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同形态硒对金针菇吸收和富集硒的影响
被引量:5
- 1
-
-
作者
万亚男
罗章
王晓芳
王琪
余垚
郭岩彬
李花粉
-
机构
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76-1181,共6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18TC031)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06)资助.
-
文摘
通过基质栽培试验,研究了硒酸钠、亚硒酸钠和硒代蛋氨酸(0~0.8 mg/kg)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吸收和富集硒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硒的添加显著增加了金针菇原基和子实体的硒含量,且硒含量均随硒添加浓度的上升而显著增加。在相同硒浓度水平下,3种外源硒对金针菇子实体硒含量的增加效果为亚硒酸钠>硒代蛋氨酸>硒酸钠:施硒量为0.8 mg/kg时,3种硒处理下金针菇子实体的硒含量分别为0.24、0.12和0.08 mg/kg。此外,亚硒酸钠处理下金针菇子实体和原基的硒回收率大于硒代蛋氨酸和硒酸钠处理。且随着硒添加浓度的增加,硒代蛋氨酸和硒酸钠处理下子实体硒的回收率显著下降:分别从14.28%逐渐降低到6.33%和从13.67%减少到3.70%;而添加硒酸钠时,硒的回收率随添加浓度的增加无显著变化。
-
关键词
金针菇
硒酸钠
亚硒酸钠
硒代蛋氨酸
硒回收率
-
Keywords
Flammulina velutipes
Selenate
Selenite
Selenomethionine,Se recovery
-
分类号
S646.9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不同形态叶面硒肥对水稻吸收和转运硒的影响
被引量:4
- 2
-
-
作者
王琪
王雅琦
万亚男
李花粉
-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01-1107,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7146)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06)资助。
-
文摘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形态叶面硒肥对水稻吸收和转运硒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相比,亚硒酸钠、硒酸钠、硒代蛋氨酸和化学纳米硒在水稻扬花期一次施用(15g/hm2)可使水稻籽粒、颍壳和秸秆的硒含量分别提高0.06~0.64、0.36~0.83和0.32~0.75 mg/kg。籽粒硒的回收率大小顺序为:硒代蛋氨酸(34.6%)>亚硒酸钠(15.7%)>硒酸钠(15.0%)>化学纳米硒(6.6%);硒在水稻各部位中的分配比例的高低顺序为:秸秆>籽粒>颍壳。此外,硒用量与水稻籽粒的硒含量呈极显著线性相关。按照黑龙江省富硒大米的地方标准(DB23T 790—2004),达到一等大米的硒含量指标(0.20~0.30 mg/kg),亚硒酸钠单施的施用量为6.01~10.62 g/hm2,腐植酸+亚硒酸钠复合肥的施用量为4.26~8.63 g/hm2。硒代蛋氨酸的富硒效率高于其他3种硒形态,腐植酸+亚硒酸钠复合肥的富硒效率高于亚硒酸钠单施。
-
关键词
水稻
叶面喷施
生物强化
硒回收率
-
Keywords
Rice
Foliar application
Biofortification
Se recovery
-
分类号
S365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