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硒化银-聚丙烯酰胺复合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1
1
作者 梁红莲 张颖 +2 位作者 吴华涛 刘晓云 房喻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60,共5页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酰胺(PAM)高分子微凝胶,以其为模板,在室温条件下,以硝酸银(AgNO3)作为银源,硒代硫酸钠(Na2SeSO3)作为硒源,通过反胶束法制备得到了具有表面图案化结构的Ag2Se-PAM无机-有机复合微球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酰胺(PAM)高分子微凝胶,以其为模板,在室温条件下,以硝酸银(AgNO3)作为银源,硒代硫酸钠(Na2SeSO3)作为硒源,通过反胶束法制备得到了具有表面图案化结构的Ag2Se-PAM无机-有机复合微球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A)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复合微球的形貌、无机物硒化银的含量和晶形结构等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微球的表面结构与硝酸银的初始浓度和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有关,随着硝酸银初始浓度的增加,复合微球表面由简单的硒化银颗粒堆积到出现图案化结构;随着表面活性剂用量的增加,复合微球表面形貌趋于粗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球 微凝胶 反相胶束 模板法 硒化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合成硒化银纳米粒子及其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夏传俊 杨耿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75-78,共4页
在室温下制备了硒化银纳米粒子,本过程选用了新型的还原剂多聚甲醛。所得产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透射电镜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硒化银 纳米粒子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合成 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法制备硒化银薄膜及其磁电阻效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汉明 乐松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92-2896,共5页
采用磁控溅射后退火的方式成功制备了硒化银薄膜,膜厚约为310 nm。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表明所制备薄膜为单相正交结构,伴随择优取向;比较不同退火温度的效果后发现300℃退火后的薄膜样品结晶最好。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表明300... 采用磁控溅射后退火的方式成功制备了硒化银薄膜,膜厚约为310 nm。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表明所制备薄膜为单相正交结构,伴随择优取向;比较不同退火温度的效果后发现300℃退火后的薄膜样品结晶最好。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表明300℃退火后样品均匀致密,元素组分接近原始比例,是较为适宜的退火温度。低温磁电阻测试显示薄膜样品具有明显的正磁电阻效应,90 K附近达到最大磁电阻值7.3%。霍尔系数测量得到薄膜样品室温载流子浓度与霍尔迁移率分别为2.2×1019cm-3与221 cm2·V-1·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化银 磁电阻效应 磁控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水热合成法制备硒化银及其表征
4
作者 杨凤霞 邓宗伟 +1 位作者 张端明 房然然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345-346,共2页
以AgCl、Se粉为前驱反应物,以NaOH为矿化剂,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α相硒化银,结合XRD、SEM及EDMX测试手段,分析了反应条件对硒化银的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关键词 水热法 硒化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化银纳米枝晶的合成与表征(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云霞 吴玉程 +3 位作者 解挺 汤文明 吕珺 程继贵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61-1864,共4页
Silver selenide nanodendrite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AgNO3 and sodium selenosulfate in the presence of cetyl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CTAB). The as-synthesized sivler selenide samples were chaacterized ... Silver selenide nanodendrite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AgNO3 and sodium selenosulfate in the presence of cetyl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CTAB). The as-synthesized sivler selenide samples were chaacterized by XRD, TEM and SA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g2Se nanodendrites were of single crystalline with diameters ranging from 60~15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化银 纳米枝晶 CT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阳极泥冶炼中的硒化银热力学分析
6
作者 冯大伟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4-148,共5页
铜阳极泥是阳极铜电解精炼的副产物,含有大量的银、硒、铜和金,通常通过熔炼的方法来回收其中的银和金,熔炼过程中,银会与硒结合为硒化银(Ag_(2)Se)和硒化银铜(AgCuSe)。硒化银被认为是一种高性价比的热电材料,这种富硒材料的熔炼热力... 铜阳极泥是阳极铜电解精炼的副产物,含有大量的银、硒、铜和金,通常通过熔炼的方法来回收其中的银和金,熔炼过程中,银会与硒结合为硒化银(Ag_(2)Se)和硒化银铜(AgCuSe)。硒化银被认为是一种高性价比的热电材料,这种富硒材料的熔炼热力学很少受到关注,本文用电动势法测定了以超快离子导体RbAg4I5为固体电解质的固态原电池中Ag_(2)Se(硒银矿)标准热力学函数的数值,并以真空石英玻璃安瓿中的纯元素为原料合成了Ag_(2)Se,并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检测其均质性。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Ag_(2)Se多态形态的解析方程,实验测得α-Ag_(2)Se向β-Ag_(2)Se的相变温度为407.7 K,相变焓为6.06 kJ/mol,同时给出了Ag_(2)Se的生成吉布斯能驻ΔG_(α-Ag_(2)Se,J)=-(40869.14±0.58129)-(27.94759±1.53034)T,(350 K<T<408 K),ΔG_(β-Ag_(2)Se,J)=-(35062.17±0.09895)-(42.17847±0.21827)T,(408 K<T<500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阳极泥 硒化银 热力学分析 标准热力学函数 吉布斯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