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疆包古图斑岩铜矿成矿流体演化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魏少妮
杨宇鑫
-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
出处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5-442,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3033
41641018
+1 种基金
41602212)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专项(15JK1480)
-
文摘
通过岩石学和矿床学研究,探讨了新疆包古图斑岩铜矿各矿化岩体的岩石学特征和蚀变矿化程度。通过金属矿物组合和成分对比,探讨了成矿流体演化相关信息。研究发现,包古图矿化岩体以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为主,各岩体蚀变矿化特征差别明显。Ⅰ,Ⅱ,Ⅳ号岩体蚀变较弱,表现为斜长石局部蚀变为绢云母,黑云母和角闪石部分蚀变为绿泥石;矿化作用表现为少量浸染状黄铜矿和黄铁矿。Ⅲ号岩体蚀变矿化中等,除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外,还发育黑云母化、绿帘石化、白云母化、碳酸盐化和黝帘石化;具有全岩矿化的特征,黄铜矿、黄铁矿和磁黄铁矿呈浸染状分布于岩体中,但品位较低。Ⅴ号岩体蚀变矿化作用发育,黑云母化、绢云母化、硅化等多种蚀变类型相互叠加。金属矿物以黄铁矿、黄铜矿和辉钼矿为主。Ⅲ号和Ⅴ号岩体硫化物成分对比研究表明,成矿早期阶段,流体高温富硫(T=431~574℃,logf S2=-6^-4),形成的硫化物具有富S贫As的特征,矿化较弱。随着流体向低温方向演化(363~491℃),体系硫逸度降低(logf S_2=-7.8^-4.7),金属矿物As含量升高,矿化作用广泛发育。
-
关键词
矿产普查与勘探
斑岩矿床
电子探针分析
成矿流体演化
硫化物成分
蚀变矿化
-
Keywords
mineral resource prospecting and exploration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ore-forming fluid evolution
sulfides compositions
alter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
分类号
P575.1
[天文地球—矿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