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电沉积-溶剂热-硒化技术提高基于二硒化镍对电极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填充因子 被引量:2
1
作者 蒋青松 陈俊文 +3 位作者 杨子莹 李文波 程文杰 胡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4040-4045,共6页
为了促进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低成本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Cs)的光伏性能显得十分重要。对电极作为DSCs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其光伏性能。针对硒化镍对电极的电催化性能及其光伏性能有待提高等关键问题,学者们已采用多种... 为了促进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低成本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Cs)的光伏性能显得十分重要。对电极作为DSCs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其光伏性能。针对硒化镍对电极的电催化性能及其光伏性能有待提高等关键问题,学者们已采用多种合成技术调控硒化镍的形貌与物相,从而提高硒化镍对电极的电催化性能。研究表明,二硒化镍(NiSe2)纳米材料由于具有较多的边缘活性位点而展现出较好的导电性与催化性能。然而,与基于铂电极的电池器件相比,基于NiSe2对电极的DSCs表现出相对较小的填充因子。本工作利用电沉积-溶剂热-硒化技术设计构建出一种新型NiSe2对电极。其中以氟掺杂二氧化锡(FTO)导电玻璃为基底,采用恒电势电化学沉积技术制备了Co(OH)2薄膜,并以其为生长点通过溶剂热法合成镍基金属有机框架(Ni-MOF)结构,进一步以硒粉为硒源在氩气环境下进行硒化处理制备NiSe2纳米材料。SEM、TEM、XRD与XPS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是由纯相NiSe2物相构成;NiSe2纳米材料呈现出颗粒状形貌,且平均粒径约为500nm;NiSe2纳米材料均匀生长在FTO导电玻璃表面上,可直接作为DSCs的对电极。循环伏安(CV)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及塔菲尔(Tafel)极化曲线分析表明,NiSe2对电极展现出较窄的峰-峰间距,较小的串联电阻、电荷传输电阻、能斯特扩散阻抗以及较大的还原峰电流密度和交换电流密度,预示着NiSe2对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这是由于结晶度较高的纯相NiSe2纳米材料具有丰富的边缘活性位点;电沉积-溶剂热-硒化技术有效改善了NiSe2纳米材料在FTO导电玻璃上的附着强度,有利于电子的有效转移。此外,光电流密度-电压(J-V)曲线表明由NiSe2对电极组装的DSCs呈现出优异的光伏性能,其能量转换效率(PCE)高达7.63%,高于铂电极组装的DSCs(7.21%),其填充因子从0.65增大到0.70,可能是由于NiSe2对电极总电阻较小。本工作设计的新型NiSe2对电极不仅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性能,还成功改善了基于NiSe2对电极的DSCs的填充因子,并有效提高了DSCs的光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化镍 染料敏太阳能电池 电沉积 溶剂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由[Ni(en)3](SeO3)配合物电镀制备的硒化镍高效电催化水分解反应(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丹丹 高学庆 +2 位作者 刘红飞 张伟 曹睿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3-561,共9页
电催化水分解是一种高效制备清洁氢气能源的有效方法.开发高效、稳定、廉价、双功能的电催化剂用于水的氧化与还原反应一直以来都是具有挑战的课题.在这篇论文中,作者报道了一种生长在碳布上高活性的硒化镍微球.该催化剂通过对同时包含... 电催化水分解是一种高效制备清洁氢气能源的有效方法.开发高效、稳定、廉价、双功能的电催化剂用于水的氧化与还原反应一直以来都是具有挑战的课题.在这篇论文中,作者报道了一种生长在碳布上高活性的硒化镍微球.该催化剂通过对同时包含镍和硒元素的亚硒酸镍配合物进行电解制备.由于前驱分子同时含有两种有效元素,制备得到的硒化镍具有很好的形貌和元素分步均一性.制备得到的NiSe-EA/CC电极能够双功能催化水的氧化与还原.在154 mV析氢过电势下能达到10 mA·cm-2的催化电流.同时,在250 mV析氧过电势下能达到20 mA·cm-2电催化电流.用该电极材料同时作为阴极和阳极制备的全电解水电解池能在1.53 V的电压下实现10 mA·cm-2的稳定电解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 硒化镍 水分解 析氢反应 析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硒化镍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3
作者 贾哲 赵瑞 +1 位作者 张彩军 王素敏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23-131,共9页
为研究不同电极材料的复合对其电容性能的改善作用,文中在以氯化镍和硒粉为原料制备硒化镍(NiSe)纳米颗粒上原位聚合生长聚苯胺(PANI),形成聚苯胺包覆硒化镍的聚苯胺/硒化镍(PANI/NiSe 2)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 为研究不同电极材料的复合对其电容性能的改善作用,文中在以氯化镍和硒粉为原料制备硒化镍(NiSe)纳米颗粒上原位聚合生长聚苯胺(PANI),形成聚苯胺包覆硒化镍的聚苯胺/硒化镍(PANI/NiSe 2)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等对复合材料进行形貌表征。结果表明:包覆后的NiSe 2纳米颗粒尺寸明显增加;紫外可见光光谱显示PANI和NiSe 2之间产生了电子相互作用,使复合材料的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与纯PANI和NiSe相比,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得到提高。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和高性能电池检测系统测试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在0.5 A·g^(-1)的电流密度下,PANI/NiSe 2复合材料的比电容可以达到142.5 F·g^(-1),是PANI(74.4 F·g^(-1))和NiSe 2(69.4 F·g^(-1))的近两倍;循环1000次以后,比电容保持率为89.8%,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与纯PANI和NiSe相比,文中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电化学比表面积和电导率,这是其电容性能提升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硒化镍 复合材料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1-x)Se(x=0和0.15)的水热合成及电催化性能研究
4
作者 杨灏 朱佳棋 霍地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9-193,共5页
以天然植物酚酸-没食子酸为还原剂,在温和水热反应条件下一步合成制备了Ni_(1-x)Se(x=0和0.15)纳米粉体。同时,研究了水热反应中反应温度和溶液pH对产物组成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 以天然植物酚酸-没食子酸为还原剂,在温和水热反应条件下一步合成制备了Ni_(1-x)Se(x=0和0.15)纳米粉体。同时,研究了水热反应中反应温度和溶液pH对产物组成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以及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对水热产物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在水热温度为180℃、pH=12的溶液中,所得产物为单相NiSe;在水热温度200℃,pH=7的溶液中产物为单相Ni_(0.85)Se。其中,NiSe纳米颗粒表现出明显的电催化析氢反应活性,在电流密度为10mA/cm^(2)时,NiSe电极的过电势为398mV,Tafel斜率为152mV/dec,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化镍 没食子酸 水热合成 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_(3)Fe(CN)_(6)增强钴镍基硒化物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5
作者 张文哲 钱苗苗 +2 位作者 罗刚 吴春 秦伟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2年第4期546-552,共7页
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储能器件,超级电容器具有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点。然而,超级电容器普遍具有能量密度低的缺陷,限制了其在高能量密度领域的应用。寻找具有高比电容的赝电容电极材料是目前研究重点。此外,在常规电解液中添加... 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储能器件,超级电容器具有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点。然而,超级电容器普遍具有能量密度低的缺陷,限制了其在高能量密度领域的应用。寻找具有高比电容的赝电容电极材料是目前研究重点。此外,在常规电解液中添加氧化还原添加剂,亦被认为是一种有效提升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手段。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多孔钴镍基过渡金属硒化物(NCSe)立方体,同时在碱性电解液中添加了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K_(3)Fe(CN)_(6)的添加剂。研究结果表明,在电解液中加入K_(3)Fe(CN)_(6),可使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特性得到提升。在2 A∙g^(−1)电流密度下,在1 mol∙L^(−1)的KOH电解液中,NCSe比电容仅仅为48.1 F∙g^(−1);而当电解液中添加0.02 mol∙L^(−1)的K_(3)Fe(CN)_(6)后,在同样的电流密度下,NCSe比电容高达1070.1 F∙g^(−1)。因此,在碱性电解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具有氧化还原作用的K_(3)Fe(CN)_(6)添加剂,可以有效提升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还原添加剂 K_(3)Fe(CN)_(6) 学性能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混杂结构NiSe_2高效析氢电极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郭亚杰 叶锋 +2 位作者 郭栋 李帆 李志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4084-4088,共5页
采用水热和化学气相沉积两步法,在碳纤维纸(CFP)上直接合成纳米线/纳米颗粒混杂结构NiSe_2催化剂,制备出自支撑一体化电解水析氢电极。利用SEM、XRD和XPS,对复合电极的形貌、成分及物相组成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该电极在0.5mol·L^(-... 采用水热和化学气相沉积两步法,在碳纤维纸(CFP)上直接合成纳米线/纳米颗粒混杂结构NiSe_2催化剂,制备出自支撑一体化电解水析氢电极。利用SEM、XRD和XPS,对复合电极的形貌、成分及物相组成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该电极在0.5mol·L^(-1) H_2SO_4溶液中的电催化析氢性能。结果表明:在硒化反应过程中,碱式碳酸镍前驱体纳米线相互连接并最终形成纳米线与纳米颗粒相混合的混杂结构NiSe_2催化剂,均匀生长于碳纤维表面;NiSe_2纳米混杂结构电极驱动100mA·cm^(-2)的电流密度时所需的过电位为232mV,相比NiSe_2纳米颗粒结构电极(256 mV)具有更低的过电位。此外,其更低的塔菲尔斜率(38.3 mV·dec^(-1))、更小的电荷转移阻抗(3.2Ω)、更大的双电层电容(11.81mF·cm^(-2))以及近似两倍于NiSe_2纳米颗粒电极的转换频率值(0.284H_2·s^(-1)),都表明这种混杂结构电极具有优良的析氢性能。同时,经过3 000次循环伏安测试和20h持续电解测试,该电极呈现出优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化镍 混杂结构 电解水 析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SxSe1-x)2纳米线阵列催化电极的制备与析氢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郭亚杰 李帆 +2 位作者 郭栋 张春瑞 卢尚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6011-16015,共5页
黄铁矿型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MX 2,典型的M=Fe、Co或Ni,X=S或Se)因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低廉的价格、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在电催化剂领域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其电催化性能与传统Pt系贵金属催化剂相比尚有差距,因此本研... 黄铁矿型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MX 2,典型的M=Fe、Co或Ni,X=S或Se)因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低廉的价格、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在电催化剂领域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其电催化性能与传统Pt系贵金属催化剂相比尚有差距,因此本研究尝试通过掺杂调控催化剂成分的方式进一步改善其催化性能。以S和Se共掺杂Ni基硫属化合物为研究对象,选择碳纤维纸作为导电基底,采用水热法在碳纤维表面生长出Ni 2-(CO 3)(OH) 2纳米线阵列作为前驱体,并以S/Se混合粉作为反应源,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实现S/Se与Ni 2(CO 3)(OH) 2的反应,合成了成分可控的阴离子共掺Ni(S x Se 1- x ) 2纳米线阵列自支撑一体化催化电极。电催化性能测试表明:在不同成分的Ni(S x Se 1- x ) 2中,Ni(S 0.81 Se 0.19 ) 2纳米线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仅需要93 mV和135 mV的过电位就可以分别驱动10 mA·cm -2 和100 mA·cm -2 的电流密度,对应的Tafel斜率也低至42.07 mV·dec -1 。研究表明,阴离子掺杂能够进一步提高该类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为高效率、低成本碱金属化合物电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提供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化镍 阴离子掺杂 电催 析氢反应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Se_(2)/C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析氢反应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罗小虎 张杰 +4 位作者 慈成刚 柏任流 石德艳 夏开美 吴大旺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7-213,共7页
通过水热法和焙烧法在碳布(CC)上制备了具有纳米片状的硒化镍(NiSe_(2))(NiSe_(2)/CC)。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N_(2)等温吸附/脱附测试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NiSe_(2)/CC样品的组成、形... 通过水热法和焙烧法在碳布(CC)上制备了具有纳米片状的硒化镍(NiSe_(2))(NiSe_(2)/CC)。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N_(2)等温吸附/脱附测试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NiSe_(2)/CC样品的组成、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片状的NiSe_(2)均匀地生长在CC表面。该NiSe_(2)/CC作为一种无使用胶黏剂的电极材料时,在0.5mol/L H_(2)SO_(4)溶液中表现出良好的析氢反应(HER)性能,在电流密度10mA·cm^(-2)时,NiSe_(2)/CC的过电位和Tafel斜率分别为96mV和75.8mV/dec,并且具有优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纳米片 硒化镍 碳布(CC) 水热法 析氢反应(HER) 电催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镍电池阴极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9
作者 黄延清 陈善华 +2 位作者 李鸣 余海洲 孙小华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5期104-112,共9页
水系二次锌镍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电化学储能器件,它以放电电压平台高、环境友好、材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相对较低的能量密度和稳定性阻碍了其商业化的进程.如何提升锌镍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以及稳定... 水系二次锌镍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电化学储能器件,它以放电电压平台高、环境友好、材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相对较低的能量密度和稳定性阻碍了其商业化的进程.如何提升锌镍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以及稳定性成了目前研究的重点.在锌镍电池的阴极、阳极和电解液等重要组成单元中,阴极材料对电池的容量、稳定性都有显著影响.本文主要围绕电池阴极材料开展研究,利用两步水热工艺在泡沫镍上原位制备了三维片状结构的Ni_(3)Se_(2)/Ni_(3)S_(2)/Ni(OH)_(2).对比研究了Ni_(3)Se_(2)/Ni_(3)S_(2)/Ni(OH)_(2),Ni_(3)S_(2)/Ni(OH)_(2),NiSe-12h三种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以及锌镍电池性能,发现Zn//[Ni_(3)Se_(2)/Ni_(3)S_(2)/Ni(OH)_(2)]电池拥有最高的容量(0.657mA·h/cm^(2))和循环稳定性(13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81.7%).将镍基硫硒化物与氢氧化物原位叠层复合,充分发挥几种材料的协调作用和原位制备提升电极导电性的作用,有效增加了电池的面容量,改善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硫 三维片状 能量稳定性 电池容量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