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硫代乙酰胺为基准电极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硫化物 被引量:6
1
作者 杜宝中 高晓泽 +1 位作者 薛力 李春艳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701-704,共4页
提出以硫代乙酰胺(TAA)溶液代替Na2S溶液作为测定硫化物的标准溶液,解决了电位分析法中标准溶液不易配制、不稳定这一关键性问题。研究了TAA溶液的配制、稳定性、共存物的干扰及消除;此法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线性范围10^-6... 提出以硫代乙酰胺(TAA)溶液代替Na2S溶液作为测定硫化物的标准溶液,解决了电位分析法中标准溶液不易配制、不稳定这一关键性问题。研究了TAA溶液的配制、稳定性、共存物的干扰及消除;此法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线性范围10^-6-10^-1mol/L,检出限3.16×10^-7mol/L,用于水样测定,回收率99%-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乙酰胺 标准溶液 电位分析 硫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代乙酰胺共振光散射法检测环境水样中痕量汞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莹莹 李华春 谭克俊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3-237,共5页
在pH=3.29的酸性介质中,硫代乙酰胺(TAA)与二价汞离子发生作用产生以379.0 nm为特征峰的共振光散射(RLS)增强光谱。在此波长下,二价汞离子的浓度与增强共振光散射强度(ΔIRLS)呈线性关系。研究了酸度、离子强度、温度、时间以及共存物... 在pH=3.29的酸性介质中,硫代乙酰胺(TAA)与二价汞离子发生作用产生以379.0 nm为特征峰的共振光散射(RLS)增强光谱。在此波长下,二价汞离子的浓度与增强共振光散射强度(ΔIRLS)呈线性关系。研究了酸度、离子强度、温度、时间以及共存物质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据此建立了检测痕量汞的共振光散射分析法,线性范围为0.2~10.0μmol/L,对汞的检测限为0.02μmol/L。方法成功的应用于环境水样中汞离子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光散射 Hg(Ⅱ) 硫代乙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皮素对硫代乙酰胺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左爱仁 吴莉 舒青龙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0-55,共6页
本实验旨在研究根皮素对硫代乙酰胺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硫代乙酰胺造模,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以槲皮素作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检测血清学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 本实验旨在研究根皮素对硫代乙酰胺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硫代乙酰胺造模,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以槲皮素作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检测血清学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和血清总胆红素TB)和组织病理切片方法,研究根皮素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在预先灌胃高、低剂量根皮素组别中,小鼠血清ALT活性分别为(149.14±21.55)U/L和(189.43±16.64)U/L,AST活性分别为(123.58±35.90)U/L和(168.64±33.32)U/L。γ-GT活性分别为(103.19±20.93)U/L和(129.30±27.91)U/L,ALP活性分别为(19.67±3.32)King U/dL和(24.17±3.58)King U/dL,血清TB浓度分别为(198.14±29.64)μmol/L和(227.04±34.20)μmol/L。相比于造模组,根皮素组ALT、AST、γ-GT、ALP和TB明显降低(n=8,p<0.05),而且降低幅度呈现剂量依赖性,根皮素处理组的小鼠肝组织病理学病变得到了显著改善。研究表明,根皮素对硫代乙酰胺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急性肝损伤保护的候选药物和食品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皮素 硫代乙酰胺 急性肝损伤 肝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酸对硫代乙酰胺所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巍 员克明 韩德五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10-211,共2页
目的 应用硫代乙酰胺 (TAA)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 ,观察口服甘氨酸后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含量及血清转氨酶活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鲎试剂法作血浆内毒素定量 ,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含量 ,赖氏法测定血清转氨酶活性。结果... 目的 应用硫代乙酰胺 (TAA)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 ,观察口服甘氨酸后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含量及血清转氨酶活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鲎试剂法作血浆内毒素定量 ,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含量 ,赖氏法测定血清转氨酶活性。结果 硫代乙酰胺 (thioacetamide ,TAA)组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含量及血清转氨酶活性均显著升高 (与对照组比P<0 .0 5 )。组织学显示 ,肝细胞大量变性坏死 ;Gly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 (与TAA组比P <0 .0 5 )。组织学显示 ,肝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TAA可引发大鼠急性肝损伤并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intestinalendotoxemia,IETM)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 急性肝损伤 硫代乙酰胺 内毒素 肿瘤坏死因子 转氨酶 枯否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代乙酰胺致大鼠肝性脑病模型的量-效关系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美华 贾林 +2 位作者 杜洪 苏常青 李泽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72-74,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硫代乙酰胺 (TAA)致大鼠肝性脑病 /轻微型肝性脑病 (HE/MHE)的量 -效关系。方法 :设立 3个TAA剂量组 ,分别以 2 0 0、2 5 0、35 0mg/(kg·d)剂量的TAA隔日行腹腔内注射 ,共 2次 ,建立不同剂量TAA致大鼠肝性脑病...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硫代乙酰胺 (TAA)致大鼠肝性脑病 /轻微型肝性脑病 (HE/MHE)的量 -效关系。方法 :设立 3个TAA剂量组 ,分别以 2 0 0、2 5 0、35 0mg/(kg·d)剂量的TAA隔日行腹腔内注射 ,共 2次 ,建立不同剂量TAA致大鼠肝性脑病的动物模型 ,1d后进行检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和门静脉血浆内毒素 ,血氨 ,肝功能 ,肝脏病理等指标。结果 :不同剂量TAA组的大鼠在HE/MHE发生率 ,肝性脑病分级评分 ,内毒素 ,血氨 ,肝功能和肝脏病理变化等方面均差异显著 (P <0 .0 5 ) ,TAA剂量越大 ,内毒素和血氨水平越高 ,肝功能损害和肝脏病理变化越明显 ,HE/MHE发生率和肝性脑病分级评分越高 ,存在明显的量 -效关系。结论 :TAA致大鼠肝性脑病模型具有显著的量效关系 ,其中 2 0 0mg/(kg·d)剂量TAA为制备MHE模型的适宜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硫代乙酰胺 量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硫代乙酰胺分离Ⅱ、Ⅲ组阳离子酸度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文忠 徐学勤 《大学化学》 CAS 1989年第1期21-25,共5页
近些年来,国内外各种版本的分析化学教材和很多有关阳离子定性分析的文章都以硫代乙酰胺代替硫化氢沉淀分离各种阳离子,从理论上说,这样做的结果应更令人满意,但由于各位作者所采用的H<sub>2</sub>S在水溶液中的离解常数和... 近些年来,国内外各种版本的分析化学教材和很多有关阳离子定性分析的文章都以硫代乙酰胺代替硫化氢沉淀分离各种阳离子,从理论上说,这样做的结果应更令人满意,但由于各位作者所采用的H<sub>2</sub>S在水溶液中的离解常数和各阳离子硫化物溶度积不尽相同,考虑硫代乙酰胺水解产物以及所形成的硫代酸盐等络合物的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乙酰胺 酸度条件 化学教材 乙酞胺 硫代酸盐 硫代乙酸胺 离解常数 离子浓度 定性分析化学 沉淀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代乙酰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制备 被引量:8
7
作者 马雪根 王秀文 《抗感染药学》 2009年第4期248-251,共4页
目的:建立稳定高效的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析大鼠肝脏病理纤维化分级与血清检测物指标,为临床提供适用的监测手段及理论依据。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12只)、模型-Ⅰ组(12只)、模型... 目的:建立稳定高效的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析大鼠肝脏病理纤维化分级与血清检测物指标,为临床提供适用的监测手段及理论依据。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12只)、模型-Ⅰ组(12只)、模型-Ⅱ组(12只)和模型-Ⅲ组(12只)。根据大鼠体重,采用腹腔注射TAA诱导肝纤维化。按实验给定时间给药,在不同时间段内测定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浓度,并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模型-Ⅰ组大鼠死亡率为25.00%(3/12)、肝纤维化形成率为75.00%(9/12);模型-Ⅱ组大鼠死亡率为8.33%(1/12)、肝纤维化形成率为91.67%(11/12);模型-Ⅲ组肝纤维化形成率为83.33%(10/12)。各组AST和ALT血清浓度均升高,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肝组织病变。结论:本法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实验肝纤维化模型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乙酰胺 腹腔注射 肝纤维化 谷草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 病理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硫代乙酰胺制备肝硬化动物模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志文 张晓容 +3 位作者 许玉翠 陈冬萍 周春艺 周观玲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24-26,共3页
目的:比较3种硫代乙酰胺(TAA)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方法的效果和相关特点。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组、皮下注射组、饮水组,每组10只,比较腹腔注射组、皮下注射组、饮水组成模率。结果:腹腔注射组、皮下注... 目的:比较3种硫代乙酰胺(TAA)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方法的效果和相关特点。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组、皮下注射组、饮水组,每组10只,比较腹腔注射组、皮下注射组、饮水组成模率。结果:腹腔注射组、皮下注射组、饮水组肝硬化大鼠的体重分别较正常对照组约轻28%、25%和11%;正常对照组10只大鼠全部存活,病理学检查均为正常肝组织(图3);腹腔注射组大鼠死亡3只,肝硬化期5只(图4);皮下注射组大鼠死亡3只,肝硬化期5只;饮水组大鼠死亡2只,肝硬化期5只。3组成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A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诱导动物模型肝硬化的化学药物,不同的使用方法其优缺点均有所不同,需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大鼠 肝硬化 硫代乙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硫代乙酰胺致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石莹莹 谭婉莹 +4 位作者 唐大轩 张莉 石依坤 肖英 谭正怀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2期10-12,共3页
肝纤维化是一种所有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是因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增多,降解相对不足,沉积在肝内而引起的。硫代乙酰胺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具有稳定、重复性较好的特点。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给药的剂量及周期... 肝纤维化是一种所有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是因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增多,降解相对不足,沉积在肝内而引起的。硫代乙酰胺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具有稳定、重复性较好的特点。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给药的剂量及周期与肝纤维化的形成程度密切相关,部分细胞因子表达对该模型的进程具有显著的促进或阻碍作用,这些特点可为研究该模型的科研人员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乙酰胺 肝纤维化 动物模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瘦素对硫代乙酰胺致急性肝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
10
作者 黄国荣 丁忠阳 张家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5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瘦素在硫代乙酰胺(Thioactitmide,TAA)所致急性肝损伤早期保护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36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TAA造模组及外源性瘦素预处理组,每组12只。外源性瘦素预处理组于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前1 h腹腔内注... 目的探讨外源性瘦素在硫代乙酰胺(Thioactitmide,TAA)所致急性肝损伤早期保护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36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TAA造模组及外源性瘦素预处理组,每组12只。外源性瘦素预处理组于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前1 h腹腔内注射200 mg/kg外源性瘦素。三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后24 h处死。测定各组小鼠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RT-PCR法测定各组小鼠肝组织TNF-α,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外源性瘦素预处理组ALT、AST水平较TAA造模组明显降低(P<0.01);外源性瘦素预处理组TNF-α水平较TAA造模组明显降低(P<0.01);外源性瘦素预处理组TNF-α和NF-κB mRNA表达较TAA造模组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外源性瘦素预处理在TAA所致急性肝损伤中可通过抑制肝脏NF-κB活化,进而抑制TNF-α表达,减轻肝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损伤 硫代乙酰胺 外源性瘦素 保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代乙酰胺光化学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亮 丁万见 +1 位作者 于建国 刘若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62-2468,共7页
用B3LYP,MP2和CASSCF方法,采用cc-pVDZ和6-31++G**基组,研究了硫代乙酰胺在基态和最低三态上消除硫化氢以及其它光解离反应,并考虑了单个溶剂分子参与反应对质子迁移反应的影响,得到了消除硫化氢反应的反应机理,计算结果可以很好地解释... 用B3LYP,MP2和CASSCF方法,采用cc-pVDZ和6-31++G**基组,研究了硫代乙酰胺在基态和最低三态上消除硫化氢以及其它光解离反应,并考虑了单个溶剂分子参与反应对质子迁移反应的影响,得到了消除硫化氢反应的反应机理,计算结果可以很好地解释实验结果.进而用CASSCF方法计算了第一激发单态上的各驻点,以及各交叉点.计算结果表明,在S1和T1态上发生除分子内转动以外的化学反应的可能性比较小,当分子被激发到S2态上时,将通过S2/S1交叉点到S1态,在S1态上的分子有两条途径去活化,通过S1/S0交叉点到热基态,通过S1/T1交叉点系间窜越到T1态.因而得出CH3CSNH2发生光解离反应的可能性不大.基于此,可将硫代酰胺结构引入蛋白或多肽中,有望在不破坏分子整体结构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光化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乙酰胺 密度泛函理论 光化学反应机理 溶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硫代乙酰胺诱导肝纤维化大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雷志雄 郭鹏 +1 位作者 汪晓 刘龙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硫代乙酰胺(TAA)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姜黄素组及模型组给予TAA溶液腹腔注射造模诱导肝纤维化模型,2次/周,连续8周,正常组...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硫代乙酰胺(TAA)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姜黄素组及模型组给予TAA溶液腹腔注射造模诱导肝纤维化模型,2次/周,连续8周,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从第5周开始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姜黄素溶液灌胃(100 mg/kg,200 mg/kg,400 mg/kg),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1次/d,共4周。实验结束后,生化法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 Real time-PCR法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 mRNA的表达;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结果 HE切片显示模型组肝细胞排列紊乱,肝小叶结构破坏严重,可见变性、坏死的肝细胞,汇管区中心可见纤维组织增生。姜黄素各剂量组肝小叶结构破坏不同程度减轻,肝细胞结构排列较为整齐,纤维增生减少,肝损伤不同程度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LT、AST、HA、LN、PCⅢ水平升高(P<0. 05);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各剂量组ALT、AST、HA、LN、PCⅢ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TGF、α-SMA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姜黄素治疗组CTGF、α-SMA mRNA表达量下降(P<0. 05);结论姜黄素可缓解TAA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干预CTGF、α-SM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肝纤维化 硫代乙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代乙酰胺对镀锌钢表面铈盐转化膜耐蚀改性的影响
13
作者 董恒莉 郭瑞光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1-34,6,共4页
为了提高镀锌钢表面铈盐转化膜的耐蚀性能,添加硫代乙酰胺对其进行改性,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中性盐雾(NSS)和极化曲线对铈盐转化膜改性前后的形貌结构、成分和耐蚀性能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硫代乙酰胺的加入大大增加了铈... 为了提高镀锌钢表面铈盐转化膜的耐蚀性能,添加硫代乙酰胺对其进行改性,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中性盐雾(NSS)和极化曲线对铈盐转化膜改性前后的形貌结构、成分和耐蚀性能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硫代乙酰胺的加入大大增加了铈盐转化膜的反应时间和膜层厚度以及转化膜有效耐蚀成分O,P,Ce的含量,使得试片耐中性盐雾腐蚀时间由改性前的24 h提高到改性后的288 h,铈盐转化膜的耐蚀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钢 铈盐转化膜 硫代乙酰胺 改性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硫代乙酰胺处理后鼠肝脏上皮细胞中早期应答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14
作者 Yeom H J 张云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9-99,共1页
硫代乙酰胺(TA)是一种影响肝脏代谢,抑制mRNA运输,诱导免疫抑制的强效肝毒物。应用微阵列技术能很好地阐释该生物毒性复合物的遗传机制。因此,本试验应用高通量鼠基因组寡核苷酸微阵列(大约包含22000个基因)来研究WB-F344鼠肝脏上皮细胞... 硫代乙酰胺(TA)是一种影响肝脏代谢,抑制mRNA运输,诱导免疫抑制的强效肝毒物。应用微阵列技术能很好地阐释该生物毒性复合物的遗传机制。因此,本试验应用高通量鼠基因组寡核苷酸微阵列(大约包含22000个基因)来研究WB-F344鼠肝脏上皮细胞中TA相关细胞毒性遗传组分。试验用TA处理过的细胞分别于TA处理后1、3、6、12、24 h提取总RNA,并使RNA杂交呈微阵列。聚类分析区分2组基因,分别为早期基因组(TA处理后1、3h)和晚期基因组(TA处理后6、122、4 h)。低浓度和高浓度TA处理后分别共鉴定出2129和2348个差异表达基因。用低浓度(1000 mol/L)和高浓度(10000 mol/L)TA处理后出现差异表达的1229个基因具有相似的表达模式。低浓度TA处理过的1410个基因和高浓度TA处理过的1858个基因早期存在差异表达,该结果表明,这些与TA早期应答相关的基因也许可以作为肝中毒的早期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 基因表达 微阵列 硫代乙酰胺 毒物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7-二甲基-1,2,4-三唑[1,5-a]嘧啶-2-硫代)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除草活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国香 沈德隆 +1 位作者 周红芳 屠美玲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67-370,共4页
以芳胺或取代稠杂环胺、氯乙酰氯和2-巯基-5,7-二甲基-1,2,4-三唑[1,5a-]嘧啶为原料,合成了8个含稠杂环及芳环的三唑并嘧啶类新化合物,结构经1H NMR,M S和IR确证,初步测定了该类化合物在室温下对稗草等3种禾本科杂草和反枝苋等3种阔叶... 以芳胺或取代稠杂环胺、氯乙酰氯和2-巯基-5,7-二甲基-1,2,4-三唑[1,5a-]嘧啶为原料,合成了8个含稠杂环及芳环的三唑并嘧啶类新化合物,结构经1H NMR,M S和IR确证,初步测定了该类化合物在室温下对稗草等3种禾本科杂草和反枝苋等3种阔叶杂草芽前芽后的抑制率,结果表明:有6个化合物在有效剂量75g/hm2下的抑制率超过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4-三唑[1 5-a]嘧啶 硫代乙酰胺 合成 除草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400催化含硫醚乙酰胺结构1,3,4-噁二唑的合成及抗真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雷英杰 丁玫 +1 位作者 吴新世 姚庆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03-1206,共4页
为寻找具有较高活性新型1,3,4-噁二唑类杂环化合物,利用3,4,5-三甲氧基苯甲酰肼和二硫化碳环合生成的5-芳基-1,3,4-噁二唑-2-硫酮为活性基团,超声波辐射聚乙二醇-400相转移催化条件下,与(取代)N-氯乙酰基苯胺反应制备得到硫代乙酰胺修饰... 为寻找具有较高活性新型1,3,4-噁二唑类杂环化合物,利用3,4,5-三甲氧基苯甲酰肼和二硫化碳环合生成的5-芳基-1,3,4-噁二唑-2-硫酮为活性基团,超声波辐射聚乙二醇-400相转移催化条件下,与(取代)N-氯乙酰基苯胺反应制备得到硫代乙酰胺修饰的1,3,4-噁二唑衍生物(3a^3f),合成收率为80~88%,其结构经IR、1HNMR和元素分析等测试技术加以确证;初步的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产物对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等有较显著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 4-噁二唑 硫代乙酰胺 PEG-400 抗真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芳(杂)甲硫基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中枢兴奋活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殿强 朱雄 +1 位作者 张奕华 巫冠中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81-486,共6页
目的:合成二芳(杂)甲硫基乙酰胺类化合物,寻找具有中枢兴奋活性的新型化合物。方法:以异烟酸为原料,经Friedel-Crafts反应、还原、取代、酯化、胺解和氧化等反应合成二芳(杂)甲硫基乙酰胺类化合物(8a~8t)。用小鼠自主活动实验评价其中... 目的:合成二芳(杂)甲硫基乙酰胺类化合物,寻找具有中枢兴奋活性的新型化合物。方法:以异烟酸为原料,经Friedel-Crafts反应、还原、取代、酯化、胺解和氧化等反应合成二芳(杂)甲硫基乙酰胺类化合物(8a~8t)。用小鼠自主活动实验评价其中枢兴奋活性。结果:合成了20个目标化合物,结构经ESI-MS、1H NMR、IR和元素分析确证。药理学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8a、8b和8g能增强健康小鼠的自主活动(P<0.05)。结论:二芳(杂)甲硫基乙酰胺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中枢兴奋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达非尼 硫代乙酰胺 合成 中枢兴奋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纸杯中重金属铅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霞 谢利 +3 位作者 于江 张国柱 陈晨 王仕宝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3年第3期63-65,共3页
首次建立一次性纸杯中重金属铅的含量测定方法。取一定量的一次性纸杯炽灼灰化,残渣用水定容,取不同体积与硫代乙酰胺作用形成颜色梯度,与不同体积的标准铅与硫代乙酰胺作用形成颜色梯度比较,从而计算重金属的含量范围。该法操作简单、... 首次建立一次性纸杯中重金属铅的含量测定方法。取一定量的一次性纸杯炽灼灰化,残渣用水定容,取不同体积与硫代乙酰胺作用形成颜色梯度,与不同体积的标准铅与硫代乙酰胺作用形成颜色梯度比较,从而计算重金属的含量范围。该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重金属铅的检测限为百万分之二;该法适合测定纸杯中重金属铅含量。结果表明,试验中纸杯的重金属铅含量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纸杯 重金属 炽灼残渣 硫代乙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二硫化钼粉末的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沃恒洲 胡献国 +1 位作者 胡淑丽 赵业松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86-489,共4页
在一定的温度和酸度条件下,以硫代乙酰胺水解的硫化氢与钼酸钠反应得到非晶态三硫化钼粉末。再将非晶态三硫化钼粉末经过高温加氢脱硫制得纳米级二硫化钼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对二硫化钼粉末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二硫... 在一定的温度和酸度条件下,以硫代乙酰胺水解的硫化氢与钼酸钠反应得到非晶态三硫化钼粉末。再将非晶态三硫化钼粉末经过高温加氢脱硫制得纳米级二硫化钼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对二硫化钼粉末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二硫化钼粉末颗粒的粒径在70~100nm。同时,对纳米级二硫化钼粉末的生成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沉淀法 纳米粉末 二硫化钼 硫代乙酰胺 生成机制 固体润滑剂 反应原理 XRD分析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黄酮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许东晖 陈颖 +1 位作者 梅雪婷 许实波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目的 研究水稻黄酮 (4′,5 二羟基 3′,5′ 二甲氧基黄酮 7 O β D 葡萄糖甙 )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作用 ,并从自由基的产生及清除方面探讨其机理。方法 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和胆管结扎引起大鼠肝纤维化模... 目的 研究水稻黄酮 (4′,5 二羟基 3′,5′ 二甲氧基黄酮 7 O β D 葡萄糖甙 )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作用 ,并从自由基的产生及清除方面探讨其机理。方法 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和胆管结扎引起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以γ 干扰素作对照 ,测定相应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 ,及肝组织中GSH Px、MDA、SOD活力。结果 水稻黄酮可显著改善肝功能与肝纤维化 ,降低MDA含量 ,提高SOD、GSH Px活力。结论 水稻黄酮对肝纤维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而水稻黄酮还可显著改善肝功能 ,提高肝组织中自由基清除系统的功能 ,加强肝组织清除自由基及MD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黄酮 Γ-干扰素 硫代乙酰胺 胆管结扎 肝纤维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