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烷基Schiff碱共价修饰纳米二氧化硅负载过渡金属催化乙烯齐聚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锋 路世玉 +3 位作者 张宇 郭丽君 翟雪 李翠勤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49-959,共11页
将3种水杨醛Schiff亚胺配合过渡金属(Si-Schiff-M,M=Ni,Co,Cr)通过共价键接枝到纳米二氧化硅,制备了3种硅烷基Schiff碱共价修饰纳米二氧化硅负载过渡金属催化剂(Si-Schiff-SiO_(2)-M),并对其催化乙烯齐聚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元素分析、... 将3种水杨醛Schiff亚胺配合过渡金属(Si-Schiff-M,M=Ni,Co,Cr)通过共价键接枝到纳米二氧化硅,制备了3种硅烷基Schiff碱共价修饰纳米二氧化硅负载过渡金属催化剂(Si-Schiff-SiO_(2)-M),并对其催化乙烯齐聚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感耦合等离子色谱表征了3种Si-Schiff-SiO_(2)-M的结构和形貌。以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研究了反应条件及催化活性中心种类对3种Si-Schiff-SiO_(2)-M催化乙烯齐聚产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i-Schiff-SiO_(2)-M用量为7μmol,n(Al)/n(M)(M=Cr,Ni,Co)为500,反应温度为35℃,反应压力为0.5 MPa和反应时间为30 min时,Si-Schiff-SiO_(2)-Cr、Si-Schiff-SiO_(2)-Ni和Si-Schiff-SiO_(2)-Co催化乙烯齐聚活性分别为1.92×10^(5)g/(mol Cr·h)、2.17×10^(5)g/(mol Ni·h)和2.07×10^(5)g/(mol Co·h),且3种催化剂催化乙烯齐聚产物主要是C4和C6烯烃。Si-Schiff-SiO_(2)-M由于载体的限域效应,其催化乙烯齐聚活性低于相应的均相催化剂(Si-Schiff-M),但产物分布较均相催化剂窄。Si-Schiff-SiO_(2)-M具有良好的循环利用性,3次循环使用后,3种负载型催化剂催化乙烯齐聚活性分别为1.39×10^(5)g/(mol Cr·h)、1.68×10^(5)g/(mol Ni·h)和1.42×10^(5)g/(mol C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齐聚 纳米二氧化硅 负载催化剂 共价修饰 硅烷基水杨醛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修饰纳米二氧化硅润滑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吴昊天 郭小川 +1 位作者 蒋明俊 何燕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0-85,共6页
表面修饰对于纳米二氧化硅成脂能力和使用性能影响较大,以KH570、正辛醇、六甲基二硅胺烷为改性剂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了表面修饰,制备了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润滑脂。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润滑脂相比,改性后抗老化硬化、抗水性... 表面修饰对于纳米二氧化硅成脂能力和使用性能影响较大,以KH570、正辛醇、六甲基二硅胺烷为改性剂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了表面修饰,制备了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润滑脂。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润滑脂相比,改性后抗老化硬化、抗水性及机械安定性等性能更优,每种改性剂有最适宜改性条件,KH570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润滑脂综合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表面修饰 润滑脂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1
3
作者 姚培 李树白 +2 位作者 刘媛 张启蒙 刘春晓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7-302,共6页
以溶胶凝胶、原位修饰法制备偶联剂KH550表面修饰纳米二氧化硅作为新型吸附剂,对吸附剂进行FTIR、SEM、TG等分析表征。探讨了新型吸附剂对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模拟废水进行吸附处理,研究了pH、离子强度、温度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影响及... 以溶胶凝胶、原位修饰法制备偶联剂KH550表面修饰纳米二氧化硅作为新型吸附剂,对吸附剂进行FTIR、SEM、TG等分析表征。探讨了新型吸附剂对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模拟废水进行吸附处理,研究了pH、离子强度、温度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影响及吸附机理。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吸附染料的p H应用范围较宽。NaCl浓度对染料吸附有较大的影响,浓度增大,亚甲基蓝吸附容量增大。温度升高,亚甲基蓝吸附容量因脱附有所下降。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吸附亚甲基蓝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最大吸附容量为17.7mg·g^(-1),为优惠吸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经五次再生后,可重复利用吸附亚甲基蓝,吸附量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原位修饰 纳米二氧化硅 偶联剂 亚甲基蓝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修饰纳米二氧化硅交联剂研发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熊俊杰 李春 +3 位作者 杨生文 安琦 于吉 王世华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5-249,共5页
针对目前常规有机硼、无机硼交联的瓜胶压裂液普遍存在羟丙基瓜胶用量大、残渣含量高等的问题,笔者先将硅酸钠水解制得纳米二氧化硅,然后将制得的纳米二氧化硅与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得到表面修饰纳米二氧化硅,再与硼酸进行反应,... 针对目前常规有机硼、无机硼交联的瓜胶压裂液普遍存在羟丙基瓜胶用量大、残渣含量高等的问题,笔者先将硅酸钠水解制得纳米二氧化硅,然后将制得的纳米二氧化硅与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得到表面修饰纳米二氧化硅,再与硼酸进行反应,最后制得可交联的硼修饰纳米二氧化硅交联剂,该交联剂粒径主要分别在7~11 nm,可有效降低瓜胶用量及残渣含量。研究了该交联剂交联的羟丙基瓜胶压裂液,室内研究表明,该压裂液体系各项性能良好:在温度分别为50℃、120℃,剪切速率170 s^(-1)下连续剪切120 min,最终黏度均大于50 mPa·s;50℃下破胶60 min,破胶液黏度小于5mPa·s;表面张力22.77 mN/m;防膨率89.6%;残渣含量145 mg/L;岩心基质渗透率损害率为9.82%~14.86%,压裂液各项性能良好,羟丙基瓜胶浓度降低20%,残渣含量降低25%,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剂 修饰纳米二氧化硅 瓜胶压裂液 中低温储层 低温激活剂 低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庞久寅 储富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0-23,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聚丙烯酸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聚丙烯酸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常规乳液聚合、微乳液聚合、溶胶-凝胶反应等方法;复合材料制备中无机粒子表面的修饰,着重对目前最常用的硅烷偶... 综述了国内外聚丙烯酸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聚丙烯酸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常规乳液聚合、微乳液聚合、溶胶-凝胶反应等方法;复合材料制备中无机粒子表面的修饰,着重对目前最常用的硅烷偶联剂和偶氮类化合物两种修饰方法进行了介绍;聚丙烯酸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在光学、涂料、胶粘剂等工业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复合材料未来应用前景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 纳米二氧化硅 复合材料 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SBA-15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文君 吕江维 +1 位作者 陈威 王鹏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51-61,共11页
介孔二氧化硅具有孔径均匀可调、孔容大、表面积大、表面容易功能化修饰、无毒、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药物载体材料,可以用于构建药物递送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解决传统载体如脂质体、聚合物胶束等存在的稳定性... 介孔二氧化硅具有孔径均匀可调、孔容大、表面积大、表面容易功能化修饰、无毒、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药物载体材料,可以用于构建药物递送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解决传统载体如脂质体、聚合物胶束等存在的稳定性差、分散不均匀、药物过早降解和消除等问题。SBA-15是一种新型的二氧化硅介孔分子筛,以其较大的孔径、较厚的孔壁、高比表面积以及有序孔道等特征被广泛应用于DDS。SBA-15表面存在大量硅烷醇基,表面活性高,利用适当的官能团、金属离子或其他材料等对其孔口、孔道内外表面进行修饰,可以实现负载药物的可控释放、多功能智能化响应及抗癌药物的靶向治疗等多种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有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近年来,经过功能化修饰的SBA-15在DDS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1)提高药物溶解度及溶出速率。选择合适的功能化试剂改变SBA-15表面性质,进而改变载体表面与药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药物的吸附量,从而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2)作为药物缓释载体。通过有机基团、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等的表面修饰,以增强药物与载体表面之间的作用力,延长药物的释放。(3)作为药物控释载体。通过构建配体修饰的靶向型DDS、内部或外部刺激响应型DDS实现药物的可控释放。除此以外,SBA-15在骨组织修复、基因治疗、医学成像、伤口敷料等生物医学工程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功能化SBA-15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类型、特点,归纳了其在DDS中的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载体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15 介孔二氧化硅 功能化修饰 药物递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双硫酯结构纳米二氧化硅的合成
7
作者 曹锰 柳阳 +2 位作者 张健 吴锦辉 徐胜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110-114,共5页
双硫酯类化合物是RAFT聚合反应中常用的链转移催化剂。合成了2种含羧基官能团的双硫酯(1,2),并通过核磁氢谱、碳谱、质谱、红外光谱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通过酰胺化反应将双硫酯接枝到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所制得的纳米粒子(4... 双硫酯类化合物是RAFT聚合反应中常用的链转移催化剂。合成了2种含羧基官能团的双硫酯(1,2),并通过核磁氢谱、碳谱、质谱、红外光谱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通过酰胺化反应将双硫酯接枝到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所制得的纳米粒子(4)和(5),通过元素分析,XRD,FT-IR,SEM(EDX),TEM和TGA等方法进行了表征。热重分析实验数据计算表明,纳米粒子(4)和(5)中双硫酯的接枝率分别为0. 28 mmol/g和0. 46 mmo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硫酯 RAFT聚合 纳米二氧化硅 表面修饰 接枝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原位表面修饰法制备可分散性纳米二氧化硅
8
《中国科技财富》 2008年第12期105-105,共1页
成果摘要:该项目采用液相原位表面修饰法合成可分散性纳米二氧化硅,在液相反应过程中在纳米微粒初生成时将表面修饰剂经共价键或其他强化学键的方式结合于SiO2纳米微粒的表面使其于液体介质中具有分散性。原位表面修饰技术改变了纳米... 成果摘要:该项目采用液相原位表面修饰法合成可分散性纳米二氧化硅,在液相反应过程中在纳米微粒初生成时将表面修饰剂经共价键或其他强化学键的方式结合于SiO2纳米微粒的表面使其于液体介质中具有分散性。原位表面修饰技术改变了纳米微粒的表面微观结构,从而保证纳米微粒以单个微粒的形态分散在介质中。按使用要求选择不同的配方和工艺,通过改变修饰剂及其所含官能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修饰 纳米二氧化硅 分散性 原位 液相 纳米微粒 表面修饰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二氧化硅基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江悦 尚宏周 +3 位作者 孙晓然 韩利华 杨梦然 来士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0-243,249,共5页
介孔SiO_(2)纳米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均匀可控的粒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被广泛用于药物载体。通过对介孔SiO_(2)纳米粒进行刺激响应性修饰作为药物载体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 表面修饰 刺激响应性 药物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硅酸镁前处理富集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检测空气中9种挥发性N-亚硝胺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振 何婷婷 +2 位作者 张忠堂 徐晨 陈武炼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0-355,共6页
针对空气中N-亚硝胺检测困难、成本高的问题,通过硅酸钠对廉价的无定形二氧化硅进行刻蚀,与硫酸镁反应得到硅酸镁负载填料,将其装入柱管制得N-亚硝胺捕集器,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联用建立了一种检测空气中9种挥发性N-亚硝胺的... 针对空气中N-亚硝胺检测困难、成本高的问题,通过硅酸钠对廉价的无定形二氧化硅进行刻蚀,与硫酸镁反应得到硅酸镁负载填料,将其装入柱管制得N-亚硝胺捕集器,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联用建立了一种检测空气中9种挥发性N-亚硝胺的分析方法。本方法前处理步骤简单,富集后的洗脱液即可进入仪器分析。对影响方法回收率的色谱柱类型、升温程序、定性定量离子对和洗脱溶剂等参数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实验条件下,9种挥发性N-亚硝胺的线性范围为50~5 000 ng/m^(3),最低检出限为11 ng/m^(3)。在实际空气样品检测中,9种挥发性N-亚硝胺回收率为96.8%~105.6%,RSD为3.8%~8.8%。这表明,以该易制备、低成本的硅酸镁负载填料填充的小柱,能替代价格昂贵的商品化亚硝胺捕集器(94.7%~103.2%),且与普适性更强的GC-MS/MS联用建立的检测方法,能够应用于空气中9种挥发性亚硝胺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镁修饰的二氧化硅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挥发性N-亚硝胺 空气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修饰制备高性能薄膜晶体管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广庆 李鹏 +5 位作者 王明晖 冯翔 张俊 熊贤风 邱龙臻 吕国强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0-494,共5页
应用聚苯乙烯/氯硅烷复合材料作为栅绝缘层的界面修饰层制备了高性能的并五苯场效应晶体管。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发现,界面修饰对并五苯半导体薄膜的生长形貌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空白二氧化硅上沉积的并五苯晶粒尺寸都小于150nm,而在修饰过... 应用聚苯乙烯/氯硅烷复合材料作为栅绝缘层的界面修饰层制备了高性能的并五苯场效应晶体管。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发现,界面修饰对并五苯半导体薄膜的生长形貌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空白二氧化硅上沉积的并五苯晶粒尺寸都小于150nm,而在修饰过后二氧化硅的表面生长的并五苯晶粒尺寸多在200~400nm。大的晶粒尺寸能够减小晶粒间的界面,从而有效提高电学性能。表面改性的并五苯场效应晶体管的关态电流约为10-10 A,电流的开关比超过106,最大场效应迁移率约可达1.23cm2.V-1·s-1,而未处理的晶体管的场效应迁移率仅有0.011 8cm2.V-1·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薄膜晶体管 二氧化硅表面修饰 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饰无机物负载的金属茂烯烃聚合催化剂 I.硅胶的BF_3修饰 被引量:2
12
作者 葛从辛 王立 封麟先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7-160,共4页
报道了反应时间、BF3浓度、硅胶预处理温度对BF3修饰SiO2表面的影响。结果表明,BF3对SiO2的表面修饰主要是通过表面化学反应和物理吸附来完成的。两种方式发生几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表面羟基的量。
关键词 聚烯烃 催化剂 载体表面修饰 聚合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磷酸基修饰的巯基功能化空心介孔SiO_(2)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洁 吕博 +2 位作者 陈连喜 江晓明 张泽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15-121,126,共8页
在水溶液中,分别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为内核前驱体,2-氰乙基三乙氧基硅烷CTES为致孔剂,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为外壳前驱体,使用一步法结合官能团差异性刻蚀技术制备巯基功能化空心介孔SiO_(2)纳米球HS-HMSNs。并通过后磷酸化... 在水溶液中,分别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为内核前驱体,2-氰乙基三乙氧基硅烷CTES为致孔剂,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为外壳前驱体,使用一步法结合官能团差异性刻蚀技术制备巯基功能化空心介孔SiO_(2)纳米球HS-HMSNs。并通过后磷酸化法将HS-HMSNs转化为磷酸修饰的杂化空心多孔SiO_(2)纳米球H_(2)O_(3)P-HMSNs。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多种表征方法完整地揭示了功能化空心多孔材料的形貌、结构、化学组分和比表面积。结果表明:磷酸修饰后的材料含有一定量的P元素,且P含量为1.76%,证实了磷酸基团被接枝到SiO_(2)材料上,且磷酸修饰后的材料仍保持空心结构,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Cd^(2+)吸附实验显示,两种功能化材料在120min后吸附量接近饱和,当pH为6左右时,Cd^(2+)初始浓度维持在100~160mg/L时,材料表现出优良的吸附性能。此时,HS-HMSNs的最大吸附量达277.49mg/g,H_(2)O_(3)P-HMSNs的最大吸附量达304.62mg/g。且经过5次循环使用后,对Cd^(2+)的吸附性能仍是第1次的65%~70%,说明H_(2)O_(3)P-HMSNs作为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多孔二氧化硅 巯基功能化 磷酸化修饰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碳双键修饰纳米SiO_2及其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欧宝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60,共4页
采用两步法将可聚合碳-碳双键以化学键形式键接到纳米SiO2表面合成可反应型功能化SiO2。通过红外测试,透射电镜(TEM),润湿性实验和分散性等实验评价表面修饰效果,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和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纳米SiO2作为汽油机... 采用两步法将可聚合碳-碳双键以化学键形式键接到纳米SiO2表面合成可反应型功能化SiO2。通过红外测试,透射电镜(TEM),润湿性实验和分散性等实验评价表面修饰效果,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和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纳米SiO2作为汽油机油添加剂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修饰后的纳米SiO2可直接分散于基础油等油性介质中,并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作为润滑油添加剂表现出优异的抗磨减摩性能,并对磨损表面起到一定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表面修饰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SiO_2复合涂层修饰玻璃的抗菌功能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娜 沈培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28,38,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室温下制备了均匀的纳米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复合薄膜,研究了经不同温度处理、不同TiO2/SiO2配比的薄膜修饰后的玻璃表面的抗菌性能.用SEM表征了复合薄膜的表面形貌及不同温度处理对颗粒大小的影响,并利用XRD检测此复...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室温下制备了均匀的纳米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复合薄膜,研究了经不同温度处理、不同TiO2/SiO2配比的薄膜修饰后的玻璃表面的抗菌性能.用SEM表征了复合薄膜的表面形貌及不同温度处理对颗粒大小的影响,并利用XRD检测此复合粉体的晶型.研究结果表明,薄膜中的二氧化钛主要以锐钛矿晶型存在,颗粒大小在15~40nm范围内,二氧化硅是非晶的无定型体.实验表明,此薄膜能高效快速地杀死细菌.其抑菌能力与薄膜的热处理温度、纳米SiO2和TiO2的比率等因素有关.100~500℃热处理后的薄膜经1h自然光照的抑菌率都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SIO2 功能研究 复合涂层 修饰 纳米二氧化硅 溶胶一凝胶法 纳米SiO2 复合薄膜 二氧化 温度处理 颗粒大小 热处理温度 抗菌性能 玻璃表面 表面形貌 复合粉体 研究结果 抑菌能力 自然光照 SEM XRD 锐钛矿 抑菌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型SiO_2光学增透膜的制备 被引量:27
16
作者 马建华 吴广明 +4 位作者 程银兵 孙骐 王俊玲 沈军 王珏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12-1116,共5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有机醇盐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技术,通过酸/碱二步法控制实验条件,结合三甲基氯硅烷(TMCS)对胶粒表面的修饰过程,制备出结构可控的疏水型SiO2薄膜.采用椭偏仪、FTIR、接触角测试仪、S...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有机醇盐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技术,通过酸/碱二步法控制实验条件,结合三甲基氯硅烷(TMCS)对胶粒表面的修饰过程,制备出结构可控的疏水型SiO2薄膜.采用椭偏仪、FTIR、接触角测试仪、SEM等对薄膜的折射率、红外特性、接触角以及表面形貌等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表明,疏水型SiO2薄膜的折射率在1.33~1.18之间连续可调;SiO2胶粒表面的亲水性-OH中的H已部分被非活性-Si(CH3)3基团取代;接触角由表面未修饰膜的40°左右增加到表面修饰膜的12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溶胶-凝胶 SIO2 表面修饰 疏水薄膜 高功率脉冲激光 制备 二氧化硅 光学增透膜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掺杂纳米粒子/天然乳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耐热老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程国君 桑广文 +3 位作者 陈晨 宣自月 田申 于秀华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2-48,79,共8页
目前,有关纳米碳酸钙和纳米二氧化硅共同填充并协同增强天然乳胶(NRL)的研究鲜有报道。利用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DDES)分别对纳米碳酸钙和纳米二氧化硅2种颗粒状无机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采用乳胶共混法制备改性无机纳米粒子/天然乳... 目前,有关纳米碳酸钙和纳米二氧化硅共同填充并协同增强天然乳胶(NRL)的研究鲜有报道。利用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DDES)分别对纳米碳酸钙和纳米二氧化硅2种颗粒状无机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采用乳胶共混法制备改性无机纳米粒子/天然乳胶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制备所得的复合材料进行不同时间的热氧老化。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接触角测定仪(CAMI)研究了改性前后纳米颗粒的结构和性能变化。采用橡胶加工分析仪(RPA)和扫描电镜(SEM)对天然乳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DDES的硅氧烷基团与颗粒状无机纳米粒子表面的羟基反应,在M-CaCO3、M-SiO2表面形成DDES接枝改性层,修饰后的纳米颗粒均匀地分散在天然乳胶中,并形成填料-乳胶交联网络结构;其中2种改性无机纳米粒子共同填充制备的CaCO3/SiO2/NRL样品性能较优,断面形貌均匀,储能模量(G’)大;经70℃,480 h热氧老化后拉伸强度及撕裂强度保持率分别为81.45%、38.54%,表现出优异的耐热氧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乳胶 纳米碳酸钙 纳米二氧化硅 硅烷偶联剂 表面修饰 耐热氧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射率可调疏水型SiO_2光学薄膜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建华 吴广明 +4 位作者 魏建东 程银兵 孙琪 沈军 王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35-339,共5页
以正硅酸乙酯 (TEOS)为有机醇盐前驱体 ,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 ,通过控制制备条件 ,结合三甲基氯硅烷 (TMCS)对SiO2 胶粒表面的修饰过程 ,制备出折射率可调的疏水型SiO2 薄膜。对薄膜采用了不同的后处理方式 ,研究了氨和水蒸气混合气体热... 以正硅酸乙酯 (TEOS)为有机醇盐前驱体 ,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 ,通过控制制备条件 ,结合三甲基氯硅烷 (TMCS)对SiO2 胶粒表面的修饰过程 ,制备出折射率可调的疏水型SiO2 薄膜。对薄膜采用了不同的后处理方式 ,研究了氨和水蒸气混合气体热处理技术对薄膜疏水性能的影响。采用椭偏仪、FTIR和接触角测试仪对薄膜的折射率、红外特性、接触角等的测试研究表明 :疏水型SiO2 薄膜的折射率可在1 3 5~ 1 2 0之间连续可调 ,与传统热处理相比 ,混合气氛热处理使薄膜的折射率略有增加 ,在所研究的范围内折射率平均增加 0 0 2左右 ;SiO2 胶粒表面的亲水性OH基团可基本被非活性CH3 基团代替 ,薄膜的疏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接触角由未作表面修饰时的 40°左右增加到表面修饰并结合混合气氛热处理的 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射率 光学薄膜 制备 溶胶-凝胶 SIO2 疏水薄膜 表面修饰 氨处理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大分子单体的合成 被引量:8
19
作者 欧宝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03-807,共5页
采用两步法将可聚合的乙烯基单体键接到S iO2纳米粒子表面合成大分子单体。用过量的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 I)对S iO2粒子表面进行化学修饰合成出表面带有高反应活性—NCO基团的功能化S iO2粒子(S iO2-TD I),再利用S iO2-TD I与丙烯酸... 采用两步法将可聚合的乙烯基单体键接到S iO2纳米粒子表面合成大分子单体。用过量的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 I)对S iO2粒子表面进行化学修饰合成出表面带有高反应活性—NCO基团的功能化S iO2粒子(S iO2-TD I),再利用S iO2-TD I与丙烯酸羟丙酯(HPA)反应将碳-碳双键键接到S iO2粒子表面合成出大分子单体。考察了反应条件对TD I与S iO2反应的影响。此外,利用红外光谱、热失重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技术对大分子单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 iO2大分子单体能均匀地分散在甲苯溶液中,没有发生明显团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 甲苯二异氰酸酯 表面修饰 二氧化硅大分子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亚微米亲水作用色谱的制备及其在加压毛细管电色谱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静 刘让东 +2 位作者 王薇薇 王彦 闫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1-557,共7页
采用改良St?ber法合成580 nm亚微米单分散的二氧化硅微球,并以此为基质,通过"巯基-烯"点击化学反应将半胱氨酸成功键合到修饰有乙烯基团的二氧化硅微球表面,合成了一种新型亚微米亲水作用固定相(Cys-VTMS-SiO_2)。采用高压匀... 采用改良St?ber法合成580 nm亚微米单分散的二氧化硅微球,并以此为基质,通过"巯基-烯"点击化学反应将半胱氨酸成功键合到修饰有乙烯基团的二氧化硅微球表面,合成了一种新型亚微米亲水作用固定相(Cys-VTMS-SiO_2)。采用高压匀浆法制备了新型亚微米亲水色谱填充柱,通过不同乙腈比例、缓冲盐浓度和pH条件下对甲苯、丙烯酰胺和硫脲的分离分析揭示其亲水机理。依托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平台,成功实现了对核苷、酚类、胺类及多肽等亲水性物质的快速有效分离,其有望应用于其他强极性和亲水性化合物的分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毛细管电色谱 亚微米二氧化硅微球 半胱氨酸修饰亲水填充柱 强极性和亲水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