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散LDHs基催化剂制备及硝基化合物还原性能测试——科研转化的综合化学实验
1
作者 刘雅楠 贺宇飞 李殿卿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8期306-313,共8页
基于科研成果设计了一个综合化学实验——高分散复合金属氢氧化物(LDHs)基催化剂可控制备及硝基化合物还原性能测试。实验内容涉及无机功能材料和催化材料合成实验,催化材料晶体结构、形貌、化学键表征,催化反应性能评价和动力学研究等... 基于科研成果设计了一个综合化学实验——高分散复合金属氢氧化物(LDHs)基催化剂可控制备及硝基化合物还原性能测试。实验内容涉及无机功能材料和催化材料合成实验,催化材料晶体结构、形貌、化学键表征,催化反应性能评价和动力学研究等。通过实验的设计开展,促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科研动手能力以及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新时代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起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金属氢氧化物 高分散Ni-Cu催化剂 硝基化合物还原 成核晶化隔离法 综合化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放大碳包覆镍催化剂在催化加氢芳硝基化合物中的应用
2
作者 吴耿煌 王凡非 +1 位作者 张云阁 荣峻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45-1551,共7页
基于金属羧酸络合物前体热解法,实现碳包覆镍(Ni@C)纳米复合材料的工业放大生产。考察了Ni@C催化剂在芳硝基化合物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性能,通过分析加氢反应的中间产物并以苯基羟胺为模型化合物开展加氢评价及循环套用实验。实验结果表... 基于金属羧酸络合物前体热解法,实现碳包覆镍(Ni@C)纳米复合材料的工业放大生产。考察了Ni@C催化剂在芳硝基化合物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性能,通过分析加氢反应的中间产物并以苯基羟胺为模型化合物开展加氢评价及循环套用实验。实验结果表明,Ni@C可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50℃,1 MPa H_(2))高选择性(高于99%)加氢4-硝基氯苯(4-NCB)、4-硝基苯酚、1,3-二硝基苯等多种芳硝基化合物,合成对应的芳香胺类化合物;Ni@C催化加氢4-NCB的过程为直接路径与缩合路径并存的反应路径,且Ni@C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Ni@C还具有抗噻吩等硫化物中毒的特性,并可用于硫代芳胺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包覆镍 催化加氢 硝基化合物 芳香胺类 反应路径 抗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生物降解代谢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5
3
作者 周集体 黄丽萍 +2 位作者 王竞 张劲松 吕红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A01期46-54,共9页
针对空气、水、土壤中严重污染物——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越来越多的现状 ,提出一条快速、有效降解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新途径 ,即采用生物工程技术 ,通过深入研究微生物降解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特性 ,按照预期目的构建具有... 针对空气、水、土壤中严重污染物——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越来越多的现状 ,提出一条快速、有效降解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新途径 ,即采用生物工程技术 ,通过深入研究微生物降解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特性 ,按照预期目的构建具有更大降解能力的遗传工程菌株 ,以促使污染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 .并综述了具有代表性的一硝基、二硝基和三硝基类芳香族化合物的生物降解途径的多样性及所涉及的基因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 生物降解 基因工程技术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降解机理 微生物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含钌-铂双金属催化剂催化卤代芳香硝基化合物选择性加氢 被引量:18
4
作者 周娅芬 陈骏如 +2 位作者 李瑞祥 赵松林 李贤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84-887,共4页
考察了水溶性 Ru/ Pt-TPPTS双金属催化剂催化卤代芳香硝基化合物的加氢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在Ru-TPPTS中添加铂或钯后 ,反应活性明显提高 ,尤其是 Ru/ Pt-TPPTS双金属催化剂更表现出显著的双金属协同效应 .在 p H2 =1 .0 MPa,70℃ ,反... 考察了水溶性 Ru/ Pt-TPPTS双金属催化剂催化卤代芳香硝基化合物的加氢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在Ru-TPPTS中添加铂或钯后 ,反应活性明显提高 ,尤其是 Ru/ Pt-TPPTS双金属催化剂更表现出显著的双金属协同效应 .在 p H2 =1 .0 MPa,70℃ ,反应 2 h的条件下 ,双金属催化剂 0 .5 0 Ru/ 0 .5 0 Pt-TPPTS催化对 -氯硝基苯加氢生成对 -氯苯胺的反应转化率达到 1 0 0 % .对于取代基和取代位置不同的一些卤代硝基苯加氢 ,该双金属催化剂也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和生成卤代苯胺的选择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芳香硝基化合物 催化加氢 水溶性双金属催化剂 双金属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腌制水产品中N-亚硝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樊丽琴 杨贤庆 +2 位作者 陈胜军 李来好 吴燕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60-363,共4页
N-亚硝基化合物是一类很强的致癌性物质,抑制其形成对保障食品安全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以腌制水产品的安全性为出发点,概述了N-亚硝基化合物的危害性、形成、检测方法以及预防控制措施。
关键词 N-亚硝基化合物 危害性 检测方法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水合肼还原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蔡可迎 丁明洁 +1 位作者 宗志敏 魏贤勇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2-234,251,共4页
以NaOH溶液沉淀FeCl3溶液制备了催化剂FeO(OH)。在水中用FeO(OH)催化水合肼还原9种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得到相应的芳胺,收率96%-99%。并以邻硝基甲苯为反应底物考察了水合肼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较优的... 以NaOH溶液沉淀FeCl3溶液制备了催化剂FeO(OH)。在水中用FeO(OH)催化水合肼还原9种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得到相应的芳胺,收率96%-99%。并以邻硝基甲苯为反应底物考察了水合肼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较优的反应条件为:n(水合肼)∶n(邻硝基甲苯)=2∶1;催化剂FeO(OH)的用量为0.015 g/mmol邻硝基甲苯,80℃反应50 min,邻甲苯胺的收率达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水合肼 还原 FeO(O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_3(CO)_9(TPPTS)_3催化的水/有机两相芳香硝基化合物CO选择性还原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梅建庭 蒋景阳 +2 位作者 肖启明 李亚明 金子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94-897,共4页
将水溶性膦 /钌配合物 Ru3( CO) 9( TPPTS) 3( TPPTS:三苯基膦三 -间磺酸钠 )用于以 CO为还原剂的水 /有机两相芳香硝基化合物选择还原为芳胺的反应 ,发现相转移催化剂对反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其中以添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 CTAB)... 将水溶性膦 /钌配合物 Ru3( CO) 9( TPPTS) 3( TPPTS:三苯基膦三 -间磺酸钠 )用于以 CO为还原剂的水 /有机两相芳香硝基化合物选择还原为芳胺的反应 ,发现相转移催化剂对反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其中以添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 CTAB)的效果最好 .以邻氯硝基苯为底物考察了相转移催化剂浓度、 Na OH浓度、反应温度、压力等对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当反应条件为 1 2 0℃ ,4 MPa,3 mol/ L Na OH时 ,反应 8h,邻氯硝基苯的转化率和邻氯苯胺的选择性均可达到 99.9% .而且对含有羰基、氰基的芳香硝基化合物也有很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催化剂循环 3次后 ,邻氯硝基苯的转化率和邻氯苯胺的收率仍可达到 9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硝基化合物 CO选择性还原 芳胺 催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挥发性N-亚硝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29
8
作者 魏法山 徐幸莲 周光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79-484,共6页
本文综述了N-亚硝基化合物分析方法的各种样品制备方法和定量定性分析方法。样品制备方法包括蒸馏、消煮和吸附的分离方法,以及薄层色谱、柱色谱和超临界萃取的纯化方法,还有简单的样品制备方法固相微萃取法;并介绍了N-亚硝基化合物的... 本文综述了N-亚硝基化合物分析方法的各种样品制备方法和定量定性分析方法。样品制备方法包括蒸馏、消煮和吸附的分离方法,以及薄层色谱、柱色谱和超临界萃取的纯化方法,还有简单的样品制备方法固相微萃取法;并介绍了N-亚硝基化合物的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亚硝基化合物 N-亚硝胺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水火腿加工中影响亚硝基化合物生成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马俪珍 杨华 +1 位作者 阎旭 南庆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2-85,共4页
在肉类加工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是很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肉的色泽和风味,延迟脂肪的氧化和酸败,并且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繁殖,从而延长肉制品的货架期。但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了这些添加剂的危害:它们可以和氨基酸等含氮化合... 在肉类加工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是很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肉的色泽和风味,延迟脂肪的氧化和酸败,并且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繁殖,从而延长肉制品的货架期。但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了这些添加剂的危害:它们可以和氨基酸等含氮化合物反应生成致癌物—亚硝胺。而且亚硝酸盐在胃液环境下也可以形成亚硝胺。本文主要研究盐水火腿加工过程中,腌制时间、煮制时间和煮制温度以及亚硝酸钠和抗坏血酸钠的添加量对最终产品中残留的亚硝酸钠和生成的亚硝胺含量的影响,以期加工出更安全卫生的肉制品。研究表明,腌制时间控制在24h,亚硝酸钠的添加量为0.12g/kg,抗坏血酸钠的添加量为0.64g/kg,而煮制温度为85℃,煮制时间为1h(肉块大小为250g)时产品既能保持良好的色泽,又能使亚硝基化合物的含量降到最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水火腿 加工因素 硝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催化水合肼还原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制芳胺 被引量:6
10
作者 蔡可迎 马玉苗 +2 位作者 周肖 宗志敏 魏贤勇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54,共4页
在温和条件下,研究了硒对水合肼还原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制芳胺的催化性能。邻位或对位有取代基的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被还原为相应芳胺的收率较低;硝基苯或间位有取代基的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被还原为相应芳胺的收率较高。以硝基苯为底物,考察... 在温和条件下,研究了硒对水合肼还原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制芳胺的催化性能。邻位或对位有取代基的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被还原为相应芳胺的收率较低;硝基苯或间位有取代基的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被还原为相应芳胺的收率较高。以硝基苯为底物,考察了溶剂、硒粉用量和NaOH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到的适宜条件为:以5 mL乙醇和1 mL水为溶剂,2 mmol芳香族硝基化合物,4 mmol水合肼,O.04 g NaOH和0.02 g硒粉,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2~5 h,硝基苯或间位有取代基的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被还原为芳胺的收率为87%~99%。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活性没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水合肼 芳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加氢还原芳香硝基化合物制备芳胺的技术进展 被引量:18
11
作者 徐善利 陈宏博 李树德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61,共4页
综述了催化加氢还原芳香硝基化合物制备芳胺及其衍生物的近况,讨论了影响催化加氢反应的主要因素和工艺条件,并展望了催化加氢法制备芳胺工艺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催化加氢 硝基化合物 芳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ANN法预估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的密度 被引量:7
12
作者 蔡弘华 田德余 +2 位作者 林振天 刘剑洪 洪伟良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9-15,共7页
运用神经网络模型,采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对一系列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的密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的密度与其分子结构存在良好的相关性,选用分子结构描述码作为输入特征参数能取得较高的预估精度,预测结果的相对误... 运用神经网络模型,采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对一系列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的密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的密度与其分子结构存在良好的相关性,选用分子结构描述码作为输入特征参数能取得较高的预估精度,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一般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学 人工神经网络(ANN) 密度预估 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双金属催化剂在硝基化合物加氢反应中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5
13
作者 姜恒 徐筠 +3 位作者 廖世健 余道容 陈华 李贤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0-131,共2页
For the hydrogenatlon of aromatic nitrocompounds, PdCl2 (TPPTS)2-H2PtCl6 ex-hibited much higher catalytic activity than that of PdCl2(TPPTS)2 or H2PtCl6. The synergic effect can also be observed even if the compositio... For the hydrogenatlon of aromatic nitrocompounds, PdCl2 (TPPTS)2-H2PtCl6 ex-hibited much higher catalytic activity than that of PdCl2(TPPTS)2 or H2PtCl6. The synergic effect can also be observed even if the composition of Pt was 2% (molar ratio). A high selec-tivity for the chloroaniline was obtained in the hydrogenation of nitrochlorobenzene catalyzed by PdCl2 (TPPTS)2 and bimetallic catalyst PdCl2 (TPPTS)2-H2PtCl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催化剂 协同效应 加氢 硝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O(OH)/C催化水合肼还原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制备芳胺 被引量:14
14
作者 蔡可迎 周颖梅 岳玮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18-420,435,共4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FeO(OH)/C催化剂。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对FeO(OH)/C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eO(OH)在活性炭中高度分散。催化剂中FeO(OH)含量的增加能提高其催化活性,但过多的FeO(OH)无法全部负载,催化剂中FeO(OH)的质量分数以10%为宜。催...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FeO(OH)/C催化剂。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对FeO(OH)/C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eO(OH)在活性炭中高度分散。催化剂中FeO(OH)含量的增加能提高其催化活性,但过多的FeO(OH)无法全部负载,催化剂中FeO(OH)的质量分数以10%为宜。催化剂具有较好重复使用性,重复使用8次活性未明显下降。在5mL乙醇中以0.02g10%FeO(OH)/C为催化剂,1.0mmol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和2.0mmol水合肼于75℃反应一定的时间,芳胺的收率为96.3%~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氧铁 还原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水合肼 芳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碳负载氢氧化氧铋催化水合肼还原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被引量:6
15
作者 蔡可迎 刘长宁 +1 位作者 周颖梅 岳玮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80-1083,共4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BiO(OH)/C催化剂。催化剂的XRD分析表明,当催化剂中BiO(OH)的质量分数≤10%时,BiO(OH)在活性炭中高度分散。反应温度为75℃时,催化剂重复使用7次仍保持较高活性。在5mL乙醇中,以0.05g质量分数为10%的BiO(OH)/C作催化剂,...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BiO(OH)/C催化剂。催化剂的XRD分析表明,当催化剂中BiO(OH)的质量分数≤10%时,BiO(OH)在活性炭中高度分散。反应温度为75℃时,催化剂重复使用7次仍保持较高活性。在5mL乙醇中,以0.05g质量分数为10%的BiO(OH)/C作催化剂,1mmol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和2mmol水合肼于75℃反应一定时间,芳胺的收率可达88%~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氧铋 还原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水合肼 芳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型Pt_3Sn/Al_2O_3催化剂用于芳香硝基化合物一锅法合成N-烷基芳胺(英文)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芳 许响生 +2 位作者 顾辉子 陈傲昂 严新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41-2147,共7页
采用吸附法制备了组合型Pt3Sn/Al2O3双金属催化剂,将该催化剂用于芳香硝基化合物原位液相加氢一锅法合成N-烷基芳胺.研究表明,在503K,空速为7.5h-1,水体积分数为5%时,1%(质量分数)Pt3Sn/Al2O3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性能,硝基苯的转化率为... 采用吸附法制备了组合型Pt3Sn/Al2O3双金属催化剂,将该催化剂用于芳香硝基化合物原位液相加氢一锅法合成N-烷基芳胺.研究表明,在503K,空速为7.5h-1,水体积分数为5%时,1%(质量分数)Pt3Sn/Al2O3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性能,硝基苯的转化率为100%,N-乙基苯胺和N,N-二乙基苯胺的总选择性为98.2%.同时,该催化剂对原位液相加氢烷基化反应具有一定普适性,本文研究的14种芳香硝基化合物与低级脂肪醇反应,均具有较高的N-烷基化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烷基化 原位液相加氢 芳香硝基化合物 N-烷基芳胺 铂锡双金属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人工神经网络法预估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生成焓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芳 刘剑洪 +5 位作者 田德余 陈莉 赵凤起 洪伟良 李翠华 张雪利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07-213,共7页
采用误差反向传播学习(BP)的一个双层神经网络,以分子结构中不同基团作为描述码,预估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的生成焓,研究了网络参数及分子结构描述码的影响,同时用分子子图法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其回归方程相关系数达到0... 采用误差反向传播学习(BP)的一个双层神经网络,以分子结构中不同基团作为描述码,预估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的生成焓,研究了网络参数及分子结构描述码的影响,同时用分子子图法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其回归方程相关系数达到0.9967),计算结果的绝大多数相对误差在10%范围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生成焓 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 人工神经网络(ANN) 分子结构描述码(M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亚硝基化合物的危害及其检测方法——由WHO将“火腿等食品列入致癌物”谈起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思俊 李雪莲 +4 位作者 孙晓亮 曹旭敏 王淑婷 王晓茵 曲志娜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6年第1期52-56,共5页
为使人们正确认识加工肉制品中存在的影响人类健康安全的风险因素,本文对亚硝酸盐等N-亚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危害特征、来源及检测方法等进行了综述。N-亚硝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熏肉(鱼)、烟草、腌菜、啤酒等食品中,是一类强烈化学致... 为使人们正确认识加工肉制品中存在的影响人类健康安全的风险因素,本文对亚硝酸盐等N-亚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危害特征、来源及检测方法等进行了综述。N-亚硝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熏肉(鱼)、烟草、腌菜、啤酒等食品中,是一类强烈化学致癌物质。N-亚硝基化合物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或蔬菜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食品中N-亚硝基化合物的含量非常低,在检测时需要进行样品的提取和净化。提取方法主要有蒸馏法、消煮法和萃取法;仪器检测方法主要有紫外和可见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肉制品 N-亚硝基化合物 危害 检测方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液相加氢制备芳胺催化剂概述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磊 陈吉祥 +2 位作者 刘迎新 宫立倩 张继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016-1019,共4页
综述了芳香族硝基化合物液相催化加氢制备芳胺的各种催化剂,并对催化加氢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液相催化 加氢催化剂 芳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亚硝基化合物的结构/致癌活性的三维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华 许禄 苏锵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1450-1453,共4页
用比较力场分析研究了N-亚硝基化合物的结构与致癌活性的关系,考察了网络结构和探针原子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立体效应和静电作用场是描述其致癌活性和进行结构性能关系研究的最重要的结构参数。
关键词 硝基化合物 致癌活性 结构 三维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