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金属阳离子对硅酸盐溶液激发的碱矿渣水泥浆体黏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傅博 程臻赟 +1 位作者 韩静云 胡云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101-4106,共6页
分别研究了不同碱金属阳离子与硅酸根质量比(M/Si)的钠、钠钾复合硅酸盐溶液,和由硅酸盐溶液激发的碱矿渣水泥浆体的黏度和凝结时间。结合硅酸盐溶液的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对溶液中硅酸根离子的聚合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硅酸盐溶液的... 分别研究了不同碱金属阳离子与硅酸根质量比(M/Si)的钠、钠钾复合硅酸盐溶液,和由硅酸盐溶液激发的碱矿渣水泥浆体的黏度和凝结时间。结合硅酸盐溶液的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对溶液中硅酸根离子的聚合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硅酸盐溶液的M/Si越低,硅酸根的聚合度越小。在硅酸钠溶液体系中掺入一定量的K^+可以降低体系中硅酸根离子的聚合度,显著降低溶液和浆体的黏度,提高碱矿渣水泥的工作性能。同时,在较低M/Si(M/Si≤1.5)情况下,K^+的加入还能够延长碱矿渣水泥的初凝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溶液 黏度 碱金属阳离子 碱矿渣水泥 傅里叶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胶在混凝土输水工程中的减阻降糙特性
2
作者 穆祥鹏 张哲琦 +3 位作者 李军强 陈文学 崔巍 牛子厚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3-480,共8页
为探究纳米胶对混凝土输水工程的降糙特性,设计建造有压输水箱涵物理模型试验系统,采用压差测量系统及2D-PIV系统分别测量了喷涂纳米胶前后的混凝土壁面糙率,分析了近壁二维流场变化。结果表明:喷涂纳米胶后,混凝土壁面糙率可减少13.90%... 为探究纳米胶对混凝土输水工程的降糙特性,设计建造有压输水箱涵物理模型试验系统,采用压差测量系统及2D-PIV系统分别测量了喷涂纳米胶前后的混凝土壁面糙率,分析了近壁二维流场变化。结果表明:喷涂纳米胶后,混凝土壁面糙率可减少13.90%,体现出了良好的降糙效果;近壁区域水流结构改变,垂向平均流速增大、流速梯度减小,说明纳米胶使得混凝土壁面滞水作用降低,减小了水流阻力。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纳米胶应用于混凝土壁面的降糙特性,可为其在长距离输水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能力 降糙 近壁流场 PIV 无机纳米硅酸盐溶液渗透结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伟晶岩结构结晶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建康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5-172,共8页
在地质流体演化方面,花岗伟晶岩位于花岗岩与热液石英脉的过渡位置,对其结构的实验研究对理解火成岩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花岗伟晶岩被认为是花岗岩浆平衡结晶、缓慢冷却的结果,但近年来的一系列结晶动力学计算和实验发现伟晶岩... 在地质流体演化方面,花岗伟晶岩位于花岗岩与热液石英脉的过渡位置,对其结构的实验研究对理解火成岩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花岗伟晶岩被认为是花岗岩浆平衡结晶、缓慢冷却的结果,但近年来的一系列结晶动力学计算和实验发现伟晶岩在过冷却状态下快速生长,其结构主要受到结晶动力学参数的制约,F、B、P等助熔剂和H2O是影响这些参数的主要因素,富助溶剂的硅酸盐水溶液可作为伟晶岩的结晶介质。但由于快速淬火式实验设备的弊端,这些实验只能由淬火后的实验产物估算各类结晶动力学参数,只能以易淬火成玻璃的含水硅酸盐熔体作为结晶介质,只能静态地研究某一过冷却度下的结晶动力学状态。近年来,最新式热液金刚石压腔已经定型,可以模拟包括富助溶剂硅酸盐水溶液在内的各类伟晶岩结晶介质,能够在控制冷却速率的同时原位观测和微束分析晶体生长的动态特征,是模拟伟晶岩结构的理想工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伟晶岩 富助熔剂硅酸盐溶液 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水处理技术信息
4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2-92,共1页
一种稳定聚硅酸锌絮凝剂的合成方法——王雪枫,黄雪莉,付军怀.CN101786634A 本发明涉及稳定聚硅酸锌絮凝剂的合成方法,属于絮凝剂合成领域。其制备方法是把稀释的碱金属硅酸盐用酸酸化,陈化,用预留的碱金属硅酸盐溶液将pH升高至3... 一种稳定聚硅酸锌絮凝剂的合成方法——王雪枫,黄雪莉,付军怀.CN101786634A 本发明涉及稳定聚硅酸锌絮凝剂的合成方法,属于絮凝剂合成领域。其制备方法是把稀释的碱金属硅酸盐用酸酸化,陈化,用预留的碱金属硅酸盐溶液将pH升高至3~5后加入固体无机锌盐和稳定剂铝盐,溶解后用酸将pH调回到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信息 水处理 国内外 碱金属硅酸盐 合成方法 硅酸 硅酸盐溶液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超声波合成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方法与设备
5
作者 张淑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3-83,共1页
本发明是在超声波作用下合成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在碱溶液加入到铝盐或铁盐或硅酸盐溶液的过程中,通过超声波发生仪对混合溶液的超声空化作用,使液体分子或离子的混合扩散过程得到强化,从而制备出性能优良的无机... 本发明是在超声波作用下合成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在碱溶液加入到铝盐或铁盐或硅酸盐溶液的过程中,通过超声波发生仪对混合溶液的超声空化作用,使液体分子或离子的混合扩散过程得到强化,从而制备出性能优良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本发明设备简单、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超声波合成 设备 混合溶液 超声波作用 硅酸盐溶液 空化作用 扩散过程 液体分子 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矿用化学注浆材料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30
6
作者 张虎仕 向剑飞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39,共4页
针对传统聚氨酯类加固材料反应热量和阻燃性限制其应用范围的缺陷,研制了一种反应热量低(最高温度为98℃)、阻燃等级高(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结合)、抗压强度高(大于40 MPa)的新型注浆加固材料。通过在乌兰矿5767工作面应用效果表明,新型... 针对传统聚氨酯类加固材料反应热量和阻燃性限制其应用范围的缺陷,研制了一种反应热量低(最高温度为98℃)、阻燃等级高(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结合)、抗压强度高(大于40 MPa)的新型注浆加固材料。通过在乌兰矿5767工作面应用效果表明,新型注浆加固材料有效控制了该工作面顶板破碎引起的冒顶和片帮现象,大幅提高工作面回采速度,保证了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加固 低热反应 阻燃性 聚氨酯 硅酸盐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加工新技术
7
作者 国文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6年第6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草莓脯 加工新技术 硅酸盐溶液 浸泡 糖渍 小时 清水 糖液 加热 汁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加工新技术
8
作者 国文 《云南农业》 2006年第2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草莓脯 加工新技术 硅酸盐溶液 糖渍 浸泡 小时 清水 汁液 漂洗 沥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silicate anions structure on desilication in silicate-bearing sodium aluminate solution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桂华 张闻 +3 位作者 齐天贵 彭志宏 周秋生 李小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7期1569-1575,共7页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silicate anions in the desilication process with the addition of calcium hydrate alumino-carbonate were studied by measuring Raman spectra, infrared spectra and corresponding second derivativ...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silicate anions in the desilication process with the addition of calcium hydrate alumino-carbonate were studied by measuring Raman spectra, infrared spectra and corresponding second derivative spectr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lication ratio in the solution prepared by the addition of sodium silicate(solution-SS) is much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solution by the addition of green liquor(solution-GL), and low alumina concentration in the sodium aluminate solutions facilitates the desilication process. It is also shown that alumino-silicate anions in the solution-GL, and Q^3 polymeric silicate anions in solution-SS are predominant,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increas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silica favors respectively the formation of the alumino-silicate or the Q^3 silicate anions in the solution-GL or the solution-SS. Therefore,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the low desilication ratio in the silicate-bearing aluminate solution is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existence of alumino-silicate an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ILICATION silicate anion STRUCTURE sodium aluminate solution second derivative spectrum ofl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