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南宝山铅锌矿床硫、铅、碳、氧同位素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 被引量:20
1
作者 谢银财 陆建军 +5 位作者 杨平 马东升 徐兆文 章荣清 蔡杨 丁腾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3-351,共19页
宝山铅锌矿床是湘南地区代表性矿床之一。宝山铅锌矿床的成矿作用与156~158 Ma的宝山花岗闪长斑岩密切相关。花岗闪长斑岩主要由古老地壳部分熔融而成。为确定成矿物质来源,文章系统研究了宝山铅锌矿床的硫、铅、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宝山铅锌矿床是湘南地区代表性矿床之一。宝山铅锌矿床的成矿作用与156~158 Ma的宝山花岗闪长斑岩密切相关。花岗闪长斑岩主要由古老地壳部分熔融而成。为确定成矿物质来源,文章系统研究了宝山铅锌矿床的硫、铅、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矿床中硫化物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的δ34S值呈狭窄的塔式分布,变化在-2.17‰~6.46‰之间,平均值为3.13‰。δ34S值总体表现为δ34S黄铁矿〉δ34S闪锌矿〉δ34S方铅矿,表明硫同位素分馏基本达到了平衡。矿石、花岗闪长斑岩和赋矿地层硫同位素对比研究表明,矿石中的硫主要由岩浆分异演化而来,岩浆中的硫主要来自古老地壳。矿石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8.188~18.844、15.661~15.843和38.562~39.912,赋矿地层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8.268~19.166、15.620~5.721和38.364~39.952。矿石铅同位素组成比地层中的更富放射性成因铅,矿石中部分铅来自宝山花岗闪长质岩浆,在成矿流体运移过程中有部分地层铅参与了成矿,岩浆中的铅主要来自古老地壳。热液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介于岩浆和赋矿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之间,主要是由于岩浆流体和碳酸盐岩不同比例的水岩反应所致,测水组有机碳的加入造成了部分热液方解石δ13CPDB值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同位素 同位素 碳、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宝山锌矿 湘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洛坝外围铅锌矿中金、锑的成矿作用:来自硫化物原位微区和C-O-S同位素的证据
2
作者 牛永杰 戴霜 +5 位作者 郭东宝 李海亮 曹向飞 移亚龙 马志涛 马延忠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7-1386,共20页
洛坝铅锌矿是西成矿集区内重要的大型铅锌矿田,近年来随着外围及深部找矿工作的持续推进,首次发现了金、锑矿化,但有关其矿化的相关科学问题尚未开展研究。本文通过硫化物原位微量、单矿物微量元素扫面、原位C-O-S同位素分析,确定了洛... 洛坝铅锌矿是西成矿集区内重要的大型铅锌矿田,近年来随着外围及深部找矿工作的持续推进,首次发现了金、锑矿化,但有关其矿化的相关科学问题尚未开展研究。本文通过硫化物原位微量、单矿物微量元素扫面、原位C-O-S同位素分析,确定了洛坝外围铅锌矿中金、锑的矿化类型及赋存状态,并查明了金、锑成矿流体特征。结果显示,辉锑矿、毒砂及少量车轮矿是锑的主要载体矿物,毒砂(平均Au含量917×10^(-6))及含砷黄铁矿是金的主要载体矿物,金主要以“不可见金”形式赋存,其矿化类型与类卡林型金矿基本一致。毒砂及辉锑矿均指示出Sb、Ag、As、Pb、Cu的元素富集特征,暗示研究区内金、锑成矿可能为同一地质事件的产物。方解石C、O同位素分析表明,Ⅰ阶段方解石δ^(13)C V-PDB介于-0.94‰~1.61‰,δ^(18)O SMOW介于8.14‰~12.89‰,指示出成矿流体主要受花岗岩侵入作用影响;Ⅱ阶段方解石δ^(13)C V-PDB介于0.23‰~5.17‰,δ^(18)O SMOW介于11.33‰~17.81‰,显示出成矿流体受碳酸盐溶解作用影响。此外,矿石的岩相学特征及MgO-CaO二元图解均表明成矿后期去碳酸盐化作用显著,且热液脉体中基本不含Fe或Fe含量极低(33.9×10^(-6)~0.438×10^(-6)),说明地层碳酸盐岩溶解作用释放的Fe^(2+)与含Au-Sb-(As-Hg)低温热液流体反应可能是金、锑成矿的关键因素。同时,黄铁矿、毒砂及闪锌矿的S同位素范围较广(-23.80‰~15.33‰),综合表明了研究区内铅锌、金、锑成矿多期次、多阶段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成 同位素 同位素 成矿流体 卡林型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蓬家夼金矿硫铅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连昌 沈远超 +3 位作者 刘铁兵 杨金中 邹为雷 李厚民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5-260,共6页
位于山东胶莱盆地东北缘的蓬家夼金矿 ,受基底元古宙荆山群变质杂岩中的低角度层间滑动断层控制 ,金矿化类型属蚀变构造碎裂 角砾岩型。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蓬家夼金矿硫同位素组成与胶东其它典型金矿相似 ,以富集3 4 S为特征 ,矿... 位于山东胶莱盆地东北缘的蓬家夼金矿 ,受基底元古宙荆山群变质杂岩中的低角度层间滑动断层控制 ,金矿化类型属蚀变构造碎裂 角砾岩型。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蓬家夼金矿硫同位素组成与胶东其它典型金矿相似 ,以富集3 4 S为特征 ,矿石硫一般稍高于老地层和中生代花岗岩的δ3 4 S值 ,反映大气降水循环淋滤作用使硫同位素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馏。铅同位素组成范围变化大 ,表现为异常铅特征。蓬家夼金矿床碳酸盐矿物碳氧同位素组成不同于胶东金青顶、三山岛等金矿 ,介于岩浆碳酸岩与荆山群大理岩范围之间 ,说明蓬家夼金矿的碳质来源于沉积碳酸盐岩和深源热液的混合。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了成矿物质的多源性 ,这与该矿床形成时所处的构造边缘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地球化学 金矿床 山东 同位素 同位素 同位素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中部层控多金属矿床硫、铅、碳和氧同位素组成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33
4
作者 李兆龙 许文斗 庞文忠 《地球化学》 CAS 1986年第1期13-22,共10页
内蒙中部元古界变质岩系中层控多金属矿床稳定同位素组成,硫同位素变化范围大、分散、富含重硫,是细菌还原古海水硫酸盐生成的硫化氢硫;脉状硫化物是层状硫化物活化迁移的产物。含矿碳酸盐岩δ^(18)O和δ^(13) C值分布在正常海相范围内... 内蒙中部元古界变质岩系中层控多金属矿床稳定同位素组成,硫同位素变化范围大、分散、富含重硫,是细菌还原古海水硫酸盐生成的硫化氢硫;脉状硫化物是层状硫化物活化迁移的产物。含矿碳酸盐岩δ^(18)O和δ^(13) C值分布在正常海相范围内,变质作用影响使部分值偏低。矿石铅同位素组成相对稳定,均落在正常铅演化曲线的弦上,属两种正常铅的混合型,测得年龄2350 Ma(t_1)是基底岩石年龄,即来源物质年龄,780Ma(t_2)为矿化年龄。构造铅模式认为可能为下地壳铅或幔源铅。最后指出为海底火山喷气沉积-变质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床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松桃嗅脑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稀土元素与碳、氧、硫、铅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堃 汤朝阳 +2 位作者 刘劲松 蔡应雄 刘飞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5-376,共12页
贵州松桃县嗅脑铅锌矿床与湖南花垣超大型铅锌矿床毗邻,是黔东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铅锌矿床之一。在研究该矿床稀土元素与碳、氧、硫、铅同位素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来源。嗅脑铅锌矿床矿石的稀土元素组成具有总稀土(ΣRE... 贵州松桃县嗅脑铅锌矿床与湖南花垣超大型铅锌矿床毗邻,是黔东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铅锌矿床之一。在研究该矿床稀土元素与碳、氧、硫、铅同位素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来源。嗅脑铅锌矿床矿石的稀土元素组成具有总稀土(ΣREE范围为2.03×10^(-6)~3.01×10^(-6))含量低、轻稀土富集、较高的LREE/HREE值、Eu和Ce均呈不同程度负异常等特点,与碳酸盐围岩的稀土配分模式较为一致,表明成矿物质有一部分可能来源于围岩。成矿期方解石的δ^(13)C_(PDB)值(-1.23‰~0.42‰)和δ^(18)O_(SMOW)值(15.35‰~19.51‰)均略低于碳酸盐围岩的δ^(13)C_(PDB)值(-0.79‰~2.39‰)和δ^(18)O_(SMOW)值(18.81‰~21.50‰),表明成矿流体与围岩发生水-岩反应导致了成矿期方解石的沉淀,成矿流体中的碳来源于碳酸盐围岩。硫化物δ^(34)S值变化范围为26.3‰~34.9‰,以富含重硫为主,表明硫来源于碳酸盐地层中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作用(TSR)。硫化物铅同位素变化范围较小且组成均一,^(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值分别为17.952~18.262、15.641~15.811、38.015~38.663,表明铅主要来源于上地壳,并且具有高铅锌含量的下伏地层为成矿提供了大量金属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碳、硫、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嗅脑锌矿床 黔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熊耳山地区吉家洼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碳、氧、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兴康 叶会寿 +3 位作者 张维 张福斌 何旭麒 张向存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5-610,共16页
吉家洼金矿床位于豫西熊耳山金多金属矿集区中西部,矿体产出受断裂构造控制,属构造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床。为了查明吉家洼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本次对矿床的碳、氧、硫、铅等同位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吉家洼金矿的δ^(13)C... 吉家洼金矿床位于豫西熊耳山金多金属矿集区中西部,矿体产出受断裂构造控制,属构造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床。为了查明吉家洼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本次对矿床的碳、氧、硫、铅等同位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吉家洼金矿的δ^(13)C_(V-PDB)介于-10.3‰^-7.7‰之间,δ^(18)O_(V-SMOW)介于14.2‰~17.8‰之间,表明成矿流体中的碳来源于岩浆。硫化物δ^(34)S值介于-20.4‰^-5.4‰,表明硫来源于早白垩世花山花岗岩基,造成硫化物的δ^(34)S值呈现出较大负值的原因可能是在成矿过程中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引起硫同位素发生分馏所致。铅同位素组成为^(206)Pb/^(204)Pb=17.042~18.149,^(207)Pb/^(204)Pb=15.333~15.575,^(208)Pb/^(204)Pb=37.675~38.868,与由新太古界—古元古界太华群岩石重熔形成的早白垩世花岗岩的铅同位素组成相似,具有壳幔混合源的特点。综合碳、氧、硫、铅等同位素的研究结果认为,吉家洼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热液,并有大气降水的加入;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早白垩世花岗岩,矿床成因属岩浆期后热液脉状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碳、硫、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吉家洼金矿 熊耳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辽上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氢-氧-碳-硫-铅同位素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8
7
作者 梁辉 韩作振 +6 位作者 王立功 田瑞聪 王来明 王金辉 智云宝 张文 刘汉栋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53-1067,共15页
辽上金矿床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是胶东东部唯一的超大型金矿床。通过流体包裹体和氢-氧-碳-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辽上金矿的成因。主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125~345℃,主成矿温度集中于260~320℃,盐度为2... 辽上金矿床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是胶东东部唯一的超大型金矿床。通过流体包裹体和氢-氧-碳-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辽上金矿的成因。主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125~345℃,主成矿温度集中于260~320℃,盐度为2.22%~13.87%NaCl_(eqv),流体密度为0.68~1.02 g/cm^(3),成矿流体属于中—低温度、中—低盐度、低密度,为富含CO_(2)的还原性质热液体系。氢、氧同位素(δD=-82.6‰~-68.9‰,δ^(18) O_(W-SMOW)=-0.24‰~+3.33‰)和流体包裹体成分指示,成矿流体为地幔初生水热液及岩浆热液+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碳、氧同位素组成(δ^(13) C PDB=-2.9‰~-4.7‰,δ^(18) O_(SMOW)=6.9‰~9.6‰,)指示成矿流体中碳来源于花岗岩源区。矿石δ^(34) S介于7.6‰~12.6‰之间,206 Pb/204 Pb值为17.202~17.955,^(207)Pb/^(204)Pb值为15.457~15.577,^(208)Pb/^(204)Pb值为37.729~38.341,指示铅源主要来自下地壳的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可能有少量幔源铅的贡献。研究认为,辽上金矿床是与早白垩世伟德山型花岗岩有关的岩浆热液金矿,与壳幔混合花岗岩浆活动有关的岩浆热液、地幔流体在热隆-伸展构造作用下与大气降水混合产生流体不混溶而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氢----同位素 矿床成因 辽上金矿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林西县北三段银铅多金属矿床碳、氧、硫、铅同位素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 被引量:6
8
作者 吕向光 梁景利 +3 位作者 苏宏建 李保飞 刘晓煌 孙俊刚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98-906,共9页
本文对内蒙古林西县北三段银铅多金属矿床矿体的碳、氧、硫、铅同位素进行了测定,并对其成矿物质来源及演化进行了探讨。矿区样品的δ34S‰变化范围为-0.24‰~2.37‰,平均值为1.29‰,初步认为矿石中的硫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并有少量生... 本文对内蒙古林西县北三段银铅多金属矿床矿体的碳、氧、硫、铅同位素进行了测定,并对其成矿物质来源及演化进行了探讨。矿区样品的δ34S‰变化范围为-0.24‰~2.37‰,平均值为1.29‰,初步认为矿石中的硫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并有少量生物还原硫的加入。样品的δ13CPDB变化范围为-4.57‰^-7.33‰,平均值为-5.96‰,δ18O为-3.4‰^-4.8‰,平均值为-4.06‰;δ13CPDB-δ18OSMOW关系表明,矿体中的碳可能主要由基性-超基性岩浆提供,并有部分来源于地层,且受大气水影响明显。铅同位素表明北三段矿床的成矿物质可能由造山带物质和地幔物质两部分提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硫、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北三段银多金属矿床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幔流体参与胶东金矿成矿作用的氢氧碳硫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64
9
作者 毛景文 李厚民 +2 位作者 王义天 张长青 王瑞廷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39-857,共19页
胶东地区金矿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和胶(州)—莱(阳)盆地北缘拆离带中的角砾岩型。挑选玲珑、焦家、三山岛、仓上、望儿山、大尹格庄、邓格庄、蓬家夼、发云夼和大庄子10个矿床中成矿主期的黄铁矿、绢云母和钾... 胶东地区金矿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和胶(州)—莱(阳)盆地北缘拆离带中的角砾岩型。挑选玲珑、焦家、三山岛、仓上、望儿山、大尹格庄、邓格庄、蓬家夼、发云夼和大庄子10个矿床中成矿主期的黄铁矿、绢云母和钾长石进行了硫、氢、氧同位素测试,还对个别矿床成矿晚期的碳酸盐矿物进行了碳、氧同位素测定,同时对比测定了玲珑花岗岩和郭家岭花岗闪长岩中黑云母和钾长石的氢、氧同位素,结果表明这些金矿虽然产出形式有差别,但都是同一深部流体库中流体上涌、与围岩发生强烈水岩反应和与地壳流体混合,通过交代和沉淀成矿。胶东金矿在形成时代上晚于侏罗纪玲珑花岗岩(160~150Ma)和白垩纪郭家岭花岗闪长岩(130~126Ma),与煌斑岩墙及其他中基性岩墙同时生成(121~114Ma),两者具有富CO2流体和伴随着以钾交代为特征的蚀变作用,都是中生代岩石圈快速减薄过程的地壳浅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地幔流体 金矿床 胶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坪金顶铅锌矿方解石微量元素、流体包裹体和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39
10
作者 唐永永 毕献武 +5 位作者 和利平 武丽艳 冯彩霞 邹志超 陶琰 胡瑞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635-2645,共11页
金顶铅锌矿矿床成因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但至今没有达成共识,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对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和来源认识的局限。本文以金顶铅锌矿床成矿早期脉状方解石和晚期结核状方解石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微量元素、流体包裹体和碳-氧同位素地... 金顶铅锌矿矿床成因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但至今没有达成共识,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对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和来源认识的局限。本文以金顶铅锌矿床成矿早期脉状方解石和晚期结核状方解石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微量元素、流体包裹体和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矿床成矿流体的性质和可能的来源。研究发现,虽然2种产状方解石都以轻稀土富集、轻重稀土显著分异、配分模式向右陡倾为特征,并且具有相似的Mg、Fe和Mn含量,但它们在微量元素、流体包裹体和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上亦存在显著差异。脉状方解石相对于结核状方解石稀土元素总量较高,富集Co、Ni、(W)、Mo、Bi;脉状方解石流体包裹体显示相对高温高盐度的特征(Th>250℃,S>8.0%NaCleqv),而结核状方解石流体包裹体相对低温低盐度(Th<200℃,S<8.0%NaCleqv);脉状方解石的碳同位素组成(δ13CPDB=-22.95‰~-2.56‰)较分散,具有多源性,而结核状方解石碳同位素组成(δ13CPDB=-7.02‰~-6.18‰)相对集中,二者的氧同位素组成(δ18OSMOW=20.16‰~23.49‰)与沉积岩类似。综合分析认为,金顶铅锌矿成矿期脉状和结核状方解石虽然均属热液成因,但它们分别代表了2类不同性质的热液体系,早期成矿流体为多源的混合流体,成矿过程中可能有深源组分的加入,而晚期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同位素 流体包裹体 方解石 金顶锌矿 兰坪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碳、氧、锶、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16
11
作者 唐永永 毕献武 +2 位作者 武丽艳 邹志超 和利平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3年第5期467-480,共14页
云南金顶铅锌矿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铅锌矿,也是铅锌矿金属储量超过千万吨的世界级超大型矿床之一。对该矿床主矿化期和矿化后期方解石进行了系统的碳、氧、锶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主矿化期脉状方解石碳同位素变化范围大(δ13C-23.0‰^-2.6... 云南金顶铅锌矿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铅锌矿,也是铅锌矿金属储量超过千万吨的世界级超大型矿床之一。对该矿床主矿化期和矿化后期方解石进行了系统的碳、氧、锶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主矿化期脉状方解石碳同位素变化范围大(δ13C-23.0‰^-2.6‰),显示有机沉积物与海相碳酸盐岩混合碳的特征,氧同位素相对集中(δ18O 22.1‰~23.5‰),类似于沉积岩,Sr含量较高(Sr 163~1920μg/g),富放射成因锶(87Sr/86Sr0.709860~0.710362);而矿化后期结核状方解石碳同位素分布集中(δ13C-7.0‰^-6.2‰),氧同位素(δ18O20.2‰~22.4‰)类似于沉积岩,在150~200℃时,据公式1000 lnα方解石-水=4.01×106/T2-4.66×103/T+1.71计算,与矿化后期结核状方解石平衡的流体的δ18O流体介于7.1‰~12.7‰之间,此外,结核状方解石Sr含量较高(Sr 240~817μg/g),富放射成因Sr(87Sr/86Sr 0.710235~0.710347)。金属硫化物铅同位素(206Pb/204Pb18.373~18.452,207Pb/204Pb 15.605~15.668,208Pb/204Pb 38.524~38.726)在铅演化图解上位于造山带演化线与上地壳演化线之间,变化范围类似于兰坪盆地上地壳沉积岩系和喜马拉雅期岩浆岩。综合分析认为,金顶铅锌矿至少存在两期热液矿化事件,主矿化期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富含有机质的上三叠统三合洞组灰岩中的地层水,可能有深源组分的加入;矿化后期成矿流体系大气降水。成矿流体在盆地中迁移时与围岩(含膏岩)发生了强烈的水岩反应。成矿金属可能来源于上三叠统三合洞组灰岩和喜马拉雅期岩浆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 同位素 同位素 金顶锌矿 兰坪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诸广山花岗岩体中段锶氧铅硫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沈吉 赵懿英 刘道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8-42,共5页
诸广山中段花岗岩体的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215.23Ma,属印支期。锶同位素初始比值为0.7229,Rb/Sr比值为1.09~15.6,初始^(206)Pb/^(204)Pb(18.216~19.042)和^(207)Pb/^(204)Pb(15.605~15.801)较高。全岩δ^(18)O为10.6‰~12.4‰,... 诸广山中段花岗岩体的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215.23Ma,属印支期。锶同位素初始比值为0.7229,Rb/Sr比值为1.09~15.6,初始^(206)Pb/^(204)Pb(18.216~19.042)和^(207)Pb/^(204)Pb(15.605~15.801)较高。全岩δ^(18)O为10.6‰~12.4‰,δ^(18)O-^(87)Sr/^(86)Sr相关趋势呈水平方向展布。硫同位素绝大部分在零值左右摆动,从早到晚变化范围逐渐变小。这些表明岩体是源于上地壳的改造型花岗岩,并经过了岩浆阶段,且在早期岩浆岩基础上又经过了多次重熔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地幔流体成矿的碳、氢、氧、硫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9
13
作者 田世洪 丁悌平 毛景文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3-547,共5页
选取 2种主要矿石类型———碳酸岩伟晶岩型矿石和重晶石伟晶岩型矿石进行了成矿流体的C、H、O、S同位素测试 ,获得δ13 CV PDB值为 - 3.0‰~ - 5 .6‰ ,δDV SMOW 值为 - 5 7‰~ - 88‰ ,δ18OH2 O VSMOW 值为 8.0‰~ 13.3‰ ,δ3 4... 选取 2种主要矿石类型———碳酸岩伟晶岩型矿石和重晶石伟晶岩型矿石进行了成矿流体的C、H、O、S同位素测试 ,获得δ13 CV PDB值为 - 3.0‰~ - 5 .6‰ ,δDV SMOW 值为 - 5 7‰~ - 88‰ ,δ18OH2 O VSMOW 值为 8.0‰~ 13.3‰ ,δ3 4 SV CDT值为3.3‰~ 5 .9‰ ,以及方解石的δ13 CV PDB值为 - 6 .9‰和δ18OV SMOW 值为 7.3‰~ 7.4‰。所有这些数据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矿床 地幔流体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准噶尔地区富硫型与贫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成矿流体与碳、硫、铅同位素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莉娟 王京彬 +2 位作者 王玉往 朱和平 曲丽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82-1388,共7页
对新疆准噶尔地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中富硫型的阔尔真阔腊金矿、贫硫型的石英滩金矿进行了流依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爆裂温度、包裹体气液相成分、H、O 同位素、矿体围岩及脉石英包裹体 C 同位素、矿体中黄铁矿等 S、Ph 同位素等系统... 对新疆准噶尔地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中富硫型的阔尔真阔腊金矿、贫硫型的石英滩金矿进行了流依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爆裂温度、包裹体气液相成分、H、O 同位素、矿体围岩及脉石英包裹体 C 同位素、矿体中黄铁矿等 S、Ph 同位素等系统地进行了研究,综合研究表明,本区该类型金矿成矿流体一般温度低、盐度低,来源主要为循环的大气水、矿石中黄铁矿的 S、Pb 同位素均为深源,暗示金的深部来源:矿体石英包裹体中 CO_2的δ^(13)C 为低于-10‰的有机碳,反映了本区年轻的富含有机质的沉积地层参与了金的成矿。此外,本文首次提出了富硫型阔尔真阔腊金矿床成矿流体中有侵入岩浆热液参与,深部有多金属成矿远景;贫硫型石英滩金矿没有侵入岩浆热液的参与,成矿仅与火山古热液活动有关,其成矿较单一。此外,阔尔真阔腊金矿中低温流体活动较强,金矿化也较强:石英滩金矿低温流体活动相对较弱,金矿化也较弱,也体现了该类型金矿床低温流体活动的越强烈,金矿化越强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准噶尔地区 低温热液金矿床 成矿流体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凡口铅锌矿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15
作者 韩英 王京彬 +3 位作者 祝新友 郭宁宁 李顺庭 王艳丽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2-648,共7页
广东凡口超大型铅锌矿床产于泥盆系台地碳酸盐岩中,矿床成因仍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含矿地层岩石以及矿石系统的碳、氧同位素分析研究,发现紫色砂岩的褪色蚀变和碳酸盐岩的白云石化与盆地卤水作用密切相关,褪色蚀变砂岩中的碳酸盐胶结物... 广东凡口超大型铅锌矿床产于泥盆系台地碳酸盐岩中,矿床成因仍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含矿地层岩石以及矿石系统的碳、氧同位素分析研究,发现紫色砂岩的褪色蚀变和碳酸盐岩的白云石化与盆地卤水作用密切相关,褪色蚀变砂岩中的碳酸盐胶结物具有显著低的δ13C和δ18O值,与矿石中碳酸盐矿物相似,白云石化的碳酸盐岩之δ13C和δ18O值介于灰岩与矿石中碳酸盐矿物之间。研究表明,盆地卤水活动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卤水性质与成矿流体的C、O同位素组成相似,凡口矿床更多地表现出密西西比河谷型(MVT)矿床的特点。卤水沿泥盆系底部碎屑岩运移,引起碎屑岩的褪色蚀变以及上部灰岩的白云石化,促进了铅锌的富集与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同位素 同位素 热卤水 凡口锌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准噶尔—东天山地区产于韧性剪切带中的金矿床成矿流体与碳、硫、铅同位素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莉娟 王京彬 +1 位作者 王玉往 朱和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6-493,共8页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是新疆准噶尔—东天山地区重要金矿类型。本文以科克萨依、康古尔、红石金矿为典型矿床,研究它们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爆裂温度、包裹体成分、包裹体水的来源等,并进行了硫、铅同位素及近矿围岩碳同位素、矿体石英...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是新疆准噶尔—东天山地区重要金矿类型。本文以科克萨依、康古尔、红石金矿为典型矿床,研究它们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爆裂温度、包裹体成分、包裹体水的来源等,并进行了硫、铅同位素及近矿围岩碳同位素、矿体石英包裹体中CO2、CH4气体的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硫、铅为深源,暗示了本区金成矿物质的地幔来源。部分碳为有机碳,反映了本区年轻碳质沉积地层中有机碳参与了金的迁移与成矿作用。综合研究表明,在本区特定的后碰撞地质背景下,在构造挤压与伸展作用中形成的韧性剪切带中的金矿床金成矿物质源于深源,成矿流体主要是变质水。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碳质围岩地层有机碳参与成矿,变质流体与岩浆热液及天水等流体的不同程度的混合与叠加,形成本区特征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准噶尔-东天山地区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 流体包裹体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家子铅锌矿床氢、氧、碳和硅稳定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蒋少涌 丁悌平 +1 位作者 万德芳 孙利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43-151,共9页
本文通过对八家子矿床的氢、氧、碳和硅稳定同位素研究,揭示了矿床成矿热液的来源及演化问题。研究表明,成矿热液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随着成矿过程的进行加入的大气降水比重越来越大,到晚期可能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热液中碳和硅质的来... 本文通过对八家子矿床的氢、氧、碳和硅稳定同位素研究,揭示了矿床成矿热液的来源及演化问题。研究表明,成矿热液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随着成矿过程的进行加入的大气降水比重越来越大,到晚期可能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热液中碳和硅质的来源早期也是以岩浆来源为主,在成矿过程中演变为岩浆来源和地层来源两者的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矿床 稳定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花敖包特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流体包裹体及硫、铅、氢、氧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40
18
作者 陈永清 周顶 郭令芬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78-1491,共14页
内蒙古花敖包特铅锌银多金属热液型脉状矿床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中南段。结合其蚀变矿化特征,依据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的生成顺序,矿化阶段可划分为自形石英-黄铁矿阶段、闪锌矿-方铅矿阶段及他形黄铁矿-毒砂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该... 内蒙古花敖包特铅锌银多金属热液型脉状矿床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中南段。结合其蚀变矿化特征,依据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的生成顺序,矿化阶段可划分为自形石英-黄铁矿阶段、闪锌矿-方铅矿阶段及他形黄铁矿-毒砂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该矿床的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146.7~274.3℃)、低盐度(w(NaCl)为0.54%~8.52%)及低密度(0.790~0.943g/cm3)的特点;流体成矿压力及成矿深度估算结果表明,该矿床形成于中深—浅成的环境。矿石中金属硫化物的硫、铅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壳幔混合来源的特征。成矿流体氢、氧同位素组成:δ18 OSMOW为-11.78‰^-6.01‰,δD为-110.90‰^-70.30‰,表明该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由岩浆水与下渗的大气降水混合组成。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认为该矿床是在大兴安岭南段中生代伸展造山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受深断裂、早白垩世构造岩浆活动及寿山沟组多重地质因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脉状铅锌银多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敖包特 多金属矿床 流体包裹体 硫、铅、、氧同位素 成因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塘坝富硒硅质岩成因及沉积环境探讨:硅、氧、碳和硫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1
19
作者 冯彩霞 刘家军 +2 位作者 刘燊 胡瑞忠 池国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53-1259,共7页
鄂西渔塘坝含碳硅质岩段(P_1~3m)为硒矿床的主要赋硒层位,其硅、氧同位素组成δ^(30)Si变化范围为0.5‰~1.8‰(平均1.25‰);δ^(18)O为22.7‰~27.1‰(平均25.3‰);硅质岩中黄铁矿δ^(34)S的值变化范围为-27.7‰~5.65‰,幅度大于20‰... 鄂西渔塘坝含碳硅质岩段(P_1~3m)为硒矿床的主要赋硒层位,其硅、氧同位素组成δ^(30)Si变化范围为0.5‰~1.8‰(平均1.25‰);δ^(18)O为22.7‰~27.1‰(平均25.3‰);硅质岩中黄铁矿δ^(34)S的值变化范围为-27.7‰~5.65‰,幅度大于20‰;硅质岩层位中方解石样品的δ^(13)C值范围为4.19‰~0.52‰。综合研究表明,渔塘坝硅质岩在成因上主要表现为热水沉积特征,成岩温度为45℃,形成于半封闭的浅海至滨浅海(滞留的盆地)缺氧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氧、碳同位素 成因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安庆铁铜矿床物质来源与演化——地质和硫、碳、氧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光树 温汉捷 +4 位作者 胡瑞忠 范良伍 燕永锋 毛致博 王凯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1-663,共13页
安庆铁铜矿床是安徽沿江地区具代表性的大型铁铜矿床之一,其形成机制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在分析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矿石和围岩的硫、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了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矿床具有显... 安庆铁铜矿床是安徽沿江地区具代表性的大型铁铜矿床之一,其形成机制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在分析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矿石和围岩的硫、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了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矿床具有显著的水平分带特征。矿石硫化物δ^(34)S值范围为-6.5‰~10.6‰,变化大,闪长岩浆为成矿提供了大部分硫,前三叠纪碎屑地层和三叠纪围岩提供了部分硫;从闪长岩体到围岩,δ^(34)S值呈V字型变化,是不同来源硫混合的结果。碳酸盐矿物δ^(13)C范围为-5.5‰~2.0‰,从外带到内带呈下降趋势,表明碳主要源自岩浆热液,混入了部分地层碳。近矿围岩中δ^(13)C和δ^(18)O值相对地层偏低,是流体改造作用的结果。外接触带致密块状磁铁矿体具有最低的δ^(18)O值和部分贯入成因地质特征,可能为高温流体沿接触带和断层贯入充填的产物。综合研究认为,该矿床可能存在流体贯入充填与热液交代两种成矿形式。高温富铁流体贯入接触带形成了外带块状磁铁矿体,其分异热液与闪长岩体的交代作用、地层流体混入等综合作用形成了矽卡岩型铜矿体和含铜蚀变闪长岩,二者在空间上的叠加构成了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不同成矿方式的叠加导致了矿床分带及元素迁移特征有别于典型矽卡岩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庆铁铜矿床 矽卡岩 硫、碳、同位素 成矿过程 成矿物质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