铁,而硫酸钴保持稳定,经水溶浸出后测得钴、铁浸出率为98.5%和0.1%,达到理想分离效果;最后将含铜渣在450℃下焙烧,形成硫酸铜-氧化铜化合物,经过酸浸可完全回收有价金属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合金 选择性 硫酸盐分解 硫酸焙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热酸浸出处理烟尘的技术改造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永 马春来 +1 位作者 李俭利 张伟 《有色冶炼》 2003年第6期24-26,共3页
分析了原硫酸化焙烧-中性浸出烟尘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选择热酸浸出方法的理论依据及采取的改进措施和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 烟尘 回转窑 硫酸焙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锰矿制备硫酸锰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佳宾 侯拥和 雷圣辉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7-91,共5页
针对越南某氧化锰矿分别采用还原焙烧-酸浸法和两矿法浸出该锰矿。利用正交焙烧试验和单因素浸出条件试验得出还原焙烧-酸浸法的最优条件,最佳条件下浸出率均大于96%,最优条件下扩大试验浸出率为93.21%。利用单因素浸出条件试验得出两... 针对越南某氧化锰矿分别采用还原焙烧-酸浸法和两矿法浸出该锰矿。利用正交焙烧试验和单因素浸出条件试验得出还原焙烧-酸浸法的最优条件,最佳条件下浸出率均大于96%,最优条件下扩大试验浸出率为93.21%。利用单因素浸出条件试验得出两矿法的最优条件,最优条件下综合试验浸出率为94.97%。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比较,确定该矿适合用还原焙烧-酸浸法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 还原焙烧- 两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烟尘高效浸出铟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邬建辉 刘刚 +3 位作者 苏涛 张文宏 魏涛 罗妹妹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5-98,102,共5页
以某公司复杂含铟烟尘为原料,分别研究了氧化酸浸和硫酸化焙烧-水浸两种浸出铟工艺。氧化酸浸工艺主要考察了初始硫酸酸度、液固比、浸出温度、反应时间、氧化剂添加量等因素对铟浸出效果的影响;硫酸化焙烧-水浸工艺主要考察了硫酸用量... 以某公司复杂含铟烟尘为原料,分别研究了氧化酸浸和硫酸化焙烧-水浸两种浸出铟工艺。氧化酸浸工艺主要考察了初始硫酸酸度、液固比、浸出温度、反应时间、氧化剂添加量等因素对铟浸出效果的影响;硫酸化焙烧-水浸工艺主要考察了硫酸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因素对铟浸出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硫酸浓度6.0 mol/L,液固比6∶1,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3 h,氧化剂H2O2添加量为12%条件下进行氧化酸浸,铟浸出率由常规酸浸的46.5%提高到70%;在硫酸用量1.0 m L/g,焙烧温度300℃,焙烧时间2 h条件下进行硫酸化焙烧-水浸,铟浸出率达到92%,实现了铟的高效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焙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高含铟物料铟浸出工艺研究
10
作者 彭情亮 王日 +1 位作者 胡意文 张旭泳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2-36,48,共6页
某铅冶炼厂的复杂高含铟物料为冶炼的中间产物,此物料采用常规酸浸工艺铟的浸出率较低。针对此问题,本文采用盐酸-硫酸混酸浸出、加压酸浸法、硫酸化焙烧-低酸浸出等3种工艺对此复杂高含铟物料进行了试验,在各试验的较佳工艺条件下,试... 某铅冶炼厂的复杂高含铟物料为冶炼的中间产物,此物料采用常规酸浸工艺铟的浸出率较低。针对此问题,本文采用盐酸-硫酸混酸浸出、加压酸浸法、硫酸化焙烧-低酸浸出等3种工艺对此复杂高含铟物料进行了试验,在各试验的较佳工艺条件下,试验结果为:采用盐酸-硫酸混酸浸出工艺,铟的浸出率可以达到75.87%,浸出渣铟含量可以降低至0.32%;采用加压酸性浸出工艺,铟的浸出率可以达到82.54%,浸出渣铟含量可降低至0.21%;采用硫酸化焙烧-低酸浸出工艺,铟的浸出率可以达到93.28%,浸出渣铟含量可降低至0.09%。综合分析对比3种铟的浸出工艺,"硫酸化焙烧-低酸浸出"工艺比较适合此复杂含铟物料提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高含铟物料 -硫酸 加压 硫酸化焙烧-低酸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铌粗精矿中铌的浸出试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璠 张琦 +3 位作者 何东升 刘爽 李智力 李健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9-74,共6页
以H_(2)SO_(4)替代HF为浸出剂,提出了硫酸焙烧—硫酸浸出,从钽铌粗精矿中提取铌的湿法处理新工艺,解决了传统湿法浸出铌精矿中使用HF造成的高成本和污染等问题。结果表明,硫酸焙烧阶段,在粗精矿-74μm占比90%、浓硫酸与矿样质量比80%、... 以H_(2)SO_(4)替代HF为浸出剂,提出了硫酸焙烧—硫酸浸出,从钽铌粗精矿中提取铌的湿法处理新工艺,解决了传统湿法浸出铌精矿中使用HF造成的高成本和污染等问题。结果表明,硫酸焙烧阶段,在粗精矿-74μm占比90%、浓硫酸与矿样质量比80%、焙烧温度300℃、焙烧时间1.5h的条件下,矿样中的铌反应彻底且留在渣相中。浸出阶段采用30%质量比的H_(2)SO_(4),在液固比3∶1、温度90℃的条件下浸出3h,铌的浸出率达到9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铌粗精矿 焙烧 硫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化镓废料中镓的高效分离提取工艺研究
12
作者 刘芳芳 王坚 +1 位作者 朱建华 刘重伟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104,共8页
在砷化镓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料,该废料的回收是目前镓生产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本文综合目前各类砷化镓废料回收工艺的优点,针对目前回收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浸出-萃取-电积工艺,浸出采用洗镓盐酸液作为浸出液。研究在浸出、萃取、电... 在砷化镓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料,该废料的回收是目前镓生产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本文综合目前各类砷化镓废料回收工艺的优点,针对目前回收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浸出-萃取-电积工艺,浸出采用洗镓盐酸液作为浸出液。研究在浸出、萃取、电积等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对相关工艺条件进行了条件试验,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浸出过程在洗镓盐酸液低酸条件(酸度为1 mol/L)下通过控制升温梯度控制浸出体系电位,终点温度75℃,浸出时间4 h,砷浸出率达到96%以上,镓浸出率达到97%;萃取采用P204为萃取剂,两级萃取,镓萃取率达到99%,同时P204对砷无萃取效果,镓与砷的分离效率达到99%以上;反萃使用150 g/L NaOH为反萃剂,相比O/A为2/1,镓反萃率达到99.9%;通过在反萃液中添加0.15 g/L EDTA,电流效率由41%提高至78%,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将电积后液作为反萃剂进行循环利用,经过3次循环实验,镓浸出率稳定在97%,镓萃取率稳定在99.6%,反萃率稳定在99.9%,电流效率稳定在78%,循环使用电积后液,对反萃效率以及电流效率均无明显影响,循环利用效果优异,镓直收率达到96%。该工艺过程无砷化氢剧毒气体产生,且有效回收了砷化镓废料,实现了镓与砷的高效分离,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镓废料 洗镓盐 镓、砷分离 -萃取-电积 升温梯度 ED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萘酚钴盐渣的综合利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蒋伟 王海北 +3 位作者 刘三平 蒋训雄 汪胜东 范艳青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7-89,共3页
研究内蒙某锌厂β-萘酚除钴渣综合回收钴。结果表明,β-萘酚钴盐不适合焙烧-还原浸出工艺。采用"焙烧-硫酸化焙烧-浸出"可彻底地将钴从β-萘酚盐中浸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氧化焙烧温度500-600℃、时间1h,硫酸化焙烧温度600-620℃、时间1... 研究内蒙某锌厂β-萘酚除钴渣综合回收钴。结果表明,β-萘酚钴盐不适合焙烧-还原浸出工艺。采用"焙烧-硫酸化焙烧-浸出"可彻底地将钴从β-萘酚盐中浸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氧化焙烧温度500-600℃、时间1h,硫酸化焙烧温度600-620℃、时间1h、硫酸用量0.7-0.8mL/g、浸出时间1h。最佳条件下,钴的浸出率高达99.5%以上。浸出液铁的脱除率大于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技术 β-萘酚钴渣 硫酸焙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铍精矿冶金处理新工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勇 刘牡丹 +1 位作者 刘珍珍 万丽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5,共3页
研究了一种"焙烧-逆流浸出-酸化-二次浸出"新工艺来处理含1.13%BeO的低品位浮选铍精矿。铍精矿于1 050℃下焙烧120min,焙砂磨细至粒度小于0.1mm后,在30℃下按液固比(返回的二次浸出液与焙砂的质量比)4∶1进行逆流浸出60min;... 研究了一种"焙烧-逆流浸出-酸化-二次浸出"新工艺来处理含1.13%BeO的低品位浮选铍精矿。铍精矿于1 050℃下焙烧120min,焙砂磨细至粒度小于0.1mm后,在30℃下按液固比(返回的二次浸出液与焙砂的质量比)4∶1进行逆流浸出60min;然后按酸矿比1∶1在逆流浸出渣中添加浓硫酸混匀,于100℃酸化30min;酸化渣按4∶1的液固比加水后于30℃进行二次浸出60min,浸出渣中BeO含量可降至0.14%,铍浸出率达88.88%,可用于后续提取氧化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位铍精矿 金绿宝石矿 焙烧 逆流 新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铬渣制备重铬酸钠 被引量:3
15
作者 余学 罗琳 李巧巧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2,共4页
研究了采用焙烧—硫酸酸化法利用铬渣制备重铬酸钠的工艺。通过L16(44)正交实验得出铬渣焙烧—浸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1 000℃,m(碳酸钠)∶m(铬渣)=0.18,液固比4,焙烧时间8 h。在此条件下Cr(Ⅵ)回收率为99.3%。硫酸酸化制备重铬... 研究了采用焙烧—硫酸酸化法利用铬渣制备重铬酸钠的工艺。通过L16(44)正交实验得出铬渣焙烧—浸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1 000℃,m(碳酸钠)∶m(铬渣)=0.18,液固比4,焙烧时间8 h。在此条件下Cr(Ⅵ)回收率为99.3%。硫酸酸化制备重铬酸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出液pH为6.6,酸化液pH为3.5,浓缩液中重铬酸钠质量分数为83.1%。此条件下制备的产品重铬酸钠结晶率为44.5%,纯度为99.5%,符合GB1611—92《工业重铬酸钠》的一等品质量标准。处理1 t铬渣可制备重铬酸钠约120 kg,增加收入66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渣 重铬 焙烧 硫酸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稀有金属伴生矿富集渣提取稀土和铌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勇 刘牡丹 刘珍珍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25,共5页
研究了从复杂稀有金属伴生矿富集渣中提取稀土和铌的工艺。结果表明,采用硫酸酸化-分段浸出工艺可实现富集渣中稀土和铌的高效浸出。在酸矿质量比1.8、酸化温度350℃、酸化时间120min、一段浸出液固比1∶1、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90mi... 研究了从复杂稀有金属伴生矿富集渣中提取稀土和铌的工艺。结果表明,采用硫酸酸化-分段浸出工艺可实现富集渣中稀土和铌的高效浸出。在酸矿质量比1.8、酸化温度350℃、酸化时间120min、一段浸出液固比1∶1、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90min、二段浸出液固比8∶1、浸出温度25℃、浸出时间90min的条件下,浸出渣中REO含量为0.96%,Nb2O5含量为0.75%,稀土浸出率为85.03%,铌浸出率为80.88%。其中铌一段浸出率为80.26%,稀土二段浸出率为83.85%,可通过分别处理一段浸出液和二段浸出液实现铌和稀土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金属伴生矿富集渣 硫酸-分段 稀土提取 铌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