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效荧光碳点的制备及其对金属离子的检测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秦振兴
崔俊超
+4 位作者
温明
王文海
张清梅
张瑞
李晋红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7-164,共8页
采用氮和硫元素共掺杂的水热法合成了一种发蓝光的碳点.经过一系列的光学和微观结构表征分析,发现氮和硫元素可以通过杂原子掺杂和表面官能团的形式充分参与到碳点中,这决定了所制备的蓝光碳点拥有最高54.27%的量子产率.由于其高效荧光...
采用氮和硫元素共掺杂的水热法合成了一种发蓝光的碳点.经过一系列的光学和微观结构表征分析,发现氮和硫元素可以通过杂原子掺杂和表面官能团的形式充分参与到碳点中,这决定了所制备的蓝光碳点拥有最高54.27%的量子产率.由于其高效荧光,该碳点可以用作传感探头检测金属离子,且对Ag^+和Fe^3+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通过Stern-Volmer方程拟合发现,随着离子浓度的变化,两种金属离子不同的淬灭机制和检测极限为在实践中有效检测和区分Ag^+和Fe^3+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氮共掺杂碳点
高量子产率
表面态
金属离子检测
淬灭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效荧光碳点的制备及其对金属离子的检测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秦振兴
崔俊超
温明
王文海
张清梅
张瑞
李晋红
机构
太原科技大学应用科学学院物理系
出处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7-164,共8页
基金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No.201903D3211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51502189,11705124,11704274)
+2 种基金
山西省优秀青年基金(No.201801D211006)
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No.1331KIRT)
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No.2019SY501)。
文摘
采用氮和硫元素共掺杂的水热法合成了一种发蓝光的碳点.经过一系列的光学和微观结构表征分析,发现氮和硫元素可以通过杂原子掺杂和表面官能团的形式充分参与到碳点中,这决定了所制备的蓝光碳点拥有最高54.27%的量子产率.由于其高效荧光,该碳点可以用作传感探头检测金属离子,且对Ag^+和Fe^3+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通过Stern-Volmer方程拟合发现,随着离子浓度的变化,两种金属离子不同的淬灭机制和检测极限为在实践中有效检测和区分Ag^+和Fe^3+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新方法.
关键词
硫氮共掺杂碳点
高量子产率
表面态
金属离子检测
淬灭机制
Keywords
S
N-codoped CDs
High quantum yield
Suface state
Metal ion detection
Quenching mechanism
分类号
O611.4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效荧光碳点的制备及其对金属离子的检测研究
秦振兴
崔俊超
温明
王文海
张清梅
张瑞
李晋红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