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脲类化合物杀菌剂的合成 被引量:16
1
作者 孙晓红 高润利 +3 位作者 刘源发 孙国锋 常建华 王慧芳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5-77,共3页
硫脲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剂。为寻找更为优秀的杀菌剂新品种 ,选用了氨基嘧啶、氨基三唑酮、氨基三唑硫酮等含氮杂环化合物与烷氧羰基异硫氰酸酯反应 ,合成了 12个硫脲类衍生物 4 芳基 3 硫代脲酸酯类化合物 ,其中 10... 硫脲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剂。为寻找更为优秀的杀菌剂新品种 ,选用了氨基嘧啶、氨基三唑酮、氨基三唑硫酮等含氮杂环化合物与烷氧羰基异硫氰酸酯反应 ,合成了 12个硫脲类衍生物 4 芳基 3 硫代脲酸酯类化合物 ,其中 10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通过氢谱 ( 1HNMR)、红外光谱 (IR) ,元素分析和熔点测定 ,确定了这 12个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它们的杀菌毒力活性也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脲类化合物杀菌剂 合成 广谱高效杀菌剂 氨基嘧啶 氨基三唑酮 氨基三唑硫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苯并噻唑硫乙酰基-4-芳酰氨基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立民 张自义 +2 位作者 张贤 蔡东贤 袁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3期283-286,共4页
Dorothy曾对烷基和芳基取代的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作过评论,近二十年来,相继报道一些酰基取代的硫脲衍生物在抗结核、抗病毒、抗真菌、杀虫、除草以及调节植物生长方面的应用;一些连结吡啶酰基的硫脲类化合物有生长调节作用.
关键词 硫脲衍生物 苯并噻唑 硫脲类化合物 芳酰氨基硫脲 抗结核 抗真菌 芳基取代 近二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吡啶甲酰基)-4-芳酰氨基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1
3
作者 赵青 王亚平 王兴国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50,共4页
报道了 1 - (3-吡啶甲酰基 ) - 4 -芳酰氨基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鉴定 .以烟酸和取代苯甲酸为起始原料 ,合成了一系列分子中含吡啶基团的芳酰氨基硫脲 ,经元素分析 ,IR光谱 ,1 H NMR谱和 MS谱分析 ,确定了这类化合物的结构 .
关键词 芳酰基异硫氰酸酯 1-(3-吡啶甲酰基)-4-芳氨基 硫脲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1,3,4-噻二唑硫脲类新型化合物的合成及对植物病害抗性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宋海龙 赵钰泽 +2 位作者 王彩霞 周祁 刘卫群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0-375,共6页
为了得到高性能的抗植物原害化合物,以氨基硫脲为起始原料,经环化、烷基化,得中间产物5-S-烃基-2-氨基-1,3,4-噻二唑,然后和4-三氟甲基异硫氰酸苯酯反应,合成了2种新化合物(4a,4b),其化学结构表征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 为了得到高性能的抗植物原害化合物,以氨基硫脲为起始原料,经环化、烷基化,得中间产物5-S-烃基-2-氨基-1,3,4-噻二唑,然后和4-三氟甲基异硫氰酸苯酯反应,合成了2种新化合物(4a,4b),其化学结构表征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核磁共振碳谱(13C-NMR)的检验符合4a,4b分子表征,采用高分辨质谱(HRMS)分析了4a,4b的相对分子质量,与计算值基本相等,表明4a,4b化合物完全与设计的分子结构一致。抗菌检验结果表明,在200 mg·L^(-1)及100 mg·L^(-1)质量浓度下,化合物4a,4b对新月弯孢菌、棉枯萎镰刀菌、烟草黑胫菌和禾谷镰孢菌的抑制率均高于对照药剂三唑酮;对烟草花叶病毒(TMV)抗性测试结果显示,在500 mg·L^(-1)质量浓度下,化合物4b对TMV预防抑制率达到78.38%,比宁南霉素提高25.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脲类化合物 烟草 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异海松酰基-N′-芳杂环基硫脲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5
作者 卢言菊 陈玉湘 +2 位作者 王婧 徐士超 黄申林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6,共8页
为得到潜在的新型抑菌剂和抗肿瘤药物,笔者以异海松酸为原料,先与草酰氯反应制备得到异海松酰氯,后与硫氰化钾反应生成异海松酰基异硫氰酸酯,在此基础上与不同杂环取代胺反应,设计并合成了10个新型N-异海松酰基-N′-芳杂环基硫脲类衍生... 为得到潜在的新型抑菌剂和抗肿瘤药物,笔者以异海松酸为原料,先与草酰氯反应制备得到异海松酰氯,后与硫氰化钾反应生成异海松酰基异硫氰酸酯,在此基础上与不同杂环取代胺反应,设计并合成了10个新型N-异海松酰基-N′-芳杂环基硫脲类衍生物4a~4j,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氢核磁共振(1H NMR)、碳核磁共振(13C NMR)和质谱(MS)等手段确定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研究了N-异海松酰基-N′-芳杂环基硫脲类衍生物的抑菌及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N-异海松酰基-N′-芳杂环基硫脲类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4b、4c、4d、4e和4f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达到0.98μg/mL,优于对照物青霉素钠,其中化合物4h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也达到15.60μg/mL;化合物4i和4j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31.30μg/mL,大部分衍生物对樟子松枯梢病菌和无壳异担子菌无明显的抑菌活性。在浓度为100μmol/L时,部分N-异海松酰基-N′-芳杂环基硫脲类衍生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4f和4g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抑制率分别为68.59%和82.30%,化合物4g对宫颈癌细胞、前列腺癌细胞和乳腺癌细胞的体外抑制率分别为80.74%、71.21%和6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海松酸 N′-芳杂环硫脲类化合物 合成 抑菌活性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咯硫脲类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6
作者 陈治明 吴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01-1402,共2页
以N-叔丁氧羰基-2-(氨甲基)吡咯烷为原料,合成了吡咯取代的硫脲类化合物。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1HNMR和13CNMR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小麦赤霉菌、农霉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浓度为250 mg/L时,化合物3c对小麦... 以N-叔丁氧羰基-2-(氨甲基)吡咯烷为原料,合成了吡咯取代的硫脲类化合物。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1HNMR和13CNMR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小麦赤霉菌、农霉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浓度为250 mg/L时,化合物3c对小麦赤霉菌抑制率为54.7%,化合物3e对农杆菌抑制率为6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脲类化合物 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