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时期施硒对谷子硒含量、有机硒转化率及谷子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穆婷婷 张福耀 +2 位作者 李志华 刘璋 田岗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3-198,共6页
探索不同生育期叶面喷施外源硒对谷子品质指标、籽粒硒含量的影响,明确谷子外源硒的最佳施用期,为富硒谷子的栽培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以3个不同生态型谷子,春谷长农35、夏谷冀谷20、抗除草剂杂交谷晋谷50为试验材料,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 探索不同生育期叶面喷施外源硒对谷子品质指标、籽粒硒含量的影响,明确谷子外源硒的最佳施用期,为富硒谷子的栽培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以3个不同生态型谷子,春谷长农35、夏谷冀谷20、抗除草剂杂交谷晋谷50为试验材料,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喷施清水为对照(CK),在苗期、抽穗期、灌浆期叶面喷施Na2Se O367. 84 g/hm2,研究各关键生育期在喷硒条件下,谷子不同生态型品种的品质性状、籽粒硒含量以及硒的累积、转运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生育期叶面喷硒处理均可以改善谷子品质,参试品种尤以灌浆期喷施硒对谷子品质性状改善最佳,晋谷50、冀谷20、长农35的赖氨酸含量分别增加0. 03,0. 05,0. 02百分点,叶酸含量增幅分别为2. 4%,7. 5%,5. 5%,灌浆期喷硒处理粗蛋白与对照间差异达到极显著(P <0. 01),不同生育期叶面喷施亚硒酸钠,谷子籽粒含硒量均有提高,硒含量增加趋势为灌浆期>抽穗期>苗期>对照(CK),灌浆期喷硒处理谷子籽粒硒含量平均增加0. 250 mg/kg,是对照的8. 0~9. 9倍;灌浆期为提高谷子有机硒转化率和籽粒硒利用率的关键时期。晋谷50、冀谷20和长农35灌浆期喷硒处理后的有机硒转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3,13,10百分点,且与对照间差异显著(P <0. 05),与对照相比,灌浆期硒处理后的硒收获指数增幅为5. 32,5. 82,2. 70百分点。灌浆期叶面喷施适量的外源硒是改善谷子品质性状,提高谷子硒含量、有机硒转化率和硒收获指数的最佳叶面喷硒处理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品质 含量 有机硒转化率 收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对生菜生长、品质、养分吸收和硒转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袁伟玲 刘志雄 +2 位作者 吴金平 殷红清 陈磊夫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89-194,共6页
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外源硒对生菜生长特性、品质、养分吸收和硒含量的影响,为富硒蔬菜生产合理施硒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以芳妮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置6个处理(0,0.5,1.0,1.5,2.0,2.5 mg/L Se),于生菜定植后第15,25天叶面喷... 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外源硒对生菜生长特性、品质、养分吸收和硒含量的影响,为富硒蔬菜生产合理施硒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以芳妮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置6个处理(0,0.5,1.0,1.5,2.0,2.5 mg/L Se),于生菜定植后第15,25天叶面喷施,研究硒对植株生长、品质、养分含量和硒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硒浓度小于1.5 mg/L时,促进生菜的生长,产量增加;当硒浓度大于2.0 mg/L,抑制了生菜的生长,产量降低。叶面喷施外源硒增加了生菜地上部可溶性总糖和总酚含量;低浓度外源硒(Se≤1.5 mg/L)增加了粗纤维和维生素C含量,而高浓度硒(Se≥2.0 mg/L)降低了其含量;类黄酮表现出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生菜地上部分N、Ca、Zn含量随着喷施外源硒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随喷施硒浓度的增加,Mg含量增加,而P、K、S含量表现出下降趋势;低浓度硒降低了生菜地上部Fe元素的含量,但随着喷施硒浓度的增加地上部的含量明显增加。生菜地下部N、S元素的含量随叶面喷施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Ca、Mg、Fe、Zn含量表现出下降趋势;适量硒浓度(Se≤1.5 mg/L)增加生菜地下部K元素的含量,高浓度则降低了其含量。生菜地上部硒的含量以有机态硒为主,有机硒转化率均在80%以上。因此,喷施硒浓度为1.5 mg/L对生菜产量提高、品质改善和养分吸收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富硒功能蔬菜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菜 酸盐 生长 养分吸收 硒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苜蓿对蛋鸡生产性能、蛋硒及蛋硒转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胡华锋 臧金灿 +4 位作者 介晓磊 胡承孝 郭孝 鲁剑巍 赵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8,共6页
【目的】研究富硒苜蓿对蛋鸡生产性能、蛋硒及蛋硒转化率的影响,为通过硒肥-牧草-饲料-动物(食物链)链的物质传导作用进行动物补硒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方法】选取健康罗曼蛋鸡480羽,随机均分成8组,每组4个重复,1组为对照组,饲喂... 【目的】研究富硒苜蓿对蛋鸡生产性能、蛋硒及蛋硒转化率的影响,为通过硒肥-牧草-饲料-动物(食物链)链的物质传导作用进行动物补硒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方法】选取健康罗曼蛋鸡480羽,随机均分成8组,每组4个重复,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3,4,5,6,7和8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的7种硒水平(硒含量分别为0.37,2.78,5.97,8.09,9.93,17.42和28.75mg/kg)苜蓿草粉的试验日粮,试验期为38d,分别在第7,14,21,28,38天取样,分析富硒苜蓿对蛋鸡生产性能、蛋硒及蛋硒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基础日粮适量添加富硒苜蓿能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提高蛋鸡产蛋率,显著(P<0.05)提高日产蛋量,降低料蛋比(P<0.05),且产蛋率和日产蛋量均随添加富硒苜蓿硒含量的提升呈先升后降趋势,而料蛋比呈先降后升趋势;添加富硒苜蓿能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蛋硒含量,蛋硒含量随着富硒苜蓿硒含量的提高而升高,但蛋硒转化率却随富硒苜蓿硒含量的升高而降低。【结论】基础日粮添加富硒苜蓿能提高蛋鸡产蛋率、日产蛋量、蛋硒含量,降低料蛋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蛋鸡 生产性能 硒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硒方式对叶用莴苣产量、含硒量和 硒转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袁伟玲 刘志雄 +2 位作者 吴金平 殷红清 陈磊夫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0-84,共5页
以土壤施硒0.2 g·m^(-2)添加外源硒,4个叶用莴苣品种含硒量为:芳妮>罗莎绿>奶油红>橡叶红。以芳妮为研究对象,以土壤施硒(0、0.02、0.2、2、20 g·m^(-2))、叶面施硒(0、50、100、200 mg·kg^(-1))和硒浸种(0、50... 以土壤施硒0.2 g·m^(-2)添加外源硒,4个叶用莴苣品种含硒量为:芳妮>罗莎绿>奶油红>橡叶红。以芳妮为研究对象,以土壤施硒(0、0.02、0.2、2、20 g·m^(-2))、叶面施硒(0、50、100、200 mg·kg^(-1))和硒浸种(0、50、100 mg·kg^(-1))3种方式添加外源硒,研究不同施硒方式对叶用莴苣产量、品质、含硒量和硒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外源硒浓度的增加,叶用莴苣的产量先升后降,总硒含量则显著增加,硒转化率也表现为先升后降,但均在80%以上;综合比较土壤施硒、叶面施硒和硒浸种对叶用莴苣产量、含硒量和硒转化率的影响,推荐叶面喷施硒100 mg·kg-1为叶用莴苣最佳的添加外源硒方式和施硒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莴苣 产量 硒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硒酸钠和酵母硒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蛋硒含量和蛋硒转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金永燕 郑春田 +5 位作者 陈伟 王爽 夏伟光 刘文超 程镜蓉 张亚男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22-1637,共1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亚硒酸钠(SS)和酵母硒(SY)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蛋硒含量和蛋硒转化率的影响,探究其在鸭蛋中的富集和消去规律。选取540只健康、产蛋性能相近的44周龄龙岩山麻蛋鸭,随机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亚硒酸钠(SS)和酵母硒(SY)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蛋硒含量和蛋硒转化率的影响,探究其在鸭蛋中的富集和消去规律。选取540只健康、产蛋性能相近的44周龄龙岩山麻蛋鸭,随机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鸭。试验期16周,分为富集期12周和消去期4周。富集期,各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硒含量0.15 mg/kg)及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3、0.6、0.9和1.2 mg/kg的SS或SY(以硒计)的试验饲粮。消去期,各组均饲喂基础饲粮。结果表明:1)富集期,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SS和SY对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量和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提高了平均日采食量(第5~8周、第9~12周和第1~12周,P<0.05)。消去期,与对照组相比,仅饲粮中添加SY显著提高了平均日采食量(第1~2周,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SS和SY对蛋重、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黄颜色、蛋壳重、蛋壳比例、蛋壳厚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饲粮中添加SS显著降低了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第2、4、12周和平均值,P<0.05),饲粮中添加SY也显著降低了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第12周和平均值,P<0.05)。3)富集期,与对照组相比,第3、7、14、28、56和84天,饲粮中添加SS和SY均显著增加了蛋硒含量(P<0.05),且SY显著高于SS(P<0.05)。消去期,与对照组相比,第3和7天,饲粮中添加SS和SY显著增加了蛋硒含量(P<0.05),且SY显著高于SS(P<0.05)。4)富集期,与对照组相比,第3、7、28和56天,饲粮中添加SS和SY显著降低了蛋硒转化率(P<0.05),且SY显著高于SS(P<0.05)。消去期,与对照组相比,第3和7天,饲粮中添加SS和SY显著提高了蛋硒转化率(P<0.05),且SY显著高于SS(P<0.05)。5)利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蛋硒含量,得出SY的蛋硒含量在富集期第3、7、14、28、56和84天分别是SS的4.418、3.819、4.381、4.290、4.276和4.380倍,消去期第3、7、14和21天分别是SS的4.201、4.208、32.10和12.17倍。6)以硒0.3 mg/kg添加水平,饲喂3 d,蛋硒含量分别为0.50(饲粮中添加SS)和0.72 mg/kg(饲粮中添加SY)。根据中国居民不同人群每日富硒鸭蛋推荐量,建议每天鸭蛋(约65 g)的摄入量分别为0.77~2.40个(饲粮中添加SS)和0.53~1.67个(饲粮中添加SY)。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0.3~1.2 mg/kg的SS和SY提高了蛋鸭的平均日采食量,但降低了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提高了蛋硒含量。与SS相比,SY在鸭蛋中的富集速度增加,消去速度降低。SY的蛋硒含量约是SS的4倍左右,蛋硒转化率也高于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钠 酵母 含量 硒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硒源对蛋鸡生产性能、蛋硒含量及转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30
6
作者 胡华锋 黄炎坤 +4 位作者 介晓磊 郭孝 胡承孝 鲁剑巍 赵京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03-1609,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植物硒———富硒苜蓿、无机硒———亚硒酸钠和生物硒———酵母硒3种硒源对蛋鸡生产性能、蛋硒含量及转化率的影响。选取50周龄健康罗曼蛋鸡300羽,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试验1组为对照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植物硒———富硒苜蓿、无机硒———亚硒酸钠和生物硒———酵母硒3种硒源对蛋鸡生产性能、蛋硒含量及转化率的影响。选取50周龄健康罗曼蛋鸡300羽,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试验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2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普通苜蓿粉的试验饲粮,试验3、4组饲喂在试验2组饲粮中分别添加1.60 mg/kg亚硒酸钠和730 mg/kg酵母硒的试验饲粮,试验5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富硒苜蓿粉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38 d。结果表明:1)基础饲粮中添加富硒苜蓿能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和日产蛋量(P<0.05),显著降低料蛋比(P<0.05);添加酵母硒可显著提高产蛋率(P<0.05),而添加普通苜蓿、亚硒酸钠和酵母硒对日产蛋量和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2)基础饲粮中添加亚硒酸钠、酵母硒和富硒苜蓿均可极显著提高蛋硒含量(P<0.01),其中富硒苜蓿组蛋硒含量极显著高于添加亚硒酸钠组(P<0.01),却极显著低于酵母硒组(P<0.01);各组蛋硒含量随试验期的延长而增加,3种硒源组蛋硒转化率大小顺序为:酵母硒>富硒苜蓿>亚硒酸钠,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由此可知,蛋鸡饲粮中添加富硒苜蓿,其生产性能略优于添加酵母硒,明显优于添加普通苜蓿和亚硒酸钠;蛋鸡的蛋硒含量极显著高于亚硒酸钠,但极显著低于酵母硒,3种硒源蛋硒转化率大小顺序为:酵母硒>富硒苜蓿>亚硒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酸钠 酵母 蛋鸡 硒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施硒肥对不同生育期紫花苜蓿吸收、转化及利用硒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胡华锋 刘太宇 +5 位作者 郭孝 介晓磊 胡承孝 李明 鲁剑巍 赵京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106,共6页
采用土壤施硒方法,研究基施硒肥对不同生育期紫花苜蓿(Medicago saliva)吸收、转化和利用硒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硒肥能显著提升紫花苜蓿吸收外源硒的能力(P<0.05);并随生育期延伸呈先升后降的倒"V"型变化,初花期吸收硒... 采用土壤施硒方法,研究基施硒肥对不同生育期紫花苜蓿(Medicago saliva)吸收、转化和利用硒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硒肥能显著提升紫花苜蓿吸收外源硒的能力(P<0.05);并随生育期延伸呈先升后降的倒"V"型变化,初花期吸收硒能力最强;而紫花苜蓿硒含量随生育期的推移而降低。基施硒肥显著提高紫花苜蓿有机硒的转化率(P<0.05),当施硒量≥0.45 mg·kg^(-1)时,有机硒转化率>50%,紫花苜蓿有机硒转化率随生育期的发展呈下降趋势;紫花苜蓿对硒肥的利用率很低,不超过1.5%;并随生育期的进程先升后降,初花期硒肥利用率最高。施硒量与不同生育期苜蓿硒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基施硒肥与苗期牧草硒线性方程为:y=1.9912x+0.1827(R^2=0.9696),基施硒肥与分枝期牧草硒线性方程为:y=1.7394x+0.1724(R^2=0.9670),基施硒肥与孕蕾期牧草硒线性方程为:y=1.5045x+0.1542(R^2=0.9694),基施硒肥与初花期牧草硒线性方程为:Y=1.2547x+0.1588(R^2=0.9835),基施硒肥与盛花期牧草硒线性方程为:y=1.0044x+0.1500(R^2=0.99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生育期 吸收 有机硒转化率 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明子生芽转化有机硒的效果研究
8
作者 张玲 蔡洪信 夏作理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6期1334-1335,共2页
目的:探讨决明子生芽转化有机硒的效果。方法:利用透析方法将富硒决明子芽中的有机硒和无机硒分开,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富硒决明子芽中的总硒含量和无机硒含量,计算出决明子芽的有机硒转化率。结论:培育时间对决明子芽有机硒转... 目的:探讨决明子生芽转化有机硒的效果。方法:利用透析方法将富硒决明子芽中的有机硒和无机硒分开,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富硒决明子芽中的总硒含量和无机硒含量,计算出决明子芽的有机硒转化率。结论:培育时间对决明子芽有机硒转化率由一定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48h是培育富硒决明子的适宜时间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明子 有机硒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施硒对紫花苜蓿产草量及吸硒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胡华锋 王彦华 +4 位作者 李明 介晓磊 郭孝 刘世亮 李建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47-1350,共4页
为提高硒肥利用率,探索紫花苜蓿(Medicago saliva)吸硒特性,采用叶面施硒方法,研究硒肥对苜蓿产草量及吸收、转化、利用硒的影响。结果显示:叶面施硒能提高苜蓿产草量,并随施硒量增加呈先升后降,以施硒100mg·kg^(-1)增产最好,显著... 为提高硒肥利用率,探索紫花苜蓿(Medicago saliva)吸硒特性,采用叶面施硒方法,研究硒肥对苜蓿产草量及吸收、转化、利用硒的影响。结果显示:叶面施硒能提高苜蓿产草量,并随施硒量增加呈先升后降,以施硒100mg·kg^(-1)增产最好,显著高于未施硒苜蓿(P<0.05),但与施硒50,70和200mg·kg^(-1)苜蓿差异不显著;苜蓿吸收外源硒能力随施硒量增加而提升,而有机硒转化率及硒肥利用率随施硒量提高呈先升后降趋势;施硒苜蓿有机硒转化率均显著高于未施硒苜蓿(P<0.05),但施硒苜蓿间差异不显著,而硒肥利用率以施硒50mg·kg^(-1)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施 紫花苜蓿 吸收 有机硒转化率 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富硒细菌的筛选、鉴定 被引量:10
10
作者 廖青 刘永贤 +4 位作者 邢颖 梁潘霞 潘丽萍 陈锦平 江泽普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03-1207,共5页
从广西不同富硒区土壤中分离出32株耐硒细菌,通过优化加硒时间、培养时间及加硒浓度进行富硒试验,筛选获得4株富硒能力较强的细菌,进一步通过对4株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分析明确了各菌株的种属关系。经鉴定,YLB1-6为Bacillu... 从广西不同富硒区土壤中分离出32株耐硒细菌,通过优化加硒时间、培养时间及加硒浓度进行富硒试验,筛选获得4株富硒能力较强的细菌,进一步通过对4株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分析明确了各菌株的种属关系。经鉴定,YLB1-6为Bacillus cereus,TXB1-10为Sinomonas sp.,TXB2-5为Bacillus thuringiensis,GPB1-5为Achromobacter denitrificans。在最适加硒时间、培养时间及适宜加硒浓度条件下,各菌株的硒转化率分别为:YLB1-674.22%,TXB1-1066.05%,TXB2-555.31%,GPB1-563.30%。各菌株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可交换态硒含量,对土壤硒起到较强活化作用。土壤富硒细菌为硒转化提供更多的高效微生物载体,并为富硒产品开发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硒转化率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施硒肥对紫花苜蓿不同形态硒含量和积累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京 介晓磊 +3 位作者 胡华锋 刘世亮 刘芳 刘巘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115,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硒肥基施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不同形态硒含量和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硒量增加,紫花苜蓿全硒、无机硒、有机硒含量和积累量逐渐升高,以施硒量为1.05kg/hm2时达到最大值,同时紫花苜蓿各形态硒含...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硒肥基施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不同形态硒含量和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硒量增加,紫花苜蓿全硒、无机硒、有机硒含量和积累量逐渐升高,以施硒量为1.05kg/hm2时达到最大值,同时紫花苜蓿各形态硒含量随生育期的延长而逐渐减少,而积累量却不断增加。随施硒量的增加,各生育期有机硒转化率逐渐升高,以施硒量为1.05kg/hm2的处理最高。因此,可通过基施适量的硒提高草产量,并提高硒含量和积累量以及有机硒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无机 有机 有机硒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栽培试验中二种硒(Se)肥的比较研究
12
作者 郑小江 《特产研究》 2000年第4期17-19,F003,共4页
在 Se0.8mg/kg的低硒土壤上用 Se12.8mg/kg的高硒土 50g/株、 25g/株作根系追肥,用 168kg/667m2Na2SeO3溶液 20mg/kg、 10mg/kg作叶面追肥;生长 30天测定绞股蓝含硒量依次为 3.32, 1.36, 1.12, 0.82, 0.006mg/kg(ck).方差分析表明:各... 在 Se0.8mg/kg的低硒土壤上用 Se12.8mg/kg的高硒土 50g/株、 25g/株作根系追肥,用 168kg/667m2Na2SeO3溶液 20mg/kg、 10mg/kg作叶面追肥;生长 30天测定绞股蓝含硒量依次为 3.32, 1.36, 1.12, 0.82, 0.006mg/kg(ck).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间绞股蓝产量无显著差异,而含硒量差异均为极显著.高硒土根系追肥的绞股蓝含硒量是 ck的 20.6~ 53.0倍,是 Na2SeO3叶面追肥的 1.22~ 4.05倍.绞股蓝茎叶对 Na2SeO3的硒转化率是根系对高硒土的硒转化率的 1.98~ 2.3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甜绞股蓝 硒转化率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不同硒含量对小麦主要产量相关性状和硒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姜宗昊 刘玉秀 +1 位作者 张正茂 王文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49,共9页
为探究不同土壤硒含量对小麦主要产量相关性状和硒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普冰151’‘西农黑大穗’‘周黑麦1号’为试验材料,紫阳高硒矿粉为硒源,采用盆栽试验,设置5种不同土壤硒含量,S0(0添加硒矿粉),S1、S2、S3、S4(土壤硒含量分别为4 mg... 为探究不同土壤硒含量对小麦主要产量相关性状和硒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普冰151’‘西农黑大穗’‘周黑麦1号’为试验材料,紫阳高硒矿粉为硒源,采用盆栽试验,设置5种不同土壤硒含量,S0(0添加硒矿粉),S1、S2、S3、S4(土壤硒含量分别为4 mg·kg-1、8 mg·kg-1、12 mg·kg-1和16 mg·kg-1)。结果表明:土壤中施加高硒矿粉对小麦分蘖数和穗长无显著影响;但在土壤硒含量S2和S3水平下‘西农黑大穗’的株高显著提高。土壤硒含量增加可显著提高小麦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随土壤硒含量的增加,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较S0均显著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土壤中施加高硒矿粉显著提高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S2、S3和S4水平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S1水平。在土壤硒含量S1和S2水平下,3个小麦材料籽粒有机硒含量均达到富硒小麦标准(GB13105-1991),S2水平为最适宜种植富硒小麦的土壤硒含量。3个小麦材料的籽粒有机硒含量在S2水平下分别为0.258 mg·kg-1、0.288 mg·kg-1和0.273 mg·kg-1,籽粒硒转化率分别为82.958%、84.457%和82.979%,‘西农黑大穗’在3个材料中表现最高。表明土壤中施加一定量硒能有效提高小麦产量、籽粒粗蛋白含量和硒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含量 生长发育 硒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硒水平和硒肥对水稻硒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云 林硕 +4 位作者 金磊 毛东平 王学瑛 刘国侠 方乾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5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土壤硒含量和硒肥施用量与水稻产量及硒吸收利用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嘉58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分别在6种不同硒含量的土壤上,通过施用一定量硒肥而形成水稻硒含量水平及产量的差异变化,研究硒转化吸收利用的规律。[结果]喷施... [目的]探讨土壤硒含量和硒肥施用量与水稻产量及硒吸收利用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嘉58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分别在6种不同硒含量的土壤上,通过施用一定量硒肥而形成水稻硒含量水平及产量的差异变化,研究硒转化吸收利用的规律。[结果]喷施硒肥2 250 mg/hm^2,产量提升5.72%。大米硒含量=38.18%土壤硒含量+0.02%喷施硒肥量。[结论]该研究为富硒水稻生产硒肥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稻产量 吸收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硒处理对单生朝天椒果实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玉玲 马朝喜 +4 位作者 闫妞 张庆社 陈坤 郭曙光 李冰 《长江蔬菜》 2018年第10期72-74,共3页
开展不同硒处理对单生朝天椒果实硒含量及品质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净硒含量在0~0.985 9 mg/株时,单生朝天椒果实有机硒含量随外源硒使用量增加而增加,但果实有机硒转化率却随外源硒使用量的增加先升后降;单生朝天椒果实... 开展不同硒处理对单生朝天椒果实硒含量及品质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净硒含量在0~0.985 9 mg/株时,单生朝天椒果实有机硒含量随外源硒使用量增加而增加,但果实有机硒转化率却随外源硒使用量的增加先升后降;单生朝天椒果实有机硒转化率最大时,其喷净硒含量在0.985 9~1.274 1 mg/株。综合考虑施硒量、果实含硒量、有机硒转化率、VC、蛋白质、辣椒素、二氢辣椒素以及膳食适宜供给量等,处理Ⅳ(喷净硒含量0.985 9 mg/株)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理 有机含量 有机硒转化率 含量 单生朝天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硒对单生朝天椒性状产量及硒含量的影响
16
作者 牛燕燕 赵玉玲 +3 位作者 马朝喜 闫妞 陈坤 郑婷婷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2期145-147,共3页
单生朝天椒株喷净硒含量在0~1.274 1 mg之间时,单生朝天椒果长、果形指数及对硒的吸收主要受加入外援硒的多少而定,但硒的有机化利用、植株的株高、茎粗及产量对外援硒的加入却有一定的限制,并且当外援硒喷施量超过一定值后就会对植物... 单生朝天椒株喷净硒含量在0~1.274 1 mg之间时,单生朝天椒果长、果形指数及对硒的吸收主要受加入外援硒的多少而定,但硒的有机化利用、植株的株高、茎粗及产量对外援硒的加入却有一定的限制,并且当外援硒喷施量超过一定值后就会对植物产生毒害。综合考虑施硒量、果实含硒量、有机硒转化率、植株生物学性状、果实性状、产量以及膳食适宜供给量等,处理Ⅲ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生朝天椒 处理 有机含量 有机硒转化率 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