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细菌硫氧化还原蛋白Thioredoxin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刘飞 刘崟 +3 位作者 金伯泉 董帮权 刘惠萍 朱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21-221,224,共2页
硫氧化还原蛋白Thioredoxin(Trx)是一类存在于细菌、植物及动物等多种生物体内的耐热蛋白[1],含有保守的WCGPC序列。还原态的Trx具有很强的蛋白二硫键氧化还原酶活性,作为核酸还原酶的供氢体在DNA的合成与复... 硫氧化还原蛋白Thioredoxin(Trx)是一类存在于细菌、植物及动物等多种生物体内的耐热蛋白[1],含有保守的WCGPC序列。还原态的Trx具有很强的蛋白二硫键氧化还原酶活性,作为核酸还原酶的供氢体在DNA的合成与复制中起重要作用。大肠杆菌Trx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化还原蛋白 THIOREDOXIN 单克隆抗体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氧化还原蛋白对胃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调节作用
2
作者 王飙落 赵燕秋 +3 位作者 孙力 时永全 郭长存 樊代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4-426,共3页
目的 探讨硫氧化还原蛋白 (Trx)对胃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调节作用。方法 通过RT PCR从人胃癌耐药细胞系SGC790 1/VCR细胞中克隆Trx全长cDNA ,构建Trx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 ,并借助脂质体将正义载体转入胃癌细胞SGC790 1、反义载体转入胃... 目的 探讨硫氧化还原蛋白 (Trx)对胃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调节作用。方法 通过RT PCR从人胃癌耐药细胞系SGC790 1/VCR细胞中克隆Trx全长cDNA ,构建Trx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 ,并借助脂质体将正义载体转入胃癌细胞SGC790 1、反义载体转入胃癌耐药细胞SGC790 1/VCR ,利用MTT试验在体外检测基因转染细胞及其对照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转染Trx正义载体后 ,SGC790 1细胞对长春新碱、顺铂、阿霉素的敏感性显著降低 ;转染Trx反义载体后 ,SGC790 1/VCR细胞对长春新碱、顺铂、阿霉素的敏感性显著升高。结论 Trx可能参与了胃癌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化还原蛋白 胃肿瘤 化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毛滴虫硫氧还原蛋白过氧化物酶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章家新 傅玉才 +1 位作者 刘红 郑晓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8期680-684,共5页
目的 :获取阴道毛滴虫硫氧还原蛋白过氧化物酶的cDNA克隆 ,研究其还原烷基氢过氧化物和氢过氧化物的抗氧化作用 ,以及调节由氢过氧化物介导的信号转换。 方法 :提取阴道毛滴虫的总RNA ,用λTripIEx2噬菌体载体构建cDNA表达文库 ,阳性质... 目的 :获取阴道毛滴虫硫氧还原蛋白过氧化物酶的cDNA克隆 ,研究其还原烷基氢过氧化物和氢过氧化物的抗氧化作用 ,以及调节由氢过氧化物介导的信号转换。 方法 :提取阴道毛滴虫的总RNA ,用λTripIEx2噬菌体载体构建cDNA表达文库 ,阳性质粒cDNA克隆进行测序 ,并用生物软件RPS Blast,NCBIBlast和ClustalW等对 6个读码框架进行序列分析。 结果 :获得一株开放阅读框为 5 88对碱基的cDNA克隆 ,推测肽链有 196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该肽链与衣滴虫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 (Prx1蛋白 )及人的自然杀伤增强因子B分别有 5 6 %和 6 1%的同源性 ;除了两个高度保守的半胱氨酸作用基序外 ,还有蛋白激酶C磷酸化和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作用基序 ,N 豆蔻酰化作用位点 ,脂质运载蛋白信号位点等。 结论 :该蛋白有 >5 6 %的可能性位于胞浆 ,和典型 2 CysPrx亚家族有很高 (5 6 %~ 6 2 % )的同源性 ,很可能是其中的一个新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毛滴虫 还原蛋白氧化物酶 氧化氧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TGR5受体减轻ET-1致乳小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德秀 李家富 +1 位作者 冯健 范欣荣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2-447,共6页
目的:观察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G protein-coupled bile acid receptor 1,TGR5)激活后对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所致的乳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心肌细胞,ET-1浓度分别为10-8、10-7、10... 目的:观察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G protein-coupled bile acid receptor 1,TGR5)激活后对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所致的乳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心肌细胞,ET-1浓度分别为10-8、10-7、10-6mmol/L,分别作用12、24、36、48 h,建立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建立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后,分别给予INT-777(TGR5激动剂)、TGR5 siRNA(病毒干扰TGR5表达)及TGR5空病毒处理48 h。采用CCK-8法观察心肌细胞的存活率,生化试剂盒法检测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核中核因子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2,Nrf2)蛋白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Nrf2下游抗氧化基因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HO-1)mRNA、醌氧化还原酶(quinone oxidoreductase,NQO-1)mRNA、硫氧化蛋白还原酶-1(thioredoxin reductase-1,Txnrd-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浓度为10-8、10-7、10-6 mmol/L的ET-1均可诱导SOD活力下降(P=0.000),MDA生成增加(P=0.000);且随着ET-1浓度增加和培养时间延长,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程度越严重。ET-1(10-6 mmol/L)组MDA及LDH明显增加(均P=0.000),SOD活性明显下降(P=0.000),Nrf2、HO-1 mRNA、Txnrd-1mRNA表达增加(均P=0.000)。予以30μmol/L INT-777可有效改善ET-1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与ET-1组相比,心肌细胞存活率明显增加(P=0.000),MDA及LDH减少(均P=0.000),SOD活性增加(P=0.000),Nrf2、HO-1 mRNA、NQO-1 mRNA、Txnrd-1mRNA表达明显增加(均P=0.000);而病毒干扰TGR5组可部分阻断TGR5激动剂对心肌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Nrf2、HO-1mRNA、NQO-1 mRNA、Txnrd-1 mRNA表达下降(均P=0.000)。结论:激活TGR5可能通过激活Nrf2其下游抗氧化基因HO-1、NQO-1及Txnrd-1减轻ET-1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 内皮素-1 氧化应激 核因子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 氧化还原 氧化蛋白还原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草自交不亲和性相关基因TrxLc的克隆、表达和酶活性分析(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卫东 刘公社 +2 位作者 陈双燕 李晓峰 李洪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92-1198,共7页
羊草是一种重要的禾本科牧草 ,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地区。硫氧化还原蛋白H (Trxh)是一大类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的小分子蛋白。在一些禾本科植物中 ,一种在成熟花粉中表达的Trxh ,与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有关。本研究克隆了羊草... 羊草是一种重要的禾本科牧草 ,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地区。硫氧化还原蛋白H (Trxh)是一大类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的小分子蛋白。在一些禾本科植物中 ,一种在成熟花粉中表达的Trxh ,与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有关。本研究克隆了羊草花粉硫氧还蛋白基因 (TrxLc)的DNA和cDNA序列 ,与其他禾本科植物Trxh的cDNA序列相比 ,它们具有 5 3.5 %~ 5 6 4 %的同源性。Southern杂交显示TrxLc在羊草基因组中是单拷贝。Northern杂交显示TrxLc在羊草根、茎和叶中没有表达 ,在成熟雌蕊和幼小花粉中微量表达 ,但是在成熟花粉中大量表达。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TrxLc并检测了其活性。胰岛素还原反应中得到的Vmax值和Km 值显示 ,TrxLc类似于其他植物的非花粉组织特异表达的Trxh ,但与大肠杆菌的Trxh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xLc(羊草硫氧化还原蛋白H) 羊草 自交不亲和 基因克隆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损伤相关分子模式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于志渊 郑峻 +2 位作者 马潞 李浩 游潮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2-87,共6页
脑出血后产生的免疫风暴可导致神经元及其支持细胞死亡,红细胞裂解释放的血红蛋白、血红素和铁离子等细胞毒性物质也具有促进神经细胞死亡的作用。神经细胞死亡后释放的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激活固有免疫反应,导致炎症反应-细胞死亡-D... 脑出血后产生的免疫风暴可导致神经元及其支持细胞死亡,红细胞裂解释放的血红蛋白、血红素和铁离子等细胞毒性物质也具有促进神经细胞死亡的作用。神经细胞死亡后释放的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激活固有免疫反应,导致炎症反应-细胞死亡-DAMP释放-炎症反应的恶性循环,是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机制。本文旨在对目前开展的一系列探讨DAMP在脑出血继发性脑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为进一步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损伤 血红素 HMGB1蛋白 S100蛋白质类 还原蛋白氧化物酶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