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东山区次生林生态系统不同林型树干茎流的理化性质 被引量:8
1
作者 徐天乐 朱教君 +2 位作者 于立忠 王睿照 张金鑫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415-3424,共10页
为明确森林对降雨水质的影响,于2011年6—8月,对辽东山区次生林生态系统5种主要林型:落叶松人工林(Larixolgensis)(Lo)、花曲柳林(Fraxinus rhynchophulla)(Fr)、杂木林(Mb)、红松人工林(Pinus koraiensis)(Pk)和蒙古栎林(Querusmongoli... 为明确森林对降雨水质的影响,于2011年6—8月,对辽东山区次生林生态系统5种主要林型:落叶松人工林(Larixolgensis)(Lo)、花曲柳林(Fraxinus rhynchophulla)(Fr)、杂木林(Mb)、红松人工林(Pinus koraiensis)(Pk)和蒙古栎林(Querusmongolica)(Om)中树干茎流和林外雨理化性质进行了监测。与林外雨相比,5种林型树干茎流均出现明显酸化(P<0.05),酸化程度为:Pk>Lo>Fr>Om>Mb;各林型树干茎流的电导率、总溶解固体含量、氯离子浓度、硝酸根离子浓度、铵根离子浓度浓度和总磷浓度显著升高(P<0.05),溶解氧浓度明显下降(P<0.05)。林型间相比,Lo与Pk的电导率和总溶解固体含量和Lo的氯离子浓度较高;Lo和Pk的硝酸根离子浓度和总磷浓度明显低于其它林型(P<0.05);Mb的硝酸根离子浓度和总磷浓度显著高于其它林型(P<0.05)。各林型树干茎流的硝酸根离子浓度和胸径与树高的乘积呈显著正相关。上述结果主要受降雨因素(降雨前干沉降时间长度等)、林分特征(叶面积指数、树皮特征)、树木枝叶表层积累物质的理化性质等影响。结论:各林型树干茎流水质均明显下降,其中Mb树干茎流对雨水化学性质影响较大;Pk和Lo树干茎流水体纯度下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茎流 红松人工林 PH值 硝酸根离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