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CIGS材料硫酸浸出液中回收硒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拓夫 靳冉公 +4 位作者 黄海辉 常耀超 王为振 高崇 徐晓辉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5-70,共6页
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CIGS)芯片废料中硒元素具有很高回收价值。开展了从废旧CIGS电池材料硫酸浸出液中回收硒的研究。对比了铜粉、亚硫酸钠和二氧化硫3种还原剂的沉硒效果。结果表明,二氧化硫的沉硒效果好、同时酸浸液中杂质元素几乎不... 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CIGS)芯片废料中硒元素具有很高回收价值。开展了从废旧CIGS电池材料硫酸浸出液中回收硒的研究。对比了铜粉、亚硫酸钠和二氧化硫3种还原剂的沉硒效果。结果表明,二氧化硫的沉硒效果好、同时酸浸液中杂质元素几乎不发生共沉淀,具有很好的选择性。考察了试验温度、二氧化硫流量和初始酸浓度对沉硒效果的影响,得出优化试验条件如下:CIGS硫酸浸出液初始酸浓度20 g/L,100 mL酸浸液中以1.8 L/h的流量通入SO_(2),在80℃下反应2h。在优化条件下,硒的沉淀率可达94.51%左右,所得粗硒沉淀中硒含量约为95.67%。为废旧CIGS材料回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GS废料 硫酸浸出液 SO 还原 硒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硒碲铜阳极泥协同高铜渣硫酸化焙烧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元辉 张善辉 +1 位作者 贺东晓 赵祝鹏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102,共8页
高硒碲铜阳极泥在硫酸化焙烧过程中,产出的焙砂易烧结成大块状,且硒蒸出率较低。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利用高铜渣中单质铜含量高的特征,探索了铜阳极泥协同高铜渣硫酸化焙烧工艺,并进行了条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铜渣协同硫酸化焙烧... 高硒碲铜阳极泥在硫酸化焙烧过程中,产出的焙砂易烧结成大块状,且硒蒸出率较低。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利用高铜渣中单质铜含量高的特征,探索了铜阳极泥协同高铜渣硫酸化焙烧工艺,并进行了条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铜渣协同硫酸化焙烧工艺处理铜阳极泥可行,在铜阳极泥与高铜渣质量比(以干重计)1∶0.1,硫酸与混合物浆化质量比0.85∶1,浆化时间60 min,四段焙烧温度分别为300℃、480℃、570℃、610℃,焙烧时间120 min等较佳工艺条件下,焙砂中硒含量可以降至0.1%以下。工业试验表明,产出的焙砂颗粒小且内部呈蜂窝状,铜阳极泥中硒得到有效蒸出,焙砂中硒平均含量由原来的6.67%降到0.09%,脱除率达98.65%。硫酸化焙烧过程中生成的粗硒纯度大于96%,可用于生产高纯度硒或者直接外售;生成的焙砂可通过球磨水浸分铜,分铜渣氯化分金回收金,分金渣氨浸分银回收银,最后将分银渣火法熔炼进一步回收有价金属。相较常规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方法,本工艺实现了铜阳极泥中硒的深度蒸出,也实现了高铜渣的有效处理,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铜阳极泥 高铜渣 协同处理 硫酸化焙烧 焙烧结块 硒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碱浸工艺处理文丘里泥回收碲、硒
3
作者 宁万涛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50,共7页
文丘里泥中含有金、银、铅、铋、砷、硒及碲等有价元素,返回卡尔多炉熔炼时,碲与金、银会生成化合物进入熔炼渣,造成损失;如果在返回卡尔多炉熔炼之前除碲,则不但回收利用碲资源,还增加了金银回收率。本文以某稀贵车间文丘里泥为原料,... 文丘里泥中含有金、银、铅、铋、砷、硒及碲等有价元素,返回卡尔多炉熔炼时,碲与金、银会生成化合物进入熔炼渣,造成损失;如果在返回卡尔多炉熔炼之前除碲,则不但回收利用碲资源,还增加了金银回收率。本文以某稀贵车间文丘里泥为原料,利用硫化钠对铅的抑制浸出作用,进行了NaOH-Na2S浸出及制备二氧化碲和粗硒的试验,实现了文丘里泥中碲和硒的回收。试验结论如下:在氢氧化钠浓度100 g/L、硫化钠加入量4%、反应温度80℃、碱浸2 h的优化条件下,碲、硒浸出率分别可达到90.06%、30.58%;加入与未加硫化钠工艺相比,粗二氧化碲品质可从80%提升至90%以上;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文丘里泥硫化碱浸阶段碲的浸出受扩散模型控制。采用该工艺不但能提升金银回收率、回收碲资源,而且还提高了生产效率,所产出的二氧化碲纯度达到99%以上,副产粗硒纯度达到9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丘里泥 卡尔多炉熔炼 硫化碱浸 硒回收 二氧化碲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硒蒸硒渣有价金属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4
作者 孔德颂 罗劲松 +5 位作者 夏挺 向成喜 王选兵 蒋文豪 朱云 徐瑞东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39,共9页
粗硒蒸硒渣是粗硒真空蒸馏过程产生的一种副产物,富含铜、铅、硒、碲、金、银、铂和钯等有价金属,是回收贵金属的重要原料之一。该渣中硒、碲含量高且以多种物相结构存在,并与铜、金、银等形成互化物和包裹体结构,限制铜、铅、硒、碲等... 粗硒蒸硒渣是粗硒真空蒸馏过程产生的一种副产物,富含铜、铅、硒、碲、金、银、铂和钯等有价金属,是回收贵金属的重要原料之一。该渣中硒、碲含量高且以多种物相结构存在,并与铜、金、银等形成互化物和包裹体结构,限制铜、铅、硒、碲等组分的选择性脱除,制约了其综合回收主干技术路线的选择。本文提出采用“两段氧化焙烧-常压碱浸和硝酸浸出”工艺,一段氧化焙烧-常压浸出可实现碲的较完全浸出,二段氧化焙烧-常压浸出可以实现脱硒,稀硝酸浸出可以除去渣中的铜和铅,从而实现贵金属富集。经过3段简单的工序,在几乎不损失贵金属的前提下,硒的脱除率达到92.72%,碲达到95.84%,铜达到95.43%,铅达到99.57%,该工艺为粗硒蒸硒渣中的贵金属与贱金属的分离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回收 贱金属分离 铜、铅、、碲回收 氧化焙烧-常压碱浸 硝酸浸出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泥湿法回收汞硒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安渊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20年第5期36-41,共6页
针对锌冶炼所产制酸酸泥因含汞硒较低(Hg 2.06%,Se 6.9%),直接外售无经济效益的现状,公司采用"硫酸+氯酸钠氧化浸出-次亚磷酸还原沉汞-硫脲+亚硫酸钠还原沉硒"工艺对此酸泥进行了回收汞、硒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各试验工序... 针对锌冶炼所产制酸酸泥因含汞硒较低(Hg 2.06%,Se 6.9%),直接外售无经济效益的现状,公司采用"硫酸+氯酸钠氧化浸出-次亚磷酸还原沉汞-硫脲+亚硫酸钠还原沉硒"工艺对此酸泥进行了回收汞、硒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各试验工序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得汞渣含汞78.37%,汞总回收率95.06%,粗硒含硒97.82%,硒总回收率90.51%。该工艺回收汞硒处理成本低,各工序仅有微量有害气体,可进行环保处理,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若工业化应用,可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泥 回收 硫酸+氯酸钠氧化浸出 次亚磷酸钠还原沉汞 硫脲+亚硫酸钠还原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态硒对金针菇吸收和富集硒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万亚男 罗章 +4 位作者 王晓芳 王琪 余垚 郭岩彬 李花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76-1181,共6页
通过基质栽培试验,研究了硒酸钠、亚硒酸钠和硒代蛋氨酸(0~0.8 mg/kg)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吸收和富集硒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硒的添加显著增加了金针菇原基和子实体的硒含量,且硒含量均随硒添加浓度的上升而显著增加。在... 通过基质栽培试验,研究了硒酸钠、亚硒酸钠和硒代蛋氨酸(0~0.8 mg/kg)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吸收和富集硒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硒的添加显著增加了金针菇原基和子实体的硒含量,且硒含量均随硒添加浓度的上升而显著增加。在相同硒浓度水平下,3种外源硒对金针菇子实体硒含量的增加效果为亚硒酸钠>硒代蛋氨酸>硒酸钠:施硒量为0.8 mg/kg时,3种硒处理下金针菇子实体的硒含量分别为0.24、0.12和0.08 mg/kg。此外,亚硒酸钠处理下金针菇子实体和原基的硒回收率大于硒代蛋氨酸和硒酸钠处理。且随着硒添加浓度的增加,硒代蛋氨酸和硒酸钠处理下子实体硒的回收率显著下降:分别从14.28%逐渐降低到6.33%和从13.67%减少到3.70%;而添加硒酸钠时,硒的回收率随添加浓度的增加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酸钠 酸钠 代蛋氨酸 硒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压碱浸工艺处理硒汞酸泥试验研究
7
作者 付高明 白成庆 陈国兰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4-48,共5页
铜阳极泥及铅锌冶炼厂生产的酸泥是硒资源回收利用的主要来源,目前常用的火法回收工艺和湿法回收工艺存在硒汞分离不彻底或者处理废渣成本高等问题。本文以某铅冶炼厂的硒汞酸泥为原料,采用氧压碱浸方法进行分离硒和汞的试验,得到以下结... 铜阳极泥及铅锌冶炼厂生产的酸泥是硒资源回收利用的主要来源,目前常用的火法回收工艺和湿法回收工艺存在硒汞分离不彻底或者处理废渣成本高等问题。本文以某铅冶炼厂的硒汞酸泥为原料,采用氧压碱浸方法进行分离硒和汞的试验,得到以下结论:在碱用量为酸泥干重的1.2倍、氧压2.0 MPa、温度180℃、液固比3∶1、反应时间2.5 h的条件下,硒浸出率达99%以上,汞固渣率达98%以上,碱浸液经净化除杂后还原可得到品位98%的粗硒。该技术可以把酸泥中的硒、汞进行安全有效分离,中和渣经稀酸浸出后可返回铅系统回收铅,硫化渣可返回氧压碱浸系统回收硒,硒的总回收率高。另外,该方法把酸泥中的单质汞转化为常温下不挥发的氧化汞,避免了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汞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酸泥 氧压碱浸 硒回收 回收 浸出率 固渣率 汞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态叶面硒肥对水稻吸收和转运硒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琪 王雅琦 +1 位作者 万亚男 李花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01-1107,共7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形态叶面硒肥对水稻吸收和转运硒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相比,亚硒酸钠、硒酸钠、硒代蛋氨酸和化学纳米硒在水稻扬花期一次施用(15g/hm2)可使水稻籽粒、颍壳和秸秆的硒含量分别提高0.06~0.64、0.36~0.83和0.32~0.75 ...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形态叶面硒肥对水稻吸收和转运硒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相比,亚硒酸钠、硒酸钠、硒代蛋氨酸和化学纳米硒在水稻扬花期一次施用(15g/hm2)可使水稻籽粒、颍壳和秸秆的硒含量分别提高0.06~0.64、0.36~0.83和0.32~0.75 mg/kg。籽粒硒的回收率大小顺序为:硒代蛋氨酸(34.6%)>亚硒酸钠(15.7%)>硒酸钠(15.0%)>化学纳米硒(6.6%);硒在水稻各部位中的分配比例的高低顺序为:秸秆>籽粒>颍壳。此外,硒用量与水稻籽粒的硒含量呈极显著线性相关。按照黑龙江省富硒大米的地方标准(DB23T 790—2004),达到一等大米的硒含量指标(0.20~0.30 mg/kg),亚硒酸钠单施的施用量为6.01~10.62 g/hm2,腐植酸+亚硒酸钠复合肥的施用量为4.26~8.63 g/hm2。硒代蛋氨酸的富硒效率高于其他3种硒形态,腐植酸+亚硒酸钠复合肥的富硒效率高于亚硒酸钠单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面喷施 生物强化 硒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系统的技术改造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海 刘庆杰 周洪杰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9年第5期61-64,共4页
某厂采用硫酸化焙烧系统处理铜阳极泥,同时处理铅阳极泥。因建厂时间长,大部分技术设备落后,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已经不适合现代生产的要求,于是该厂对此系统的工艺设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改造内容包括:改放料方式为侧放料,更换焙烧... 某厂采用硫酸化焙烧系统处理铜阳极泥,同时处理铅阳极泥。因建厂时间长,大部分技术设备落后,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已经不适合现代生产的要求,于是该厂对此系统的工艺设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改造内容包括:改放料方式为侧放料,更换焙烧回转窑密封材料,降低真空泵的功率,循环使用真空泵密封用水,浸出置换反应釜搅拌采用减速机传动,采用压滤机取代离心机等。改造后,有效降低了能耗、减少了烟气的外溢,降低了环境污染,消除了安全隐患,而且硒的回收率提高了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化焙烧 回收 技术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