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硒掺杂改性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通 史云斌 +1 位作者 刘庆彬 何爽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2,共6页
为了开发出具有能量密度大、循环性能优越等特性的高能量密度电池材料,研究了硒掺杂量对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显微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硒掺杂量增加有助于减小正极材料中颗粒粒径,但是硒掺杂量过高(x=0.21)会出现严重颗粒团... 为了开发出具有能量密度大、循环性能优越等特性的高能量密度电池材料,研究了硒掺杂量对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显微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硒掺杂量增加有助于减小正极材料中颗粒粒径,但是硒掺杂量过高(x=0.21)会出现严重颗粒团聚现象,锂电池正极材料中适宜的硒掺杂量为x=0.14,此时正极材料可以获得粒径细小、均匀的颗粒;x=0.14的正极材料由于具有最佳的抑制氧损失的作用而具有最高的库伦效率(77.1%);当倍率为0.1C^10C时,正极材料的放电比容量会随着硒含量升高而先增大后减小,在x=0.14时取得最大值,即x=0.14的正极材料的倍率性能最优;x=0.14的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明显高于x=0的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硒掺杂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掺杂硫化聚苯胺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莹莹 邵钦君 +1 位作者 郭德才 陈剑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4-148,共5页
提高硫化聚合物正极的反应动力学,对实现这类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热硫硒固熔体和聚苯胺制备了硒掺杂的硫化聚苯胺(Se@SPANI)。结果表明,硒掺杂显著降低了Se@SPANI的氧化还原过程中的超电势,加快了电化学反应速率。以0.5 A/g... 提高硫化聚合物正极的反应动力学,对实现这类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热硫硒固熔体和聚苯胺制备了硒掺杂的硫化聚苯胺(Se@SPANI)。结果表明,硒掺杂显著降低了Se@SPANI的氧化还原过程中的超电势,加快了电化学反应速率。以0.5 A/g电流密度进行充放电,Se@SPANI在酯类电解液中经100次循环后仍保持478 mAh/g的比容量,容量保持率为89%。即使在2 A/g的高电流密度下,其放电比容量仍可达487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掺杂 硫化聚苯胺 锂离子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茶-硒掺杂碳量子点和单质硒的同时制备及其在Fe3+检测中的应用
3
作者 胡伟英 叶锡光 +4 位作者 陈忠正 张媛媛 姚向荣 林晓蓉 李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6-324,共9页
目的:为探讨普洱茶-纳米硒制备掺杂型碳量子点的可行性及其相关特性,实现水体系中Fe^(3+)的快速检测。方法:以普洱茶水提取物稳定分散的普洱茶-硒原子为掺杂原子,采用水浴法,通过优化反应温度和时间,同时制备出普洱茶-硒掺杂碳量子点(Pu... 目的:为探讨普洱茶-纳米硒制备掺杂型碳量子点的可行性及其相关特性,实现水体系中Fe^(3+)的快速检测。方法:以普洱茶水提取物稳定分散的普洱茶-硒原子为掺杂原子,采用水浴法,通过优化反应温度和时间,同时制备出普洱茶-硒掺杂碳量子点(Pu-erh tea nano-selenium doped carbon quantum dots,PT-Se-CQDs)和单质硒两种物质;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技术表征PT-Se-CQDs的紫外-可见吸收特性和荧光强度,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X射线衍射等技术表征其形态形貌、元素组成及结构特性;并以PT-Se-CQDs为荧光探针构建荧光传感器,用于水体系中Fe^(3+)检测。结果:当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10 h时,可同时制备得量子产率为3.41%、平均直径约为3.1 nm的类球形PT-Se-CQDs和单质硒。Fe^(3+)对PT-Se-CQDs具有强荧光静态猝灭效应,当Fe^(3+)浓度为0~300μmol/L时,比率荧光强度(F/F_(0))与Fe^(3+)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Fe^(3+)的检出限低至0.2621μmol/L;纯净水和矿泉水中Fe^(3+)含量测定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0.93%~104.56%和84.53%~113.90%,RSD小于8.15%和4.00%。结论:本研究制备的PT-Se-CQDs对Fe^(3+)具有高选择性和灵敏度,以此建立的检测Fe^(3+)方法简单、快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纳米 普洱茶-硒掺杂碳量子点 单质 荧光传感器 F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掺杂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4
作者 周淑芳 郝颃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9-434,共6页
采用改进的方法从蚕茧中提取丝素蛋白(SF),将其作为矿化模板,与钙磷盐在溶液中发生共沉淀反应,制备得到掺杂不同硒(Se)含量的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SF-HA(Se)复合材料。将所得的材料干燥后进行X射线衍射谱(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 采用改进的方法从蚕茧中提取丝素蛋白(SF),将其作为矿化模板,与钙磷盐在溶液中发生共沉淀反应,制备得到掺杂不同硒(Se)含量的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SF-HA(Se)复合材料。将所得的材料干燥后进行X射线衍射谱(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热失重分析(TGA)等表征,分析了所得粉末材料的元素组成,颗粒形貌,相组成及其热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共沉淀法能够合成尺寸为50~100nm的、具有一定结晶度的羟基磷灰石微小颗粒;硒能成功掺杂于复合材料中,掺杂效率较高,且硒具有一定抑制晶体生长的作用。由于SF模板的存在和Se的影响,制备的SF-HA(Se)复合材料为弱结晶性的羟基磷灰石。SF-HA(Se)复合材料有潜力作为一种新型的骨修复材料,有望应用于骨肉瘤等切除手术后的骨组织重建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硒掺杂 羟基磷灰石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硒修饰碳糊电极伏安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 被引量:4
5
作者 谭君林 张连明 +1 位作者 胡存杰 魏小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81-1085,共5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掺杂硒修饰碳糊电极,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在掺杂硒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掺杂硒修饰碳糊电极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电化学方法。在pH 4.6的0.1mol·L-1乙酸-乙酸钠缓冲溶... 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掺杂硒修饰碳糊电极,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在掺杂硒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掺杂硒修饰碳糊电极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电化学方法。在pH 4.6的0.1mol·L-1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对乙酰氨基酚在+0.61V呈现一个灵敏的氧化峰。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在6.0×10-7~1.5×10-4 mol·L-1范围内与其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2.8×10-7 mol·L-1。方法用于药品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测定结果与药典法测定值相符,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2.1%~2.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安法 掺杂修饰碳糊电极 对乙酰氨基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掺杂硒硫化镉光阳极的制备与光电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白述铭 田建华 +2 位作者 马换梅 朱坤磊 单忠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65-1372,共8页
将适量Se加入到Na2S甲醇水溶液中反应生成Na2SSe2阴离子前驱体,以Cd(NO3)2、Mn(CH3COO)2为阳离子前驱体,通过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SILAR)分别制备出Cd SSe2/TiO2或Mn2+掺杂的Mn-Cd SSe2/TiO2量子点敏化光阳极。采用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 将适量Se加入到Na2S甲醇水溶液中反应生成Na2SSe2阴离子前驱体,以Cd(NO3)2、Mn(CH3COO)2为阳离子前驱体,通过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SILAR)分别制备出Cd SSe2/TiO2或Mn2+掺杂的Mn-Cd SSe2/TiO2量子点敏化光阳极。采用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分析确定阴离子前驱体和量子点的价键结构和组成;通过紫外可见吸光光谱表征量子点的光吸收性能;利用J-V曲线和IPCE分别对CdS、CdSSe2和Mn-Cd SSe2量子点敏化的TiO2光阳极的光电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0.12 mol·L-1 Se和0.5 mol·L-1 Na2S制备的阴离子前驱体、0.5 mol·L-1 Cd2+和0.3 mol·L-1 Mn2+阳离子前驱体,通过SILAR法制备的Mn-Cd SSe2/TiO2光阳极,能量转换效率比Cd SSe2/TiO2和Cd S/TiO2光阳极分别提高了90%和2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 硫化钠 掺杂硫化镉 光阳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掺杂量对n型Bi_2Te_(3-x)Se_x微结构及热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张骐昊 徐磊磊 +1 位作者 王连军 江莞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39-1144,共6页
通过水热法合成不同Se掺杂量的Bi2Te3-xSex(0≤x≤0.45)纳米粉体,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出致密度较高的块体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微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重点研究了含有不同Se掺杂量块体材料... 通过水热法合成不同Se掺杂量的Bi2Te3-xSex(0≤x≤0.45)纳米粉体,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出致密度较高的块体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微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重点研究了含有不同Se掺杂量块体材料的显微结构和热电性能。结果表明:Se元素的掺杂使得粉体XRD特征衍射峰向高角度偏移,并且衍射峰出现宽化,晶粒尺寸变小。随着Se掺杂量的增加,块体材料的电导率先增大后减小;Se元素的掺杂有效地降低了材料的热导率,并提高了材料的Seebeck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测试温度区间,所有经过Se掺杂的样品ZT值都高于未掺杂样品。当Se掺杂量为0.3时,样品具有最大的ZT值,平均约为0.51,并在475 K时达到最大值0.57,相比未经Se掺杂的Bi2Te3提高了1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化铋 硒掺杂 水热合成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 热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碲硒镉吸收层硒含量调控及其器件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心会 李青霄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85-788,共4页
碲硒镉薄膜太阳电池因其制备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光电转换效率优异,近年成为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为简化工艺并获得更优光电性能,使用碲化镉和硒化镉混合源,采用近空间升华法通过调控气压沉积了不同硒掺杂比例的碲硒镉薄膜,并制备成... 碲硒镉薄膜太阳电池因其制备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光电转换效率优异,近年成为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为简化工艺并获得更优光电性能,使用碲化镉和硒化镉混合源,采用近空间升华法通过调控气压沉积了不同硒掺杂比例的碲硒镉薄膜,并制备成碲硒镉器件,研究了碲硒镉薄膜的结构、纵向硒元素分布和表面形貌、组分、光谱响应和电流电压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使用CdSe与CdTe混合源,采用近空间升华法通过调控沉积气压可以控制CdTe薄膜中的硒含量,实现稳定沉积并获得预期带隙CdSe_(x)Te_(1-x)薄膜。所制备的碲硒镉器件短路电流密度达到了27.8 mA/cm^(2),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5.3%。这为设计和制备具有梯度带隙的碲硒镉薄膜太阳电池提供了一种简单和有效的方法,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掺杂 沉积气压 光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