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酸盐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在煤矿井下巷道加固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冯志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9-103,共5页
针对我国煤矿煤岩体化学加固材料与技术所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硅酸盐改性聚氨酯材料的反应机理,并研发了加固型硅酸盐改性聚氨酯材料和充填发泡型硅酸盐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详细介绍了这2种研发材料的性能特点,并将其应用于现场实践中,... 针对我国煤矿煤岩体化学加固材料与技术所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硅酸盐改性聚氨酯材料的反应机理,并研发了加固型硅酸盐改性聚氨酯材料和充填发泡型硅酸盐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详细介绍了这2种研发材料的性能特点,并将其应用于现场实践中,实践证明研发的材料在处理煤矿井下巷道冒顶以及破碎煤岩体加固方面具有一定优越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目前纯聚氨酯注浆材料,为现代化煤炭企业实现高产高效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改性材料 加固 破碎煤岩体 充填密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剂对硅酸盐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柏广峰 《煤炭与化工》 CAS 2020年第10期119-121,139,共4页
通过调节催化剂的种类及比例,制备了硅酸盐改性聚氨酯(WG/PU)注浆材料。测定注浆材料的固化时间和力学性能,分析催化剂对注浆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固化时间和催化剂的种类对注浆材料的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反应活性较低,三... 通过调节催化剂的种类及比例,制备了硅酸盐改性聚氨酯(WG/PU)注浆材料。测定注浆材料的固化时间和力学性能,分析催化剂对注浆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固化时间和催化剂的种类对注浆材料的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反应活性较低,三聚催化剂会使注浆材料的力学性能有较为显著的提升,当使用ZR-70和KAc的复合催化剂时,粘接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为4.23 MPa和61.70 MPa;当使用A33和DMP-30的复合催化剂时,粘接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为3.14 MPa和59.7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 复合催化剂 三聚催化剂 力学性能 固化时间 反应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用聚氨酯注浆材料改性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阳 陈贵锋 +2 位作者 王玉超 于潇沣 李硕林 《煤质技术》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煤矿用聚氨酯注浆材料作为1种在煤矿开采中广泛应用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注浆加固、堵水以及填充等煤矿安全领域,但现有的聚氨酯注浆材料在井下应用时存在力学性能不足、阻燃效果差、固化温度过高易引发火灾等缺点,迫切需对聚... 煤矿用聚氨酯注浆材料作为1种在煤矿开采中广泛应用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注浆加固、堵水以及填充等煤矿安全领域,但现有的聚氨酯注浆材料在井下应用时存在力学性能不足、阻燃效果差、固化温度过高易引发火灾等缺点,迫切需对聚氨酯注浆材料进行改性以提升其在煤矿领域的应用效果。深入探讨聚氨酯注浆材料在井下应用中面临的安全问题,从增强力学性能、提升阻燃效果和降低固化温度3个方面系统总结近年聚氨酯注浆材料的改性方法,并对其未来的改性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目前针对聚氨酯注浆材料的改性虽能有效改善单一聚氨酯注浆材料自身性能的缺陷并完善其性能表现,但各类方法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对聚氨酯注浆材料的改性开发研究应聚焦于原料领域,可选取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的环境友好型原料(如生物质等)制备多元醇,以替代传统石油基多元醇。同时运用化学共聚等高分子材料改性技术,将阻燃元素引入至聚氨酯分子结构中,与添加型阻燃剂形成协同叠加效应以实现双重阻燃,最终达成高强度、高阻燃与低固化温度之间的平衡,助力材料性能提升与应用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材料 煤矿安全 力学性能 阻燃效果 固化温度 改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粉/聚氨酯复合注浆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
作者 刘洋 李旭 +4 位作者 王维萱 张思彤 贾兰 朱凤博 余雯雯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1-255,265,共6页
将表面改性煤矸石粉(MCG)作为填料加入到聚氨酯中,通过室温固化制备改性煤矸石粉/聚氨酯(MCG/PU)复合注浆材料。结果表明:填料的表面改性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随着MCG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和最高反应温度均有明显下降,... 将表面改性煤矸石粉(MCG)作为填料加入到聚氨酯中,通过室温固化制备改性煤矸石粉/聚氨酯(MCG/PU)复合注浆材料。结果表明:填料的表面改性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随着MCG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和最高反应温度均有明显下降,氧指数和固化时间有所上升。当MCG含量为30%时,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为23.5%,最高反应温度从138.3℃下降到116.8℃,抗压强度为51.8MPa,可在2min左右完成固化。相对于聚氨酯材料,MCG/PU复合材料在兼具快速固化和较高力学强度的情况下,具有更低的反应温度和更好的阻燃性能,有望应用于对氧指数要求不高的加固场景如边坡加固及道路加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聚氨酯 表面改性 煤矸石粉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新型复合注浆材料在隧道小导管注浆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文杰 申铁军 《河南建材》 2025年第3期24-27,共4页
文章对一种新型无机聚氨酯复合注浆材料注浆技术进行了分析,此技术可以提高围岩的整体性、抗渗性和稳定性,可以为隧道突水、涌泥现象得到有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超前小导管注浆可以有效改善开挖断面上方围岩的... 文章对一种新型无机聚氨酯复合注浆材料注浆技术进行了分析,此技术可以提高围岩的整体性、抗渗性和稳定性,可以为隧道突水、涌泥现象得到有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超前小导管注浆可以有效改善开挖断面上方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能,使开挖周围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强度的硬块结体从而提高围岩的抗渗性、整体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盐环氧树脂复合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吕晓东 尚伟 赵政 《煤炭与化工》 CAS 2022年第7期150-153,157,共5页
在硅酸盐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配方的基础上加入一定比例的环氧树脂,制备了硅酸盐环氧树脂复合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通过测定注浆材料的最高反应温度和相关力学性能,分析了不同比例环氧树脂对注浆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硅酸盐改性... 在硅酸盐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配方的基础上加入一定比例的环氧树脂,制备了硅酸盐环氧树脂复合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通过测定注浆材料的最高反应温度和相关力学性能,分析了不同比例环氧树脂对注浆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硅酸盐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配方基础上加入一定比例的环氧树脂,可实现对材料最高反应温度产生很小影响的前提下,大幅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环氧树脂复合改性聚氨酯材料 力学性能 最高反应温度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盐改性注浆加固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吴怀国 韩德强 魏宏亮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9-31,共3页
详细介绍了硅酸盐改性注浆加固材料的配方反应原理、最新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和实际应用情况。结果表明:综合力学性能完全可与传统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相比拟,1 d抗压强度能达到40MPa以上,黏结强度达到2 MPa以上;3 h抗压强度达到50 MPa以... 详细介绍了硅酸盐改性注浆加固材料的配方反应原理、最新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和实际应用情况。结果表明:综合力学性能完全可与传统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相比拟,1 d抗压强度能达到40MPa以上,黏结强度达到2 MPa以上;3 h抗压强度达到50 MPa以上;1 d抗压强度达到60 MPa以上,黏结强度达到4 MPa以上;完全能用于井下各种复杂条件下快速、高效加固破碎煤体。尤其是压缩弹模比传统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要高很多,更适合煤岩体刚性材料结构体的加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 聚氨酯 加固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隧道注浆材料防水特性的多尺度分析
8
作者 李永昇 叶应高 +3 位作者 杨勇 艾军 李卓然 薛晓辉 《工程与建设》 2024年第6期1429-1433,1437,共6页
为了提高聚氨酯注浆材料在隧道工程中的防水特性,本文通过分子模拟、接触角测试仪和红外光谱等多尺度分析了有机硅掺量、温度和压强对有机硅改性聚氨酯隧道注浆材料防水性能的影响及有机硅改性聚氨酯表面的水分扩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提高聚氨酯注浆材料在隧道工程中的防水特性,本文通过分子模拟、接触角测试仪和红外光谱等多尺度分析了有机硅掺量、温度和压强对有机硅改性聚氨酯隧道注浆材料防水性能的影响及有机硅改性聚氨酯表面的水分扩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硅掺量是影响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防水性能的最关键因素,其次是温度,而压强对有机硅改性聚氨酯隧道注浆材料防水性能的无明显影响;有机硅的加入会使聚醚多元醇的活性增强,聚氨酯表面憎水性提高,最佳掺量为15%。研究发现Si-O-Si结构是有机硅改性聚氨酯隧道注浆材料防水特性的关键,有机硅改性聚氨酯表面水分扩散路径呈“C”字形;水分在有机硅改性聚氨酯隧道注浆材料中扩散的关键作用力为分子间作用力,且主要由角动能作用力和键动能作用力占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 材料 防水特性 多尺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复合水泥基弱胶结土体注浆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9
作者 吴冠仲 乔榛 +4 位作者 宋力 张君 李文彬 杨婷婷 杨元意 《新型建筑材料》 2025年第1期44-50,105,共8页
皎平渡山洞遗址属于典型的弱胶结土体,在长期水下赋存时极易发生离解和坍塌,故需要对遗址弱胶结土体进行加固和保护。开发了一种新型复合水泥基注浆材料体系,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对注浆材料性能展开优化设计,并阐述了注浆材料的固... 皎平渡山洞遗址属于典型的弱胶结土体,在长期水下赋存时极易发生离解和坍塌,故需要对遗址弱胶结土体进行加固和保护。开发了一种新型复合水泥基注浆材料体系,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对注浆材料性能展开优化设计,并阐述了注浆材料的固化反应机理,最后通过室内模拟注浆实验评价了注浆材料的应用可行性。结果表明:复合水泥注浆材料的最佳配比为:m(水)∶m(普通硅酸盐水泥)∶m(硫铝酸盐水泥)∶m(矿粉)∶m(硅灰)∶m(空心玻璃微珠)=0.38∶0.49∶0.21∶0.20∶0.05∶0.05,此时体系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耐水性,同时结石体具有轻质、早强、体积稳定性好等显著优点,并且注浆材料在遗址土中具有良好的可灌性,对遗址土有显著的加固效果,为解决弱胶结土体遗址加固和保护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皎平渡山洞遗址 硅酸盐水泥 硫铝酸盐水泥 材料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改性超细水泥复合注浆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曾熙文 王艳芬 +4 位作者 赵光明 程详 艾洁 李英明 孟祥瑞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7-67,共11页
为获得高性能矿用水泥基注浆材料,拓展短切纤维在全长锚固领域的应用,以超细硅酸盐水泥为胶凝材料,速凝剂、膨胀剂、聚羧酸减水剂作外加剂,基于单因素试验,探究聚丙烯纤维(PPF)掺量对水泥注浆材料的力学性能、可注性、泌水性、凝结时间... 为获得高性能矿用水泥基注浆材料,拓展短切纤维在全长锚固领域的应用,以超细硅酸盐水泥为胶凝材料,速凝剂、膨胀剂、聚羧酸减水剂作外加剂,基于单因素试验,探究聚丙烯纤维(PPF)掺量对水泥注浆材料的力学性能、可注性、泌水性、凝结时间、体积收缩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并筛选PP改性超细水泥浆液作锚固剂,研究相似实验拉拔条件下全长锚固系统的力学承载性能与声发射特征。结果表明:PPF掺量对超细水泥注浆材料的浆液特性与力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可明显改善超细水泥注浆材料的抗压性能,缩短终凝时间,减小流动度,尤其抗折强度与PPF掺量呈正相关关系。当PPF掺量0.1%时,复合注浆材料S1的综合性能最佳,硬化结石体3 d和28 d抗压强度为60.1 MPa和83.7 MPa,比未添加PPF的参照组S0提高23.4%和23.2%;XRD、SEM及FTIR微观表征证实,适宜PPF不仅能促进水化反应,而且可改善结石体内部裂隙,发挥桥连作用并传递应力,延缓裂纹扩展;拉拔试验表明,基于该复合注浆材料的全长锚固体系力学性能、残余承载能力和最大变形量显著增强,最高拉拔强度是参照组S0的1.356倍,推迟了声发射事件的发生,提升巷道围岩稳定性,为类似全长锚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水泥 聚丙烯纤维 锚固 力学性能 材料 材料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用无机盐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1
11
作者 冯志强 康红普 韩国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59-1564,共6页
通过硅酸盐对传统聚氨酯注浆材料进行了改性研究,研发出既能保留聚氨酯材料本身优异的力学性能又避免其可燃等安全性能的缺点,适合矿山井下使用的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该材料固化后形成有机相(聚氨酯网络)—无机相(无机硅酸网络)三维结... 通过硅酸盐对传统聚氨酯注浆材料进行了改性研究,研发出既能保留聚氨酯材料本身优异的力学性能又避免其可燃等安全性能的缺点,适合矿山井下使用的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该材料固化后形成有机相(聚氨酯网络)—无机相(无机硅酸网络)三维结构互穿网络,得到的固结体具有优异的力学特性。研发的注浆材料强度高、不受环境湿度等影响,具有无毒、高闪点、不可燃等特性。在矿山井下煤岩体加固方面具有一定优越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目前纯聚氨酯注浆材料,为现代化煤炭企业实现高产高效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改性 聚氨酯 加固 破碎煤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阳 周晓谦 +2 位作者 郑国阔 杜娟 鲁云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4-65,97,共3页
利用纳米SiO2和玄武岩纤维对聚氨酯注浆材料进行复合改性,制备了聚氨酯固结体,研究了异氰酸酯指数,水、纳米SiO2和玄武岩纤维的添加量以及玄武岩纤维的长度等因素对聚氨酯固结体压缩、拉伸性能的影响主次顺序,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利用纳米SiO2和玄武岩纤维对聚氨酯注浆材料进行复合改性,制备了聚氨酯固结体,研究了异氰酸酯指数,水、纳米SiO2和玄武岩纤维的添加量以及玄武岩纤维的长度等因素对聚氨酯固结体压缩、拉伸性能的影响主次顺序,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仪(SEM)对试样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iO2和玄武岩纤维对固结体有增强作用,当异氰酸酯指数为1.20、水的添加量为0.5%、纳米SiO2的添加量为2.0%、玄武岩纤维的添加量为5.0%、纤维长度分别为3.0mm时,材料的压缩强度达到最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材料 纳米SIO2 玄武岩纤维 增强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铁路路基加固用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仲新华 杨元治 +2 位作者 周天涛 李书明 刘建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9-221,共3页
通过对不同官能度的聚醚多元醇进行改性,并选用低黏度的异氰酸酯配制出一种具有黏度低、固化时间可控、低体积变化和低吸水率的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工程应用证明,该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可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加固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 铁路路基 加固 低黏度 改性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石粉/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矿业工程用聚氨酯注浆材料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绍斌 郑扬 陈芳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4-127,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滑石粉的用量、玄武岩纤维的用量及长度对聚氨酯注浆材料的压缩、冲击和拉伸性能的影响。滑石粉含量为3%,玄武岩纤维含量为7%,纤维长度为5mm,聚氨酯注浆材料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压缩强度达25.567MPa、冲击强度达10.89...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滑石粉的用量、玄武岩纤维的用量及长度对聚氨酯注浆材料的压缩、冲击和拉伸性能的影响。滑石粉含量为3%,玄武岩纤维含量为7%,纤维长度为5mm,聚氨酯注浆材料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压缩强度达25.567MPa、冲击强度达10.89kJ.m-2和拉伸强度达10.92MPa。SEM观察表明,增强材料充分填充于胞体密堆积后形成的空隙中,与聚氨酯机体结合紧密,挤压胞体,使泡孔的孔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粉 玄武岩纤维 聚氨酯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氨酯注浆材料的研制及其在煤层防治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强 黄浩 +3 位作者 吕扬 王嗣桐 王路 马晓涛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5期45-49,共5页
为了降低聚氨酯注浆材料的成本,以纳米改性剂CAG-1为无机填料,将其与聚醚多元醇PTMG、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磷酸三(2-氯丙基)酯TCPP和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相结合,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柠檬酸为缓凝剂,研制出了一... 为了降低聚氨酯注浆材料的成本,以纳米改性剂CAG-1为无机填料,将其与聚醚多元醇PTMG、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磷酸三(2-氯丙基)酯TCPP和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相结合,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柠檬酸为缓凝剂,研制出了一种新型聚氨酯注浆材料,并考察了纳米改性剂CAG-1对新型聚氨酯注浆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改性剂CAG-1的质量分数越大,新型聚氨酯注浆材料的密度、黏度和不挥发物含量越大,凝胶时间和包水性越长,发泡率和遇水膨胀率越小,抗压强度则随着CAG-1质量分数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推荐CAG-1的最佳质量分数为5%,此时制备的新型聚氨酯注浆材料综合性能较好。现场应用结果表明,5口矿井采用新型聚氨酯注浆材料进行分流注浆堵水措施后均取得了良好的堵水效果,堵水率均达到90%以上,涌水量显著下降,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 防治水 材料 聚氨酯 纳米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长波 《陕西煤炭》 2024年第4期142-145,共4页
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在诸多的高分子化学注浆材料中处于领先地位,被广泛应用于煤矿巷道的注浆加固。为促进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在煤矿加固中的安全应用,还需要进一步解决阻燃性差、反应温度高、强度低等问题。在总结聚... 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在诸多的高分子化学注浆材料中处于领先地位,被广泛应用于煤矿巷道的注浆加固。为促进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在煤矿加固中的安全应用,还需要进一步解决阻燃性差、反应温度高、强度低等问题。在总结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在井下施工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在保证材料强度的基础上降低反应温度、提高阻燃性能的研究,并对材料的应用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聚氨酯 加固材料 反应温度 阻燃性 强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相变材料对聚氨酯注浆材料固化放热行为的影响
17
作者 樊康鑫 董晓宇 +6 位作者 王俊杰 刘志 徐佳乐 王晨曦 齐新慧 张雪敏 丁运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共9页
聚氨酯注浆材料在固化时由于芯部热量的聚集会发生热解甚至阴燃,造成材料性能劣化和使用安全性隐患。文中通过将相变蓄热微胶囊引入聚氨酯注浆材料中实现对材料固化放热行为的可控调节。通过界面聚合制备了一系列以聚氨酯为壳、石蜡为... 聚氨酯注浆材料在固化时由于芯部热量的聚集会发生热解甚至阴燃,造成材料性能劣化和使用安全性隐患。文中通过将相变蓄热微胶囊引入聚氨酯注浆材料中实现对材料固化放热行为的可控调节。通过界面聚合制备了一系列以聚氨酯为壳、石蜡为芯的微胶囊相变材料(MEPCMs),并与多元醇、催化剂共混后与多异氰酸酯反应制备聚氨酯注浆材料。使用激光粒度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和红外热像仪对所合成的MEPCMs的粒径与热行为进行了表征,并使用旋转黏度计、万能试验机等测试了聚氨酯注浆材料A组分的浆液黏度、固结体的力学性能与固化行为。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的聚氨酯注浆材料相比,加入MEPCMs可使固化最高反应温度显著降低,固化时间明显延长,固化放热速率降低。随着MEPCMs含量的增加,A组分浆液黏度增加,固结体强度下降。当MEPCMs质量分数为15%时,A组分浆液黏度为551.9 m Pa·s,固化最高反应温度为98.7℃,固化时间为235 s,固结体压缩及拉伸强度分别为44.9 MPa和14.7 MPa。所制备的相变材料改性的聚氨酯注浆材料在保持良好的浆液可注性、固结体强度及热稳定性的同时,实现了对固化放热行为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相变材料 聚氨酯 材料 固化放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聚氨酯类注浆材料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侯凯 王帅 +4 位作者 姚顺 牛小红 李振 吴昌泉 冯国瑞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8-34,共7页
随着煤矿向深部开采,以聚氨酯为代表的现有有机高分子注浆材料难以完成对井下高地应力、高地温、高岩溶水压的岩体赋存环境和强流变性、强湿热、强动力灾害的岩体工程响应。为了推动现有聚氨酯类有机高分子注浆材料的发展,提升聚氨酯注... 随着煤矿向深部开采,以聚氨酯为代表的现有有机高分子注浆材料难以完成对井下高地应力、高地温、高岩溶水压的岩体赋存环境和强流变性、强湿热、强动力灾害的岩体工程响应。为了推动现有聚氨酯类有机高分子注浆材料的发展,提升聚氨酯注浆技术水平和使用范围。针对聚氨酯注浆材料在固化过程中会大量释热,导致反应温度较高以及力学性能较差等缺陷,总结了近年来聚氨酯注浆复合材料改性和性能分析的相关研究,提出了聚氨酯注浆材料在煤岩体充填加固和堵水防渗的可行性,着重从聚氨酯注浆材料改性的角度,阐述了助剂、传统注浆材料、黏土、固体废弃物、纤维和有机物对聚氨酯注浆材料的改性,并通过改性实现了注浆材料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的优化和成本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材料 改性材料 深部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硅酸盐改性聚氨酯加固材料粘接强度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豫 《煤炭与化工》 CAS 2021年第2期151-155,共5页
基于硅酸盐改性的聚氨酯加固材料注入到煤岩体中,交联生成的凝胶体在粘接强度方面下降的问题,研究了粘接试样厚度的控制、粘接片的表面处理和胶接时材料的状态等因素对硅酸盐改性的聚氨酯加固材料粘接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导... 基于硅酸盐改性的聚氨酯加固材料注入到煤岩体中,交联生成的凝胶体在粘接强度方面下降的问题,研究了粘接试样厚度的控制、粘接片的表面处理和胶接时材料的状态等因素对硅酸盐改性的聚氨酯加固材料粘接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导线或小玻璃球控制粘接样片厚度的效果相同,粘接强度最高可达4.6 MPa;使用硝酸处理后的铜片作为粘结片时,其粘接强度最高可达4.97 MPa;在粘结试剂混合均匀后40 s内制样,其粘接强度最高可达4.6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改性聚氨酯加固材料 粘接强度 厚度 物理磨蚀 化学浸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限温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的自限温机理及应用性能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杨绍斌 洪晓东 +2 位作者 董伟 穆泊源 王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15-1320,共6页
鉴于普通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蓄热温度高,井下应用时存在发烟、着火隐患,以Na2SiO3和NaCl的水溶液为自限温添加剂,与聚醚多元醇混合作为白料,以异氰酸酯作为黑料,制备了一种新型自限温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研究了其组成、结构、蓄热性能... 鉴于普通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蓄热温度高,井下应用时存在发烟、着火隐患,以Na2SiO3和NaCl的水溶液为自限温添加剂,与聚醚多元醇混合作为白料,以异氰酸酯作为黑料,制备了一种新型自限温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研究了其组成、结构、蓄热性能和自限温机理。结果表明,自限温聚氨酯注浆材料的最高蓄热温度显著降低,为101.5℃。注浆材料断面存在很多泡孔,孔中含有固体微球,二者之间存在环形缝隙。自限温添加剂中的Na2SiO3吸收异氰酸酯和水的反应产物CO2,生成了Si(OH)4微球,Si(OH)4的脱水吸热是限制体系温度上升的主要原因;环形缝隙中存在的水溶液的汽化吸热是限制体系温度上升的最后屏障。综合性能测试和井下注浆实验表明,自限温注浆加固材料的性能达到或超过煤体加固用高分子材料的国家行业标准,尤其是在蓄热温度上具有突出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限温 聚氨酯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