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微探针技术测定太古宙条带状硅铁建造中硅质条带及包裹体的微量元素
被引量:
2
1
作者
孟凡巍
袁训来
+3 位作者
周传明
李葵发
黄宇营
何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079-2084,共6页
通过对35亿年前曹庄岩组的条带状硅铁建造(BIF)的硅质条带以及石英中包裹体微量元素的分析,初步探讨了35亿年前的 BIF 形成时期海洋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太古宙海洋中贫乏 P、V、Cu 等生命元素,限制了真核生物的发展,而其它微量元素高...
通过对35亿年前曹庄岩组的条带状硅铁建造(BIF)的硅质条带以及石英中包裹体微量元素的分析,初步探讨了35亿年前的 BIF 形成时期海洋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太古宙海洋中贫乏 P、V、Cu 等生命元素,限制了真核生物的发展,而其它微量元素高度富集,为化学自养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 BIF 的硅质条带的形成过程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受到磁铁矿沉积吸附的强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带
状硅铁建造
包裹体
微量元素
硅质条带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中元古界蓟县系白云岩中硅质赋存特征及成因机制
2
作者
赵青
刘波
+4 位作者
魏柳斌
白海峰
芦飞凡
吴淳
石开波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17-3133,共17页
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中元古界蓟县系白云岩中广泛发育硅质,硅质被认为是这套白云岩致密化的主要因素。但对硅质赋存特征及其矿物相态关系缺乏详细研究,进而影响了对这套硅质白云岩的硅化和致密化机理的合理解释。野外剖面观测和室内岩石...
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中元古界蓟县系白云岩中广泛发育硅质,硅质被认为是这套白云岩致密化的主要因素。但对硅质赋存特征及其矿物相态关系缺乏详细研究,进而影响了对这套硅质白云岩的硅化和致密化机理的合理解释。野外剖面观测和室内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白云岩中赋存的硅质以层纹状/条带状、结核状/团块状和弥散状产出。层纹状/条带状硅质以大规模硅质和白云岩相互叠置发育为特征,微观光学显微镜下表现为隐/微晶石英,具有低稀土元素含量、弱Ce负异常、微弱Eu正异常、高Al_(2)O_(3)和TiO_(2)含量等特征,是由海水中SiO_(2)在大陆边缘浅水区域直接沉淀和海水中微生物诱导SiO_(2)在含氧光合生物蓝细菌周围进行沉淀形成。结核状/团块状硅质常以不规则的形式分布在基岩中,主要硅质相态为玉髓、微晶石英,其LaN/CeN值接近1,伴随着弱Ce负异常、微弱Eu负异常,是由海水中的SiO_(2)和陆源碎屑输入的SiO_(2)在晚成岩阶段充填于铸模孔、格架孔形成。弥散状硅质在宏观上不具明显组构特征,微观光学显微镜下以隐/微晶石英为主,具有较高Eu正异常的特征,是由SiO_(2)对白云石进行交代形成。蓟县系白云岩中硅化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和旋回性,从而导致该套硅质白云岩致密化,致使岩石孔隙度降低,对优质储层的发育不具有建设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中元古界
蓟县系
硅质条带
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南寒武系土坝组硅质层赋存规律及成因
3
作者
张著
许光泉
+3 位作者
刘晓娟
刘倩
鲍慧
王凯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2期253-257,263,共6页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查明硅质层平面和垂向分布,分析了岩样及显微结构特征,总结了地区硅质来源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受长期构造地质运动改造与风化剥蚀,沉积间断,硅质层与上覆贾汪组泥页岩假整合接触,硅质突出,蜂窝状构造较发育;层面硅质...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查明硅质层平面和垂向分布,分析了岩样及显微结构特征,总结了地区硅质来源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受长期构造地质运动改造与风化剥蚀,沉积间断,硅质层与上覆贾汪组泥页岩假整合接触,硅质突出,蜂窝状构造较发育;层面硅质条带是早期成岩过程中深源硅质热水裂隙发育形成,沿走向伸展较远,近南北硅质条带由后期陆源黏土矿物转化的溶解硅充填裂隙形成,在垂向上延伸有一定局限性;薄片中大量悬浮交代菱形白云石颗粒,是热液相关的硅化作用的结果,石英颗粒保留有原有白云石颗粒形态,局部残余白云石晶体,具典型热水交代成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
层
赋存
硅质条带
白云石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南碳酸盐岩型滑石矿床的研究进展——以桂中古零和镇圩矿床为例
被引量:
1
4
作者
蔡伊
张乾
+2 位作者
王大鹏
张永斌
孟中能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657-658,共2页
中国华南石炭系富镁质碳酸盐岩地层中产有一种较为独特的滑石矿床,包括湖南隆回、洞口、花坛和攸县,广西的环江、上林、马山和武宣,以及广东的阳山等地(李旭亚,1985;陈民苏等,1989;童银洪,1994)。该类滑石矿床最为显著的特征包括:(1)矿...
中国华南石炭系富镁质碳酸盐岩地层中产有一种较为独特的滑石矿床,包括湖南隆回、洞口、花坛和攸县,广西的环江、上林、马山和武宣,以及广东的阳山等地(李旭亚,1985;陈民苏等,1989;童银洪,1994)。该类滑石矿床最为显著的特征包括:(1)矿床均赋存于石炭系含硅质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矿床
结核
非金属矿床
沉积构造
化学岩
碳酸盐岩
白云岩
硅质条带
方解石
硅质
岩
燧石
地层
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微探针技术测定太古宙条带状硅铁建造中硅质条带及包裹体的微量元素
被引量:
2
1
作者
孟凡巍
袁训来
周传明
李葵发
黄宇营
何伟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
长江大学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079-208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5730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472003)
+4 种基金
科学技术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2003CB71680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7701)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基金(KZCX3-SW-141)
中国博士后基金
南京大学博士后基金
文摘
通过对35亿年前曹庄岩组的条带状硅铁建造(BIF)的硅质条带以及石英中包裹体微量元素的分析,初步探讨了35亿年前的 BIF 形成时期海洋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太古宙海洋中贫乏 P、V、Cu 等生命元素,限制了真核生物的发展,而其它微量元素高度富集,为化学自养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 BIF 的硅质条带的形成过程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受到磁铁矿沉积吸附的强烈控制。
关键词
条带
状硅铁建造
包裹体
微量元素
硅质条带
吸附
Keywords
Banded iron formation, Fluid inclusion, Trace element, Silica band, Adsorption
分类号
P59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P618.3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中元古界蓟县系白云岩中硅质赋存特征及成因机制
2
作者
赵青
刘波
魏柳斌
白海峰
芦飞凡
吴淳
石开波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17-3133,共17页
基金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科技攻关项目“鄂尔多斯盆地中元古界-奥陶系构造沉积演化、成源机制与勘探新领域”(编号ZDZX2021-04)资助的成果。
文摘
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中元古界蓟县系白云岩中广泛发育硅质,硅质被认为是这套白云岩致密化的主要因素。但对硅质赋存特征及其矿物相态关系缺乏详细研究,进而影响了对这套硅质白云岩的硅化和致密化机理的合理解释。野外剖面观测和室内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白云岩中赋存的硅质以层纹状/条带状、结核状/团块状和弥散状产出。层纹状/条带状硅质以大规模硅质和白云岩相互叠置发育为特征,微观光学显微镜下表现为隐/微晶石英,具有低稀土元素含量、弱Ce负异常、微弱Eu正异常、高Al_(2)O_(3)和TiO_(2)含量等特征,是由海水中SiO_(2)在大陆边缘浅水区域直接沉淀和海水中微生物诱导SiO_(2)在含氧光合生物蓝细菌周围进行沉淀形成。结核状/团块状硅质常以不规则的形式分布在基岩中,主要硅质相态为玉髓、微晶石英,其LaN/CeN值接近1,伴随着弱Ce负异常、微弱Eu负异常,是由海水中的SiO_(2)和陆源碎屑输入的SiO_(2)在晚成岩阶段充填于铸模孔、格架孔形成。弥散状硅质在宏观上不具明显组构特征,微观光学显微镜下以隐/微晶石英为主,具有较高Eu正异常的特征,是由SiO_(2)对白云石进行交代形成。蓟县系白云岩中硅化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和旋回性,从而导致该套硅质白云岩致密化,致使岩石孔隙度降低,对优质储层的发育不具有建设性作用。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中元古界
蓟县系
硅质条带
硅化
Keywords
Ordos basin
Mesoproterozoic
Jixian System
siliceous rock
silicificatio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南寒武系土坝组硅质层赋存规律及成因
3
作者
张著
许光泉
刘晓娟
刘倩
鲍慧
王凯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出处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2期253-257,26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2172279)。
文摘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查明硅质层平面和垂向分布,分析了岩样及显微结构特征,总结了地区硅质来源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受长期构造地质运动改造与风化剥蚀,沉积间断,硅质层与上覆贾汪组泥页岩假整合接触,硅质突出,蜂窝状构造较发育;层面硅质条带是早期成岩过程中深源硅质热水裂隙发育形成,沿走向伸展较远,近南北硅质条带由后期陆源黏土矿物转化的溶解硅充填裂隙形成,在垂向上延伸有一定局限性;薄片中大量悬浮交代菱形白云石颗粒,是热液相关的硅化作用的结果,石英颗粒保留有原有白云石颗粒形态,局部残余白云石晶体,具典型热水交代成因特征。
关键词
硅质
层
赋存
硅质条带
白云石
成因
Keywords
siliceous layer
occurrence
siliceous bands
dolomite
genesis
分类号
P588.2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南碳酸盐岩型滑石矿床的研究进展——以桂中古零和镇圩矿床为例
被引量:
1
4
作者
蔡伊
张乾
王大鹏
张永斌
孟中能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657-658,共2页
文摘
中国华南石炭系富镁质碳酸盐岩地层中产有一种较为独特的滑石矿床,包括湖南隆回、洞口、花坛和攸县,广西的环江、上林、马山和武宣,以及广东的阳山等地(李旭亚,1985;陈民苏等,1989;童银洪,1994)。该类滑石矿床最为显著的特征包括:(1)矿床均赋存于石炭系含硅质岩。
关键词
滑石矿床
结核
非金属矿床
沉积构造
化学岩
碳酸盐岩
白云岩
硅质条带
方解石
硅质
岩
燧石
地层
华南
分类号
P619.25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微探针技术测定太古宙条带状硅铁建造中硅质条带及包裹体的微量元素
孟凡巍
袁训来
周传明
李葵发
黄宇营
何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鄂尔多斯盆地中元古界蓟县系白云岩中硅质赋存特征及成因机制
赵青
刘波
魏柳斌
白海峰
芦飞凡
吴淳
石开波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淮南寒武系土坝组硅质层赋存规律及成因
张著
许光泉
刘晓娟
刘倩
鲍慧
王凯
《绿色科技》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华南碳酸盐岩型滑石矿床的研究进展——以桂中古零和镇圩矿床为例
蔡伊
张乾
王大鹏
张永斌
孟中能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