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蒸气蒸馏-离子色谱法测定硫化精矿中氟和氯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敏 胡德新 +4 位作者 王振坤 王昊云 王虹 李权斌 魏红兵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21-1323,共3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离硫化精矿样品中氟离子和氯离子,离子色谱法测定了氟离子和氯离子的含量。经AG19保护柱及AS19分离柱分离,以25.00m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为淋洗液,采用连续自动再生化学抑制器检测。F-和Cl-的质量浓度均在10.00mg...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离硫化精矿样品中氟离子和氯离子,离子色谱法测定了氟离子和氯离子的含量。经AG19保护柱及AS19分离柱分离,以25.00m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为淋洗液,采用连续自动再生化学抑制器检测。F-和Cl-的质量浓度均在10.00mg·L-1以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分别为0.006,0.003mg·L-1。方法用于分析硫化铜精矿、锌精矿和铅精矿,氟离子和氯离子的加标回收率在94.1%~97.2%,96.4%~10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11)分别在1.5%~2.3%,1.1%~1.9%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水蒸气蒸馏 硫化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锌混合硫化精矿的低温熔盐还原固硫熔炼 被引量:10
2
作者 胡宇杰 唐朝波 +4 位作者 陈永明 唐谟堂 杨声海 杨建广 何静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488-3496,共9页
针对铅锌混合硫化精矿烧结-密闭鼓风炉还原熔炼工艺(ISP)熔炼温度高、能耗大和大气污染严重等弊端,提出一种低温熔盐炼铅分离铅锌的新工艺。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固硫剂ZnO和碳酸钠的用量、熔炼温度及熔炼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铅的直收率及... 针对铅锌混合硫化精矿烧结-密闭鼓风炉还原熔炼工艺(ISP)熔炼温度高、能耗大和大气污染严重等弊端,提出一种低温熔盐炼铅分离铅锌的新工艺。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固硫剂ZnO和碳酸钠的用量、熔炼温度及熔炼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铅的直收率及ZnO固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确定最佳条件为ZnO扩大实验的结果良好和精矿的质量比为0.36:1,碳酸钠和精矿的质量比为3.2:1,熔炼温度为880℃和熔炼时间为60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扩大实验的结果良好:铅直收率为97.15%,粗铅品位为98.52%,ZnO固硫率为95.42%,水浸渣含Zn 55.80%(质量分数)。XRD物相分析表明:硫主要被固定在ZnS中,Na_2CO_3熔盐的物相未发生改变,可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精矿 碳酸钠熔盐 固硫 熔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镍硫化精矿半氧化沸腾焙烧工业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崇祯 《有色冶炼》 1991年第6期1-5,共5页
本文对铜镍硫化精矿半氧化沸腾焙烧工艺在投产、改造等方面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介绍了沸腾炉技术性能、技术经济指标及经济效益。
关键词 铜镍硫化精矿 沸腾焙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铜镍硫化精矿的火法冶炼方法
4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81,共1页
一种铜镍硫化精矿的火法冶炼方法,涉及一种火法冶炼铜镍硫化精矿的工艺的改进。在将熔炼渣从熔炼炉转移到沉降电炉的过程中,在溜槽内完成熔炼渣中的磁性氧化铁的还原造渣反应,将渣中镍、铜、钴的氧化物被硫化转变为锍。
关键词 铜镍硫化精矿 火法冶炼 冶炼方法 磁性氧化铁 熔炼炉 氧化物 电炉 造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铜精矿氧压浸出工艺研究
5
作者 仝一喆 刘自亮 +1 位作者 王恒辉 孟凡成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37,共8页
针对硫化铜精矿火法冶炼工艺副产硫酸,在硫酸滞销地区难以大规模应用的难题,研究了硫化铜精矿氧压浸出工艺。对某硫化铜精矿原料进行了成分、物相及有价元素赋存状态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分析了硫化铜精矿氧压浸出的可行性,研究了一段氧... 针对硫化铜精矿火法冶炼工艺副产硫酸,在硫酸滞销地区难以大规模应用的难题,研究了硫化铜精矿氧压浸出工艺。对某硫化铜精矿原料进行了成分、物相及有价元素赋存状态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分析了硫化铜精矿氧压浸出的可行性,研究了一段氧压浸出、两段氧压浸出工艺的浸出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两段逆流氧压浸出,一段控制温度135~140℃、总压1.3~1.4 MPa、时间2~2.5 h、分散剂加入量4‰~5‰、沉矾剂加入量2.5%~3%,二段控制温度165~170℃、总压1.4~1.5 MPa、时间2.5~3 h、分散剂加入量6‰~7‰、沉矾剂加入量3%~3.5%,铜浸出率为90.49%~92.25%。一段浸出液含铜90.78~92.34 g/L、铁10.81~13.84 g/L、硫酸28~30 g/L,可送后续除铁净化—电积生产电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炼铜 硫化精矿 氧压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锌精矿氧压浸出过程中硫回收率的影响机制
6
作者 陈龙义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6-110,共5页
锌氧压浸出特点是硫化锌精矿直接湿法浸出,硫不进入烟气,而是直接转化成单质硫回收。该工艺生产流程更简单,环境友好,综合能耗低,硫磺产品相对更容易储存、运输及销售。因此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对锌冶炼行业节能减排乃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锌氧压浸出特点是硫化锌精矿直接湿法浸出,硫不进入烟气,而是直接转化成单质硫回收。该工艺生产流程更简单,环境友好,综合能耗低,硫磺产品相对更容易储存、运输及销售。因此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对锌冶炼行业节能减排乃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从精矿矿物特征及金属的浸出率、浸出过程中硫元素的酸化率、硫磺结晶过程控制、硫浮选效率以及硫精矿热过滤温度等方面着手,研究其对硫磺回收率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精矿 氧压浸出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金属硫化矿浮选精矿加压酸浸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谢克强 杨显万 +2 位作者 舒毓璋 沈庆峰 金炳界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共4页
研究了多金属硫化矿浮选精矿加压酸浸过程及各种因素对浸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苛刻的条件下经加压酸浸,多金属硫化精矿中锌浸出率可达99%以上,铜浸出率可达90%以上,而铅、银则98%以上进入浸出渣,元素硫产出率约70%。
关键词 多金属硫化精矿 加压酸浸 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锑精矿低温熔炼新工艺 被引量:31
8
作者 叶龙刚 唐朝波 +4 位作者 唐谟堂 杨建广 陈永明 杨声海 何静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338-3343,共6页
针对我国现行火法炼锑工艺所存在的冶炼温度高、流程长和低浓度SO2烟气污染严重等弊端,提出一种新的火法炼锑工艺——硫化锑精矿低温熔盐熔炼。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分别考察熔盐组成、熔炼温度、熔炼时间、熔盐量及固硫剂ZnO加入量对金属... 针对我国现行火法炼锑工艺所存在的冶炼温度高、流程长和低浓度SO2烟气污染严重等弊端,提出一种新的火法炼锑工艺——硫化锑精矿低温熔盐熔炼。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分别考察熔盐组成、熔炼温度、熔炼时间、熔盐量及固硫剂ZnO加入量对金属锑直收率和粗锑品位的影响。获得优化实验条件如下:熔炼温度为850℃,w(Na2CO3)/w(固体物)=5:1,w(Na2CO3)/w(NaCl)=0.75,w(ZnO)/w(理论量)=1.0,反应时间为1 h。在此优化条件下进行综合扩大试验,锑的直收率为84.42%,所得粗锑品位为86.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精矿 低温熔盐熔炼 固硫 清洁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锑精矿还原造锍熔炼一步炼锑 被引量:18
9
作者 陈永明 黄潮 +3 位作者 唐谟堂 姚维义 唐朝波 皮关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311-1316,共6页
为了彻底解决我国火法炼锑厂普遍存在的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污染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火法炼锑工艺———硫化锑矿还原造锍熔炼,并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考察了熔炼温度、时间以及造锍剂和添加剂的加入量等因素对金属锑直收率的影响。确定的最... 为了彻底解决我国火法炼锑厂普遍存在的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污染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火法炼锑工艺———硫化锑矿还原造锍熔炼,并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考察了熔炼温度、时间以及造锍剂和添加剂的加入量等因素对金属锑直收率的影响。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先在1100℃下熔炼2h,再迅速升温至1200℃下保温50min;烧渣加入量为其理论量的1.2倍;添加剂总钠量为精矿量的10%,其中碳酸钠和芒硝加入量分别为精矿量的5%和24.2%。在最优条件下,锑的直收率和总收率分别为82.07%和97.79%,固硫率大于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精矿 还原造锍熔炼 固硫 清洁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铋精矿低温碱性熔炼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肖剑飞 唐朝波 +1 位作者 唐谟堂 陈永明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2-85,共4页
提出了硫化铋精矿低温碱性熔炼粗铋的新工艺,考察了w(NaOH)/w(Na2CO3)、碱量、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熔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w(NaOH)/w(Na2CO3)=20/133、碱量为1.64倍理论量、温度800℃、时间1.5 h的最优条件下,金属铋的直收率可达94.02%... 提出了硫化铋精矿低温碱性熔炼粗铋的新工艺,考察了w(NaOH)/w(Na2CO3)、碱量、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熔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w(NaOH)/w(Na2CO3)=20/133、碱量为1.64倍理论量、温度800℃、时间1.5 h的最优条件下,金属铋的直收率可达94.02%,粗铋含B i 98%,该工艺具有低温、清洁、直收率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精矿 低温碱性熔炼 铋冶金 苏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锌精矿加压酸浸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海北 蒋开喜 +3 位作者 施友富 林江顺 王玉芳 徐志峰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2004年第5期2-4,11,共4页
开发了一种低温低压处理硫化锌精矿的新工艺,并对闪锌矿和铁闪锌矿2种锌的主要硫化矿物进行了浸出行为的比较。结果表明,在115℃,500kPa条件下2种矿物锌浸出率均大于97%,硫90%转化成了元素硫,但相同条件下2种矿物浸出液中铁含量具有显... 开发了一种低温低压处理硫化锌精矿的新工艺,并对闪锌矿和铁闪锌矿2种锌的主要硫化矿物进行了浸出行为的比较。结果表明,在115℃,500kPa条件下2种矿物锌浸出率均大于97%,硫90%转化成了元素硫,但相同条件下2种矿物浸出液中铁含量具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精矿 加压酸浸 闪锌矿 铁闪锌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锌精矿富氧浸出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吕国志 赵爱春 +5 位作者 张廷安 古岩 谢刚 张莹 张国权 刘燕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116-4122,共7页
以硫化锌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富氧-硫酸浸出的方式提取矿物中的锌元素并使硫元素以单质的形态进入浸出渣中,考察浸出粒度、温度、初酸浓度、氧分压对酸浸过程动力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硫化锌精矿的浸出过程由表面化学反应控制,反应遵... 以硫化锌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富氧-硫酸浸出的方式提取矿物中的锌元素并使硫元素以单质的形态进入浸出渣中,考察浸出粒度、温度、初酸浓度、氧分压对酸浸过程动力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硫化锌精矿的浸出过程由表面化学反应控制,反应遵循"未反应核收缩模型"的表面化学反应控制的动力学规律,其反应活化能E=73.58 k 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精矿 富氧浸出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铟高铁硫化锌精矿加压浸出溶液铁的还原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彭建蓉 王吉坤 +1 位作者 杨大锦 阎江峰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11,共4页
用硫化锌精矿作还原剂还原高铟高铁硫化锌精矿加压浸出溶液中的Fe^3+.分别进行了精矿粒度、精矿用量、时间、温度、溶液酸度以及原液Fe^3+浓度对还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80~90 ℃、时间~2.0 h、精矿过剩系数1.2、精矿平均... 用硫化锌精矿作还原剂还原高铟高铁硫化锌精矿加压浸出溶液中的Fe^3+.分别进行了精矿粒度、精矿用量、时间、温度、溶液酸度以及原液Fe^3+浓度对还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80~90 ℃、时间~2.0 h、精矿过剩系数1.2、精矿平均粒径~10 μm的条件下,可以将H2SO4浓度为8~40g/L溶液中Fe^3+的80%以上还原成Fe2+.与现行工业中的硫化锌精矿还原技术条件相比,反应时间大为缩短,温度亦可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硫化精矿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锗硫化锌精矿浸出液萃取回收锗 被引量:15
14
作者 周娟 王吉坤 李勇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5-27,共3页
对富锗硫化锌精矿浸出液中萃取回收锗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萃取剂浓度、酸度、相比、平衡时间等因素对锗的萃取率的影响。
关键词 硫化精矿 萃取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活化对硫化锌精矿浸出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赵中伟 赵天从 +3 位作者 李洪桂 孙培梅 李运姣 刘茂盛 《有色金属》 CSCD 1995年第2期81-83,107,共4页
机械活化是强化锌精矿湿法分解的有效方法。本研究中,用FeCl3浸出经振动磨活化的硫化锌精矿。与未活化矿相比,可在浸出温度、浸出剂浓度及浸出时间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浸出效果。浸出反应的后化能由未活化时的52kJ... 机械活化是强化锌精矿湿法分解的有效方法。本研究中,用FeCl3浸出经振动磨活化的硫化锌精矿。与未活化矿相比,可在浸出温度、浸出剂浓度及浸出时间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浸出效果。浸出反应的后化能由未活化时的52kJ/mol降至活化后的27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活化 FeCl3-HCl浸出 硫化精矿 浸出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硫酸体系中硫化锌精矿的常压直接浸出动力学 被引量:12
16
作者 徐志峰 朱辉 王成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440-3447,共8页
采用常压浸出与加压浸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硫化锌精矿在富氧硫酸体系中的常压直接浸出动力学。结果表明:锌浸出受界面化学反应控制,浸出反应表观活化能为(44.28±4.28)kJ/mol。浸出槽底部锌的浸出速率远高于浸出槽上部锌的浸出速率... 采用常压浸出与加压浸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硫化锌精矿在富氧硫酸体系中的常压直接浸出动力学。结果表明:锌浸出受界面化学反应控制,浸出反应表观活化能为(44.28±4.28)kJ/mol。浸出槽底部锌的浸出速率远高于浸出槽上部锌的浸出速率,且随槽底矿浆压力的增大,锌的浸出速率明显提高。进一步基于收缩核模型,通过二次回归方法,建立浸出槽底部锌的浸出动力学方程。在硫化锌精矿常压富氧直接浸出中,对于位于浸出槽底部的锌浸出,温度的影响明显大于矿浆压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精矿 硫酸 常压直接浸出 富氧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硫化铜精矿加压浸出动力学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志峰 严康 +1 位作者 李强 王成彦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6-81,共6页
在初始硫酸浓度1.23mol/L,液固比(mL/g)30/1,氧分压0.6MPa,搅拌转速度500r/min条件下,研究以黝铜矿为主要矿物的硫化铜精矿在408~453K温度范围内加压浸出动力学。结果表明,在浸出达到平衡之前,铜、锌、铁浸出率与浸出时... 在初始硫酸浓度1.23mol/L,液固比(mL/g)30/1,氧分压0.6MPa,搅拌转速度500r/min条件下,研究以黝铜矿为主要矿物的硫化铜精矿在408~453K温度范围内加压浸出动力学。结果表明,在浸出达到平衡之前,铜、锌、铁浸出率与浸出时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随温度升高,铜、锌浸出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不断缩短,相对而言,锌浸出更早达到平衡。在408—438K范围内。铜、锌浸出速率均随浸出温度升高而不断增大,而且锌浸出速率始终高于铜。随浸出温度升高至453K后,锌浸出速率未见明显变化,铜浸出速率则显著增大且高于锌,铁浸出速率增长低于铜。复杂硫化铜精矿中铜、锌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71.98kJ/mol和69.33kJ/mol,铜、锌浸出过程均遵循界面化学反应控制的收缩核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技术 硫化精矿 加压浸出 黝铜矿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快速测量硫化镍精矿水分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铭 彭金辉 +1 位作者 王威廉 杨晶晶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41,共3页
在火法处理硫化镍精矿的过程中,原料水分含量的测量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为了克服传统的原料水分测定方法复杂、时间长的缺点,研究了利用微波技术快速测定硫化镍精矿水分的新方法,同时对不同含水量的原料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讨... 在火法处理硫化镍精矿的过程中,原料水分含量的测量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为了克服传统的原料水分测定方法复杂、时间长的缺点,研究了利用微波技术快速测定硫化镍精矿水分的新方法,同时对不同含水量的原料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对试验装置、特性及其使用方法进行了介绍,对该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硫化精矿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氰酸盐体系从难处理硫化金精矿中氧压浸金 被引量:7
19
作者 郭欢 杨声海 +1 位作者 陈永明 姚维义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26,共4页
以难处理复杂硫化金精矿为原料,采用碱性—硫氰酸盐溶液加压氧化工艺浸出其中的金。采用L16(45)正交试验评估了碱用量、浸出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氧压大小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是影响金浸出率的最显著因素。最... 以难处理复杂硫化金精矿为原料,采用碱性—硫氰酸盐溶液加压氧化工艺浸出其中的金。采用L16(45)正交试验评估了碱用量、浸出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氧压大小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是影响金浸出率的最显著因素。最佳条件是:反应温度180℃、硫氰酸钠浓度2.0 mol/L、碱用量为理论量的0.8倍、反应时间8 h,氧压1.2 MPa和木质磺酸钙为矿的1%,此时金平均浸出率可高达95.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压浸出 难处理硫化精矿 硫氰酸盐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镍精矿熔炼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传福 刘海霞 +1 位作者 钟大龙 曾德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805-810,共6页
广泛地搜集了NiCuFeSO 体系热力学数据, 严格地进行了筛选, 并充分考虑各物质的分解温度, 借助已开发的优势区图自动绘制系统, 完整地绘制了NiSO, CuSO, FeSO, NiCuSO 和... 广泛地搜集了NiCuFeSO 体系热力学数据, 严格地进行了筛选, 并充分考虑各物质的分解温度, 借助已开发的优势区图自动绘制系统, 完整地绘制了NiSO, CuSO, FeSO, NiCuSO 和NiFeSO几个体系不同温度下的lgpSO2 —lgpO2 优势区图。从一系列优势区图发现, 在高温下(1 500 K以上) , 镍冶炼过程的稳定成分主要是金属、低价金属硫化物、低价金属氧化物, 其它物种均会发生分解。从理论上重新阐述了镍高温火法熔炼的热力学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分析 熔炼 硫化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