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地区酸沉降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34
1
作者 张鸿斌 胡霭琴 +1 位作者 卢承祖 张国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5-169,共5页
为探讨华南珠江三角洲和湘桂走廊及其周边地区的酸沉降硫源,分别对大气降水、大气SO2、气溶胶和工业用煤、重油及其燃烧产物进行了硫同位素组成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和湘桂走廊地区的大气降水硫同位素组成有明显的差异,其大气... 为探讨华南珠江三角洲和湘桂走廊及其周边地区的酸沉降硫源,分别对大气降水、大气SO2、气溶胶和工业用煤、重油及其燃烧产物进行了硫同位素组成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和湘桂走廊地区的大气降水硫同位素组成有明显的差异,其大气降水δ34S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9‰~10.3‰和-4.8‰^-0.1‰.湘桂走廊地区大气降水明显的富集轻硫同位素(32S),而珠江三角洲地区则富集重硫同位素(34S).在煤、重油燃烧过程中硫同位素分馏效应研究基础上,将该地区酸雨硫源区分为4种类型,即人为成因硫、天然生物硫、海雾硫和远距离传输硫.在定量计算不同硫源对酸雨贡献的基础上.提出人为成因硫是珠江三角洲和湘桂走廊地区最强的污染硫源,而生物硫在夏季贡献突出,其贡献率分别为47%和52%.传输硫在冬季贡献率可达49%.上述结果,对研究治理华南地区的酸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沉降 硫同位素组成 环境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地块北缘大型钡成矿带中硫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被引量:25
2
作者 刘家军 吴胜华 +2 位作者 柳振江 杨艳 石龙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69-275,共7页
钡以BaSO4形式存在的重晶石矿床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但以BaCO3形式存在的毒重石矿床极为罕见。在扬子地块北缘大巴山一带的早古生代硅岩建造中,发育大量层状毒重石和重晶石矿床,两类矿床在空间上表现出既共生又分离的分布规律,构成世... 钡以BaSO4形式存在的重晶石矿床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但以BaCO3形式存在的毒重石矿床极为罕见。在扬子地块北缘大巴山一带的早古生代硅岩建造中,发育大量层状毒重石和重晶石矿床,两类矿床在空间上表现出既共生又分离的分布规律,构成世界上极为独特的大型钡成矿带。本文研究了钡成矿带中的硫同位素组成特点,结果显示,在以毒重石矿石为主的成矿亚带中,重晶石样品的δ^34S值相对较低,变化范围较小(22.1‰~37.0‰),平均27.3‰(n=11),基本上与寒武纪海水硫酸盐的δ^34S值(δ^34S=27~32‰)接近或略低。反映了形成重晶石的硫来自海水,并有可能经历了热化学的硫酸盐还原作用;与毒重石共生的重晶石形成与热液流体有密切关系。在以重晶石为主的成矿亚带中,重晶石样品的δ^34S值相对较高,变化范围较宽(33.4‰~57.6‰),平均43.5‰(n=31)。与寒武纪海水硫酸盐δ^34S值相比发生了大的改变,反映了与同期海水硫酸盐相关的重硫的强烈富集。这种高正值特点超过了地史中海水硫酸盐的最高值,说明重晶石的形成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强烈的重硫富集,归因于硫酸盐还原菌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重石矿床 重晶石矿床 大型钡成矿带 硫同位素组成 扬子地块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煤山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黄铁矿及其硫同位素组成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姜尧发 唐跃刚 +3 位作者 代世峰 邹星 钱汉东 周国庆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02-1207,T0007,共7页
运用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理论和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浙江长兴煤山二叠系—三叠系(P/T)界线附近黄铁矿的含量变化、矿物学特征、硫同位素组成及其垂向变化规律等,指出P/T界线附近黄铁矿高含量层位的成因与火山作用有关... 运用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理论和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浙江长兴煤山二叠系—三叠系(P/T)界线附近黄铁矿的含量变化、矿物学特征、硫同位素组成及其垂向变化规律等,指出P/T界线附近黄铁矿高含量层位的成因与火山作用有关。研究发现,在浙江煤山长兴组顶部,紧靠P/T界线的第24e2分层石灰岩中,黄铁矿骤然增多,含量高达1.84%,比远离P/T界线的第22至24d分层石灰岩中的黄铁矿含量高出90多倍;硫同位素组成发生突变,δ34S值陡然上升为+2.2‰;其特征与火山气体总硫的同位素组成平均值极为相似,而与细菌还原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完全不同。而且,在第24e2分层黄铁矿高含量层位中,还共生有较多β-石英等火山碎屑物质;岩石和黄铁矿中微量元素含量异常富集。因此认为,陆地和海底火山活动曾喷出大量的富含H2S的气体,造成古海洋局部最上层海水中富集大量硫化氢,为形成黄铁矿创造了条件。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强烈的火山作用,使海洋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是造成海洋生物相继灭绝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硫同位素组成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火山作用 浙江煤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西洋中脊TAG热液活动区海底热液沉积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0
4
作者 曾志刚 秦蕴珊 +1 位作者 赵一阳 翟世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18-529,共12页
对 1 98 8年取自大西洋中脊TAG热液活动区的海底表层热液沉积物中 36件硫化物样品进行了硫同位素组成分析。结合ODPLeg1 58的近期成果 ,对TAG区热液沉积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其时空演变、硫源、硫同位素偏重的原因和硫的演化进行了探讨 ,... 对 1 98 8年取自大西洋中脊TAG热液活动区的海底表层热液沉积物中 36件硫化物样品进行了硫同位素组成分析。结合ODPLeg1 58的近期成果 ,对TAG区热液沉积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其时空演变、硫源、硫同位素偏重的原因和硫的演化进行了探讨 ,得出如下结论 :( 1 )TAG区表层热液沉积物的δ34S值从 3 9‰— 7 6‰变化 ,均值为 5 98‰ ,与其它洋中脊热液活动区相比明显偏重。 ( 2 )从海底表层区到蚀变玄武岩区 ,热液沉积物的硫同位素组成有增大的趋势 ,而时间对热液沉积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则没有明显的控制。 ( 3)热液沉积物中硫主要来自玄武岩 ,部分来自海水硫酸盐 ,是海水硫酸盐和玄武岩中硫不同程度混合的结果 ,且各硫源在不同阶段提供硫的比例分配和方式明显不同。 ( 4 )与其它无沉积物覆盖洋中脊中热液活动区相比 ,相对较大比例海水来源硫的加入是导致TAG区硫同位素组成偏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TAG区具备有利海水硫酸盐还原作用进行的温度和水 /岩比值条件则是促使该区热液沉积物中海水来源硫相对较多的主要原因。 ( 5)海水的直接混入、流体 -玄武岩相互作用、先期形成硫化物的重溶作用和硫酸盐矿物的还原作用是海水和玄武岩直接或间接提供硫的主要方式 ,也是导致本区硫同位素演化复杂化的主要原因 ,且硫的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同位素组成 海底表层热液沉积物 TAG热液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城、郊近地面大气颗粒物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广深 洪业汤 +1 位作者 朴河春 曾毅强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53-357,共5页
以五级撞击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采集贵阳市城、郊大气颗粒物样品,分析了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的全硫同位素组成,初步查明了贵阳市城、郊大气颗粒物全硫同位素组成在时空和粒径上的变化趋势:①大气颗粒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随粒径变... 以五级撞击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采集贵阳市城、郊大气颗粒物样品,分析了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的全硫同位素组成,初步查明了贵阳市城、郊大气颗粒物全硫同位素组成在时空和粒径上的变化趋势:①大气颗粒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随粒径变小而减小;②城区样品各级颗粒物的δ34S值有低于郊区的趋势。大气颗粒物的硫同位素组成是追踪酸雨的物质来源、评估甲硫、二甲硫等反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等工作的基础性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硫同位素组成 分级 气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太平洋北部胡安·德富卡洋中脊Mothra热液场硫化物烟囱体成矿物质来源:铅和硫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5
6
作者 董从芳 周怀阳 +2 位作者 彭晓彤 袁远 姚会强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3-170,共8页
对采自Mothra热液场Faulty Towers硫化物烟囱体群(47°57.447′N,129°06.568′W)的一个硫化物烟囱体进行了铅和硫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工作。分析结果表明,铅同位素组成的分布范围为:206Pb/204Pb=18.665~18.828;207Pb/204Pb=15.46... 对采自Mothra热液场Faulty Towers硫化物烟囱体群(47°57.447′N,129°06.568′W)的一个硫化物烟囱体进行了铅和硫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工作。分析结果表明,铅同位素组成的分布范围为:206Pb/204Pb=18.665~18.828;207Pb/204Pb=15.460~15.607;208Pb/204Pb=37.961~38.401。沿着烟囱体壁从外到内,铅同位素组成变化呈现较强的规律性:烟囱体外壁的铅同位素组成具有高放射性成因的特点,烟囱体内壁和环绕流体通道的矿物具有较小的铅同位素组成。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为0.4‰~2.1‰。烟囱体外壁的白铁矿、闪锌矿更倾向于富集轻硫同位素,分别为0.5‰和1.0‰,纤锌矿的硫同位素组成变化相对均一,为1.3‰~2.1‰。综合铅和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初步判断成矿物质来源主要受基底玄武岩的影响,并存在少量沉积物来源铅和硫的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同位素组成 硫同位素组成 硫化物烟囱体 Mothra热液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同位素组成的样品提取和制备 被引量:2
7
作者 韩娟 刘汉彬 +5 位作者 金贵善 李军杰 张佳 张建锋 齐然 石晓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82-84,共3页
硫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普遍存在于空气、水、岩石、土壤、煤、石油等介质中,其赋存状态多样,呈自然硫、硫酸盐、硫化物、气相及液相中氧化态、还原态硫离子和有机硫等多种形态。不同介质、不同价态的硫同位素组成研究,被大量应用于... 硫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普遍存在于空气、水、岩石、土壤、煤、石油等介质中,其赋存状态多样,呈自然硫、硫酸盐、硫化物、气相及液相中氧化态、还原态硫离子和有机硫等多种形态。不同介质、不同价态的硫同位素组成研究,被大量应用于古环境、生物学、环境科学和矿物学等多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同位素组成 样品提取 制备 赋存状态 环境科学 自然界 自然硫 硫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寒武系金矿床中硫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家军 郑明华 +1 位作者 刘建明 周德安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50-156,共7页
西秦岭寒武系硅岩建造中的金矿床 ,是我国境内发现的一种新的独特类型的层控金矿床。矿床中硫同位素组成的证据表明 ,含矿硅岩建造中沉积黄铁矿的δ3 4S值变化范围较大 ,并以富集重硫为特征。说明含矿硅岩建造中沉积黄铁矿的硫 ,主要来... 西秦岭寒武系硅岩建造中的金矿床 ,是我国境内发现的一种新的独特类型的层控金矿床。矿床中硫同位素组成的证据表明 ,含矿硅岩建造中沉积黄铁矿的δ3 4S值变化范围较大 ,并以富集重硫为特征。说明含矿硅岩建造中沉积黄铁矿的硫 ,主要来自封闭 -半封闭盆地海水硫酸盐的细菌分解。从东部的牙相金矿点至西部的拉尔玛金矿床 ,沉积黄铁矿的δ3 4S值有不断升高的趋势 ,表明盆地深度可能由东而西逐渐变浅。矿床中热液硫化物和重晶石的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也很宽。这些热液矿物的δ3 4S值虽有较大差别 ,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硫源 ,即由寒武系硅岩建造的沉积硫所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同位素组成 硅岩建造 金矿床 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八倾壕金矿床硫同位素组成的构造学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梁一鸿 张宏颖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共4页
十八倾壕金矿有两种类型矿体:糜棱岩型矿体和石英脉型矿体。糜棱岩型矿石硫同位素比值变化于-5 8‰~+0 8‰之间,峰值集中在0‰附近,具有幔源硫的特点。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其来源应该是作为围岩的绿岩带变质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其... 十八倾壕金矿有两种类型矿体:糜棱岩型矿体和石英脉型矿体。糜棱岩型矿石硫同位素比值变化于-5 8‰~+0 8‰之间,峰值集中在0‰附近,具有幔源硫的特点。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其来源应该是作为围岩的绿岩带变质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其成矿作用可能与韧性剪切变质变形作用有关。石英脉型矿石硫同位素比值变化于+3 0‰~+11 0‰之间,峰值集中在+4‰和+8‰附近,具有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矿床的硫同位素组成的特点。十八倾壕金矿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成矿作用叠加的结果。这也从硫同位素组成上证明了前人关于该矿床是"不同层次叠加构造控矿"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学 石英脉 硫同位素组成 金矿床 糜棱岩 成矿作用 变质变形作用 集中 酸性 矿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汝阳王坪西沟铅锌矿床氢氧硫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3
10
作者 姚军明 赵太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43-345,共3页
关键词 铅锌矿床 硫同位素组成 西沟 闪锌矿 硫化物矿物 石英单矿物 方铅矿 河南 氢氧 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印度洋脊49.6°E热液区多金属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俊 石学法 杨耀民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710-710,共1页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是海底多金属硫化物成矿作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介质的性质与条件是探讨矿床成因与时空分布规律的关键所在。在海底多金属硫化物成矿过程中,同位素的分馏机制与示踪特性可有效指示成矿元素的物...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是海底多金属硫化物成矿作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介质的性质与条件是探讨矿床成因与时空分布规律的关键所在。在海底多金属硫化物成矿过程中,同位素的分馏机制与示踪特性可有效指示成矿元素的物质来源与迁移演化过程及成矿环境的物理化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硫化物 硫同位素组成 硫化物矿石 热液区 硫同位素比值 黄铁矿 南印度 闪锌矿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物质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绳海槽唐印热液区中硬石膏的化学及其硫同位素组成
12
作者 曾志刚 陈祖兴 +1 位作者 齐海燕 陈帅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6,共16页
硬石膏是最早构成热液烟囱体壁的矿物之一,其对于了解流体-海水混合以及海底热液系统中元素的迁移与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对西太平洋冲绳海槽唐印热液区中的硬石膏,进行了微区原位元素以及硫同位素组成分析。根据硬石膏的结晶形态... 硬石膏是最早构成热液烟囱体壁的矿物之一,其对于了解流体-海水混合以及海底热液系统中元素的迁移与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对西太平洋冲绳海槽唐印热液区中的硬石膏,进行了微区原位元素以及硫同位素组成分析。根据硬石膏的结晶形态,可以将硬石膏分为两种类型:较早形成的I型硬石膏,其呈半自形或他形晶,似针状、放射状及不规则晶的集合体产出;较晚形成的II型硬石膏,其呈自形晶,以板状及粒状晶的集合体产出。当热液流体初次遇到海水时,将快速沉淀形成I型硬石膏,并构成了热液烟囱体的壁。随后,II型硬石膏经历了一个相对充分的生长阶段。同时,硬石膏中的Ba、Al、Sr、Ni、Fe、Mn和Cr含量明显高于海水,表明产生硬石膏沉淀的热液流体来自于海底面以下,是经历了流体-岩石和/或沉积物相互作用的流体。硬石膏的Mg含量明显分别低于海水和高于喷口流体,表明其是流体-海水混合的结果。I型硬石膏,其Sr含量明显低于II型硬石膏,表明在形成自形、板片状或粒状硬石膏的期间,来自热液流体的Sr,主要进入II型硬石膏中。硬石膏的Fe、As、Sr、Ba和Pb含量,明显高于冲绳海槽喷口流体的,则表明这些来自流体中的元素更容易随着硬石膏的沉淀而进入硬石膏中,并导致硬石膏富集该类元素。硬石膏的稀土元素组成及其配分模式,具正Ce和负Eu异常的特征,其是流体在海底面以下从火山岩和/或沉积物中淋滤出来,并经历了流体-海水混合作用的结果。此外,在流体-海水混合期间,硬石膏中的硫主要来自海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石膏 化学及其硫同位素组成 热液烟囱体 喷口流体 唐印热液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天山乌拉根大规模铅锌成矿中H_2S成因:菌生结构和硫同位素组成约束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兴 薛春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01-1314,共14页
乌拉根铅锌矿是中国西北地区目前探明金属量最大的铅锌矿床,但大规模成矿所需H2S的成因方式尚不清楚。在野外调查和矿相学观察基础上,论文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能谱(EDS)和质谱(MS)观测分析表明,矿石中发育闪锌矿纳米莓球... 乌拉根铅锌矿是中国西北地区目前探明金属量最大的铅锌矿床,但大规模成矿所需H2S的成因方式尚不清楚。在野外调查和矿相学观察基础上,论文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能谱(EDS)和质谱(MS)观测分析表明,矿石中发育闪锌矿纳米莓球、丝/管状结构,它们由他形闪锌矿微晶集合而成,莓球直径30~700nm,丝/管状结构与莓球密切共生;常见与闪锌矿等矿石矿物共生的方解石纳米莓球结构,由他形方解石微晶集合而成,莓球直径20~800nm;也常见与矿石矿物共生的菱铁矿微米莓球、丝/管状结构,它们由他形菱铁矿微晶集合而成,莓球直径1~3μm,表面毛糙,丝/管状结构常出现在莓球周围并连接着莓球。这些纳/微米莓球在矿石中成群落不均匀分布,属细菌微生物成因,丝/管状结构为胞外聚合物的表现。矿石δ34SCDT变化大且显著偏负值(-27.9‰~15.0‰)。乌拉根大规模铅锌硫化物成矿所需H2S可能主要通过细菌硫酸盐还原(BSR)产生,盆地流体中烃类有机质催化下的细菌微生物硫酸盐还原反应是乌拉根铅锌大规模成矿的重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锌矿纳米莓球和丝/管状结构 碳酸盐纳/微米莓球和丝/管状结构 硫同位素组成 乌拉根铅锌矿 西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阳大气硫同位素组成环境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姚文辉 陈佑蒲 +4 位作者 刘坚 姚伟新 陈翰 尹小凤 文秀凤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26,共4页
1996—1997年度衡阳大气硫同位素监测结果是:大气降水δ(34S)均值为6 12‰,大气二氧化硫δ(34S)均值为-3 48‰,大气气溶胶δ(34S)均值为10 73‰。数值体系较好地符合硫同位素分馏规律,研究认为,该地大气环境受西南气流影响甚微,北方南... 1996—1997年度衡阳大气硫同位素监测结果是:大气降水δ(34S)均值为6 12‰,大气二氧化硫δ(34S)均值为-3 48‰,大气气溶胶δ(34S)均值为10 73‰。数值体系较好地符合硫同位素分馏规律,研究认为,该地大气环境受西南气流影响甚微,北方南下气流进一步推断为作用该地大气硫的主因;生物硫源对降水硫影响不容忽视;衡阳与珠江三角洲及粤北城市硫同位素监测结果均不支持降水硫同位素区域分异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同位素组成 酸沉降 非区域分异 大气降水 大气二氧化硫 气溶胶 衡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段多金属成矿带硫、铅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8
15
作者 要梅娟 刘家军 +2 位作者 翟德高 王建平 邢永亮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2-373,共12页
大兴安岭南段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多金属矿床成矿带,对其成矿物质来源的分析研究有利于区域成矿规律的总结。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对典型矿床的矿石矿物进行了硫、铅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闪锌矿、方铅矿、毒砂、黄铜矿、辉钼矿等硫化物的δ... 大兴安岭南段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多金属矿床成矿带,对其成矿物质来源的分析研究有利于区域成矿规律的总结。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对典型矿床的矿石矿物进行了硫、铅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闪锌矿、方铅矿、毒砂、黄铜矿、辉钼矿等硫化物的δ34S值主要变化范围为-6‰~4‰,平均值为0‰,峰值出现在0‰~2‰,呈塔式分布;无明显的重硫、轻硫富集,说明硫源较单一;矿石矿物及岩石的206 Pb/204 Pb、207Pb/204Pb、208Pb/204Pb值的变化范围主要集中在18.13~18.74、15.38~15.68和37.1~38.93,其平均值分别为18.38、15.54和38.09。同时,数据结果显示:成矿带的东部与西部存在较为明显的铅同位素差异,西部矿床中铅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造山带演化线附近,而东部矿床中铅主要集中分布在上地幔和造山带演化曲线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成矿带 硫、铅同位素组成 地质意义 大兴安岭南段 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巴塘夏塞花岗岩和银多金属矿床年龄及硫、铅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23
16
作者 应汉龙 王登红 付小方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5-146,共12页
为了解四川西部夏塞银多金属矿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和矿化发生的时代及成矿物质来源,测定了该矿区绒依措和若洛隆花岗岩的Rb_Sr年龄和钾长石、黑云母及主要银矿化阶段石英的40Ar/39Ar年龄及矿石的硫、铅同位素组成。花岗岩的结晶年... 为了解四川西部夏塞银多金属矿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和矿化发生的时代及成矿物质来源,测定了该矿区绒依措和若洛隆花岗岩的Rb_Sr年龄和钾长石、黑云母及主要银矿化阶段石英的40Ar/39Ar年龄及矿石的硫、铅同位素组成。花岗岩的结晶年龄约为93Ma,银矿化年龄约为75Ma。矿石硫可能源于花岗岩,但不能排除源于弱沉积围岩的可能性;矿石、花岗岩和弱变质沉积围岩的铅同位素组成相似,铅主要源于上地壳,少量源于下地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银多金属矿床 年代学 硫、铅同位素组成 夏塞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崇义淘锡坑钨矿床氢、氧、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45
17
作者 宋生琼 胡瑞忠 +2 位作者 毕献武 魏文凤 石少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共10页
赣南崇义县淘锡坑钨矿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东段与武夷山NE-NNE向构造带南段的复合部位,属于以石英脉型黑钨矿为主的钨多金属矿床。文章通过氢、氧、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淘锡坑钨矿成矿流体的来源及演化。研究结果显示:δ... 赣南崇义县淘锡坑钨矿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东段与武夷山NE-NNE向构造带南段的复合部位,属于以石英脉型黑钨矿为主的钨多金属矿床。文章通过氢、氧、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淘锡坑钨矿成矿流体的来源及演化。研究结果显示:δD值介于-77‰~-45‰之间;石英矿物的δ18O值介于+7.3‰~+12.2‰之间,计算给出石英中水的δ18OH2O值介于-3.1‰~1.2‰之间。黄铁矿的δ34S值分布于0.1‰~-2.1‰之间,黄铜矿的δ34S值分布于-1.3‰~-2.3‰,毒砂的δ34S值分布于-1.4‰~-1.8‰之间。研究结果表明:淘锡坑钨矿床主成矿期成矿流体显示两种流体混和的特征,成矿流体中的硫主要为岩浆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氢氧硫同位素组成 淘锡坑钨矿 赣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会泽铅锌矿灯影组矿石硫、铅同位素组成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伟策 祝新友 +3 位作者 王书来 蒋斌斌 刘孜 管育春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6-167,共12页
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位于川滇黔铅锌成矿带的核心部位,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埔组白云岩中,少量产于上泥盆统宰格组白云岩中,近年来在深部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中新发现了铅锌矿化线索。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与矿相学显微观察的... 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位于川滇黔铅锌成矿带的核心部位,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埔组白云岩中,少量产于上泥盆统宰格组白云岩中,近年来在深部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中新发现了铅锌矿化线索。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与矿相学显微观察的基础上,针对灯影组矿石开展了系统的硫化物微区LA-MC-ICP-MS原位硫、铅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灯影组矿石的硫同位素值集中于-29.6‰~-22.2‰和+6.3‰~+18.8‰两个变化范围,表明硫主要来自碳酸盐岩地层中海相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反应,少量由细菌化学还原反应生成。灯影组矿石的铅同位素比值^(206)Pb/^(204)b、^(207)Pb/^(204)b、^(208)Pb/^(204)Pb分别介于18.480~18.909、15.714~15.747、38.427~38.959,暗示铅为单一来源或混合较为均一的多源,并具有壳源特征。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及成矿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本文认为,会泽铅锌矿床应归属于MVT矿床。灯影组矿石的硫、铅同位素组成特征指示会泽铅锌矿床在“新层位”灯影组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C-ICP-MS 硫、铅同位素组成 灯影组 会泽铅锌矿 “新层位”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瑶岗仙钨多金属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和硫同位素分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3
19
作者 李顺庭 王京彬 +1 位作者 祝新友 李超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8-235,共8页
瑶岗仙钨多金属矿田位于南岭成矿带中部,由瑶岗仙黑钨矿床、青山里铅锌矿床以及和尚滩白钨矿床组成。野外地质调查显示,这3个矿床空间相邻,矿体产状和控矿因素相近。利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获得瑶岗仙黑钨矿床与和尚滩白钨矿床的辉... 瑶岗仙钨多金属矿田位于南岭成矿带中部,由瑶岗仙黑钨矿床、青山里铅锌矿床以及和尚滩白钨矿床组成。野外地质调查显示,这3个矿床空间相邻,矿体产状和控矿因素相近。利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获得瑶岗仙黑钨矿床与和尚滩白钨矿床的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58±1.2)Ma(n=7,MSWD=1.3)和(160±3.3)Ma(n=6,MSWD=2.7),表明两种钨矿化是同期形成的,与瑶岗仙复式岩体的成岩事件在时空上吻合,是南岭地区第2次大规模成矿事件的典型代表。3个矿床的矿石矿物(黄铁矿、闪锌矿、辉钼矿)δ34S值介于-1.8‰^+1.4‰之间,分布集中且接近零值,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综合上述特征,这3个矿床系同一岩浆成矿作用,在成矿岩体不同距离、不同部位发生不同类型金属矿化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多金属矿田 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 硫同位素组成 地质意义 湖南瑶岗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大气降水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6
20
作者 肖红伟 肖化云 +1 位作者 龙爱民 王燕丽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9-565,共7页
对贵阳地区2008年10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降水样品的SO 42含量和δ34S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降水SO 24浓度为13.2 mg/L,δ34S值的变化范围为–12.0‰^+9.4‰,年均值为–2.8‰±1.4‰,主要来源于燃煤释放的含硫物质。大... 对贵阳地区2008年10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降水样品的SO 42含量和δ34S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降水SO 24浓度为13.2 mg/L,δ34S值的变化范围为–12.0‰^+9.4‰,年均值为–2.8‰±1.4‰,主要来源于燃煤释放的含硫物质。大气降水SO 42浓度和δ34S值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冬季高,夏季低。SO 24浓度的季节性变化主要受降水量、污染来源的影响。δ34S值的季节性变化,其主控制因素可能是同位素平衡分馏的温度效应,但还可能受水汽气团来源、生物活动和降水量等多方面的影响。贵阳燃煤释放SO2的δ34S值比其他来源偏负,由于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的改进,燃煤释放SO2量逐年下降,大气降水中δ34S值逐年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硫同位素组成 来源 季节变化 分馏 贵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