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合成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2FeSiO_4(英文) 被引量:15
1
作者 胡国荣 曹雁冰 +2 位作者 彭忠东 杜柯 蒋庆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04-1008,共5页
研究了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FeSiO4的新方法.采用机械球磨结合微波热处理合成了Li2FeSiO4正极材料.通过XRD、SEM和恒流充放电测试,对样品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与传统固相法合成的材料在晶体结构、微观形貌... 研究了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FeSiO4的新方法.采用机械球磨结合微波热处理合成了Li2FeSiO4正极材料.通过XRD、SEM和恒流充放电测试,对样品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与传统固相法合成的材料在晶体结构、微观形貌以及充放电性能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合成法可以快速制备具有正交结构的Li2FeSiO4材料;在650℃时处理12min,获得了纯度高、晶粒细小均匀的产物,该产物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在60℃下以C/20倍率(电流密度,1C=160mA·g-1)进行充放电,首次放电容量为119.5mAh·g-1,1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为116.2mAh·g-1.与传统高温固相法相比,微波合成法制备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纯度、均匀的形貌和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2fesio4 微波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2FeSiO_4/C的微波合成 被引量:15
2
作者 彭忠东 曹雁冰 +2 位作者 胡国荣 杜柯 蒋庆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49-1454,共6页
采用高能球磨结合微波合成工艺,以Li2CO3、FeC2O4.2H2O、纳米SiO2和葡萄糖为原料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FeSiO4/C。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等方法对该材料的结构、表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考察... 采用高能球磨结合微波合成工艺,以Li2CO3、FeC2O4.2H2O、纳米SiO2和葡萄糖为原料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FeSiO4/C。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等方法对该材料的结构、表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考察超导电碳黑的添加、微波处理时间以及微波加热温度等对Li2FeSiO4/C材料合成及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超导电碳黑为微波耦合剂,采用微波合成法在650℃下处理10 min可快速制备具有正交结构的Li2FeSiO4/C材料;获得的Li2FeSiO4/C材料颗粒细小均匀,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在60℃下以C/20对Li2FeSiO4/C材料进行充放电时,其首次放电容量为121.7 mA.h/g,10次循环后其放电容量仍保持为119.2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fesio4/C 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微波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碳热还原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2FeSiO_4/C 被引量:8
3
作者 曹雁冰 胡国荣 +2 位作者 彭忠东 杜柯 刘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90-993,共4页
以Li2CO3、FeOOH、纳米Si O2为原料,聚乙烯醇和超导碳为碳源,采用微波碳热合成法合成了Li2FeSi O4/C材料。通过XRD、SEM和恒流充放电测试,对样品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微波合成法可以快速制备具有正交结构... 以Li2CO3、FeOOH、纳米Si O2为原料,聚乙烯醇和超导碳为碳源,采用微波碳热合成法合成了Li2FeSi O4/C材料。通过XRD、SEM和恒流充放电测试,对样品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微波合成法可以快速制备具有正交结构的Li2FeSi O4材料;在处理温度650℃、时间12min的条件下获得了高纯度、晶粒细小均匀的产物,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以C/20倍率进行充放电测试,首次放电容量为127.5mAh/g,20次循环后容量仍有124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2fesio4 微波碳热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2FeSiO_4 被引量:11
4
作者 任冰 许云华 +1 位作者 杨蓉 刘文刚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41-43,共3页
以SiO2、Li2CO3与FeC2O4.2H2O为原料,利用固相法制备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FeSiO4,并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出的Li2FeSiO4正极材料,粒度为300~400 nm,颗粒分散均匀。在电压1.5~4.8 V,... 以SiO2、Li2CO3与FeC2O4.2H2O为原料,利用固相法制备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FeSiO4,并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出的Li2FeSiO4正极材料,粒度为300~400 nm,颗粒分散均匀。在电压1.5~4.8 V,室温下用0.1C倍率恒电电流进行充放电测试,Li2FeSiO4正极材料首次充电容量为297 mAh/g,放电容量接近170 mAh/g,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2fesio4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源对锂离子电池Li_2FeSiO_4@C正极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庆堂 刘浪浪 闫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4-226,共3页
采用草酸亚铁、柠檬酸铁为铁源通过高温固相法均合成了2种硅酸亚铁锂@碳(Li_2FeSiO_4@C)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分别标记为LFS-1和LFS-2)。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恒电流充放电等分析方法,研究铁源对Li_2FeSiO_4@C结构... 采用草酸亚铁、柠檬酸铁为铁源通过高温固相法均合成了2种硅酸亚铁锂@碳(Li_2FeSiO_4@C)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分别标记为LFS-1和LFS-2)。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恒电流充放电等分析方法,研究铁源对Li_2FeSiO_4@C结构和性能的影响。XRD分析结果表明,LFS-1和LFS-2样品的XRD谱图均发现Fe_3O_4杂质峰,LFS-2样品的杂质峰含量较高。SEM分析得出LFS-2样品的纳米颗粒尺寸较小。电化学测试表明LFS-2样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fesio4@C 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FeSiO4/C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和兴广 杨桂玲 +2 位作者 孙立群 谢海明 王荣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48-2152,共5页
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i2Fe1-xMnxSiO4/C(x=0,1/4,1/3,1/2)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恒流充放电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室温、1.5~4.8 V... 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i2Fe1-xMnxSiO4/C(x=0,1/4,1/3,1/2)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恒流充放电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室温、1.5~4.8 V电压范围内,于C/16倍率下进行充放电测试时,Li2Fe3/4Mn1/4SiO4/C具有较高的首次放电比容量(201.0 mA.h/g),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2fesi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2FeSiO_4/C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7
作者 李林 张林森 +3 位作者 王力臻 王志涛 邢宇 宋延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66-1170,共5页
采用液态混合、固相反应相结合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FeSiO4/C,研究了合成温度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恒流充放电,电化学交流阻抗(EIS)等测试方法对材料的结构、表观形貌及电化学性... 采用液态混合、固相反应相结合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FeSiO4/C,研究了合成温度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恒流充放电,电化学交流阻抗(EIS)等测试方法对材料的结构、表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考察焙烧温度对Li2FeSiO4/C材料合成及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50℃的样品在25℃以0.1C进行恒流充放电,其首次放电容量为103.31 mAh/g,10次循环后的比容量为81.35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fesio4 C 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工艺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2FeSiO_4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张园梦 朱江流 +4 位作者 黄小兵 周诗彪 陈远道 刘北平 杨基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3-145,共3页
以碳酸锂、草酸亚铁、纳米二氧化硅为原料,采用机械球磨和固相法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Li2FeSiO4正极材料。考察了球磨工艺对Li2FeSiO4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丙酮为溶剂,固液比为7∶24,球磨时间12h条件下制备的Li2FeSiO4正... 以碳酸锂、草酸亚铁、纳米二氧化硅为原料,采用机械球磨和固相法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Li2FeSiO4正极材料。考察了球磨工艺对Li2FeSiO4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丙酮为溶剂,固液比为7∶24,球磨时间12h条件下制备的Li2FeSiO4正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固相反应 li2fesio4 机械球磨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2MSiO_4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黄锋涛 徐丹 +1 位作者 舒杰 水淼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5-167,共3页
介绍了橄榄石型Li2MSiO4(M=Fe、Mn和Co)的结构和充放电机理;综述了Li2MSiO4的制备方法,包括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和微波法等;简述了Li2MSiO4改性研究的现状,如降低颗粒尺寸、提高导电率等。
关键词 硅酸(li2fesio4) 硅酸(li2MnSiO4) 硅酸(li2CoSiO4)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2FeSiO_4/C正极材料的固相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姣丽 陈志娇 +1 位作者 李益孝 程琥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5-578,共4页
以偏硅酸锂、草酸亚铁为原料,通过机械球磨-固相烧结法制得了Li2FeSiO4/C正极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观察材料的结构和形貌.恒流充放电测试电极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30℃下1.5-4.8 V电位范围,于10 mA·... 以偏硅酸锂、草酸亚铁为原料,通过机械球磨-固相烧结法制得了Li2FeSiO4/C正极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观察材料的结构和形貌.恒流充放电测试电极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30℃下1.5-4.8 V电位范围,于10 mA·g^-1电流密度恒流充放电测试,Li2FeSiO4/C电极首次放电容量达167 mAh·g^-1,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 fesio4 正极材料 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载硅量对Li_2FeSiO_4/C材料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伍雪梅 马晓玲 +1 位作者 吴小珍 张友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2-637,共6页
以多壁纳米碳管和Si(OC_2H_5)_4为原料,采用液相法合成包覆了SiO2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SiO_2),通过调节Si(OC_2H_5)_4的加入量,制备出不同载硅量的前驱体MWCNTs@SiO_2,并以此种前驱物合成硅酸铁锂Li_2FeSiO_4/C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 以多壁纳米碳管和Si(OC_2H_5)_4为原料,采用液相法合成包覆了SiO2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SiO_2),通过调节Si(OC_2H_5)_4的加入量,制备出不同载硅量的前驱体MWCNTs@SiO_2,并以此种前驱物合成硅酸铁锂Li_2FeSiO_4/C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恒流充放电对Li_2FeSiO_4/C材料进行了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载硅量为35.72%的MWCNTs@SiO_2前驱体合成的Li_2FeSiO_4/C材料颗粒大小一致,在0.1C电流密度下循环50圈后获得180mAh·g^(-1)的稳定放电比容量,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li2fesio4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温度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Li_2FeSiO_4/C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义丽玲 王先友 +2 位作者 白艳松 王钢 刘梅红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9-294,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2FeSiO_4/C,研究煅烧温度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电化学阻抗测试(EIS)和充放电测试等方法对不同煅烧温度下合成的Li_2FeSiO_4/C材料的结构、表观...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2FeSiO_4/C,研究煅烧温度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电化学阻抗测试(EIS)和充放电测试等方法对不同煅烧温度下合成的Li_2FeSiO_4/C材料的结构、表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650℃下合成的Li_2FeSiO_4/C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0.1C倍率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59.1(m A·h)/g,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高达9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fesio4/C 正极材料 离子电池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Li_2SiO_3纳米棒-微米球为前驱体合成的Li_2FeSiO_4/C材料及其电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晓玲 赵业军 +1 位作者 吴小珍 张友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8-110,共3页
含聚阴离子基团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硅酸亚铁锂(Li_2FeSiO_4)因其稳定的循环性能和优异的安全性能、且材料廉价、对环境友好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和研究。以硅酸锂(Li_2SiO_3)纳米棒-微米空球(Li_2SiO_3NR-MS)为前驱体,使用流变相合成... 含聚阴离子基团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硅酸亚铁锂(Li_2FeSiO_4)因其稳定的循环性能和优异的安全性能、且材料廉价、对环境友好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和研究。以硅酸锂(Li_2SiO_3)纳米棒-微米空球(Li_2SiO_3NR-MS)为前驱体,使用流变相合成法成功合成了纯相的硅酸铁锂(Li_2FeSiO_4/C)。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Li_2FeSiO_4/C材料进行了表征,并用恒电流充放电测试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Li_2FeSiO_4/C能继承前驱体的微球形貌,在室温,0.1C条件下,Li_2FeSiO_4/C首圈的充电比容量为142.2mAh/g,放电比容量为141.8mAh/g,库伦效率高达99.7%;循环40圈后放电比容量为136.5mAh/g,放电比容量损失率为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li2fesio4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3+)掺杂Li_2FeSiO_4正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
14
作者 强静 任冰 +1 位作者 王亮亮 李雯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01-105,共5页
采用机械-固相烧结法制备了V3+掺杂的锂离子正极材料Li2Fe(1-x)VxSi O4(其中x=0.05,0.1,0.15)。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恒流充放电测试及EIS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所制备样品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掺杂V3+进入了Li2Fe Si O... 采用机械-固相烧结法制备了V3+掺杂的锂离子正极材料Li2Fe(1-x)VxSi O4(其中x=0.05,0.1,0.15)。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恒流充放电测试及EIS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所制备样品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掺杂V3+进入了Li2Fe Si O4晶格内部,材料的粒径分布在200~500 nm;恒流充放电测试显示,随掺钒量增加,样品的放电平台有所下降,这说明材料的阻抗有所增加,这与EIS的测试结果相一致;样品的放电平台随掺钒量的增加而更加的明显和平坦,稳定的放电平台有利于锂离子电池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2fesio4 离子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极材料聚阴离子型硅酸亚铁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峥 马慎思 +1 位作者 寇丹 刘兴泉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57-360,共4页
介绍了硅酸亚铁锂(Li2FeSiO4)的结构与充放电机理;综述了Li2FeSiO4的合成方法,如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自蔓延燃烧法、微波法、熔融盐法、喷雾热解法和水热(溶剂热)法等,并比较了优缺点;探讨了改善该类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途径(碳... 介绍了硅酸亚铁锂(Li2FeSiO4)的结构与充放电机理;综述了Li2FeSiO4的合成方法,如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自蔓延燃烧法、微波法、熔融盐法、喷雾热解法和水热(溶剂热)法等,并比较了优缺点;探讨了改善该类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途径(碳包覆和离子掺杂等);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聚阴离子 正极材料 硅酸亚铁(li2fesio4) 硅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硅酸亚铁锂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金龙 木士春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4-167,共4页
介绍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硅酸亚铁锂(Li2FeSiO4)的结构及充放电特性,评述了合成Li2FeSiO4的方法,包括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微波法、水热法和水热辅助溶胶-凝胶法等。介绍了提高Li2FeSiO4电化学性能的研究,包括碳包覆、金属离子掺... 介绍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硅酸亚铁锂(Li2FeSiO4)的结构及充放电特性,评述了合成Li2FeSiO4的方法,包括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微波法、水热法和水热辅助溶胶-凝胶法等。介绍了提高Li2FeSiO4电化学性能的研究,包括碳包覆、金属离子掺杂、形貌控制和高于1个Li+脱嵌的研究等。反应机理及实现高于1个Li+的脱嵌是相关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硅酸亚铁(li2fesio4)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掺杂量对硅酸亚铁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胜利 王亚萍 +1 位作者 宋延华 马利华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8-40,共3页
用微波法制备锰(Mn)掺杂的碳包覆硅酸亚铁锂(Li2FeSiO4)复合正极材料,通过XRD、SEM、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等测试,研究锰掺杂量(x)对Li2Fe1-xMnxSiO4/C(x=0、0.05、0.10、0.15、0.20和0.25)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制备的材料直径约为5... 用微波法制备锰(Mn)掺杂的碳包覆硅酸亚铁锂(Li2FeSiO4)复合正极材料,通过XRD、SEM、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等测试,研究锰掺杂量(x)对Li2Fe1-xMnxSiO4/C(x=0、0.05、0.10、0.15、0.20和0.25)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制备的材料直径约为50~100 nm,颗粒分散均匀。以C/16在1.5~4.5 V循环,x=0.10的材料Li2Fe0.90Mn0.10SiO4/C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13.38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法 锰(Mn)掺杂 硅酸亚铁(li2fesi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极材料Li_2MSiO_4(M=Fe、Mn)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晓彤 赵海雷 +1 位作者 王捷 何见超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8-111,共4页
对近年来有关正极材料Li2MSiO4(M=Fe、Mn)的结构特征、电化学性能中存在的问题(如电导率低、容量衰减等)及性能改善的方法(如掺杂、包覆等)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对结构认识存在分歧的原因及合成方法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硅酸(li2MnSiO4) 硅酸(li2fesi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制备Li_2Fe_(1-x-y)Mn_xNi_ySiO_4/C复合材料的性能
19
作者 马利华 张胜利 +1 位作者 王亚萍 宋延华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3-165,共3页
采用微波法制备Li2Fe1-x-yMnxNiySiO4/C复合正极材料,用XRD、SEM、恒流充放电及交流阻抗测试等方法对材料进行分析,研究锰和镍的掺杂量对硅酸亚铁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制备的材料属正交晶系,颗粒细小,呈类球形,粒径约为100~150 nm,团... 采用微波法制备Li2Fe1-x-yMnxNiySiO4/C复合正极材料,用XRD、SEM、恒流充放电及交流阻抗测试等方法对材料进行分析,研究锰和镍的掺杂量对硅酸亚铁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制备的材料属正交晶系,颗粒细小,呈类球形,粒径约为100~150 nm,团聚不明显。以C/16在1.5~4.8 V充放电,x=y=0.2的样品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9.17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法 正极材料 硅酸亚铁(li2fesi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型Li_2Fe_(0.5)Mn_(0.5-x)V_xSiO_4(x=0-0.1)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20
作者 姚海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5-66,73,共3页
采用一种简单的喷雾溅射法成功制备出了球型Li_2Fe_(0.5-x)Mn_0.5V_xSiO_4(x=0-0.1)。合成的产物经XRD和SEM分析手段进行表征。此外,还考察了V掺杂量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V掺杂量为0.05时能大幅度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关键词 li2Fe0.5Mn0.5SiO4 硅酸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