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戈塘金矿中含炭硅质角砾岩成因浅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恺军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34-38,共5页
通过对含炭硅质角砾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论证了该岩层是由沉积作用形成,其物源主要来自上覆龙潭组沉积地层。
关键词 含炭 硅质角砾岩 岩石成因 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城水东地区中二叠统硅质角砾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环境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存智 黄志忠 +1 位作者 宋世明 陈志洪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7-695,共9页
为研究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东部宣城水东地区中二叠统孤峰组中发育的一套硅质岩特别是其中的硅质角砾岩的成因,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岩石学研究基础上,对取自该套硅质岩中的7件硅质角砾岩、7件块状硅质岩和1件中薄层硅质岩样品进行... 为研究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东部宣城水东地区中二叠统孤峰组中发育的一套硅质岩特别是其中的硅质角砾岩的成因,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岩石学研究基础上,对取自该套硅质岩中的7件硅质角砾岩、7件块状硅质岩和1件中薄层硅质岩样品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硅质角砾岩和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其SiO_2含量高(93.70%-99.24%)、Al/(Al+Fe+Mn)值较高、轻稀土略富集、无明显铈异常和铕异常,显示非热液成因的特征。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其主要为正常海水沉积成因,形成于靠近大陆边缘的沉积环境,受一定的陆源碎屑输入影响。硅质角砾岩的形成可能与江南断裂带活动影响有关,后期的海底热液对硅质岩进行叠加或动力学改造,并在局部形成角砾状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角砾岩 地球化学 中二叠统 沉积环境 宣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地块南缘大竹卡组富铯硅质角砾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3
作者 贾敏 谢富伟 +3 位作者 白云 徐煜昕 邱泽航 韩警锐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1-1024,共14页
大竹卡组是分布在拉萨地块南缘的一套陆相磨拉石沉积,研究程度较低。文章以该套地层中新发现的富铯硅质角砾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镜下鉴定、全岩Sr-Nd同位素、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以及角砾中挑选出的岩浆锆石LA-ICP-MS U-Pb测年和Lu-Hf分... 大竹卡组是分布在拉萨地块南缘的一套陆相磨拉石沉积,研究程度较低。文章以该套地层中新发现的富铯硅质角砾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镜下鉴定、全岩Sr-Nd同位素、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以及角砾中挑选出的岩浆锆石LA-ICP-MS U-Pb测年和Lu-Hf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竹卡组硅质角砾岩中岩浆锆石的形成时代为(54.92±0.75)Ma,与帕那组年龄相近证实始新世岩浆作用产物可能为大竹卡组提供了部分物源。锆石ε_(Hf)(t)值介于7.71~10.17、全岩Sr-Nd同位素与林子宗群火山岩相似,但其(^(87)Sr/^(86)Sr)i明显区别于区域以上地壳来源为主的铯硅华矿床。Fe-Mn-Al、Cr-Zr、SiO_(2)-(K_(2)O+Na_(2)O)、SiO_(2)-Al_(2)O_(3)等图解皆显示大竹卡组硅质角砾岩为热液交代成因。综上所述,文章认为大竹卡组富铯硅质角砾岩原岩可能为碰撞造山初期形成的火山碎屑岩,该套火山碎屑岩在大竹卡组沉积之前,经历了富铯、富硅的热液流体交代事件。文章发现了拉萨地块南缘早于中新世的富铯硅质角砾岩,证实了在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造山过程中发生了铯的富集,并可能是现代铯硅华矿床的潜在物质源区。这些富铯硅质角砾岩数量多、铯含量高,具有一定的铯矿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竹卡组 铯矿 硅质角砾岩 拉萨地块南缘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西和县大桥金矿床的成因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刘月高 吕新彪 +4 位作者 张振杰 尤关进 曹晓峰 王玉奇 刘阁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85-1099,共15页
大桥金矿床位于岷县北一宕昌北大断裂与窑上-石峡大断裂之间。金矿化严格受三叠系下部建造层下岩性段(Ta-1)硅质角砾岩的控制。硅质角砾岩呈层状产出,层位稳定。矿石为有机质含量高并具有黄铁矿化的硅质角砾岩,其黄铁矿环带发育。... 大桥金矿床位于岷县北一宕昌北大断裂与窑上-石峡大断裂之间。金矿化严格受三叠系下部建造层下岩性段(Ta-1)硅质角砾岩的控制。硅质角砾岩呈层状产出,层位稳定。矿石为有机质含量高并具有黄铁矿化的硅质角砾岩,其黄铁矿环带发育。硅质角砾岩和纹层状硅质岩在稀土元素配分图上未表现出热水沉积的特征,其Fe/Ti-Al/(Al+Fe+Mn)图解及SiO2与Al2O3呈负相关以及Sr/Ba值小于1说明,硅质角砾岩和纹层状硅质岩为陆源碎屑沉积成因,进而表明,大桥金矿床不是热水沉积型金矿床。依据环带状黄铁矿和脉状黄铁矿的发育及其高Co/Ni值,可以判断在该矿床形成过程中,热液起到重要作用。黄铁矿的δ34S值为4.21‰~9.82‰,说明其硫来自岩浆硫与地层硫的混合或变质流体。矿石内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270-310℃,属于中温范围,而硅质角砾岩的元素聚类分析表明Au与低温元素Hg、As密切相关,说明温度降低可能是成矿机制之一。大桥金矿床应属于中一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硅质角砾岩 环带状黄铁矿 热水沉积型金矿床 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西秦岭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中部万隆昌地区铀矿化特征及其控矿因素
5
作者 王如意 任全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25-226,共2页
新一轮铀矿找矿工作面临的任务,既要在老矿区或矿床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找矿成果,更要开辟新的铀矿产基地。万隆昌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铀成矿显示为花岗岩型,铀矿化主要集中在大东山岩体内发育的构造破碎带、硅化角砾岩带及硅化花... 新一轮铀矿找矿工作面临的任务,既要在老矿区或矿床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找矿成果,更要开辟新的铀矿产基地。万隆昌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铀成矿显示为花岗岩型,铀矿化主要集中在大东山岩体内发育的构造破碎带、硅化角砾岩带及硅化花岗岩带内,伴随铀矿化发育的有硅化、水云母化、萤石化、黄铁矿化等围岩蚀变作用。文章从分析该区已知铀矿化特征入手,探讨该区铀成矿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化特征 控矿 成矿控制因素 成矿控制 铀成矿作用 硅质角砾岩 岩体 蚀变作用 围岩蚀变 有色金属矿石 铀矿石 水云母化 隆昌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