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E-HPLC法测定水中硝基苯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9
1
作者 秦承华 王晶晶 +5 位作者 张军 彭华 王玲玲 南淑清 李红亮 吴立业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6-90,共5页
建立了以固相萃取为前处理条件,用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10种硝基苯酚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实验使用HLB(6 L/150 g)固相萃取柱富集水样中的目标化合物,二氯甲烷与乙酸乙酯体积比1∶2的混合溶剂洗脱,采用Phenyl柱(4.6 mm×250 mm,5μ... 建立了以固相萃取为前处理条件,用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10种硝基苯酚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实验使用HLB(6 L/150 g)固相萃取柱富集水样中的目标化合物,二氯甲烷与乙酸乙酯体积比1∶2的混合溶剂洗脱,采用Phenyl柱(4.6 mm×250 mm,5μm)分离目标化合物,以乙腈(1%甲酸)/水(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10种硝基苯酚类物质在0.02-10 m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方法检出限为0.1-0.3μg/L,水样加标相对标准偏差为5.19%-18.2%,平均加标回收率为49.8%-124%。该方法适用于水中10种硝基苯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硝基苯酚类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ME-HPLC法测定废水中硝基苯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军 王晶晶 +4 位作者 彭华 王玲玲 南淑清 李红亮 王维思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5年第1期35-38,共4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处理废水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10种硝基苯酚类化合物。通过优化前处理和仪器测定的条件,使该方法在0.020 0 mg/L^3.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5μg/L^39μg/L,空白水样的3个质量浓度水平加标回收率为4... 采用固相微萃取处理废水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10种硝基苯酚类化合物。通过优化前处理和仪器测定的条件,使该方法在0.020 0 mg/L^3.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5μg/L^39μg/L,空白水样的3个质量浓度水平加标回收率为49.3%~82.9%,RSD为8.3%~18.1%。用该方法测定某企业的实际废水样,结果未检出,其3个质量浓度水平加标回收率为50.6%~79.7%,RSD为7.6%~1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苯酚类化合物 固相微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山大气棕色碳的光吸收特性、吸光贡献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3
作者 董书伟 王新锋 +11 位作者 张君 李洪勇 李卫军 李敏 顾蓉蓉 蒋莹 单业 高晓梅 刘恒德 国兆新 薛丽坤 王文兴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2-272,共11页
棕色碳是大气气溶胶中重要的吸光性物质,会影响大气光化学过程、改变区域气候。本次研究于2017年冬季和2018年春季在泰山顶采集了大气细颗粒物(PM2.5)样品,在实验室测定了样品中棕色碳和黑碳的光吸收系数,并测定了棕色碳成分硝基苯酚类... 棕色碳是大气气溶胶中重要的吸光性物质,会影响大气光化学过程、改变区域气候。本次研究于2017年冬季和2018年春季在泰山顶采集了大气细颗粒物(PM2.5)样品,在实验室测定了样品中棕色碳和黑碳的光吸收系数,并测定了棕色碳成分硝基苯酚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泰山冬、春两季PM2.5样品中棕色碳的平均吸收系数Abs365分别为(4.61±2.42)Mm^−1和(2.38±0.98)Mm^−1,质量吸收效率MAE365分别为(0.72±0.12)m^2/g和(0.52±0.24)m^2/g,棕色碳在365 nm处的吸收系数分别占碳质气溶胶总吸收系数的(32±7)%和(20±9)%。通过对比与相关性分析,发现泰山周边地区人为活动对泰山顶上棕色碳的光学特性有重要影响,泰山冬季受邻近区域煤炭燃烧活动影响很大,排放的大量一次有机物增强了棕色碳的吸光能力和吸收系数,导致泰山冬季棕色碳的吸收系数与吸光贡献显著高于春季。根据测定结果,泰山冬、春两季硝基苯酚类化合物在365 nm处对棕色碳吸收系数的贡献分别为(3.5±1.2)%和(2.5±1.0)%,其中在紫外和紫光区域4-硝基酚的吸光贡献最大,而在420~450 nm的蓝光区域4-甲基-2,6二硝基酚的贡献最大。硝基苯酚类化合物的吸光贡献相对较小,说明泰山棕色碳的吸光作用大部分来自于其他有机成分,将来有待进一步的识别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碳 吸收系数 吸光贡献 硝基苯酚类化合物 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