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化沉淀法分离ITO废靶浸出液中铟锡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志宏 李玉虎 +2 位作者 李启厚 艾侃 张多默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56,共4页
铟锡复合氧化物(ITO,Indium and Tin Oxide)膜是铟的主要应用领域。在其制备工艺中,产出大量的ITO废靶需回收处理。研究了硫化沉淀法分离ITO废靶硫酸浸出液中铟、锡的工艺。平衡计算证明了硫化沉淀分离铟、锡的可行性。试验研究了温度... 铟锡复合氧化物(ITO,Indium and Tin Oxide)膜是铟的主要应用领域。在其制备工艺中,产出大量的ITO废靶需回收处理。研究了硫化沉淀法分离ITO废靶硫酸浸出液中铟、锡的工艺。平衡计算证明了硫化沉淀分离铟、锡的可行性。试验研究了温度、酸度及反应时间对分离过程的影响,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温度323 K,反应时间20 min,溶液起始酸度100 g H2SO4/L。在此条件下,除锡率可达100%,铟在渣中的损失率仅为0.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废靶 回收 铟锡分离 硫化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沉淀法在有色冶金废水深度净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彭铁辉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77-82,共6页
根据热力学原理研究硫化沉淀法净化冶金工业废水多相平衡体系,提出确定最佳沉淀条件的方法。此法用于含汞废水体系的处理,得到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硫化沉淀法 净化 废水 有色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沉淀法回收锌浸出液中的铜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琛 韩俊伟 +2 位作者 刘维 张添富 朱林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2-105,108,共5页
基于不同金属硫化物在溶液中溶解度的差异,采用硫化沉淀法从锌酸性浸出液中选择性回收铜,并对不同沉淀剂(Na_2S与ZnS)的沉铜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了沉淀剂添加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铜沉淀率以及沉淀渣中铜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基于不同金属硫化物在溶液中溶解度的差异,采用硫化沉淀法从锌酸性浸出液中选择性回收铜,并对不同沉淀剂(Na_2S与ZnS)的沉铜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了沉淀剂添加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铜沉淀率以及沉淀渣中铜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nS是较好的沉淀剂;ZnS用量为理论用量的5倍、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60 min时,铜沉淀率为99.17%,沉铜渣中铜、锌含量分别为10.17%和46.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沉淀 硫化沉淀法 硫化 硫化 浸出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沉淀法回收镍镁液中的镍 被引量:10
4
作者 钟斌 曾清全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5年第2期53-56,共4页
以Na2S为沉淀剂,沉淀钴湿法冶金系统中产生的镍镁液,回收其中的镍.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Na2S用量、沉淀p 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陈化时间对Ni、Mg沉淀率和过滤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优的工艺条件为Na2S用量为沉镍理论用量的1.3... 以Na2S为沉淀剂,沉淀钴湿法冶金系统中产生的镍镁液,回收其中的镍.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Na2S用量、沉淀p 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陈化时间对Ni、Mg沉淀率和过滤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优的工艺条件为Na2S用量为沉镍理论用量的1.3倍,反应过程p H值控制在4.5左右,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 h,陈化时间1 h.在最优的工艺条件下,Ni、Mg的沉淀率分别为99%和11%,过滤性能良好,无穿滤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沉淀法 硫化 沉淀 过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锰渣酸浸及选择性硫化沉淀法回收铜工艺 被引量:4
5
作者 邬建辉 陈小松 +2 位作者 谌思磊 王翊民 严润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0-76,共7页
系统开展了铜锰渣的H2SO4浸出及酸浸液Na2S2O3选择性沉铜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探究了2个工艺过程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铜锰渣酸浸的较优条件为:H_(2)SO_(4)用量200 g/L,液固体积质量比(mL/g)7∶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 h,该... 系统开展了铜锰渣的H2SO4浸出及酸浸液Na2S2O3选择性沉铜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探究了2个工艺过程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铜锰渣酸浸的较优条件为:H_(2)SO_(4)用量200 g/L,液固体积质量比(mL/g)7∶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 h,该条件下铜、钴、锌、锰的浸出率分别为99.81%,99.54%,99.07%,24.10%,浸出渣主要物相为MnO2。酸浸液选择性硫化沉铜的较优条件为Na2S2O3用量倍数2.0,反应时间90 min,反应温度70℃,该条件下铜、钴、锌、锰的沉淀率分别为99.99%,0.26%,0.34%,0.29%,沉铜渣主要物相为CuS。经过上述工艺过程,铜的回收率达到99.80%,浸出渣和沉铜渣可直接用于工业生产,沉铜后液可继续分离锌、钴等金属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锰渣 浸出 硫化沉淀法 选择性沉淀 硫酸 硫代硫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硫化沉淀法从钽铌萃取的反铌水相中除锑 被引量:6
6
作者 张耀华 陈既明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1994年第2期54-57,共4页
重点阐述了钽铌液-液萃取的反铌水相中,用硫化物沉淀法除锑的理论与实践。结果表明,经硫化物沉淀法除锑的反铌水相制取的Nb2O5,含Sb≤0.005%。
关键词 硫化沉淀法 除锑 反铌水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沉淀-混凝法处理氧化钴生产废水 被引量:9
7
作者 柳建设 夏海波 王兆慧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41-944,共4页
针对某冶炼厂氧化钴生产车间产生的废水,研究了氨对其溶液化学性质的影响,提出了采用该冶炼厂的贵金属生产车间的碱洗废水作硫化沉淀剂,联合混凝法的处理工艺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当氧化钴生产废水与贵金属生产废水混合比例控制在10∶1... 针对某冶炼厂氧化钴生产车间产生的废水,研究了氨对其溶液化学性质的影响,提出了采用该冶炼厂的贵金属生产车间的碱洗废水作硫化沉淀剂,联合混凝法的处理工艺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当氧化钴生产废水与贵金属生产废水混合比例控制在10∶1以下时,不需添加硫化钠就能使废水中重金属达标排放;当比例在10∶1以上时,需添加额外的硫化钠;影响重金属残余浓度因素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硫化钠用量、液体聚合硫酸铁用量、pH值;废水中重金属能达标排放的最佳试验方案为:硫化钠添加量为0.146g/L,液体聚合硫酸铁用量为1.596g/L,pH值控制在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钴 废水处理 硫化沉淀法 混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物沉淀法及其对金属硫化物分离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丽霞 《湿法冶金》 CAS 2006年第2期88-88,共1页
最近几十年,在湿法冶金工艺中,用金属硫化物取代氢氧化物沉淀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优先使用的依据是在相对低的pH条件下金属的高度分离;硫化物沉淀相对难溶的性质;形成的金属硫化物的易于脱水特性和稳定性。但是,当选择一种金属硫... 最近几十年,在湿法冶金工艺中,用金属硫化物取代氢氧化物沉淀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优先使用的依据是在相对低的pH条件下金属的高度分离;硫化物沉淀相对难溶的性质;形成的金属硫化物的易于脱水特性和稳定性。但是,当选择一种金属硫化物沉淀工艺时,也会遇到各种困难,Alison Lewis等在本研究中介绍了其中2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化 硫化沉淀法 分离 湿法冶金工艺 氢氧化物 脱水特性 沉淀工艺 沉淀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法分离红土矿中镍铁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金辉 周友元 +2 位作者 熊道陵 王瑞祥 梁勇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0,共4页
研究了硫化沉淀分离镍与铁的分离机理及工艺影响条件。结果表明:温度、pH值、硫化剂加入方式、配离子均会对镍和铁的分离富集产生影响,其中pH值的影响最大;控制好pH值,选择好合适的温度及加入方式,镍与铁可以较好的分离。
关键词 红土矿 硫化沉淀法 镍铁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含铑有机废液中硫化沉铑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家春 李强 +5 位作者 周伟 吴跃东 童伟锋 杨海琼 保思敏 董海刚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45-149,共5页
应用硫化沉淀法处理乙酰丙酮铑废液,以沉淀形式回收铑。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和体系pH值对铑沉淀率的影响,优化了硫化沉淀铑的工艺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控制在80℃,反应时间为6 h,初始pH值为6~7.5,终点pH值小于9.5,饱和硫化... 应用硫化沉淀法处理乙酰丙酮铑废液,以沉淀形式回收铑。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和体系pH值对铑沉淀率的影响,优化了硫化沉淀铑的工艺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控制在80℃,反应时间为6 h,初始pH值为6~7.5,终点pH值小于9.5,饱和硫化钠溶液用量为理论量的20倍,搅拌转速为300 r/min时,铑沉淀率最高为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沉淀法 含铑废液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S沉淀平衡体系中Hg^(2+)的测定
11
作者 张航 苏丽娜 +1 位作者 王雪 陈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2-735,共4页
硫化物沉淀法除汞基于S2-与Hg^(2+)形成难溶HgS,通过混凝沉降使HgS与水分离达到除汞的目的,其工艺主要由反应和混凝沉降工段组成;出水剩余总汞包括Hg^(2+)、胶态及悬浮态HgS;出水剩余Hg^(2+)含量可反映反应工段除汞效果,胶态... 硫化物沉淀法除汞基于S2-与Hg^(2+)形成难溶HgS,通过混凝沉降使HgS与水分离达到除汞的目的,其工艺主要由反应和混凝沉降工段组成;出水剩余总汞包括Hg^(2+)、胶态及悬浮态HgS;出水剩余Hg^(2+)含量可反映反应工段除汞效果,胶态及悬浮态HgS含量可反映混凝沉降工段除汞效果,而总汞可反映工艺总体除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沉淀法 HGS 平衡体系 测定 混凝沉降 水分离 悬浮态 除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刷电路板含铜配离子复杂废水脱铜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柴立元 尤翔宇 +2 位作者 舒余德 杨杰 王云燕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33,共7页
应用有关热力学数据,对Cu2+-EDTA-S2-H2O系的热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并对印刷电路板含铜配离子复杂废水的处理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和沉淀法处理含铜配离子废水难以达到国家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通过添加硫化... 应用有关热力学数据,对Cu2+-EDTA-S2-H2O系的热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并对印刷电路板含铜配离子复杂废水的处理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和沉淀法处理含铜配离子废水难以达到国家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通过添加硫化物可以破坏离子的配合平衡,使铜以硫化物形式沉淀;硫化沉淀法处理印刷电路板废水的最佳工艺参数如下:用Ca(OH)2将pH值调到12.5,反应温度为25℃,水解时间为30min,n(Na2S):n(Cu)=1:1,硫化沉淀时间50min,PAM质量浓度为6mg/L,残余Cu2+质量浓度低于0.2mg/L。在此最佳工艺参数下,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路板废水 金属配合物 硫化沉淀法 Cu2+-EDTA-S2--H2O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Ⅱ)-S-H_2O体系的热力学平衡 被引量:4
13
作者 柴立元 王海棠 +2 位作者 尤翔宇 王庆伟 舒余德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2年第5期8-13,共6页
根据配位化学热力学平衡原理,绘制了298.15 K时S-H2O系含硫物种的离子分率αn-pH图,以及4种重金属离子(Cu、Pb、Zn、Cd)-S-H2O体系的硫化平衡pM-pH图.αn-pH图指出了不同pH值下水溶液中硫的存在形式,当pH>12.5时,溶液中逐渐出现S2-,p... 根据配位化学热力学平衡原理,绘制了298.15 K时S-H2O系含硫物种的离子分率αn-pH图,以及4种重金属离子(Cu、Pb、Zn、Cd)-S-H2O体系的硫化平衡pM-pH图.αn-pH图指出了不同pH值下水溶液中硫的存在形式,当pH>12.5时,溶液中逐渐出现S2-,pH值达到16以上时,溶液中的S主要以S2-的形式存在,其离子分率达到了98.61%.pM-pH图指出了4种重金属硫化物在溶解平衡时,总离子浓度与pH值的关系.pH值分别在7.75、8.87、8.36、9.83时,CuS、PbS、ZnS、CdS的溶解度最小.同时对热力学计算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金属浓度下,pH值分别为8.2、8.7、8.3、10.3时,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达到最小值,基本符合热力学分析结果.这些热力学研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为硫化沉淀法处理重金属废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废水 S-H2O系 M-S-H2O系 热力学 硫化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铟生产过程中的除砷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维平 牛秋雅 +4 位作者 王炎 曾鸽鸣 黎艳玲 彭雁宾 黄剑辉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96-99,共4页
针对一种含砷的铟冶金溶液 ,研究了一种选择性硫化除砷方法 ,消除铟生产过程中 As H3对环境的污染 ,考察了酸度、温度、时间及硫化氢加入量等工艺参数对除砷效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在较佳的工艺条件下 ,砷去除率达 99.1% ,同时铟损... 针对一种含砷的铟冶金溶液 ,研究了一种选择性硫化除砷方法 ,消除铟生产过程中 As H3对环境的污染 ,考察了酸度、温度、时间及硫化氢加入量等工艺参数对除砷效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在较佳的工艺条件下 ,砷去除率达 99.1% ,同时铟损失少 ,无二次污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冶金 选择性硫化沉淀法 砷化氢和 生产工艺 除砷率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生物浸铜液中铜的回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雅杰 彭丽婧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72,共5页
在高铁生物浸铜液中通入H2S气体,生成硫化铜渣,双氧水-硫酸浸出硫化铜渣,得到硫酸铜溶液,后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制得硫酸铜。研究结果表明:当生物浸出液pH=1,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3 h时,在生物浸铜液中通入硫化氢,铜沉淀率接近10... 在高铁生物浸铜液中通入H2S气体,生成硫化铜渣,双氧水-硫酸浸出硫化铜渣,得到硫酸铜溶液,后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制得硫酸铜。研究结果表明:当生物浸出液pH=1,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3 h时,在生物浸铜液中通入硫化氢,铜沉淀率接近100%;双氧水-硫酸浸出硫化铜渣,当双氧水与铜物质的量之比为6.4∶1,反应温度为50℃,液固比为15∶1,硫酸浓度为3 mol/L,反应时间为2 h时,铜浸出率为92.1%;所得浸出液中硫酸浓度为343.49 g/L,Cu2+浓度为25.33 g/L,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纯度为96%的硫酸铜,其质量达到工业用硫酸铜质量标准(GB437-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浸出 生物浸铜液 硫化沉淀法 双氧水 硫化 硫酸铜 除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金属锰生产过程除镁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梁腾宇 杨超 阳海棠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6,共4页
对电解法炼锰生产过程中的硫酸锰电解液除镁进行研究。先将部分硫酸锰电解液除去重金属杂质,然后对原始电解液和除重金属后的电解液分别使用重结晶法和氟化沉淀法进行除镁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先用硫化沉淀法除重金属,再用氟化沉淀法除镁... 对电解法炼锰生产过程中的硫酸锰电解液除镁进行研究。先将部分硫酸锰电解液除去重金属杂质,然后对原始电解液和除重金属后的电解液分别使用重结晶法和氟化沉淀法进行除镁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先用硫化沉淀法除重金属,再用氟化沉淀法除镁,除镁效果最佳,除镁率达到92.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锰电解液 硫化沉淀法 重结晶 氟化沉淀法 除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FeB废料中钴的回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卫平 杨庆山 +1 位作者 何碧宁 刘甲祥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6年第2期55-57,共3页
在NdFeB废料经硫酸溶解回收稀土后的高铁、低钴硫酸溶液中,采用添加铁屑、硫化钠、硫磺的硫化沉淀法回收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钴的沉淀率大于99%,且沉淀物中钴含量可达8%(质量分数)。该法的最佳工艺条件是:Fe∶Co=1.5,Na2S∶Co=2,S∶Co=... 在NdFeB废料经硫酸溶解回收稀土后的高铁、低钴硫酸溶液中,采用添加铁屑、硫化钠、硫磺的硫化沉淀法回收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钴的沉淀率大于99%,且沉淀物中钴含量可达8%(质量分数)。该法的最佳工艺条件是:Fe∶Co=1.5,Na2S∶Co=2,S∶Co=0.5,t=70℃、pH=2,反应及沉淀时间为1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FeB废料 钴回收 硫化沉淀法 铁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铊污染应急处置方法探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盼新 吴昌永 +5 位作者 胡映明 付丽亚 宋玉栋 席宏波 于茵 赵檬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8-313,共6页
面对频发的铊污染事件,开发实用高效的应急除铊方法是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和保障饮水安全的迫切需求。以某河流铊浓度异常事件为例,对比分析了直接混凝、氧化+混凝、氧化+吸附及硫化物沉淀法4种方法在铊污染应急处置中的效果和可行性。结... 面对频发的铊污染事件,开发实用高效的应急除铊方法是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和保障饮水安全的迫切需求。以某河流铊浓度异常事件为例,对比分析了直接混凝、氧化+混凝、氧化+吸附及硫化物沉淀法4种方法在铊污染应急处置中的效果和可行性。结果表明:硫化物沉淀法可将超标5倍左右的铊浓度降低到0.1μg/L以下,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铊浓度限值要求,通过投加NaOH维持河水pH为8~9,可有效减少H_(2)S气体的产生。该方法成功应用于事件河流铊浓度异常的应急处置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铊污染 应急处置 硫化沉淀法 重金属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业、冶金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19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65-66,共2页
X750.31 200501681 硫化沉淀法处理矿山酸性废水研究/黄万抚(南方冶金学院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04,5(8).-60-62,87
关键词 废物处理 冶金工业 矿山酸性废水 硫化沉淀法 环境污染治理 建筑工程 生态环境 技术与设备 矿业 研究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废水中重金属处理技术研究
20
作者 方向青 《河北农机》 2017年第3期47-48,共2页
在处理电镀废水的时候,常用的方法有中和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离子交换法以及多硫化钙处理法等。本文根据这几种不同沉淀的方法的具体做法以及缺点和优点分别进行探讨,并且提出了出现处理问题时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
关键词 电镀废水 重金属处理 中和沉淀法 硫化沉淀法 离子交换法 硫化钙处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