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钼蓝光度法快速测定高铬钢及高铬铸铁中硅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根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0-510,共1页
关键词 硅钼蓝光度法 高铬铸铁 快速测定 高铬钢 钢铁分析 二氧化 试样溶解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化学还原-硅钼蓝光度法测定Pd/Al2O3催化剂中的硅 被引量:1
2
作者 宋建强 金娅秋 +5 位作者 方卫 郭帅龙 冯璐 任传婷 戴云生 唐春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4,共6页
研究了β型硅钼黄的形成及其被乙醇光化学还原为硅钼蓝的影响条件,建立了乙醇光化学还原-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铝载钯催化剂中硅含量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810nm波长处,硅量在0-2μg/mL范围内硅钼蓝吸光度符合朗伯-比耳定律;分取溶... 研究了β型硅钼黄的形成及其被乙醇光化学还原为硅钼蓝的影响条件,建立了乙醇光化学还原-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铝载钯催化剂中硅含量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810nm波长处,硅量在0-2μg/mL范围内硅钼蓝吸光度符合朗伯-比耳定律;分取溶解后的催化剂溶液,控制测定试液钼酸铵浓度为5g/L、盐酸浓度为0.9mol/L,以乙醇作为光催化还原剂,用UVA紫外灯为光源照射25min,测定样品中含量为0.1%-1%的硅,RSD=1.43%(n=9),加标回收率98.5%-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光化学还原 硅钼蓝光度法 PD/AL2O3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钼蓝光度法测定锰矿石中二氧化硅 被引量:13
3
作者 应腾远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77-978,共2页
关键词 锰矿石 氢氧化钠 酸度 黑色金属矿石 氢氧化物 硅钼蓝光度法 镍坩埚 抗坏血酸溶液 水浸取 二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钼蓝光度法测定五氧化二钒中微量硅 被引量:2
4
作者 骆宗杭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636-636,643,共2页
关键词 硅钼蓝光度法 测定 五氧化二钒 微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钼蓝光度法测定油田采出水中可溶性SiO_2含量的改进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美蓉 邵洪扬 +1 位作者 周海刚 操应长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8,共5页
为建立一种更为准确的油田采出水硅含量的测定方法,对标准GB/T12149—2007《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硅的测定》中SiO_2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对硅钼蓝分光光度法的多个实验条件的优化,得到优选的测定条件为:室温下取0. 5mL待... 为建立一种更为准确的油田采出水硅含量的测定方法,对标准GB/T12149—2007《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硅的测定》中SiO_2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对硅钼蓝分光光度法的多个实验条件的优化,得到优选的测定条件为:室温下取0. 5mL待测样品,加入1+1盐酸1mL,100 g/L钼酸铵溶液1. 5mL,静置10 min后加入1+1硫酸溶液1. 0mL和20 g/L抗坏血酸溶液1. 5mL,定容于50mL比色管,摇匀静置25 min,在波长810 nm下测定。SiO_2浓度在0. 01~1. 2mg/L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A=0. 761 59c,R=0. 999 94。相对标准偏差RSD <1. 0%,加标回收率为99. 4%~102. 5%。结果表明,该方法重现性和准确度较好,可准确分析油田采出水中的可溶性Si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采出水 可溶性 SIO2含量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铁矿中二氧化硅的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 被引量:23
6
作者 蔡玉曼 许又方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7年第1期75-77,共3页
用氢氧化钠-过氧化钠混合熔剂分解样品,酸提取后加入亚硫酸钠水浴加热消除过氧化氢和大量钛的干扰,硅钼蓝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钛铁矿中二氧化硅的含量。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分析验证,结果与标准值相符,相对标准偏差(RSD,n=7)为0.3... 用氢氧化钠-过氧化钠混合熔剂分解样品,酸提取后加入亚硫酸钠水浴加热消除过氧化氢和大量钛的干扰,硅钼蓝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钛铁矿中二氧化硅的含量。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分析验证,结果与标准值相符,相对标准偏差(RSD,n=7)为0.34%~2.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二氧化 亚硫酸钠 钛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钛铁矿中二氧化硅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8
7
作者 蔡玉曼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23-126,共4页
对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钛铁矿中SiO2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建立了数学模型,认为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物质、样品制备、曲线拟合,以及重复实验产生的不确定度。当SiO2平均含量为0.67%时,评定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5%(k=2)。
关键词 不确定度评定 钛铁矿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熔-加热显色-硅钼蓝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钒铁中全硅量 被引量:2
8
作者 郑小敏 汪雪梅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24-727,共4页
钒铁按照钒和杂质含量分为9个牌号[1],其中硅的最高限量为3.0%(质量分数),准确测定钒铁中的全硅含量对评价钒铁品质有重要意义。GB/T8704.6-2007[2]采用硫酸脱水重量法对钒铁中硅量进行测定,但重量法操作较为繁琐,在冶金生产应用时效率... 钒铁按照钒和杂质含量分为9个牌号[1],其中硅的最高限量为3.0%(质量分数),准确测定钒铁中的全硅含量对评价钒铁品质有重要意义。GB/T8704.6-2007[2]采用硫酸脱水重量法对钒铁中硅量进行测定,但重量法操作较为繁琐,在冶金生产应用时效率较低。关于钒铁中硅的测定,文献介绍的方法还有分光光度法[3-5]、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6-7]、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8-9]。光度法由于仪器简单、分析成本低、操作方便,具备推广应用优势。近年来有关于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钒铁中硅的文献报道,但采用的都是酸溶法,测定的是酸溶硅。虽然钒铁中的硅大部分能够溶于盐酸、硫酸和硝酸,但也存在酸不溶性的单体硅或硅化物,酸不溶硅含量有时高达0.X%,所以测定钒铁中的全硅含量才能真实有效反应钒铁的品质。另外文献介绍的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显色测定时采用对应参比法消除钒基影响,这种消除方式并不彻底,因为钒基会影响硅钼蓝显色灵敏度,含机基体与不含钒时硅的校准曲线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显色灵敏度 快速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钒铁 X射线荧光光谱法 分光光度法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玻璃旧砂中的硅酸钠 被引量:1
9
作者 唐令波 卢记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45-848,共4页
本文建立了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玻璃旧砂中硅酸钠的分析方法。使用硫酸提高酸度促使硅形成稳定的硅钼蓝络合物,根据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的吸收峰和摩尔吸收系数,进行定性分析,从而计算出溶液中硅酸钠的含量。探讨了溶液酸度、显色时... 本文建立了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玻璃旧砂中硅酸钠的分析方法。使用硫酸提高酸度促使硅形成稳定的硅钼蓝络合物,根据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的吸收峰和摩尔吸收系数,进行定性分析,从而计算出溶液中硅酸钠的含量。探讨了溶液酸度、显色时间、显色剂和还原剂等因素对硅钼蓝吸光度的影响。同时,对优化后的硅钼蓝分光光度法进行精密度和准确度评定,标准偏差小于1.57,加标回收率在98.36~101.3之间。对湿法再生砂和干法再生砂中硅酸钠含量测定并分析,优化后的硅钼蓝分光光度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精密度。硅酸钠含量的测定为水玻璃再生砂的使用性能提供了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水玻璃旧砂 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锑钼蓝光度法测定分子筛中的硅 被引量:1
10
作者 翟庆洲 裘式纶 梅朝勇 《湿法冶金》 CAS 1998年第4期56-58,共3页
在pH0.8~1.5、HCl-C2H5OH-CH3COCH3-H2O体系中,Si(Ⅳ)、Sb(Ⅲ)、Mo(Ⅵ)形成三元杂多酸,用抗坏血酸还原三元杂多酸形成杂多蓝。方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780nm=1.67×10... 在pH0.8~1.5、HCl-C2H5OH-CH3COCH3-H2O体系中,Si(Ⅳ)、Sb(Ⅲ)、Mo(Ⅵ)形成三元杂多酸,用抗坏血酸还原三元杂多酸形成杂多蓝。方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780nm=1.67×104L/molcm,硅量在0~1.2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本法用于分子筛中硅的测定,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铝中二氧化硅的改进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毓鑫 张颖 贺晓东 《有色金属》 CSCD 2003年第3期147-148,共2页
对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铝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方法进行改进 ,克服显色络合物不稳定 ,或者出现浑浊等现象。用抗坏血酸作还原剂 ,在 810nm处测定。改进方法中形成的硅钼蓝络合物稳定时间长 ,可在显色后 2 0min到 2h之内进行测定 ,3个... 对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铝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方法进行改进 ,克服显色络合物不稳定 ,或者出现浑浊等现象。用抗坏血酸作还原剂 ,在 810nm处测定。改进方法中形成的硅钼蓝络合物稳定时间长 ,可在显色后 2 0min到 2h之内进行测定 ,3个样品平行测定的相对偏差仅为 3 % ,加标回收率为 95 %~ 10 3 % ,最大相对误差为 5 0 %。磷、砷和铁浓度分别在 10 ,10 0和2 5 0 μg/mL以下不干扰硅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二氧化 分光光度法 测定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硅肥中有效硅 被引量:7
12
作者 段文静 石林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9-392,共4页
本文采用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硅肥中有效硅的含量,通过研究浸取剂、振荡频率以及称样量等条件对有效硅提取量的影响,确定了样品溶解方式。探讨了酸度、显色时间、波长等因素对硅钼蓝吸光度的影响。同时,对优化后的硅钼蓝分光光度法进... 本文采用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硅肥中有效硅的含量,通过研究浸取剂、振荡频率以及称样量等条件对有效硅提取量的影响,确定了样品溶解方式。探讨了酸度、显色时间、波长等因素对硅钼蓝吸光度的影响。同时,对优化后的硅钼蓝分光光度法进行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多次重复测定的极差小于0.60%,标准偏差小于0.20%,加标回收率在98.5%~101.3%之间。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硅钼蓝分光光度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精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碲中的硅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冬兰 廉笙辉 吴桂明 《湿法冶金》 CAS 2004年第2期109-111,共3页
介绍了在含有一定量碲的酸性介质中,用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碲物料中的硅。其最佳吸收波长λ=73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41×104,硅质量浓度在0~1.0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线性相关系数γ=0.9999。碲极限量干扰试验结果表... 介绍了在含有一定量碲的酸性介质中,用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碲物料中的硅。其最佳吸收波长λ=73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41×104,硅质量浓度在0~1.0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线性相关系数γ=0.9999。碲极限量干扰试验结果表明,当ρ(Te)≤10mg/L时,测定数据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碲 测定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矿石中二氧化硅含量的快速测定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平 吕宪俊 孙丽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2-104,共3页
将铁矿石试样用NaOH+Na2O2混合熔剂分解,再用稀盐酸浸取,使硅成硅酸状态,然后采用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的含量。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实现了铁矿石中常量硅的快速测定,能够很好地适应选矿过程控制的需要。
关键词 铁矿石 二氧化含量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材料中硅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艳凯 张曼 +1 位作者 徐鹏远 马树华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2-254,共3页
分别用氟硅酸钾容量法、氯化铵重量法和硅钼蓝光度法测定锂离子电池硅碳混合、复合材料中硅的含量。3种测试方法的结果一致,表明方法可靠可行。校正硅含量后,对硅碳复合材料进行测试,以0.53 A/g的电流在0.01~1.50 V充放电,材料的可逆比... 分别用氟硅酸钾容量法、氯化铵重量法和硅钼蓝光度法测定锂离子电池硅碳混合、复合材料中硅的含量。3种测试方法的结果一致,表明方法可靠可行。校正硅含量后,对硅碳复合材料进行测试,以0.53 A/g的电流在0.01~1.50 V充放电,材料的可逆比容量从1 300 mAh/g修正为1 650 mAh/g;循环280次,材料的比容量仍稳定在1 600 mAh/g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碳复合材料 含量 硅钼蓝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碲中硅的测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素华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0-122,共3页
研究二氧化碲中硅的硅钼蓝分光光度测定方法.在pH=5.5~6.5时,将大量的基体碲水解分离后进行测定,最佳吸收波长740nm,摩尔吸光系数1.45×104,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在0.1~0.6mg/L,线性相关系数r=0.9997.[Te]≤10mg/L,[As]≤5mg/L对测... 研究二氧化碲中硅的硅钼蓝分光光度测定方法.在pH=5.5~6.5时,将大量的基体碲水解分离后进行测定,最佳吸收波长740nm,摩尔吸光系数1.45×104,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在0.1~0.6mg/L,线性相关系数r=0.9997.[Te]≤10mg/L,[As]≤5mg/L对测定无影响.试样加标回收率在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分光光度法 二氧化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构的有机硅在洗涤过程中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秦秦 刘今强 +1 位作者 宋兆伟 邵敏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11期1594-1598,共5页
运用改进的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试了模拟洗涤后吸附在洗衣机壁表面和织物上的微量有机硅的量,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的7种有机硅结构与吸附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分子极性强、分子末端有极性基团封端、水溶性较低的有机硅在极性器壁表面和... 运用改进的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试了模拟洗涤后吸附在洗衣机壁表面和织物上的微量有机硅的量,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的7种有机硅结构与吸附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分子极性强、分子末端有极性基团封端、水溶性较低的有机硅在极性器壁表面和织物上的吸附量均较高;有侧链且侧链结构越复杂比无侧链的有机硅在织物上的吸附量要高,这与在器壁表面的吸附正好相反,与织物和器壁的表面特性有关;氨基官能团在硅油中的分布越均匀,乳液粒径越小,越有利于与纤维表面上的羟基、羧基吸附,吸附量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 结构 吸附性能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