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华南地区酸沉降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其环境意义 |
张鸿斌
胡霭琴
卢承祖
张国新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4
|
|
2
|
扬子地块北缘大型钡成矿带中硫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
刘家军
吴胜华
柳振江
杨艳
石龙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
2008 |
25
|
|
3
|
浙江煤山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黄铁矿及其硫同位素组成研究 |
姜尧发
唐跃刚
代世峰
邹星
钱汉东
周国庆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2
|
|
4
|
大西洋中脊TAG热液活动区海底热液沉积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
曾志刚
秦蕴珊
赵一阳
翟世奎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20
|
|
5
|
贵阳城、郊近地面大气颗粒物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 |
刘广深
洪业汤
朴河春
曾毅强
|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10
|
|
6
|
东太平洋北部胡安·德富卡洋中脊Mothra热液场硫化物烟囱体成矿物质来源:铅和硫同位素组成 |
董从芳
周怀阳
彭晓彤
袁远
姚会强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7
|
硫同位素组成的样品提取和制备 |
韩娟
刘汉彬
金贵善
李军杰
张佳
张建锋
齐然
石晓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8
|
西秦岭寒武系金矿床中硫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
刘家军
郑明华
刘建明
周德安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
2000 |
9
|
|
9
|
十八倾壕金矿床硫同位素组成的构造学意义 |
梁一鸿
张宏颖
|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10
|
河南汝阳王坪西沟铅锌矿床氢氧硫同位素组成 |
姚军明
赵太平
|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1
|
西南印度洋脊49.6°E热液区多金属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 |
叶俊
石学法
杨耀民
|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2
|
冲绳海槽唐印热液区中硬石膏的化学及其硫同位素组成 |
曾志刚
陈祖兴
齐海燕
陈帅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3
|
西天山乌拉根大规模铅锌成矿中H_2S成因:菌生结构和硫同位素组成约束 |
陈兴
薛春纪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4
|
|
14
|
衡阳大气硫同位素组成环境意义的研究 |
姚文辉
陈佑蒲
刘坚
姚伟新
陈翰
尹小凤
文秀凤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0
|
|
15
|
大兴安岭南段多金属成矿带硫、铅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
要梅娟
刘家军
翟德高
王建平
邢永亮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8
|
|
16
|
四川巴塘夏塞花岗岩和银多金属矿床年龄及硫、铅同位素组成 |
应汉龙
王登红
付小方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3
|
|
17
|
赣南崇义淘锡坑钨矿床氢、氧、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
宋生琼
胡瑞忠
毕献武
魏文凤
石少华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45
|
|
18
|
云南会泽铅锌矿灯影组矿石硫、铅同位素组成及找矿意义 |
赵伟策
祝新友
王书来
蒋斌斌
刘孜
管育春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5
|
|
19
|
湖南瑶岗仙钨多金属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和硫同位素分析及其地质意义 |
李顺庭
王京彬
祝新友
李超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3
|
|
20
|
贵阳大气降水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肖红伟
肖化云
龙爱民
王燕丽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