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北典型黑土富硒区土壤与作物硒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海伦市为例
被引量:
2
1
作者
马婧萱
崔晓丹
+2 位作者
梁强
胡文友
黄标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1-1110,共10页
为探究东北典型黑土富硒区土壤–作物系统硒含量及影响因素,选择海伦市为研究区,调查分析了表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全硒和有效硒含量,大宗农产品(水稻、大豆、玉米)可食用部分硒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全硒含量水平相对较高,均值为0.30...
为探究东北典型黑土富硒区土壤–作物系统硒含量及影响因素,选择海伦市为研究区,调查分析了表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全硒和有效硒含量,大宗农产品(水稻、大豆、玉米)可食用部分硒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全硒含量水平相对较高,均值为0.303 mg/kg,有效硒含量均值为0.018 mg/kg,硒活化率(有效硒的占比)偏低;土壤全硒和有效硒含量都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西北部和中部(永和乡、爱民乡、向荣乡和长发乡);3种大宗农作物硒含量由高到低为水稻(0.028 mg/kg)>大豆(0.014 mg/kg)>玉米(0.007 mg/kg);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硒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有机质、全氮、阳离子交换量和粉粒含量,高有机质含量抑制了水稻和玉米对土壤硒的吸收。本研究为研究区开发利用富硒土壤提供了从区域选择到作物类型选择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伦市
黑土
硒
土壤–作物系统
硒生物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北典型黑土富硒区土壤与作物硒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海伦市为例
被引量:
2
1
作者
马婧萱
崔晓丹
梁强
胡文友
黄标
机构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自然资源部国土(耕地)生态监测与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1-1110,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500202)
江苏省科技计划“一带一路”创新合作项目(BZ2023003)
自然资源部国土(耕地)生态监测与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开放课题项目(GTST2021-013)资助。
文摘
为探究东北典型黑土富硒区土壤–作物系统硒含量及影响因素,选择海伦市为研究区,调查分析了表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全硒和有效硒含量,大宗农产品(水稻、大豆、玉米)可食用部分硒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全硒含量水平相对较高,均值为0.303 mg/kg,有效硒含量均值为0.018 mg/kg,硒活化率(有效硒的占比)偏低;土壤全硒和有效硒含量都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西北部和中部(永和乡、爱民乡、向荣乡和长发乡);3种大宗农作物硒含量由高到低为水稻(0.028 mg/kg)>大豆(0.014 mg/kg)>玉米(0.007 mg/kg);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硒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有机质、全氮、阳离子交换量和粉粒含量,高有机质含量抑制了水稻和玉米对土壤硒的吸收。本研究为研究区开发利用富硒土壤提供了从区域选择到作物类型选择的数据支撑。
关键词
海伦市
黑土
硒
土壤–作物系统
硒生物利用率
Keywords
Hailun City
Isohumosols
Selenium
Soil-crop system
Se bioavailability
分类号
X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北典型黑土富硒区土壤与作物硒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海伦市为例
马婧萱
崔晓丹
梁强
胡文友
黄标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