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磷硒配施对郑麦9023硒吸收及土壤硒形态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
9
1
作者
祝姣姣
聂兆君
+5 位作者
赵鹏
李金峰
秦世玉
李畅
刘红恩
李永革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2-729,共8页
为给通过合理施用磷肥来提高冬小麦籽粒硒含量提供参考依据,以冬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供试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3个磷水平(0、80、160mg·kg-1,分别表示为P0、P80和P160)和2个硒水平(0和1mg·kg-1,分别表示为Se0和Se1),共6个处...
为给通过合理施用磷肥来提高冬小麦籽粒硒含量提供参考依据,以冬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供试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3个磷水平(0、80、160mg·kg-1,分别表示为P0、P80和P160)和2个硒水平(0和1mg·kg-1,分别表示为Se0和Se1),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在Se0水平下,籽粒产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而在Se1水平下,籽粒产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P80处理下籽粒产量最高。在Se1水平下,施磷显著增加了小麦各器官以及整株硒累积量,但是施磷降低了硒从颖壳向籽粒中的迁移系数,显著降低了各器官的硒含量。施硒可提高土壤各形态硒的含量,提高水溶态和可交换态硒的比例。在Se0水平下施磷可以提高土壤水溶态硒、可交换态硒、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所占总硒的比例;而在Se1水平下,施磷增加了土壤水溶态硒、有机物硫化物结合态硒、残渣态硒的含量及比例,但是降低了可交换态硒、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的含量及比例。因此,适宜的磷硒配施可通过影响土壤中各种形态硒的转化过程,促进土壤硒向水溶态硒的转化,提高土壤硒的有效性,进而促进郑麦9023对土壤硒的吸收累积,达到增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
硒
硒
吸收
硒形态转化
郑麦90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磷硒配施对冬小麦硒吸收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2
作者
胡彩霞
杨东霞
+8 位作者
刘红恩
刘亥扬
刘立杰
张玉鹏
许嘉阳
秦世玉
李畅
睢福庆
聂兆君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7-167,共11页
探讨磷硒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明确土壤微生物群落与磷硒有效性的关系。采用盆栽试验,设置3个磷水平(0、0.2和0.4 g·kg^(-1))和2个硒水平(0和0.5 mg·kg^(-1)),完全交互设计,共6个处理(Se_...
探讨磷硒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明确土壤微生物群落与磷硒有效性的关系。采用盆栽试验,设置3个磷水平(0、0.2和0.4 g·kg^(-1))和2个硒水平(0和0.5 mg·kg^(-1)),完全交互设计,共6个处理(Se_(0)P_(0)、Se_(0)P_(0.2)、Se_(0)P_(0.4)、Se_(0.5)P_(0)、Se_(0.5)P_(0.2)、Se_(0.5)P_(0.4)),分析冬小麦籽粒产量、磷硒浓度、土壤有效磷含量、硒形态转化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等的变化。施磷显著增加Se_(0)和Se_(0.5)水平下冬小麦籽粒产量、各器官磷浓度及累积量,但显著降低Se_(0.5)水平下根系、茎叶及籽粒硒浓度,且籽粒、颖壳及茎叶硒累积量随施磷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在Se_(0.5)P_(0.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施硒显著增加了冬小麦各部位硒浓度和累积量,降低了P_(0.4)水平下籽粒产量和P_(0.2)和P_(0.4)水平下冬小麦各器官磷浓度及累积量,但对P_(0.2)水平下籽粒产量无显著影响。施磷显著增加了Se_(0.5)水平下土壤有效磷含量、可溶态硒含量及所占比例,施硒显著增加了P_(0.4)水平下土壤有效磷含量。在Se_(0.5)水平下,P_(0.2)和P_(0.4)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的相对丰度,但均显著降低了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施硒显著增加了P_(0.2)水平下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和P_(0.4)水平下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在Se_(0.5)水平下,与P0相比,P_(0.2)显著提高了Shannon指数;在P_(0.2)水平下,施硒显著提高Simpson指数。适宜的磷硒配施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土壤中磷硒的释放并提高其有效态含量,进而增强磷对冬小麦籽粒产量的促进作用和籽粒硒的累积,以Se_(0.5)P_(0.2)处理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
亚
硒
酸盐
籽粒产量
土壤有效磷
硒形态转化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磷硒配施对郑麦9023硒吸收及土壤硒形态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
9
1
作者
祝姣姣
聂兆君
赵鹏
李金峰
秦世玉
李畅
刘红恩
李永革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安阳市农业环境监测站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2-729,共8页
基金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D0201700)
河南省教育厅基础研究专项(19zx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286,41501311)。
文摘
为给通过合理施用磷肥来提高冬小麦籽粒硒含量提供参考依据,以冬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供试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3个磷水平(0、80、160mg·kg-1,分别表示为P0、P80和P160)和2个硒水平(0和1mg·kg-1,分别表示为Se0和Se1),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在Se0水平下,籽粒产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而在Se1水平下,籽粒产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P80处理下籽粒产量最高。在Se1水平下,施磷显著增加了小麦各器官以及整株硒累积量,但是施磷降低了硒从颖壳向籽粒中的迁移系数,显著降低了各器官的硒含量。施硒可提高土壤各形态硒的含量,提高水溶态和可交换态硒的比例。在Se0水平下施磷可以提高土壤水溶态硒、可交换态硒、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所占总硒的比例;而在Se1水平下,施磷增加了土壤水溶态硒、有机物硫化物结合态硒、残渣态硒的含量及比例,但是降低了可交换态硒、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的含量及比例。因此,适宜的磷硒配施可通过影响土壤中各种形态硒的转化过程,促进土壤硒向水溶态硒的转化,提高土壤硒的有效性,进而促进郑麦9023对土壤硒的吸收累积,达到增产的效果。
关键词
磷
硒
硒
吸收
硒形态转化
郑麦9023
Keywords
Phosphorus
Selenium
Absorption
Se chemical forms transformation
Zhengmai 9023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磷硒配施对冬小麦硒吸收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2
作者
胡彩霞
杨东霞
刘红恩
刘亥扬
刘立杰
张玉鹏
许嘉阳
秦世玉
李畅
睢福庆
聂兆君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洛阳市市场监管局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新乡市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
出处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7-167,共11页
基金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基础研究专项(19zx00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700900)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22300420464)。
文摘
探讨磷硒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明确土壤微生物群落与磷硒有效性的关系。采用盆栽试验,设置3个磷水平(0、0.2和0.4 g·kg^(-1))和2个硒水平(0和0.5 mg·kg^(-1)),完全交互设计,共6个处理(Se_(0)P_(0)、Se_(0)P_(0.2)、Se_(0)P_(0.4)、Se_(0.5)P_(0)、Se_(0.5)P_(0.2)、Se_(0.5)P_(0.4)),分析冬小麦籽粒产量、磷硒浓度、土壤有效磷含量、硒形态转化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等的变化。施磷显著增加Se_(0)和Se_(0.5)水平下冬小麦籽粒产量、各器官磷浓度及累积量,但显著降低Se_(0.5)水平下根系、茎叶及籽粒硒浓度,且籽粒、颖壳及茎叶硒累积量随施磷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在Se_(0.5)P_(0.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施硒显著增加了冬小麦各部位硒浓度和累积量,降低了P_(0.4)水平下籽粒产量和P_(0.2)和P_(0.4)水平下冬小麦各器官磷浓度及累积量,但对P_(0.2)水平下籽粒产量无显著影响。施磷显著增加了Se_(0.5)水平下土壤有效磷含量、可溶态硒含量及所占比例,施硒显著增加了P_(0.4)水平下土壤有效磷含量。在Se_(0.5)水平下,P_(0.2)和P_(0.4)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的相对丰度,但均显著降低了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施硒显著增加了P_(0.2)水平下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和P_(0.4)水平下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在Se_(0.5)水平下,与P0相比,P_(0.2)显著提高了Shannon指数;在P_(0.2)水平下,施硒显著提高Simpson指数。适宜的磷硒配施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土壤中磷硒的释放并提高其有效态含量,进而增强磷对冬小麦籽粒产量的促进作用和籽粒硒的累积,以Se_(0.5)P_(0.2)处理为宜。
关键词
磷酸盐
亚
硒
酸盐
籽粒产量
土壤有效磷
硒形态转化
微生物群落
Keywords
phosphate
selenite
grain yield
soil available phosphorus
selenium chemical forms transformation
microbial community
分类号
S512.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54.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磷硒配施对郑麦9023硒吸收及土壤硒形态转化的影响
祝姣姣
聂兆君
赵鹏
李金峰
秦世玉
李畅
刘红恩
李永革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磷硒配施对冬小麦硒吸收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胡彩霞
杨东霞
刘红恩
刘亥扬
刘立杰
张玉鹏
许嘉阳
秦世玉
李畅
睢福庆
聂兆君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