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催化硝酸根还原制氨 被引量:1
1
作者 于一夫 周瑾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1期273-279,共7页
在创新教育背景下,以硝酸根电催化还原制氨为反应案例,将科研成果融入到实验教学中。基于学生已掌握的实验技能和基础电化学知识,利用电化学测量技术、核磁共振波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探究催化剂电催化硝酸根还原制氨的性能。通过具... 在创新教育背景下,以硝酸根电催化还原制氨为反应案例,将科研成果融入到实验教学中。基于学生已掌握的实验技能和基础电化学知识,利用电化学测量技术、核磁共振波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探究催化剂电催化硝酸根还原制氨的性能。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电催化的基本原理,掌握基础的电化学测量技术,激发学生对电化学合成的兴趣。本教学实验内容丰富,涉及多学科知识,满足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需求,有利于学生创新发散思维的培养,符合新时代学科教育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 硝酸根还原 电化学测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镍负载CuO纳米花的构筑及电化学硝酸根还原制氨的性能
2
作者 黄顺元 刘律飞 +2 位作者 顾韵洁 葛帅辰 李静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3-69,共7页
电化学硝酸根还原制氨(Nitrate reduction to ammonia, NRA)是以硝酸根和水分别作为氮和氢的来源,采用电化学的途径实现室温下氨的绿色合成兼去除水中硝酸盐污染物,对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然而,硝酸根到氨是一个... 电化学硝酸根还原制氨(Nitrate reduction to ammonia, NRA)是以硝酸根和水分别作为氮和氢的来源,采用电化学的途径实现室温下氨的绿色合成兼去除水中硝酸盐污染物,对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然而,硝酸根到氨是一个复杂的8e-转移过程且伴随着激烈的析氢副反应,这严重制约了合成氨的选择性和法拉第效率。为此,采用水热合成法及后续的热处理设计制备了泡沫镍负载氧化铜纳米花催化剂并探究其电化学硝酸根还原制氨性能。通过调控硝酸铜与尿素比例、热解温度等合成条件,达到泡沫镍(Ni foam, NF)均匀负载CuO纳米花的目的。结果表明,当Cu(NO3)2、CO(NH2)2的物质的量比为1∶6时,所得到的目标催化剂(CuO-6@NF)在法拉第效率、NH3产率、选择性和硝酸盐转换率方面表现出最佳性能。在-0.23 V vs.RHE情况下,CuO-6@NF NH3的产率达到1.15 mmol·h-1·cm-2,选择性为89.36%,总氮的去除率高达96.71%。此外,该催化剂还表现出良好的再现性、高稳定性以及较宽泛浓度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根还原 合成氨 电催化剂 CuO纳米花 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猪场处理尾水灌溉对太湖地区水稻土硝酸根异化还原为铵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卢伟伟 施卫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20-1127,共8页
以太湖地区的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湖白土)和底潜简育水耕人为土(乌栅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15N示踪实验研究了养猪场处理尾水灌溉对土壤硝酸根异化还原为铵(DNRA)的影响。底潜简育水耕人为土(乌栅土)DNRA速率和相对潜势分别为N 0.68~0... 以太湖地区的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湖白土)和底潜简育水耕人为土(乌栅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15N示踪实验研究了养猪场处理尾水灌溉对土壤硝酸根异化还原为铵(DNRA)的影响。底潜简育水耕人为土(乌栅土)DNRA速率和相对潜势分别为N 0.68~0.79 mg kg-1d-1(以干土计)和34.61%~44.45%;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湖白土)DNRA速率和相对潜势分别为N 1.14~1.41 mg kg-1d-1(以干土计)和54.24%~106.70%。养猪场处理尾水对2种土壤的DNRA速率均影响不大;养猪场处理尾水对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湖白土)DNRA相对潜势影响不大而明显降低了底潜简育水耕人为土(乌栅土)DNRA相对潜势。相关分析表明,土壤DNRA相对潜势与培养开始(r=0.836,p<0.05,n=6)和结束(r=0.936,p<0.01,n=6)时的土壤溶解有机碳/硝态氮(DOC/NO3--N)均显著正相关,而与培养始末土壤Eh和DOC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太湖地区底潜简育水耕人为土(乌栅土)具有较高的DNRA潜势,实践上有可能通过调控DN-RA过程实现保持土壤氮素而减少农田氮损失的目的;尾水灌溉主要通过改变土壤DOC/NO3--N而影响DN-RA对NO3-异化还原的贡献,且其影响因土壤类型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灌 硝酸异化还原为铵 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湖白土) 底潜简育水耕人为土(乌栅土) DOC NO3-—N E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土Fe^(2+)氧化耦合硝酸根异化还原成铵(DNRA)及其对氧气存在和碳源添加的响应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敏 李进芳 +4 位作者 魏志军 李承霖 夏永秋 单军 颜晓元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3-262,共10页
以江苏常熟和湖南桃源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15N示踪实验研究水稻土中Fe^(2+)氧化耦合硝酸根异化还原成铵(Dissimilatory nitrate reduction to ammonium,DNRA)过程及其对氧气存在和碳源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两种水稻土中均存在Fe^... 以江苏常熟和湖南桃源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15N示踪实验研究水稻土中Fe^(2+)氧化耦合硝酸根异化还原成铵(Dissimilatory nitrate reduction to ammonium,DNRA)过程及其对氧气存在和碳源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两种水稻土中均存在Fe^(2+)氧化耦合DNRA过程,常熟和桃源水稻土中DNRA的速率分别为0.38±0.15和0.36±0.21nmol·g^(-1)·h^(-1)(以N计),当体系中Fe^(2+)浓度为500μmol·L^(-1)时,DNRA速率有所提升但并不显著,当Fe^(2+)浓度为800μmol·L^(-1)时,DNRA速率提升显著(P <0.05),分别提升至2.35±0.30和0.81±0.22 nmol·g^(-1)·h^(-1)。在800μmol·L^(-1)Fe^(2+)浓度下,常熟水稻土中Fe^(2+)氧化耦合DNRA的速率显著(P <0.05)高于桃源水稻土,与两种水稻土中nrfA功能基因丰度的高低一致。在氧气存在和碳源添加的响应实验中,单一氧气处理、单一乳酸处理及氧气乳酸联合处理均显著(P <0.05)促进桃源水稻土Fe^(2+)氧化耦合DNRA过程速率,而在常熟水稻土中,800μmol·L^(-1)Fe^(2+)浓度下,单一乳酸及乳酸氧气联合处理显著(P <0.05)抑制Fe^(2+)氧化耦合DNRA过程速率。以上研究表明,两种水稻土中均存在Fe^(2+)氧化耦合DNRA过程,氧气和乳酸的单独、联合作用可以影响Fe^(2+)耦合DNRA过程,但具体影响因土壤而异。未来研究还应纳入更多土壤样本,综合考虑环境因子和土壤性质对Fe^(2+)氧化耦合DNRA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异化还原 亚铁氧化 碳源 氧气 N同位素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水稻土硝酸根异化还原过程速率和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金科 魏志军 +3 位作者 马小芳 李承霖 单军 颜晓元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35-1046,共12页
以五常、常熟和雅安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泥浆培养,利用基于膜进样质谱仪(Membrane Inlet Mass Spectrometer,MIMS)的15N示踪技术,探究了温度、pH、NO_(3)^(–)浓度、C/N、Fe^(2+)和S2–浓度对三种水稻土反硝化和硝酸根异化还原成... 以五常、常熟和雅安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泥浆培养,利用基于膜进样质谱仪(Membrane Inlet Mass Spectrometer,MIMS)的15N示踪技术,探究了温度、pH、NO_(3)^(–)浓度、C/N、Fe^(2+)和S2–浓度对三种水稻土反硝化和硝酸根异化还原成铵(Dissimilatory nitrate reduction to ammonium,DNRA)速率及二者占硝酸根还原过程相对贡献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稻田土壤中,反硝化是NO_(3)^(–)异化还原过程的主导途径,占比87.97%~91.73%,而DNRA仅占8.27%~12.03%。反硝化和DNRA速率随温度升高均呈指数增长,且DNRA占NO_(3)^(–)异化还原的比例(RDNRA)也随温度升高呈增长趋势。反硝化和DNRA速率分别在pH为7或者8.5时最高,相对于碱性环境(4.92%~14.67%),酸性环境中RDNRA(6.24%~15.56%)更高。反硝化和DNRA速率与NO_(3)^(–)浓度之间关系符合米氏方程,且反硝化的最大速率(Vmax)和米氏常数(Km)均大于DNRA。与未加碳源对照组相比,C/N为2.5时,反硝化速率显著提高了22%~35%;C/N大于2.5时,DNRA速率显著提高了74%~199%。三种土壤中,Fe^(2+)添加和S2–添加处理中呈现出类似的趋势,均在低浓度电子供体(即Fe^(2+)和S2–浓度分别为300~500μmol·L^(-1)和50~62.5μmol·L^(-1))时呈现出最高的反硝化速率,而DNRA速率达到峰值则需要更高浓度的电子供体(即Fe^(2+)和S2–浓度分别为800~1000μmol·L^(-1)和100~125μmol·L^(-1))。综上可知,环境因子可显著影响NO_(3)^(–)异化还原过程的速率及分配,其中高温、高C/N、高浓度Fe^(2+)和S2–有利于更多的NO_(3)^(–)分配给DNRA过程,而高浓度NO_(3)^(–)会提高NO_(3)^(–)向反硝化过程的分配。上述研究结果深化了对水稻土NO3–异化还原过程分配的认识,对于探寻潜在农学措施提高DNRA过程的分配比例,进而提高土壤中氮素的固持和提高稻田氮肥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反硝化 硝酸异化还原成铵 15N同位素示踪 膜进样质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电催化脱氮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6
作者 余备 范建伟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0年第22期73-78,共6页
水体电催化脱氮研究的源流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迄今为止,电催化脱氮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就现有材料看,系统性地对电催化脱氮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的综述类文章还比较少。本文对电催化脱氮研究从早期... 水体电催化脱氮研究的源流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迄今为止,电催化脱氮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就现有材料看,系统性地对电催化脱氮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的综述类文章还比较少。本文对电催化脱氮研究从早期探索到最近的研究前沿期间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回顾总结,旨在为电催化脱氮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硝酸盐污染 水处理 电催化脱氮 硝酸根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膜进样质谱仪测定水稻土几种厌氧氮转化速率 被引量:7
7
作者 李进芳 柴延超 +2 位作者 陈顺涛 单军 颜晓元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41-1549,共9页
:为了在同一体系下区分和测定水稻土反硝化、厌氧氨氧化(Anammox)和硝酸根异化还原成铵(DNRA)过程发生速率和相互关系,并获取近似原位情况下的净脱氮速率,本研究通过将15NH4^+化学氧化法测定DNRA速率和添加尿素模拟原位土柱测定净脱氮... :为了在同一体系下区分和测定水稻土反硝化、厌氧氨氧化(Anammox)和硝酸根异化还原成铵(DNRA)过程发生速率和相互关系,并获取近似原位情况下的净脱氮速率,本研究通过将15NH4^+化学氧化法测定DNRA速率和添加尿素模拟原位土柱测定净脱氮速率与膜进样质谱法(MIMS)进行联用,完善了一套基于膜进样质谱法(MIMS)的稻田硝态氮转化测定方法体系,利用该方法测定了5种典型的水稻土[辽宁营口(YK)、江苏宜兴(YX)、浙江金华(JH)、广西桂林(GL)和四川广安(GA)]的反硝化、Anammox、DNRA和净脱氮4种氮转化速率。结果显示:基于MIMS的方法体系可实现对水稻土中反硝化、Anammox、DNRA和净脱氮速率的测定,5种水稻土反硝化、Anammox、DNRA和净脱氮速率范围分别为(358.63±25.37)^(479.96±22.12)、(-14.81±0.22)^(5.29±1.22)、(25.76±12.71)^(109.87±3.88)g N·hm^-2·h^-1和(33.33±11.16)^(72.74±14.18)g N·hm^-2·h^-1,相关结果与其他方法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相关性分析显示:水稻土NO-3、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土壤Fe^2+含量是反硝化过程的主要限制因素;NO3-是Anammox的关键限制因素;而土壤DOC和Fe^2+含量是DNRA过程的主要限制因素。基于MIMS的方法体系可以在短时间内(1周)测定水稻土四种厌氧氮转化速率,且所需样品量低、精确度高,在稻田或湿地土壤厌氧氮转化过程研究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15N示踪 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硝酸异化还原成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