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0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一阶差分光谱的海水硝酸盐氮与亚硝酸盐氮测量方法
1
作者 梁星辉 冯巍巍 +2 位作者 蔡宗岐 王焕卿 杨剑炼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1,共7页
硝酸盐氮与亚硝酸盐氮是海洋水质监测的重点参数,也是研究海洋氮循环的重要参考。紫外吸收光谱法操作简单,响应快速,适用于多种水质参数监测,但测量中硝酸盐氮与亚硝酸盐氮存在混叠干扰以及海水离子干扰。提出了一种硝酸盐氮与亚硝酸盐... 硝酸盐氮与亚硝酸盐氮是海洋水质监测的重点参数,也是研究海洋氮循环的重要参考。紫外吸收光谱法操作简单,响应快速,适用于多种水质参数监测,但测量中硝酸盐氮与亚硝酸盐氮存在混叠干扰以及海水离子干扰。提出了一种硝酸盐氮与亚硝酸盐氮快速测量方法,对光谱进行一阶差分等预处理,使用相关系数搜索进行波段优化,使用BP神经网络进行浓度反演,模型的预测值与真实值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与国外同类设备进行了比对测试,两者线性相关系数为0.982。参加了烟台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2023年夏季航次,进行了应用测试,与实验室方法进行了比对分析,两者线性相关系数为0.902,说明本方法能够实现海水硝酸盐氮与亚硝酸盐氮的快速测量,为后续原位监测仪器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 亚硝酸盐 紫外吸收光谱 一阶差分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和亚硝酸盐胁迫对大口黑鲈幼鱼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杨艳杰 陈静 +5 位作者 黄雷 彭先启 焦锦彪 牛晨 易少奎 姚嘉赟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5-65,共11页
为探究氨氮和亚硝酸盐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首先通过急性胁迫实验,得到大口黑鲈幼鱼氨氮胁迫96h半致死浓度为45.057 mg/L,安全浓度为4.506 mg/L;亚硝酸盐胁迫96h的半致死浓度为1365.514 mg/L,安全浓度为1... 为探究氨氮和亚硝酸盐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首先通过急性胁迫实验,得到大口黑鲈幼鱼氨氮胁迫96h半致死浓度为45.057 mg/L,安全浓度为4.506 mg/L;亚硝酸盐胁迫96h的半致死浓度为1365.514 mg/L,安全浓度为136.551 mg/L。然后,将安全浓度设置为最大阈值,研究氨氮和亚硝酸盐短期暴露对大口黑鲈增重率、抗氧化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实验设置亚硝酸盐单独胁迫浓度为高浓度(292.35 mg/L)、中浓度(221.20 mg/L)和低浓度(147.28 mg/L);氨氮单独胁迫浓度为高浓度(10.8 mg/L)、中浓度(8.5 mg/L)和低浓度(5.3 mg/L);双胁迫浓度为高浓度(10.0 mg/L氨氮+283.16 mg/L亚硝酸盐)、中浓度(7.5 mg/L氨氮+204.88 mg/L亚硝酸盐)和低浓度(5.4 mg/L氨氮+135.49 mg/L亚硝酸盐)。结果表明,随着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的增加,大口黑鲈的增重率明显降低。此外,研究发现亚硝酸盐单独胁迫下MDA(丙二醛)含量、GSH(谷胱甘肽)和T-AOC(总抗氧化能力)活性显著下降;gst(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和g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在鳃中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 sod(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在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鳃组织中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在中浓度组中脾脏中显著升高, cat(过氧化氢酶基因)在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的脾脏及高浓度组鳃中表达量显著升高。氨氮单独胁迫的高浓度组T-SOD(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低浓度组MDA含量降低,而中浓度组T-AOC和GSH活性降低;gst、gpx、sod和cat的相对表达量在鳃中显著升高。氨氮和亚硝酸盐双胁迫的高浓度组MDA含量和T-SOD活性升高,中浓度组MDA含量、T-SOD、GSH和T-AOC活性显著下降,而低浓度组MDA含量降低;此外低浓度组gst、gpx、sod和cat在肝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升高,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则是在鳃中表达量显著升高。因此,氨氮和亚硝酸盐急性胁迫会引起大口黑鲈的氧化应激,而抗氧化酶和抗氧化基因的变化可能与活性氧的清除过程有关,能够避免环境的变化对鱼体造成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 抗氧化 大口黑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和亚硝酸盐氮胁迫对四角蛤蜊呼吸代谢影响
3
作者 柴鸿煦 邵晓娟 +6 位作者 刘文珂 丁香明 张国柱 陈彦豫 徐蕴锐 霍忠明 王华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盐度和亚硝酸盐氮会对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造成环境胁迫作用,本研究以盐度30的天然海水为对照,通过设置盐度梯度(25、20和15)和不同亚硝酸盐氮浓度(1.0、1.5和2.0 mg/L),考察盐度和亚硝酸盐氮交互作用对四角蛤蜊的耗氧率、排... 盐度和亚硝酸盐氮会对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造成环境胁迫作用,本研究以盐度30的天然海水为对照,通过设置盐度梯度(25、20和15)和不同亚硝酸盐氮浓度(1.0、1.5和2.0 mg/L),考察盐度和亚硝酸盐氮交互作用对四角蛤蜊的耗氧率、排氨率、鳃丝结构变化及Na^(+)/K^(+)-ATP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盐度30时四角蛤蜊的耗氧率最高可达3.160 mg/g/h,但盐度15时耗氧率仅为0.726 mg/g/h,说明盐度显著影响四角蛤蜊的耗氧率(P<0.05),但亚硝酸盐氮对四角蛤蜊耗氧率的影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盐度15~30时,四角蛤蜊的排氨率为0.076~0.131 mg/g/h,但当盐度30海水中亚硝酸盐氮浓度为1~2 mg/L时,四角蛤蜊的排氨率升高至0.313~0.394 mg/g/h,说明海水中亚硝酸盐氮浓度变化对四角蛤蜊排氨率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盐度对其排氨率的影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由O∶N值可知,在盐度和亚硝酸盐氮影响下四角蛤蜊由主要依赖脂质和糖类代谢的模式转向蛋白质代谢。同时,本研究发现低盐度和高亚硝酸盐氮浓度下,四角蛤蜊鳃丝结构受损较为严重,具体表现为:鳃小片间隙扩张、鳃丝弯曲且收缩肿胀、部分鳃间隔细胞脱落,Na^(+)/K^(+)-ATP酶活力变化幅度较小,表明盐度和亚硝酸盐氮双因素胁迫对四角蛤蜊呼吸代谢的影响更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可为四角蛤蜊养殖生物学和滩涂环境水质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角蛤蜊 盐度 亚硝酸盐 呼吸代谢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皇岛饮马河流域氮污染特征及硝酸盐来源解析
4
作者 张恩广 姜菁秋 +4 位作者 郭婧文 彭嘉玉 雷坤 程全国 柏中波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2-891,共10页
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城镇化地区的河流氮污染问题日益加剧,过量氮输入引发了河流富营养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其复杂的来源与转化过程对流域管理和污染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于2023年枯水期和丰水期降雨前后对秦皇岛饮马河支流以及干流的上游、... 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城镇化地区的河流氮污染问题日益加剧,过量氮输入引发了河流富营养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其复杂的来源与转化过程对流域管理和污染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于2023年枯水期和丰水期降雨前后对秦皇岛饮马河支流以及干流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进行了实地采样,分析了不同形态氮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结合氮氧同位素技术和MixSIAR模型,评估了不同污染来源对水体硝酸盐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研究区TN和NO_(3)^(-)-N浓度表现为支流<上游<下游<中游的特征,NH_(4)^(+)-N浓度整体较低,氮浓度受到降雨的冲刷作用和稀释作用共同影响。水体硝酸盐的来源主要为大气沉降、粪便及污水、土壤氮源以及农业化肥,河流未发生明显的反硝化作用和氨挥发作用,枯水期水体的转化过程以硝化作用为主,丰水期硝化作用不明显。枯水期和丰水期降雨前,水体硝酸盐的来源以城镇源(粪便及污水)为主,丰水期降雨后,农业源(农业化肥和土壤氮源)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建议枯水期加强生活污水的治理,丰水期合理施用农业化肥,以降低氮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揭示了不同环境条件下河流氮的时空变化特征与驱动机制,为了解河流氮迁移转化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马河流域 污染 硝酸盐 同位素 MixSIAR模型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对美洲鲥幼鱼的急性胁迫研究
5
作者 朱俊鹏 陆根海 +3 位作者 施永海 李雪松 曹祥德 李二超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6期24-29,共6页
采用水生生物毒性试验方法,开展了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对美洲鲥幼鱼的急性胁迫试验。采集美洲鲥幼鱼不同胁迫时间下的肝脏组织,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结果表明,美洲鲥幼鱼在氨氮和亚... 采用水生生物毒性试验方法,开展了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对美洲鲥幼鱼的急性胁迫试验。采集美洲鲥幼鱼不同胁迫时间下的肝脏组织,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结果表明,美洲鲥幼鱼在氨氮和亚硝酸盐氮胁迫24,48,72和96 h时,半致死浓度分别为70.20,53.00,46.80和46.50 mg/L和776.80,679.40,568.50和537.70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4.65和53.80 mg/L。氨氮和亚硝酸盐氮胁迫下的SOD、CAT和GPX活性,均随时间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并在96 h时活性达到最低值。在氨氮胁迫下,SOD活性整体呈下降趋势,CAT和GPX活性在96 h时显著下降(P<0.05)。在亚硝酸盐氮胁迫下,SOD、CAT和GPX活性整体趋势与氨氮胁迫下相似,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在各个时间点,SOD、CAT和GPX差异均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鲥 亚硝酸盐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MAS测定土壤中亚硝酸盐氮的干扰探讨
6
作者 杨登 陈英 +2 位作者 贺小敏 王卉 廖华英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7-131,共5页
文章探讨了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亚硝酸盐氮时,硫化物、甲醛、VOCs、乙草胺、丙烯酰胺、尿素等土壤中存在的物质对分析可能产生的干扰及干扰去除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硫化物、VOCs对亚硝酸盐氮的测定结果产生正干扰。土壤提取液... 文章探讨了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亚硝酸盐氮时,硫化物、甲醛、VOCs、乙草胺、丙烯酰胺、尿素等土壤中存在的物质对分析可能产生的干扰及干扰去除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硫化物、VOCs对亚硝酸盐氮的测定结果产生正干扰。土壤提取液中加入乙酸锌+乙酸钠混合溶液并将溶液调为弱碱性(p H 10~11),可消除硫化物干扰;土壤提取液加热煮沸3~5 min,可消除VOCs的干扰。甲醛、乙草胺、丙烯酰胺、尿素基本无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土壤 亚硝酸盐 干扰 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酸盐氮急性胁迫对刺参“鲁海2号”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7
作者 王琦 胡炜 +3 位作者 李成林 韩莎 姚琳琳 赵斌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3-360,共8页
为探索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鲁海2号”对亚硝酸盐氮的适应性,在实验室条件下,开展了不同浓度亚硝酸盐氮(0、4.0、15.8、63.0、251.0和1000.0 mg·L^(-1))对刺参“鲁海2号”的急性胁迫实验,在胁迫后1、3、6、9、12、24、48... 为探索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鲁海2号”对亚硝酸盐氮的适应性,在实验室条件下,开展了不同浓度亚硝酸盐氮(0、4.0、15.8、63.0、251.0和1000.0 mg·L^(-1))对刺参“鲁海2号”的急性胁迫实验,在胁迫后1、3、6、9、12、24、48、72、96 h测定各浓度组刺参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仅亚硝酸盐氮浓度1000.0 mg·L^(-1)处理组刺参有死亡,死亡率随胁迫时间延长而升高;在亚硝酸盐氮胁迫下,刺参“鲁海2号”体腔液中ACP、AKP、SOD、CAT活性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MDA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而升高。研究表明,在低于4.0 mg·L^(-1)亚硝酸盐氮胁迫下,刺参“鲁海2号”体内非特异性免疫酶可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但在高浓度亚硝酸盐氮胁迫下,其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显著下降。在刺参“鲁海2号”养殖生产中,建议水体亚硝酸盐氮浓度应控制在4.0 mg·L^(-1)以下,为新品种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更好地体现出良种增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鲁海2号” 亚硝酸盐 急性胁迫 非特异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硝酸盐氮稳定同位素比值测定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袁红朝 贺珍 +6 位作者 张丽萍 耿梅梅 许丽卫 陈闻 彭灿 唐思宇 王久荣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9-895,共7页
水体中过量的硝酸盐会导致严重的水生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氮稳定同位素技术为水体污染来源的判断及水生系统氮素转化机理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在前人基础上,通过开发Cu^(2+)-Cd复合催化结合超声波辅助加速反应,优化硝酸盐氮同... 水体中过量的硝酸盐会导致严重的水生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氮稳定同位素技术为水体污染来源的判断及水生系统氮素转化机理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在前人基础上,通过开发Cu^(2+)-Cd复合催化结合超声波辅助加速反应,优化硝酸盐氮同位素比值测定前处理方法。考察了Cu^(2+)添加量、超声功率以及反应时间变化对NO_(3)^(-)-N转化生成N_(2)O气体及其氮同位素比值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并采用不同^(15)N同位素比值的KNO_(3)标准溶液结合气体预浓缩装置与稳定同位素质谱仪联用系统对新方法进行了验证。新方法单次反应体系中氮最低量为1.0μg,其中自然丰度和高丰度样品δ^(15)N分析精度小于1‰,富集样品的^(15)N分析精度可达0.1 atom%以内(CV<1%);且所有标准样品的^(15)N测定值与参考值基本一致。将优化后的方法应用于不同来源水样中硝酸盐氮稳定同位素比值测定,均可获得较好的精度,较原方法提高了前处理效率,且精度更优。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单,耗时短,适用于水中硝酸盐氮稳定同位素比值测定的批量、快速前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 硝酸盐 同位素测定 前处理 超声波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酸盐氮对凡纳滨对虾毒性和抗病相关因子影响 被引量:91
9
作者 黄翔鹄 李长玲 +2 位作者 郑莲 刘楚吾 周洁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6-471,共6页
用常规生物毒性实验方法,在不同盐度下进行亚硝酸盐氮对凡纳滨对虾的急性毒性实验;并加亚硝酸盐氮于凡纳滨对虾的养殖环境中,检测与抗病力相关因子的变化。研究亚硝酸盐氮对凡纳滨对虾的毒性和抗病力相关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对亚... 用常规生物毒性实验方法,在不同盐度下进行亚硝酸盐氮对凡纳滨对虾的急性毒性实验;并加亚硝酸盐氮于凡纳滨对虾的养殖环境中,检测与抗病力相关因子的变化。研究亚硝酸盐氮对凡纳滨对虾的毒性和抗病力相关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对亚硝酸盐氮的毒性有较大影响。盐度为31时,24hLC50、48hLC50、72hLC50和96hLC50分别为314.9mg/L1、75.3mg/L1、00.2mg/L和89.0mg/L;盐度为17时,分别为132.3mg/L、65.6mg/L、51.3mg/L和39.5mg/L。盐度31实验组的亚硝酸盐氮半致死浓度均显著(P<0.05)高于盐度17实验组。在低盐度条件下亚硝酸盐氮的毒性较强。亚硝酸盐氮对凡纳滨对虾抗病力相关因子有显著的影响。亚硝酸盐氮浓度为4.0mg/L和8.0mg/L时,其血细胞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酚氧化酶(PO)活力、抗菌活力(Ua)、溶菌活力(UL)和血清蛋白含量均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不吸污组抗病力相关因子活性均显著(P<0.05)低于吸污组。低浓度的亚硝酸盐氮可降低凡纳滨对虾抗病能力,亚硝酸盐氮浓度越高,其抗病能力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 凡纳滨对虾 抗病力 急性毒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溶氧水平下氨氮和亚硝酸盐对黄颡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83
10
作者 李波 樊启学 +6 位作者 张磊 方巍 杨凯 孙存军 沈志刚 杨磊 周华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35,共5页
在高溶氧(10.77±0.40)mg/L、中溶氧(6.89±0.33)mg/L和低溶氧(3.45±0.54)mg/L水平下,研究了氨氮和亚硝酸盐对黄颡鱼急性毒性效应。结果显示:高溶氧水平下,氨氮和亚硝酸盐对黄颡鱼的96 h-LC50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148.1 m... 在高溶氧(10.77±0.40)mg/L、中溶氧(6.89±0.33)mg/L和低溶氧(3.45±0.54)mg/L水平下,研究了氨氮和亚硝酸盐对黄颡鱼急性毒性效应。结果显示:高溶氧水平下,氨氮和亚硝酸盐对黄颡鱼的96 h-LC50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148.1 mg/L(125.03~172.37 mg/L)、206.52 mg/L(164.25~246.23 mg/L);在中等溶氧水平下,氨氮和亚硝酸盐对黄颡鱼的96 h-LC50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106.69 mg/L(89.92~123.70 mg/L)、145.77 mg/L(116.77~174.77 mg/L);而低溶氧水平下,氨氮和亚硝酸盐对黄颡鱼的96 h-LC50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68.03 mg/L(58.32~77.89 mg/L)、81.33 mg/L(64.76~96.70 mg/L)。结果表明,在3种溶氧条件下,氨氮对黄颡鱼的毒性明显大于亚硝酸盐对黄颡鱼的毒性,因而氨氮对黄颡鱼的毒性成为其养殖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亚硝酸盐 溶解氧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季节循环分析 被引量:36
11
作者 石强 陈江麟 李崇德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2-39,共8页
根据1985-1987年期间19个月份的断面调查资料分析,莱州湾?渤海湾是硝酸盐氮浓度较高的海域,辽东湾?渤海湾是亚硝酸盐氮浓度较高的海域?硝酸盐氮浓度冬季最高,夏季最低;亚硝酸盐氮浓度秋季最高,春季最低?硝酸盐氮浓度的季节变化在莱州湾... 根据1985-1987年期间19个月份的断面调查资料分析,莱州湾?渤海湾是硝酸盐氮浓度较高的海域,辽东湾?渤海湾是亚硝酸盐氮浓度较高的海域?硝酸盐氮浓度冬季最高,夏季最低;亚硝酸盐氮浓度秋季最高,春季最低?硝酸盐氮浓度的季节变化在莱州湾?渤海湾海域最大;亚硝酸盐氮浓度的季节变化在辽东湾最大?在分析海域,秋季平均硝酸盐氮浓度表?底层差异最大;夏季平均亚硝酸盐氮浓度表?底层差异最大?海洋生物化学过程是引起渤海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渤海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基本维持着准平衡态季节循环,底层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准平衡态季节循环比较稳定,表层的季节循环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 亚硝酸盐 准平衡态 季节循环 渤海 海水 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对暗纹东方鲀稚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15
12
作者 孙侦龙 朱永祥 +2 位作者 刘大勇 郭正龙 王耀辉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5-139,共5页
在水温21~23℃,pH 8.2~8.5,溶解氧6.00~7.50mg/L的条件下,采用半静水法研究了非离子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对全长(1.6±0.2)cm、体质量为(0.11±0.05)g的暗纹东方鲀稚鱼的急性毒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暗纹东方鲀稚鱼受到非离子... 在水温21~23℃,pH 8.2~8.5,溶解氧6.00~7.50mg/L的条件下,采用半静水法研究了非离子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对全长(1.6±0.2)cm、体质量为(0.11±0.05)g的暗纹东方鲀稚鱼的急性毒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暗纹东方鲀稚鱼受到非离子氨氮和亚硝酸盐氮胁迫后,先后出现鱼体体色变白、扭曲、侧游、失去平衡、昏迷等中毒症状。随着非离子氨氮和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的提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暗纹东方鲀稚鱼死亡率逐渐升高,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非离子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对暗纹东方鲀稚鱼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46mg/L(95%置信限0.34~0.64mg/L)和290.12mg/L(95%置信限255.16~329.87mg/L),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46 mg/L和29.01mg/L。非离子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对暗纹东方鲀稚鱼具有一定毒性,且非离子氨氮毒性大于亚硝酸盐氮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纹东方鲀 非离子氨 亚硝酸盐 急性毒性 安全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Cu^(2+)、亚硝酸盐和总氨氮对中华鲟稚鱼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44
13
作者 杜浩 危起伟 +4 位作者 刘鉴毅 杨德国 陈细华 朱永久 唐国盘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研究了苯酚、Cu2+、亚硝酸盐和总氨氮对8~12日龄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稚鱼的急性毒性,中华鲟稚鱼的全长为(2.36±0.10)cm,平均体重为0.07 g。结果表明:苯酚对中华鲟稚鱼24、48、72 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 研究了苯酚、Cu2+、亚硝酸盐和总氨氮对8~12日龄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稚鱼的急性毒性,中华鲟稚鱼的全长为(2.36±0.10)cm,平均体重为0.07 g。结果表明:苯酚对中华鲟稚鱼24、48、72 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97(87~109)、83(73~95)、75(69~83)mg/L和71(64~80)mg/L;Cu2+对中华鲟稚鱼的24、48、72 h和96 h的LC50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31(0.29~0.34)、0.20(0.15~0.27)、0.09(0.08~0.12)mg/L和0.07(0.06~0.10)mg/L;亚硝酸氮对中华鲟稚鱼的24、48、72 h和96 h的LC50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7.05(6.22~8.03)、4.07(1.51~7.88)、3.10(2.07~4.34)mg/L和2.57(2.31~2.85)mg/L;非离子氨对中华鲟稚鱼的24、48、72 h和96 h的LC50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67(0.64~1.07)、0.52(0.44~0.67)、0.43(0.40~0.54)mg/L和0.39(0.30~0.45)mg/L。126 mg/L苯酚浓度组中,中华鲟稚鱼的心率(119±10次/min,n=10)明显快于对照组(106±5次/min,n=10)(P<0.05);0.4 mg/L Cu2+浓度组中,稚鱼的心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别;20.30 mg/L亚硝酸氮和29.20 mg/L总氨氮浓度组中,鱼的心率分别为(112±4)次/min和(112±7)次/min,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 苯酚 CU^2+ 亚硝酸盐 总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酸盐氮胁迫对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14
作者 陈家长 臧学磊 +5 位作者 孟顺龙 瞿建宏 胡庚东 宋超 范立民 裘丽萍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97-901,共5页
试验设置了不同浓度亚硝酸盐氮(空白对照、0.75 mg·L-1、1.50 mg·L-1、3.00 mg·L-1和5.00 mg·L-1),研究了亚硝酸盐氮胁迫对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溶菌酶、碱性磷酸酶、补体C3)活... 试验设置了不同浓度亚硝酸盐氮(空白对照、0.75 mg·L-1、1.50 mg·L-1、3.00 mg·L-1和5.00 mg·L-1),研究了亚硝酸盐氮胁迫对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溶菌酶、碱性磷酸酶、补体C3)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罗非鱼血清碱性磷酸酶、溶菌酶、补体C3活性均呈现出随亚硝酸盐氮浓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且当亚硝酸盐氮浓度小于1.50 mg·L-1时,罗非鱼血清碱性磷酸酶、溶菌酶、补体C3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低于1.50 mg·L-1的亚硝酸盐氮不会对罗非鱼机体免疫力产生显著影响;而高于3.00 mg·L-1的亚硝酸盐氮胁迫能够显著(P<0.05)降低罗非鱼血清碱性磷酸酶、溶菌酶、补体C3活性,最大下降率分别达到31.75%、27.40%、14.43%,从而显示出高浓度亚硝酸盐氮(>3.00 mg·L-1)能够对罗非鱼机体产生强烈的氧化胁迫和免疫损伤,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罗非鱼对致病菌的易感性。本研究认为,3.00 mg·L-1可能是亚硝酸盐氮胁迫引起罗非鱼机体免疫力显著降低的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亚硝酸盐 免疫力 非特异性免疫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氮副球菌硝酸盐/亚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变化及对养殖水体中无机氮素的转化 被引量:9
15
作者 吴伟 刘道玉 +2 位作者 瞿建宏 范立民 王琼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44-1252,共9页
以一株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 denitrificans)为试验菌株,研究了其在不同溶氧条件下菌体内硝酸盐还原酶和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的变化及对水体中无机氮的转化。结果表明,脱氮副球菌是一株好氧细菌,当水体中存在碳源及3种不同形式的无机氮... 以一株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 denitrificans)为试验菌株,研究了其在不同溶氧条件下菌体内硝酸盐还原酶和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的变化及对水体中无机氮的转化。结果表明,脱氮副球菌是一株好氧细菌,当水体中存在碳源及3种不同形式的无机氮时,水体DO的水平决定了菌体的生长速率及对无机氮的转化利用效率。DO充足,菌体生长速率快,细胞量高,反之则生长缓慢。脱氮副球菌可有效转化不同形式的无机氮,其以同化的方式转化NH+4-N,而以反硝化方式转化去除NO-2-N和NO-3-N。反硝化作用的程度取决于细菌体内异化型硝酸盐还原酶和亚硝酸盐还原酶的活力。而异化型硝酸盐还原酶和亚硝酸盐还原酶的活力受到水体中NO-3-N和NO-2-N的含量以及DO水平的显著影响。从转化速率和效能上来看,水体DO至少应保持在3.6mg·L-1以上。将活菌数≥109个·mL-1的脱氮副球菌按0.75、1.50、2.25mg·L-1的用量加入淡水池塘养殖水体,在38d试验期内可使养殖水体中的NH+4-N下降39.71%~49.33%,NO-2-N下降50.00%~64.39%,NO-3-N下降44.44%~60.00%,高锰酸盐指数下降7.81%~21.49%,对养殖水体中的无机氮素及有机物污染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研究显示,脱氮副球菌的好氧反硝化作用可以为养殖水体有氧条件下的脱氮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球菌 反硝化 硝酸盐还原酶 亚硝酸盐还原酶 养殖水体 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联活菌制剂对养殖水体中氨氮及亚硝酸盐的降解 被引量:16
16
作者 施大林 何义进 +8 位作者 孙梅 潘良坤 刘淮 胡凌 周群兰 陈秋红 张维娜 徐跑 匡群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63-666,共4页
利用四联活菌制剂,在室内进行了对养殖池塘水体中氨氮及亚硝酸盐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光合细菌、纳豆芽孢杆菌、乳酸菌、硝化细菌具有较好的氨氮、亚硝酸盐降解性能,随着添加质量浓度的增加,氨氮、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增加;各菌株氨氮降... 利用四联活菌制剂,在室内进行了对养殖池塘水体中氨氮及亚硝酸盐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光合细菌、纳豆芽孢杆菌、乳酸菌、硝化细菌具有较好的氨氮、亚硝酸盐降解性能,随着添加质量浓度的增加,氨氮、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增加;各菌株氨氮降解能力依次为:乳酸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纳豆芽孢杆菌;亚硝酸盐降解能力依次为:硝化细菌>纳豆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四联活菌制剂对养殖水体中氨氮及亚硝酸盐降解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纳豆芽孢杆菌的协同作用对氨氮、亚硝酸盐的降解效果更显著、快速。当制剂添加量分别为1.5、3.04、.5 kg/hm2时,5 d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2%、80%、74%,亚硝酸盐的去除率接近100%,结果均显著高于添加同剂量单一菌株时的氨氮、亚硝酸盐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乳酸菌 纳豆芽孢杆菌 硝化细菌 四联活菌制剂 亚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水质分析仪快速定量检测地表水中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 被引量:7
17
作者 郝红 周怀东 +4 位作者 高博 刘欠欠 陆瑾 高继军 袁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34-437,共4页
利用新型的Thermo Scientific Gallery全自动水质分析仪,检测过程中自动完成加样本、读空白、加试剂、反应显色、比色检测和数据处理等步骤。检测方法来源于美国环保署标准水质检测方法。该仪器具有样品和试剂耗量少、灵敏度高、重复性... 利用新型的Thermo Scientific Gallery全自动水质分析仪,检测过程中自动完成加样本、读空白、加试剂、反应显色、比色检测和数据处理等步骤。检测方法来源于美国环保署标准水质检测方法。该仪器具有样品和试剂耗量少、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检测过程容易实现自动化、标准化和信息化,适用于水质和环境检测领域大量样品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 亚硝酸盐 分光光度法 全自动分立式分析技术 地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氏沼虾育苗水体氨氮、亚硝酸盐氮的变化规律及对幼体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毕英佐 李桂峰 +2 位作者 李海燕 成应机 林禄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7-70,共4页
用柰氏试剂法和重氮 -偶氮比色法分别在罗氏沼虾工厂化育苗期间对幼体较为敏感的水中氨氮 (NH3 -Nt)、非离子氨氮 (NH3 -Nm)、亚硝酸盐氮 (NO-2 -N)进行监测 ,以期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及对幼体成活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水中NH3 -Nt、NH3 ... 用柰氏试剂法和重氮 -偶氮比色法分别在罗氏沼虾工厂化育苗期间对幼体较为敏感的水中氨氮 (NH3 -Nt)、非离子氨氮 (NH3 -Nm)、亚硝酸盐氮 (NO-2 -N)进行监测 ,以期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及对幼体成活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水中NH3 -Nt、NH3 -Nm 与NO-2 -N无明显的日变化规律 ,但在整个育苗期间NH3 -Nt、NH3 -Nm 与NO-2 -N含量的变化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其变化与管理方式有关 .在幼体发育期间 ,水中NH3 -Nm 的含量超过 0 11mg/L ,6d时 ,幼体变态时间延长、存活率低 .建议罗氏沼虾育苗水中的NH3 -Nm 含量控制在 0 11mg/L以下 ,并通过适当调整水的pH值减少NH3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育苗水体 亚硝酸盐 变化规律 幼体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危害及治理 被引量:40
19
作者 王彦波 许梓荣 邓岳松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46-48,共3页
随着生物工程技术、水处理技术、自动监测及计算机控制等高新技术的应用,把水产养殖业从自然生态系引入人工(或半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的新境界。养殖方式的进步在大幅度提高产量,推动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同时,对自身所依赖的水环境的破坏... 随着生物工程技术、水处理技术、自动监测及计算机控制等高新技术的应用,把水产养殖业从自然生态系引入人工(或半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的新境界。养殖方式的进步在大幅度提高产量,推动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同时,对自身所依赖的水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剧。1993年,我国半密集型对虾养殖产量大幅度滑坡(从1992年的22万吨下降到1993年的5万吨,降低约70%),其主要原因就是养殖场排放的污染物使水源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亚硝酸盐 危害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炭纤维对氨氮、亚硝酸盐氮的去除及其优势降解菌的鉴定 被引量:13
20
作者 尹艳娥 胡中华 沈新强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7-200,共4页
采用生物活性炭纤维(BACF)水处理装置处理微污染原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最佳去除率达到90.0%以上,使微污染原水中氨氮质量浓度由《地表水质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提高到Ⅰ类.通过多点采样,多次反复筛选,从自制的BACF水... 采用生物活性炭纤维(BACF)水处理装置处理微污染原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最佳去除率达到90.0%以上,使微污染原水中氨氮质量浓度由《地表水质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提高到Ⅰ类.通过多点采样,多次反复筛选,从自制的BACF水处理装置中筛选出对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具有较强去除效能的优势菌种.通过对菌株的个体形态特征、菌落形态特征进行观察,采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最终确定2种优势菌为恶臭假单胞菌和芽孢杆菌属.推断出生物活性炭纤维水处理装置微生物降解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可能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炭纤维 亚硝酸盐 优势降解菌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