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流边滩硝化反硝化潜力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肖静文 刘瑛 +2 位作者 冯晶红 罗俊雄 卢梓岩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93,共8页
探究河流边滩沉积物硝化反硝化潜力及与沉积物理化性质的关系,可为河流边滩治理、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依据。2021年7月以夏家寺河边滩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顺直河道与边滩沉积物的硝化反硝化潜力,并分析了各环境因子对其硝化反硝化潜力的... 探究河流边滩沉积物硝化反硝化潜力及与沉积物理化性质的关系,可为河流边滩治理、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依据。2021年7月以夏家寺河边滩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顺直河道与边滩沉积物的硝化反硝化潜力,并分析了各环境因子对其硝化反硝化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边滩和顺直河道沉积物黏粒(clay)、总有机碳(TOC)、NH_(4)^(+)-N、NO_(2)^(-)-N、NO_(3)^(-)-N含量最大值均出现在表层,且边滩沉积物各环境指标的平均值均大于顺直河道;(2)边滩沉积物硝化潜力(1.91±1.61)mg/(kg∙d)大于顺直河道(0.70±1.01)mg/(kg∙d)(P<0.05),在15 d培养期内硝化潜力随时间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且各层硝化潜力大小表现为表层>中层>底层(P<0.05),在前10 d培养期内边滩沉积物硝化活性大于顺直河道;(3)边滩沉积物反硝化潜力(85.99±12.06)mg/(kg∙d)大于顺直河道(38.93±30.46)mg/(kg∙d)(P<0.05),边滩和顺直河道沉积物反硝化速率分别在培养1、3 d后达到最大值,反硝化活性分别在6、15 d达到最大值,10 d培养期内,顺直河道沉积物反硝化活性大于边滩;(4)河道沉积物硝化潜力与ORP、clay、TOC、NH_(4)^(+)-N、NO_(3)^(-)-N、T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反硝化潜力与TOC、NH_(4)^(+)-N、NO_(3)^(-)-N、T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滩 沉积物 硝化潜力 硝化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城区及其边缘地区湿地反硝化潜力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阳 章明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159-161,167,共4页
以杭州湿地为例,对湿地反硝化强度及其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市区及边缘地区的湿地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的不同及所处环境的差异,其湿地反硝化强度有较大的差异,反硝化强度在0.21~2.38 mg/(kg.h)之间,城市化并没有减弱湿地的反硝... 以杭州湿地为例,对湿地反硝化强度及其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市区及边缘地区的湿地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的不同及所处环境的差异,其湿地反硝化强度有较大的差异,反硝化强度在0.21~2.38 mg/(kg.h)之间,城市化并没有减弱湿地的反硝化强度,城区湿地的反硝化平均强度高于城市边缘区,农田湿地反硝化强度低于其它湿地;湿地反硝化强度主要与有机质含量、全氮、微生物生物量碳和细菌数量呈正比,而受质地、pH和CaCO3含量等的影响较小,因此,湿地系统中有机碳含量可作为其反硝化潜力的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城区 边缘地区 湿地系统 硝化强度 微生物生物量碳 人类活动影响 有机质含量 有机碳含量 城市边缘区 硝化潜力 细菌数量 判断指标 杭州市区 差异 强度高 城市化 CACO3 全氮 农田 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滨岸带土壤反硝化潜力及影响因子
3
作者 韩磊 庄涛 +3 位作者 杨新明 袁旭音 韩年 李洁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39-1547,共9页
以太湖西部3个中小流域为研究区,于2017年7月15日—20日,采集各流域内3种典型滨岸带表层(0—20 cm)土壤,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反硝化潜力,探讨不同流域滨岸带土壤反硝化潜力的差异和变化规律,并确定土壤反硝化潜力的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 以太湖西部3个中小流域为研究区,于2017年7月15日—20日,采集各流域内3种典型滨岸带表层(0—20 cm)土壤,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反硝化潜力,探讨不同流域滨岸带土壤反硝化潜力的差异和变化规律,并确定土壤反硝化潜力的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各流域土壤反硝化潜力存在明显差异,天目湖流域、合溪流域和苕溪流域土壤反硝化潜力分别为0.294±0.226 (μg N (N2O)·(g·h)-1)、0.542±0.327 (μg N (N2O)·(g·h)-1)和0.821±0.494 (μg N (N2O)·(g·h)-1),总体表现为城镇化程度越高,土壤反硝化潜力越大.在相同流域内,林地滨岸带土壤反硝化潜力最大,其次为草地滨岸带和荒地滨岸带.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反硝化潜力与土壤含水率、硝态氮含量、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碳含量都显著正相关(n=54,P<0.01).结合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含水率、硝态氮含量和微生物量碳含量是苕溪流域滨岸带土壤反硝化潜力的主要影响因子;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硝态氮含量分别是合溪和天目湖流域滨岸带土壤反硝化潜力的主要影响因子.综上,滨岸带土壤反硝化潜力与人类活动强弱有密切联系,其主要影响因子在不同城镇化背景下的流域间也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反硝化潜力 滨岸带 影响因子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生物脱氮工艺的反硝化动力学试验 被引量:18
4
作者 马勇 彭永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4-468,共5页
通过SBR反应器间歇试验,研究了投加外碳源后系统的反硝化潜力和反硝化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向原有淀粉废水中投加外碳源乙醇废液后,可以明显提高系统的反硝化速率和反硝化潜力,反硝化速率由0.74mg/(g?h)增加到2.11mg/(g?h),反硝化潜力由... 通过SBR反应器间歇试验,研究了投加外碳源后系统的反硝化潜力和反硝化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向原有淀粉废水中投加外碳源乙醇废液后,可以明显提高系统的反硝化速率和反硝化潜力,反硝化速率由0.74mg/(g?h)增加到2.11mg/(g?h),反硝化潜力由5.6mg/L增加到16.2mg/L.脉冲投加淀粉废水进行缺氧反硝化间歇试验,可以获得系统污泥动力学信息,确定原水的反硝化潜力,并可估计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总反硝化潜力,因此可以预测获得最小出水硝酸氮浓度的控制策略.相对于COD/N,如果确定了系统反硝化潜力和污水水质能获得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潜力 COD/N 硝化速率 硝化动力学 污水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种类、碳氮源供给和pH对人工湿地真菌反硝化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文莉 张崇邦 +3 位作者 管铭 韩文娟 葛滢 常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30-1036,共7页
【目的】认识碳、氮和p H及其与植物的交互作用对垂直流人工湿地真菌反硝化作用的影响,为真菌反硝化作用的调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4种常见的水生植物(黄菖蒲、美人蕉、水葱和伞草),在20个垂直流人工湿地中设置了4种单独栽培处理。运... 【目的】认识碳、氮和p H及其与植物的交互作用对垂直流人工湿地真菌反硝化作用的影响,为真菌反硝化作用的调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4种常见的水生植物(黄菖蒲、美人蕉、水葱和伞草),在20个垂直流人工湿地中设置了4种单独栽培处理。运行5个月后,分别从20个湿地中收集0—30 cm的细砂样品,利用微宇宙培养的方法,检验不同碳源、氮源补充和p H梯度对细砂样品中真菌反硝化潜力的影响。【结果】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垂直流人工湿地中碳源、氮源与植物种类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真菌反硝化潜力作用不明显(P>0.05),而p H与植物种类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真菌反硝化潜力作用显著(P<0.05)。7种碳源中的葡萄糖和琥珀酸钠的应用最能促进湿地填料中真菌反硝化潜力的提高(P<0.05),而在4种氮源中亚硝酸钠是最能提高真菌反硝化潜力的氮源(P<0.05)。与未进行酸碱处理(p H 6.89)相比,调节p H到2.8显著降低了真菌反硝化潜力(P<0.05),而调节p H到5.6或8.4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真菌反硝化潜力。【结论】本研究突出了葡萄糖、琥珀酸钠和亚硝酸盐在调节真菌反硝化潜力中的重要性,并发现在p H 5.6~8.4范围内,湿地填料中的真菌反硝化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流人工湿地 真菌反硝化潜力 碳源 氮源 pH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典型生态系统土壤硝化强度的整合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郭志英 贾仲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7-1324,共8页
针对国内外1959年至2013年间发表的2 900篇中国土壤硝化相关论文,获得288组中国土壤硝化强度数据,涉及26个省份,初步构建了开放式的中国土壤硝化信息系统。进一步利用整合分析,评估了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硝化强度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 针对国内外1959年至2013年间发表的2 900篇中国土壤硝化相关论文,获得288组中国土壤硝化强度数据,涉及26个省份,初步构建了开放式的中国土壤硝化信息系统。进一步利用整合分析,评估了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硝化强度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硝化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农田(NO-3-N 1.39±0.27 mg kg-1d-1)、草地(0.74±0.17)、森林(0.66±0.16)、沙漠(0.17±0.08)、湿地(0.06±0.04)。在统计显著性的前提下,硝化强度与环境因子之间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趋势:即硝化强度与p H、有效磷、硝态氮正相关,与有机碳、速效氮和碳氮比负相关。在较大时空尺度下,生态系统类型是土壤硝化过程地理分异规律的最优解释因子,可能在硝化微生物形成与演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土壤 典型生态系统 整合分析 硝化速率 硝化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氮素转化及相关微生物过程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凤霞 王长军 《宁夏农林科技》 2018年第4期37-40,共4页
研究土壤氮素转化及微生物作用机制,对减少化肥施用、减少环境污染、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影响氮素循环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介绍了土壤氮素形态、土壤氮素转化及微生物过程,包括生物固氮、固氮微生物、固氮量计算,氨化及氨化微生... 研究土壤氮素转化及微生物作用机制,对减少化肥施用、减少环境污染、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影响氮素循环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介绍了土壤氮素形态、土壤氮素转化及微生物过程,包括生物固氮、固氮微生物、固氮量计算,氨化及氨化微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及其微生物过程机理研究,综述了土壤氮素转化的研究新进展,并针对宁夏农业现状提出了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氮素 硝化潜力 细菌多样性 土地利用 宁夏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