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有机酸对硅钼黄法测定卤水中偏硅酸根质量浓度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刘海龙
王洋
《现代盐化工》
2022年第5期18-21,共4页
采用单因素法,研究磷酸根对硅钼黄法定量分析卤水中偏硅酸根质量浓度的影响,并对比草酸和甲酸消除磷酸根影响的效果。试验结果显示:采用硅钼黄法时,偏硅酸根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10 nm;当溶液中磷酸根的质量浓度为6.00 mg/L时,计算质量浓...
采用单因素法,研究磷酸根对硅钼黄法定量分析卤水中偏硅酸根质量浓度的影响,并对比草酸和甲酸消除磷酸根影响的效果。试验结果显示:采用硅钼黄法时,偏硅酸根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10 nm;当溶液中磷酸根的质量浓度为6.00 mg/L时,计算质量浓度的相对误差均大于5.0%;草酸消除磷酸根影响的效果比甲酸好,加入草酸后误差均小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钼黄分光光度法
卤水
偏
硅
酸根质量浓度
标准曲线
草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弱碱三元复合驱硅质垢形成影响因素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闫雪
王宝辉
+1 位作者
隋欣
盖翠萍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9年第3期42-46,共5页
在弱碱三元复合驱驱油过程中,弱碱药剂碳酸钠会导致油层及采出系统中形成硅质垢,不仅会造成油层伤害,还会给生产带来极大不便.因此,开展弱碱三元复合驱硅质垢形成影响因素与机理研究,可对现场防垢除垢技术起到理论指导作用,进一步促进...
在弱碱三元复合驱驱油过程中,弱碱药剂碳酸钠会导致油层及采出系统中形成硅质垢,不仅会造成油层伤害,还会给生产带来极大不便.因此,开展弱碱三元复合驱硅质垢形成影响因素与机理研究,可对现场防垢除垢技术起到理论指导作用,进一步促进弱碱三元复合驱技术的推广应用.采用硅钼黄分光光度法,研究了pH值、温度和碳酸盐垢等3个主要因素对硅质垢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H=8.2-10.2,随pH值增大,硅成垢趋势减弱;温度为25℃-65℃,随温度升高,硅成垢趋势减弱;碳酸盐垢可促进硅质垢生成,并且随碳酸盐垢含量的增加,硅成垢趋势增强.此外,依据硅酸聚合经典理论,详细分析了弱碱三元复合驱中硅质垢的形成机理,概括为:单分子硅酸→多聚硅酸→硅酸凝胶→硅质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碱三元复合驱
硅
质垢
影响因素
硅钼黄分光光度法
结垢机理
油层结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机酸对硅钼黄法测定卤水中偏硅酸根质量浓度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刘海龙
王洋
机构
新疆国泰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现代盐化工》
2022年第5期18-21,共4页
文摘
采用单因素法,研究磷酸根对硅钼黄法定量分析卤水中偏硅酸根质量浓度的影响,并对比草酸和甲酸消除磷酸根影响的效果。试验结果显示:采用硅钼黄法时,偏硅酸根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10 nm;当溶液中磷酸根的质量浓度为6.00 mg/L时,计算质量浓度的相对误差均大于5.0%;草酸消除磷酸根影响的效果比甲酸好,加入草酸后误差均小于5.0%。
关键词
硅钼黄分光光度法
卤水
偏
硅
酸根质量浓度
标准曲线
草酸
Keywords
silicon molybdenum yellow spectrophotometry
brine
mass concentration of metasilicate
standard curve
oxalic acid
分类号
TS392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弱碱三元复合驱硅质垢形成影响因素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闫雪
王宝辉
隋欣
盖翠萍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9年第3期42-46,共5页
文摘
在弱碱三元复合驱驱油过程中,弱碱药剂碳酸钠会导致油层及采出系统中形成硅质垢,不仅会造成油层伤害,还会给生产带来极大不便.因此,开展弱碱三元复合驱硅质垢形成影响因素与机理研究,可对现场防垢除垢技术起到理论指导作用,进一步促进弱碱三元复合驱技术的推广应用.采用硅钼黄分光光度法,研究了pH值、温度和碳酸盐垢等3个主要因素对硅质垢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H=8.2-10.2,随pH值增大,硅成垢趋势减弱;温度为25℃-65℃,随温度升高,硅成垢趋势减弱;碳酸盐垢可促进硅质垢生成,并且随碳酸盐垢含量的增加,硅成垢趋势增强.此外,依据硅酸聚合经典理论,详细分析了弱碱三元复合驱中硅质垢的形成机理,概括为:单分子硅酸→多聚硅酸→硅酸凝胶→硅质垢.
关键词
弱碱三元复合驱
硅
质垢
影响因素
硅钼黄分光光度法
结垢机理
油层结垢
Keywords
weak base ASP flooding, silicon scale, influencing factors, silicon molybdenum yellow spectrophotometry, scaling mechanism, formation scaling
分类号
TE3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有机酸对硅钼黄法测定卤水中偏硅酸根质量浓度影响的研究
刘海龙
王洋
《现代盐化工》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弱碱三元复合驱硅质垢形成影响因素与机理研究
闫雪
王宝辉
隋欣
盖翠萍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