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SiO_(2)/聚乳酸复合膜的性能及机理
1
作者 宫贵贞 石荣乐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19,共7页
聚乳酸(PLA)是一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无毒无害,绿色环保,可作为石油基不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替代品。但是,PLA的热稳定性较差、硬度较大,并且较脆,限制了其应用。采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二氧化硅(SiO_(2))进行改性,得... 聚乳酸(PLA)是一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无毒无害,绿色环保,可作为石油基不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替代品。但是,PLA的热稳定性较差、硬度较大,并且较脆,限制了其应用。采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二氧化硅(SiO_(2))进行改性,得到改性SiO_(2)(MSiO_(2))。采用溶液流延成膜制备了SiO_(2)/PLA及MSiO_(2)/PLA复合膜,利用FTIR、DSC、SEM及TG等方法分析产物的结构、微观形貌及热稳定性等,另外,还分析了MSiO_(2)对PLA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纳米SiO_(2)与PLA的相容性得到提高,复合膜的力学强度得到增强。当MSiO_(2)的含量为5.7%时,MSiO_(2)/PLA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均达到最大,其值分别为45.56 MPa及2.10%,与纯PLA相比,分别提高了89.83%及61.54%,而且,改性复合膜的熔融温度降低,热分解温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SiO_(2) 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 复合 性能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聚醚砜复合膜净化法快速测定食品中15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5
2
作者 何亚荟 王亮 王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317-324,共8页
采用相转化法,把吸附材料多壁碳纳米管填充到聚醚砜中,制备多壁碳纳米管-聚醚砜复合膜。由扫描电镜观察可知,复合膜呈指状孔结构。设计简便、易于操作的复合膜过滤前处理装置,将该复合膜和装置用于食品中农药多残留快速检测的前处理中,... 采用相转化法,把吸附材料多壁碳纳米管填充到聚醚砜中,制备多壁碳纳米管-聚醚砜复合膜。由扫描电镜观察可知,复合膜呈指状孔结构。设计简便、易于操作的复合膜过滤前处理装置,将该复合膜和装置用于食品中农药多残留快速检测的前处理中,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测定,建立食品中15种农药的快速检测方法。结果显示:采用复合膜对样品进行快速前处理,净化效果良好,但由于复合膜中多壁碳纳米管的特殊平面环状结构,使得复合膜可能对平面型农药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15种农药中,2种平面型农药回收率不好,13种非平面型农药的回收率平均值在71%~11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73%~12.87%之间(n=6)。该方法使得整个样品前处理时间从4~7 h缩短到30 min内,并具有操作简单高效、灵敏度高、环境友好、易于普及的优点,适合于食品中非平面型农药残留的快速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聚醚砜复合 食品 农药残留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碳纳米管柔性复合负极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昊 宋远强 +1 位作者 李亚利 赵奇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0-454,共5页
采用浮动催化化学气相沉积(FCCVD)法,将纳米硅颗粒(NSi)与碳纳米管(CNT)连续体原位复合,制备纳米硅-CNT复合膜(NSi-CNTf)柔性电极。借助SEM、能量色散谱(EDS)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电极的形貌特征和电化学性能。相较于传统Si/Cu电极,NSi... 采用浮动催化化学气相沉积(FCCVD)法,将纳米硅颗粒(NSi)与碳纳米管(CNT)连续体原位复合,制备纳米硅-CNT复合膜(NSi-CNTf)柔性电极。借助SEM、能量色散谱(EDS)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电极的形貌特征和电化学性能。相较于传统Si/Cu电极,NSi-CNTf电极省去了浆料研磨、涂覆工艺,且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抗弯折性,比容量和循环性能均有提升。FCCVD法制备的NSi-CNTf柔性电极材料,纳米硅均匀分布在CNT薄膜的三维导电结构中,结合紧实,以0.2 A/g在0.01~2.00 V循环200次,比容量保持在790 mAh/g;在4.0 A/g下充放电,比容量保持在509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复合(nsi-cntf) 浮动催化化学气相沉积(FCCVD) 柔性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周速度对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接触电压降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屹 凤仪 +3 位作者 王松林 张学斌 张敏 沈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5-227,共3页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研究圆周速度对复合材料接触电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压力一定时,随着圆周速度的增大,复合材料的接触电压降略有增加,而圆周速度增大到一定值后,接触电压降急剧增加并伴有火花磨损出现...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碳纳米管-银-石墨复合材料,研究圆周速度对复合材料接触电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压力一定时,随着圆周速度的增大,复合材料的接触电压降略有增加,而圆周速度增大到一定值后,接触电压降急剧增加并伴有火花磨损出现。压力较小时(1N/cm2)圆周速度为7.5m/s时就出现电火花,压力较大时(2.5N/cm2)圆周速度为15m/s出现电火花。在圆周速度不变的条件下,接触电压降先升后降最后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石墨复合材料 接触电压降 圆周速度 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钼复合无铬钝化膜的耐蚀性及标准曲线构建 被引量:4
5
作者 程琪 许哲峰 +4 位作者 于晓华 付天琳 刘成 刘建雄 詹肇麟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66,共7页
为更好地指导新型硅烷-钼复合无铬钝化膜的工业化生产,研究钝化膜的耐蚀性能,构建皮膜量标准曲线。分别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钝化膜的物相组成和表面元素价态。利用中性盐雾试验和电化学测试,探讨钝化膜的... 为更好地指导新型硅烷-钼复合无铬钝化膜的工业化生产,研究钝化膜的耐蚀性能,构建皮膜量标准曲线。分别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钝化膜的物相组成和表面元素价态。利用中性盐雾试验和电化学测试,探讨钝化膜的耐蚀性能。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绘制和构建皮膜量标准曲线。结果表明:硅烷-钼复合无铬钝化膜层中Si、Mo元素能分别与Zn形成化学键,膜层结合性较好。膜层耐蚀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膜层皮膜量升高而升高,当皮膜量高于800 mg/m2时,耐蚀性趋于稳定,其耐蚀性与稳定性接近Cr6+。此外,皮膜量与XRF射线强度呈线性关系,斜率为3.4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 钝化 耐蚀性 标准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纤维膜负载碳纳米管的制备及传感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沈悦 杨芳芳 李楠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共8页
文章模仿蛛网中包含不同结构的蛛丝,采用离心-静电纺丝法制备聚氨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U-PET)复合纤维膜作为柔性基材,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导电介质,制备出兼具高弹性、高灵敏度的可拉伸复合纤维膜。不同纤维组成的复合纤维... 文章模仿蛛网中包含不同结构的蛛丝,采用离心-静电纺丝法制备聚氨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U-PET)复合纤维膜作为柔性基材,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导电介质,制备出兼具高弹性、高灵敏度的可拉伸复合纤维膜。不同纤维组成的复合纤维膜既能感知人体微小的动作变化,也可响应大幅度的肢体动作。经过一系列的性能测试表明,复合纤维膜断裂伸长率高、响应时间快、稳定性好、回复能力强、压力测试范围广,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这些优异的性能使得该复合纤维膜可以作为可穿戴器件监测人体不同部位的肢体动作,体现出分级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纤维 多壁碳纳米管 离心-静电纺丝 应变传感器 人体动作监测 聚酯/聚氨酯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钛-碳纳米管复合载体负载铂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段昊男 陈韬 +1 位作者 刘金科 王晓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5-177,180,共4页
采用水热法和后续热处理工艺,制备了氮化钛-碳纳米管(TiN-CNTs)复合材料,再用液相还原法在其表面均匀沉积了铂纳米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iN的加入增强了铂与载体之... 采用水热法和后续热处理工艺,制备了氮化钛-碳纳米管(TiN-CNTs)复合材料,再用液相还原法在其表面均匀沉积了铂纳米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iN的加入增强了铂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也说明,以TiN-CNTs复合材料作为载体的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钛-碳纳米管复合载体 催化剂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电催化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在不同表面功能基团自组装膜上的沉积 被引量:6
8
作者 彭倚天 胡元中 王慧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286-1288,共3页
制备了表面功能基团为氨基和甲基的自组装膜,将不同表面功能基团自组装膜浸入多壁碳纳米管分散液中沉积,实验观察到,表面为氨基的APTES自组装膜对分散液中的碳纳米管有静电吸附作用而均匀吸附一层碳纳米管,表面为甲基的OTS自组装膜对分... 制备了表面功能基团为氨基和甲基的自组装膜,将不同表面功能基团自组装膜浸入多壁碳纳米管分散液中沉积,实验观察到,表面为氨基的APTES自组装膜对分散液中的碳纳米管有静电吸附作用而均匀吸附一层碳纳米管,表面为甲基的OTS自组装膜对分散液碳纳米管有排斥作用力而没有吸附碳纳米管,这一实验对利用单根碳纳米管构造纳米电子器件与纳米机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自组装单层(SAMS) 沉积 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 (APTES) 十八烷基三氯烷(O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米-纳米分层阵列结构减反膜的制备 被引量:2
9
作者 何鑫 周伯川 +1 位作者 张耀举 刘思远 《太阳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6-152,共7页
介绍一种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材料的微米-纳米分层阵列结构双重减反膜。微米阵列结构模板图案由常规的激光直写光刻机光刻而成。微米阵列结构被复制到PDMS薄膜上,对PDMS薄膜进行等离子体表面修饰处理后在微米阵列结构上形成纳米褶... 介绍一种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材料的微米-纳米分层阵列结构双重减反膜。微米阵列结构模板图案由常规的激光直写光刻机光刻而成。微米阵列结构被复制到PDMS薄膜上,对PDMS薄膜进行等离子体表面修饰处理后在微米阵列结构上形成纳米褶皱结构,从而低成本制备出微米-纳米分层阵列结构双重减反膜。测试结果显示,所制备的微米-纳米分层阵列结构的PDMS减反膜可以将高效率多晶硅太阳电池的相对效率提高4.6%以上,相对反射率减小30%以上,并使减反膜表面的水接触角提高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反 太阳电池 转换效率 反射率 微米-纳米阵列复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Cr基体表面GO/BTESPT硅烷复合膜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明 陈国美 +3 位作者 倪自丰 杨鑫 孙中浩 赵永武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23,共8页
为了防止40Cr金属基体的腐蚀,在其表面制备添加氧化石墨烯(GO)改性的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BTESPT)硅烷复合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接触角测量仪分析GO/BTESPT硅烷复合膜在40Cr基体表面的成膜性和疏... 为了防止40Cr金属基体的腐蚀,在其表面制备添加氧化石墨烯(GO)改性的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BTESPT)硅烷复合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接触角测量仪分析GO/BTESPT硅烷复合膜在40Cr基体表面的成膜性和疏水性,采用硫酸铜滴定试验和Tafel曲线测试研究其耐蚀性能。结果表明:GO/BTESPT硅烷复合膜在40Cr基体表面成膜性较好,接触角增加至87.41°,表面疏水性增加;与未处理的40Cr基体相比,GO/BTESPT硅烷复合膜试样耐硫酸铜腐蚀时间可达8.41 min,腐蚀电流密度下降了近2个数量级,腐蚀电位正移,表现出良好的耐蚀性能,GO/BTESPT硅烷复合膜在3.5 wt%的NaCl溶液中浸泡3 d后,仍具有一定的耐蚀防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三乙氧基)丙基]-四硫化物(BTESPT) 复合 疏水性 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硅钨酸掺杂有机硅质子交换膜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燕 周震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2-105,共4页
为了寻找质优价廉且易于制备的新型聚合物来取代现用价高难制备的全氟磺酸聚合物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质子交换膜(PEM),达到大幅度降低PEMFC成本的目的,以具有环氧乙烷结构的有机硅烷为原料,采用低温溶胶-凝胶法再配之以掺... 为了寻找质优价廉且易于制备的新型聚合物来取代现用价高难制备的全氟磺酸聚合物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质子交换膜(PEM),达到大幅度降低PEMFC成本的目的,以具有环氧乙烷结构的有机硅烷为原料,采用低温溶胶-凝胶法再配之以掺杂无机杂多酸硅钨酸的方法来制备新型有机-无机复合型质子交换膜,并采用红外光谱(FI-IR)、X射线衍射(XRD)、阻抗分析等实验方法对膜的结构和电性能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硅钨酸掺杂的有机硅聚合物分子中存在聚氧乙烯(PEO)结构,掺杂的硅钨酸(STA)通过分子间的化学键作用镶嵌在聚合物的内部;所制备的含有30%STA的硅钨酸掺杂有机硅聚合物质子交换膜在100℃的质子传导率为2.0×10-2S/cm,与市售Nafion115膜的性能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 溶胶-凝胶 钨酸 有机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APTES/Zn_2BDC_2DABCO复合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12
作者 逯春晶 王刚 +1 位作者 王克亮 黄传鑫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260-2263,2273,共5页
将含有氨基的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接枝在多孔Si O_2片上,得到氨基活化的多孔Si O_2基底Si O_2/APTES。以氨基活化的多孔Si O_2为基底制备大面积连续致密的无机膜三乙烯二胺对苯二酸合锌(Zn_2BDC_2DABCO),即Si O_2/APT... 将含有氨基的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接枝在多孔Si O_2片上,得到氨基活化的多孔Si O_2基底Si O_2/APTES。以氨基活化的多孔Si O_2为基底制备大面积连续致密的无机膜三乙烯二胺对苯二酸合锌(Zn_2BDC_2DABCO),即Si O_2/APTES/Zn_2BDC_2DABCO复合膜。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气体分离测试对得到的复合膜的化学结构、表面形貌和气体分离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膜具有与模拟的立方体结构具有一致的晶相,且无机膜连续致密,无缺陷;气体分离测试结果显示该无机膜对CO_2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可以用来分离和回收C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 3-氨丙基三乙氧基 氨基化 复合 气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型FSiPUA乳液的制备及涂膜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新颜 蔡锡松 万彩霞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19,共7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丙二醇(PPG)、端羟基丙基硅氧烷(PDMS)、三羟甲基丙烷(TMP)、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含不饱和双键的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SiPU)水性分散体;以SiPU为种...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丙二醇(PPG)、端羟基丙基硅氧烷(PDMS)、三羟甲基丙烷(TMP)、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含不饱和双键的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SiPU)水性分散体;以SiPU为种子乳液,加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交联型氟硅改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FSiPUA)复合乳液.考察了HPMA、PDMS和DFMA用量对乳液聚合及涂膜性能的影响,通过马尔文粒度仪、接触角仪、FT-IR、TG-DSC、XPS和AFM等表征了PUA、SiPUA、FSiPUA的乳液特性及涂膜性能.结果表明:当HPMA、PDMS和DFMA用量分别为5.2%、7.0%和20.0%时,可得到耐水性和疏水性良好的交联型FSiPUA复合乳液;HPMA、PDMS和DFMA的引入使涂膜的表面粗糙度增加,吸水率减小,水接触角增大,疏水性增强,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得到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改性水性聚氨酯 含氟丙烯酸酯 交联型氟改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 复合乳液 疏水性 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新电化学技术应用文献摘引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剑章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2-235,共4页
关键词 电显色 RU 电氧化 电化学反应 碳纳米管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纳米结构 甲醇燃料电池 化学合成 多孔 复合 电沉积铜 电化学氧化 复合 硼掺杂金刚石电极 宝石 金刚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