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5-二硝基水杨酸法的优化及日本落叶松木质部发育中阿拉伯半乳聚糖的含量变异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恺恺 谢允慧 孙晓梅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21,共9页
【目的】建立3,5-二硝基水杨酸法最佳检测条件和最佳水解条件,以便准确测定日本落叶松木质部中阿拉伯半乳聚糖的含量及其株内变异,为深入了解阿拉伯半乳聚糖在落叶松木质部中的分布、开发与生物合成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从显色剂体积... 【目的】建立3,5-二硝基水杨酸法最佳检测条件和最佳水解条件,以便准确测定日本落叶松木质部中阿拉伯半乳聚糖的含量及其株内变异,为深入了解阿拉伯半乳聚糖在落叶松木质部中的分布、开发与生物合成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从显色剂体积、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3,5-二硝基水杨酸法进行分析,确定最佳的落叶松阿拉伯半乳聚糖检测条件,同时利用正交试验从盐酸浓度、盐酸体积和水解时间对总糖水解条件进行优化,分别测定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从而计算出多糖含量。【结果】3,5-二硝基水杨酸法的最佳检测条件:3,5-二硝基水杨酸显色剂体积为5 mL,反应时间为9 min,反应温度为90℃;最佳水解条件:盐酸浓度为6 mol·L-1,盐酸体积为15 mL,水解时间为40 min。在日本落叶松单株中,轴向上木质部中阿拉伯半乳聚糖含量随着树木高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径向上心材含量远高于边材,总体上心材区含量随着年轮向外逐渐增加,边材区随着年轮向内逐渐增加,在边材和心材过渡区含量最高,同一年轮中早材含量高于晚材,过渡区早材中阿拉伯半乳聚糖含量远高于晚材。【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简便、稳定的不依赖于高质量样本即可准确检测阿拉伯半乳聚糖含量的方法,同时发现阿拉伯半乳聚糖在日本落叶松树干基部含量最高,并且在心材中高于边材,在早材中高于晚材,过渡区含量最高,暗示了阿拉伯半乳聚糖可能于过渡区合成,与心材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 阿拉伯半乳聚糖 3 5-二硝基水杨酸 含量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番茄中可溶性糖
2
作者 王淑 武悦 王鹏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42-144,共3页
为了探索番茄中可溶性糖定量检测的适宜方法,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对随机抽取的番茄样品进行可溶性糖含量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绘制葡萄糖标准溶液标准曲线,在0.50%、2.00%和5.00%这3个标准添加量下测出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0... 为了探索番茄中可溶性糖定量检测的适宜方法,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对随机抽取的番茄样品进行可溶性糖含量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绘制葡萄糖标准溶液标准曲线,在0.50%、2.00%和5.00%这3个标准添加量下测出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0.0%、98.3%和101.3%,相对标准偏差为2.49%~5.88%,说明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对30批次共60份实际番茄样品进行可溶性糖检测发现,结果范围在0.52%~4.50%之间,且每个样品重复条件下的2次独立测试结果相对偏差均小于其算术平均值的10%。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番茄中可溶性糖,在准确度、精密度、重现性等方面表现较优,可以为番茄可溶性糖定量分析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可溶性糖 3 5-二硝基水杨酸 比色法 定量检测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对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水果中还原糖含量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62
3
作者 李志霞 聂继云 +3 位作者 闫震 李静 匡立学 沈友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83-1288,共6页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水果中还原糖的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DNS法测定苹果还原糖的最佳条件,同时建立数学模型并验证其可靠性。回归方程失拟项不显著(P=0.133 7),预测值与...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水果中还原糖的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DNS法测定苹果还原糖的最佳条件,同时建立数学模型并验证其可靠性。回归方程失拟项不显著(P=0.133 7),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R^2=0.957 4);影响DNS法测定还原糖含量的因素主次顺序为:DNS用量﹥反应温度﹥显色时间;DNS法测定还原糖含量的最佳条件为:DNS用量4.0 m L,显色时间5.0 min,反应温度87.0℃,测得还原糖实际浓度为94.66 mg/L,与理论预测值基本相符。按照优化的最佳条件,以苹果、桃、葡萄、哈密瓜、脐橙、菠萝6种代表性水果为对象验证该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和准确度,其标准偏差为0.1%~0.5%,相对标准偏差为2.0%~4.8%,加标回收率为90.6%~104.2%。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重现性好,适合于苹果及其他水果中还原糖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糖 响应面法 3 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 优化 水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快速测定烟草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及淀粉的探讨 被引量:112
4
作者 尹建雄 卢红 +2 位作者 谢强 丁金玲 李尼杭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829-833,838,共6页
通过还原糖对3,5-二硝基水杨酸的还原产物的吸收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该还原产物在500 nm波长下有最大吸收峰,但最佳的工作波长确定为540 nm。同时找出了显色反应时间及显色剂的最佳用量。并对烟草中水溶性总糖的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建立... 通过还原糖对3,5-二硝基水杨酸的还原产物的吸收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该还原产物在500 nm波长下有最大吸收峰,但最佳的工作波长确定为540 nm。同时找出了显色反应时间及显色剂的最佳用量。并对烟草中水溶性总糖的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批量连续测定烟样中还原糖、水溶性总糖(进行酸水解)、淀粉的快速方法。同时对多个烟样进行了测定,与伯川法测定结果比较,其相对误差在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比色法 3 5-二硝基水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还原糖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588
5
作者 赵凯 许鹏举 谷广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34-536,共3页
比较了两种DNS试剂测定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因素。探讨了试剂添加量、显色时间、测定波长以及显色后存放时间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DNS试剂的用量1.5ml,沸水浴显色时间5min,显色定容30min后,分别在540nm和550nm波长条件下测定,数据... 比较了两种DNS试剂测定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因素。探讨了试剂添加量、显色时间、测定波长以及显色后存放时间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DNS试剂的用量1.5ml,沸水浴显色时间5min,显色定容30min后,分别在540nm和550nm波长条件下测定,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硝基水杨酸(DNS) 还原糖 比色法 测定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蒽酮-硫酸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杜仲水提液多糖含量 被引量:35
6
作者 李强 唐微 +3 位作者 石园园 李嘉惠 李艳红 刘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70-371,374,共3页
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杜仲水提液中总糖含量,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杜仲水提液中单糖含量,多糖含量为总糖与还原糖含量之差。该法简便、快速、准确、稳定,为其他材料水提液中多糖定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蒽酮-硫酸法 3 5-二硝基水杨酸 杜仲 水提液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葡萄酒中总糖含量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33
7
作者 刘忠义 欧昌荣 +2 位作者 汤海青 曹锦轩 殷居易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17-1723,共7页
根据3,5-二硝基水杨酸(3,5-dinitrosalicylic acid,DNS)与还原糖共热,可被还原成红棕色氨基化合物的原理,采用比色法测定葡萄酒样品经酸水解后总糖的含量。对水解条件、DNS法反应条件和葡萄酒基质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最终确定葡萄酒样... 根据3,5-二硝基水杨酸(3,5-dinitrosalicylic acid,DNS)与还原糖共热,可被还原成红棕色氨基化合物的原理,采用比色法测定葡萄酒样品经酸水解后总糖的含量。对水解条件、DNS法反应条件和葡萄酒基质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最终确定葡萄酒样品的水解条件为:水解温度70.0℃,水解时间16.0min,HCl(浓盐酸1∶1稀释)添加量6.5mL,DNS比色法测定条件为:吸收波长540 nm,显色剂2mL,显色稳定时间30min内,线性范围0.1~2.0g·L-1,样液pH值7.0~13.0。结果表明DNS法操作简便、干扰少,精密度和重复性好(RSD<2.0%),加标回收率>98%,可以作为葡萄酒中总糖测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总糖 3 5-二硝基水杨酸 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麦冬多糖含量 被引量:29
8
作者 王红英 钱斯日古楞 +2 位作者 赵前程 藏姝 金凤燮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8-630,共3页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麦冬多糖含量。结果表明,麦冬多糖占麦冬总干重的40.4mg.g-1,RSD=2.48%(n=5),总糖供试液和单糖供试液的平均回收率分别是100.4%(RSD=0.17%)和101.1%(RSD=0.62%)。试验表明,DNS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简...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麦冬多糖含量。结果表明,麦冬多糖占麦冬总干重的40.4mg.g-1,RSD=2.48%(n=5),总糖供试液和单糖供试液的平均回收率分别是100.4%(RSD=0.17%)和101.1%(RSD=0.62%)。试验表明,DNS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简单易行,且重现性好,可作为麦冬多糖含量的常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多糖 3 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5-二硝基水杨酸法的水稻秸秆酶解工艺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彬 高翔 +1 位作者 孙倩 陈坤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6-112,共7页
为了提高汽爆水稻秸秆还原糖的转化率,采用纤维素酶对水稻秸秆进行酶解实验。还原糖的含量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进行测定。实验选用加酶量、酶解时长和反应温度作为考察因素,以原始水稻秸秆与蒸汽爆破预处理水稻秸秆作对比。结果表明纤... 为了提高汽爆水稻秸秆还原糖的转化率,采用纤维素酶对水稻秸秆进行酶解实验。还原糖的含量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进行测定。实验选用加酶量、酶解时长和反应温度作为考察因素,以原始水稻秸秆与蒸汽爆破预处理水稻秸秆作对比。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用量占秸秆干物质质量的10%,酶解时长48 h,反应温度50℃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反应条件;原始水稻秸秆最大酶解还原糖产量约为9.7%;蒸汽爆破水稻秸秆最大酶解还原糖产量约为34.3%;蒸汽爆破预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水稻秸秆的酶解还原糖产量,并缩短酶解反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蒸汽爆破 纤维素 酶解 还原糖 3 5-二硝基水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二硝基水杨酸吸光光度法测定八角残渣中总糖、还原糖含量 被引量:27
10
作者 舒馨 刘雄民 梁秋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41-343,共3页
建立了用3,5-二硝基水杨酸吸光光度法测定八角及八角残渣中的总糖、还原糖含量的分析方法。测定波长为489nm,线性回归方程为Y=0.0274X-0.148,相关系数为0.9989,吸光度与葡萄糖浓度在6.97~55.7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以八角总糖样品进... 建立了用3,5-二硝基水杨酸吸光光度法测定八角及八角残渣中的总糖、还原糖含量的分析方法。测定波长为489nm,线性回归方程为Y=0.0274X-0.148,相关系数为0.9989,吸光度与葡萄糖浓度在6.97~55.7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以八角总糖样品进行5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9%;作加标回收实验,所得回收率在98.3%~107.6%之间。实验结果显示:八角经过一次水中蒸馏提取挥发油后,剩余残渣中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分别占原有含量的79.4%、3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残渣 总糖 还原糖 3 5-二硝基水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果胶酶活力的条件研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王天龙 仇宏伟 +2 位作者 陈海华 安燕 丁立孝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6-99,104,共5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果胶酶活力的最佳测定条件,并与行业标准QB1502——92和某企业标准两种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果胶酶活力的最佳测定条件为:波长540nm,DNS用量4.0mL,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5min,最佳...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果胶酶活力的最佳测定条件,并与行业标准QB1502——92和某企业标准两种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果胶酶活力的最佳测定条件为:波长540nm,DNS用量4.0mL,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5min,最佳测定时间60min内。此条件下回归方程y=1.0226x-0.2784,相关系数r=0.9997,平均回收率:99.96%。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好,优于其他两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硝基水杨酸 果胶酶 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椰子纳塔发酵液中总糖含量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翊鹏 祁静 +3 位作者 郑亚军 赵松林 陈卫军 李枚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1-174,共4页
建立了椰子纳塔发酵液中总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探索了吸收光谱、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HCl浓度等测试条件。结果表明,波长550 nm处溶液的吸光度与葡萄糖含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2~11.0 mg/mL,R=0.9994;最佳显色剂量为2 mL,... 建立了椰子纳塔发酵液中总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探索了吸收光谱、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HCl浓度等测试条件。结果表明,波长550 nm处溶液的吸光度与葡萄糖含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2~11.0 mg/mL,R=0.9994;最佳显色剂量为2 mL,最佳显色时间为2 min,最佳水解总糖的HCl浓度为3 mol/L,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08%(RSD=1.38%,n=5)。说明该方法重复性好,可作为常规分析方法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硝基水杨酸 椰子纳塔 发酵液 总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马铃薯还原糖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66
13
作者 朱海霞 石瑛 +1 位作者 张庆娜 陈伊里 《中国马铃薯》 2005年第5期266-269,共4页
试验针对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马铃薯还原糖含量的吸收光谱及其对测定值可靠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找到了分析马铃薯还原糖的最佳条件:λ射波长为510nm,显色剂用量为6mL,在沸水浴的显色时间范围为12~15min,结果表明该方... 试验针对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马铃薯还原糖含量的吸收光谱及其对测定值可靠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找到了分析马铃薯还原糖的最佳条件:λ射波长为510nm,显色剂用量为6mL,在沸水浴的显色时间范围为12~15min,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灵敏度得到了提高。由于该方法具有方便、安全、成本低等优点,适合于常规实验室马铃薯还原糖批量和定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还原糖 比色法 3 5-二硝基水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饲料总淀粉含量 被引量:17
14
作者 马晶晶 王际英 +3 位作者 张利民 王世信 黄炳山 孙永智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38-40,共3页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饲料样品中总淀粉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标准曲线在0.2~1.2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0.7442X-0.0465,相关系数r=0.9998,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6.8%~98.1%。实验表明,DNS比色法测定总淀粉含量...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饲料样品中总淀粉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标准曲线在0.2~1.2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0.7442X-0.0465,相关系数r=0.9998,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6.8%~98.1%。实验表明,DNS比色法测定总淀粉含量简单易行,且重复性好,可作为饲料中总淀粉含量的常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总淀粉 3 5-二硝基水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二硝基水杨酸铈的制备﹑热分解机理及非等温反应动力学(英文)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衡 赵凤起 +3 位作者 仪建华 张晓宏 胡荣祖 徐司雨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69-874,共6页
用3,5-二硝基水杨酸和硝酸铈为原料,制备了3,5-二硝基水杨酸铈(CeDNS),采用元素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和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用TG和DSC以及变温固相原位反应池/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RS-FTIR)联用技术研究了3,5-二硝基水杨酸铈的热分解机理... 用3,5-二硝基水杨酸和硝酸铈为原料,制备了3,5-二硝基水杨酸铈(CeDNS),采用元素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和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用TG和DSC以及变温固相原位反应池/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RS-FTIR)联用技术研究了3,5-二硝基水杨酸铈的热分解机理,对主放热反应的DSC峰进行了数学处理,计算得到了动力学参数和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3,5-二硝基水杨酸铈的分解反应共有3个阶段,其中包括一个脱水吸热过程和一个主放热过程,主分解反应发生在第2阶段,主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与指前因子A分别为:159.17 kJ.mol-1和1011.33 s-1,主分解阶段的反应机理服从Avrami-Erofeev方程(n=1/4),主分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dα/dt=1011.33×4(1-α)[-ln(1-α)]3/4e-1.92×10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硝基水杨酸 热分解机理 非等温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基水杨酸法与凝胶扩散法测定小麦α-淀粉酶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9
16
作者 卫秀英 薛香 李一卓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8-70,共3页
为了快速测定小麦种子中的α-淀粉酶活性,对经典的3,5-二硝基水杨酸法和凝胶扩散法测定小麦种子中的α-淀粉酶活性进行了比较。测定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精密度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10.57%和112.66%,均十分接近;通过对两种方法测定结... 为了快速测定小麦种子中的α-淀粉酶活性,对经典的3,5-二硝基水杨酸法和凝胶扩散法测定小麦种子中的α-淀粉酶活性进行了比较。测定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精密度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10.57%和112.66%,均十分接近;通过对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回归相关分析,回归方程为Y=0.937 2X+0.038 6(r=0.846 0),p<0.01,呈极显著性正相关;凝胶扩散法相对3,5-二硝基水杨酸法,具有简便、快速,不需要特殊仪器,可直接测定等优点,是测量大量样品中α-淀粉酶活性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扩散法 3 5-二硝基水杨酸 Α-淀粉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在分析棉花纤维还原糖含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范玲 闫建庆 +1 位作者 郑春霞 梁永亮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51-154,共4页
本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DNS比色法在分析棉花还原糖中的应用,找到了分析棉花还原糖含量的最佳条件,即:入射光波长为510nm,DNS显色剂用量1.5ml,沸水浴显色时间15min,显色液定容体积为15ml。提高了该方法... 本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DNS比色法在分析棉花还原糖中的应用,找到了分析棉花还原糖含量的最佳条件,即:入射光波长为510nm,DNS显色剂用量1.5ml,沸水浴显色时间15min,显色液定容体积为15ml。提高了该方法的灵敏度。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安全、低成本,稳定性和重现性好,不受棉花样品中其它可溶性杂质的干扰,适合基层常规实验室的批量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硝基水杨酸 分析 棉花 还原糖含量 应用 DNS比色法 棉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D-半乳糖醛酸含量的条件探索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天龙 仇宏伟 +2 位作者 陈海华 安燕 丁立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6829-6832,共4页
[目的]优化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用于测定D-半乳糖醛酸含量的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D-半乳糖醛酸含量的测定条件。[结果]单因素试实结果表明,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D-半乳糖醛酸含... [目的]优化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用于测定D-半乳糖醛酸含量的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D-半乳糖醛酸含量的测定条件。[结果]单因素试实结果表明,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D-半乳糖醛酸含量的优化条件为:测定波长540 nm,DNS用量4.0 ml,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5 min,最佳测定时间60 min内。此条件下回归方程y=1.0226x-0.2784,回归系数r=0.9997,平均回收率99.96%,D-半乳糖醛酸含量测定范围0.5-1.1 mg/ml,统计分析表明,该方程显著存在。[结论]多次实验验证,该方法测定D-半乳糖醛酸含量时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硝基水杨酸 还原糖 D-半乳糖醛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微球的制备及其对α-萘酚和3,5-二硝基水杨酸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邓文婷 余丽丽 +1 位作者 马敏 杨广德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9期1662-1666,1671,共6页
研究了以β-环糊精(β-CD)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的β-环糊精聚合物微球(β-CDPM)对α-萘酚和3,5-二硝基水杨酸的吸附行为和脱附行为,分析了其动力学特征,绘制了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β-CDPM对... 研究了以β-环糊精(β-CD)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的β-环糊精聚合物微球(β-CDPM)对α-萘酚和3,5-二硝基水杨酸的吸附行为和脱附行为,分析了其动力学特征,绘制了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β-CDPM对α-萘酚和3,5-二硝基水杨酸的吸附平衡时间为2 h,对两种有机物的一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都有较好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953 77和0.999 37;0.969 23和0.998 95。在30,40,50℃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k方程,且在不同温度下拟合得到的1/n分别为:1.258 58,1.047 46和0.896 24;0.513 05,0.981 95和0.724 67基本上都<1,属优惠吸附;随时间的延长,脱附量不断增大,且在72 h后基本达到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聚合物微球 吸附 Α-萘酚 3 5-二硝基水杨酸 脱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二硝基水杨酸锆的制备、热分解机理及其燃烧催化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凤起 张衡 +3 位作者 安亭 张晓宏 高红旭 宋秀铎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5-640,共6页
以3,5-二硝基水杨酸、硝酸氧锆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合成出了3,5-二硝基水杨酸锆(DNS-Zr),采用有机元素分析、X 射线荧光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在程序升温条件下,利用 TG-DTG 和 DSC 以及固相原位反应池/傅... 以3,5-二硝基水杨酸、硝酸氧锆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合成出了3,5-二硝基水杨酸锆(DNS-Zr),采用有机元素分析、X 射线荧光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在程序升温条件下,利用 TG-DTG 和 DSC 以及固相原位反应池/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RS-FTIR)联用技术,研究了3,5-二硝基水杨酸锆的热行为和热分解机理,认为3,5-二硝基水杨酸锆先失去一个结晶水,再分解为 ZrOCO3和大量的 C,同时大量放热,其最终分解产物为 ZrO2和 C。利用螺压工艺制备了含3,5-二硝基水杨酸锆的推进剂样品,研究了3,5-二硝基水杨酸锆对双基系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5-二硝基水杨酸锆对双基系推进剂的催化效率为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3 5-二硝基水杨酸 推进剂 热行为 分解机理 燃烧性能 催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