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硅藻土改性剂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卫峰 高培伟 +2 位作者 李小燕 乐建新 金少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8-581,共4页
本文研究了复合型硅藻土改性剂的特点及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从各项技术性能上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该复合型硅藻土改性剂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疲劳耐久性与水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果表明复合型硅藻土改性沥... 本文研究了复合型硅藻土改性剂的特点及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从各项技术性能上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该复合型硅藻土改性剂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疲劳耐久性与水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果表明复合型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有着较好的应用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硅藻土改性 改性沥青 硅藻土 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藻土改性载体加速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启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倩 全燮 +2 位作者 刘涛 于洪涛 白杨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8-365,共8页
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载体存在挂膜速度慢、附着生物膜活性低以及水处理效果差等缺点.通过添加硅藻土改善PE载体的亲水性,改性后载体的接触角由94.3°降低至77.8°.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简... 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载体存在挂膜速度慢、附着生物膜活性低以及水处理效果差等缺点.通过添加硅藻土改善PE载体的亲水性,改性后载体的接触角由94.3°降低至77.8°.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简称MBBR)工艺挂膜启动过程中,相同条件下,相比于PE载体,硅藻土改性载体表面附着的生物膜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和多糖含量,表明附着在硅藻土改性载体上的生物膜生物活性较高.生物膜生长稳定后,反应器R1(填充硅藻土改性载体)内总生物量比反应器R2(填充PE载体)内总生物量高35.6%,硅藻土改性载体表面附着的生物膜量比PE载体的高62.3%.相应的,挂膜启动过程中,反应器R1的COD和氨氮去除率也高于反应器R2.上述硅藻土改性载体在挂膜性能和水处理性能方面的优势,缩短了反应器R1的启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挂膜 硅藻土改性载体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锰改性硅藻土基多孔陶瓷吸附过滤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丽艳 姜子健 刘战剑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6-413,共8页
如何处理含固体颗粒的重金属废水,类似含萃取界面污物的核后处理废水,一直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研究旨在以二氧化锰改性硅藻土为原料,泡沫浸渍工艺牺牲模板法制备多孔陶瓷用于吸附过滤处理含固体颗粒的重金属废水.实验中以共沉淀法和... 如何处理含固体颗粒的重金属废水,类似含萃取界面污物的核后处理废水,一直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研究旨在以二氧化锰改性硅藻土为原料,泡沫浸渍工艺牺牲模板法制备多孔陶瓷用于吸附过滤处理含固体颗粒的重金属废水.实验中以共沉淀法和水热法制备锰改性硅藻土,结果表明其对Zn^(2+)吸附能力均有一定提升.而对比不同的改性方法后发现,高锰酸钾水热法对硅藻土的改性效果最为显著,对Zn^(2+)的吸附量达到24.3 mg/g,比原硅藻土提高了32.50%.在此基础上,采用泡沫浸渍工艺牺牲模板法烧结改性硅藻土,制备出具有吸附和过滤功能的多孔陶瓷.循环流动吸附过滤装置测试改性前后硅藻土基多孔陶瓷处理含Zn^(2+)和含碳颗粒的料液,结果发现对质量浓度为10 mg/L的Zn^(2+)的去除率分别为59.72%和71.23%,对固含量为2 g/L的含碳颗粒的去除率分别为97.16%和99.74%.通过压汞仪(MIP)和X射线显微CT(XMT)分析改性前后硅藻土块的孔隙结构,发现直径小于30μm的小孔数量增加了155.50%,平均孔径由1084.98 nm下降至880.02 nm,同时孔隙率由65.90%下降至56.02%.通过对改性前后多孔陶瓷的1500个切面扫描,发现其面孔隙率有所下降,陶瓷致密性上升.同时,改性使多孔陶瓷块内部孔道的迂曲度从6.334提高到9.606.改性工艺有效地改善了硅藻土基多孔陶瓷的孔隙结构,提升了吸附过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改性 多孔陶瓷 过滤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碱改性硅藻土/膨胀石墨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7
4
作者 陈丽梅 赵梦菲 +4 位作者 陈琳 李丁 李巍 韩维野 王鸿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3-543,共11页
通过碱处理,优化了硅藻土(DIA)的孔隙结构,提高了孔隙率,增加了石蜡(paraffin)负载量。通过直接浸渍法制备了新型性状稳定的石蜡/碱改性DIA/膨胀石墨(EG-alDIAP)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复合相变材料的石蜡负载... 通过碱处理,优化了硅藻土(DIA)的孔隙结构,提高了孔隙率,增加了石蜡(paraffin)负载量。通过直接浸渍法制备了新型性状稳定的石蜡/碱改性DIA/膨胀石墨(EG-alDIAP)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复合相变材料的石蜡负载量从47.4%提高到了61.1%,进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储热性能;向改性DIA中添加膨胀石墨(EG)提高了复合材料的传热能力,添加质量分数10%EG时导热系数提高了113%(从0.276 W·m^(-1)·K^(-1)提高到了0.589 W·m^(-1)·K^(-1))。随着EG含量的升高,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有所增加,但化学相容性、稳定性等无明显变化。含10%EG的石蜡/碱改性DIA复合材料具有可靠的储能性能、良好的温度调节性能和蓄放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相变材料 石蜡 改性硅藻土 膨胀石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患子协同改性硅藻土与不同材料配施钝化铅镉污染土壤 被引量:1
5
作者 何苏祺 罗兰花 +1 位作者 朱禹臻 李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8期37-42,共6页
为研究无患子皂液改性及组配钝化剂对镉铅污染土壤修复效果,以福建某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改性硅藻土与不同材料对土壤有效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患子皂液与硫酸亚铁协同改性后的硅藻土钝化效果优于单一硅藻土。3种复配钝化剂中,... 为研究无患子皂液改性及组配钝化剂对镉铅污染土壤修复效果,以福建某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改性硅藻土与不同材料对土壤有效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患子皂液与硫酸亚铁协同改性后的硅藻土钝化效果优于单一硅藻土。3种复配钝化剂中,LSYT-G+氧化钙在配比为7∶3时对污染土壤中有效态Pb、Cd的整体钝化效果更优,其有效态Pb、Cd分别下降45.86%、58.86%;pH较对照提升了2.68,表现出了较好的修复效果。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模拟发现,LSYT-G+氧化钙对Pb^(2+)、Cd^(2+)的吸附过程主要为单分子层吸附;LSYT-G+活性炭、LSYT-G+磷矿渣复合材料对Pb^(2+)、Cd^(2+)吸附主要为在非均相表面的多层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修复 钝化剂 无患子 改性硅藻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藻土对不同标号基质沥青高温性能改性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君韬 杜守继 姚鸿儒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7-703,共7页
本文采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分析了47~86℃温度范围内不同标号基质沥青经硅藻土改性前后的粘弹性参数、抗车辙因子、临界温度和温度敏感性的变化特征,并测定了沥青的软化点。结果表明:基质沥青标号越小,硅藻土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越好,表... 本文采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分析了47~86℃温度范围内不同标号基质沥青经硅藻土改性前后的粘弹性参数、抗车辙因子、临界温度和温度敏感性的变化特征,并测定了沥青的软化点。结果表明:基质沥青标号越小,硅藻土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越好,表现为粘弹性参数、抗车辙因子、临界温度和软化点越大,对温度变化敏感性越弱,并且基质沥青标号对改性后沥青间临界温度的影响受硅藻土含量限制,含量越大,影响越大。但标号为50#和70#、90#和110#两组基质沥青改性后高温性能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沥青标号 硅藻土改性沥青 高温性能 动态剪切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硅藻土处理城市污水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蒋小红 喻文熙 +1 位作者 曹达文 周恭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6-78,共3页
文章分析了改性硅藻土处理城市污水技术的原理,指出改型硅藻土相对于一般的铝盐、铁盐等污水处理剂具有污水处理的效果稳定、产生二次污染少、可回收利用空间大、价格低廉等优点;并提出该技术的常规工艺流程和改进工艺流程,从而从理论... 文章分析了改性硅藻土处理城市污水技术的原理,指出改型硅藻土相对于一般的铝盐、铁盐等污水处理剂具有污水处理的效果稳定、产生二次污染少、可回收利用空间大、价格低廉等优点;并提出该技术的常规工艺流程和改进工艺流程,从而从理论上说明该技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结果表明,该技术对COD和BOD5去除效率分别达到70%和73%左右,对SS和TP的去除率分别>94%和92%,从而进一步验证该技术的技术可行性。参照一般的化学强化一级处理技术的经济费用,分析了该技术在经济上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处理 改性硅藻土 可行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改性硅藻土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跃枝 席国喜 +1 位作者 杨文洁 邢新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48,共3页
以石蜡为相变储能材料,改性硅藻土为载体,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液插层法制备了石蜡/改性硅藻土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利用综合热分析仪(TG-DSC)测定了复合材料的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及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通过扫描电镜(SEM)、FT-IR分别对复... 以石蜡为相变储能材料,改性硅藻土为载体,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液插层法制备了石蜡/改性硅藻土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利用综合热分析仪(TG-DSC)测定了复合材料的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及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通过扫描电镜(SEM)、FT-IR分别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兼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相变储能材料中石蜡的适宜含量为65%,此时相变温度为53.7℃,相变潜热为147.93J/g,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相变材料 石蜡 改性硅藻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M包覆改性硅藻土吸附模拟废水中的Cd^(2+)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文 王平 +2 位作者 王韬远 罗文连 朱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0-135,共6页
研究用PAM包覆改性硅藻土并应用于处理含Cd2+模拟废水。探究了PAM浓度、pH值以及初始浓度的变化对改性硅藻土吸附Cd2+的影响。结论表明:与原土相比,改性硅藻土对酸性重金属废水的适应性增强,pH值为1.5时,改性硅藻土吸附(C0=200 mg/L)Cd2... 研究用PAM包覆改性硅藻土并应用于处理含Cd2+模拟废水。探究了PAM浓度、pH值以及初始浓度的变化对改性硅藻土吸附Cd2+的影响。结论表明:与原土相比,改性硅藻土对酸性重金属废水的适应性增强,pH值为1.5时,改性硅藻土吸附(C0=200 mg/L)Cd2+的吸附容量是原土的2.75倍;改性硅藻土对高浓度的Cd2+废水去除效果比原土更好;改性后硅藻土的表面结构性能得到增强,有利于吸附带正电Cd2+;SEM结构表征表明,改性硅藻土表面光滑,杂质较少,PAM以分子层形式吸附在硅藻土的表面及其孔隙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M 改性硅藻土 重金属 Cd2+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镁改性硅藻土对酸性品红的吸附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效军 李静 +1 位作者 张力 赵磊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0-34,共5页
以MgCl2及NaOH为起始原料,采用固相研磨法获得氢氧化镁改性硅藻土,利用XRD、SEM、液氮吸附-脱附法及EDX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硅藻土进行表征。研究了氢氧化镁改性硅藻土对酸性品红溶液的脱色效果,考察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pH、温度和N... 以MgCl2及NaOH为起始原料,采用固相研磨法获得氢氧化镁改性硅藻土,利用XRD、SEM、液氮吸附-脱附法及EDX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硅藻土进行表征。研究了氢氧化镁改性硅藻土对酸性品红溶液的脱色效果,考察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pH、温度和NaCl添加量等因素对吸附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改性硅藻土投加量为6 g/L,吸附时间为60 min,溶液pH为6,吸附温度为35℃,NaCl浓度为0.7 mol/L,氢氧化镁改性硅藻土对酸性品红溶液具有优异的脱色效果,脱色率可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硅藻土 固相研磨法 吸附 酸性品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浊度对改性硅藻土模拟初期雨水磷去除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彭勃 彭书传 +2 位作者 匡武 郑西强 张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40,47,共6页
文章以模拟初期雨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改性硅藻土净化处理,并优化了改性硅藻土除磷的工艺条件;利用石英粉和底泥模拟初期雨水浊度,研究了浊度对改性硅藻土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搅拌速率为500 r/min,时间为1 min,沉淀时间为50 min,改... 文章以模拟初期雨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改性硅藻土净化处理,并优化了改性硅藻土除磷的工艺条件;利用石英粉和底泥模拟初期雨水浊度,研究了浊度对改性硅藻土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搅拌速率为500 r/min,时间为1 min,沉淀时间为50 min,改性硅藻土投加量为75 mg/L时,为模拟初期雨水中磷的最佳去除条件。采用石英粉和含磷底泥模拟初期雨水浊度,保持总磷浓度和改性硅藻土投加量不变,总磷去除率均随着浊度的增加而提高;然而,当石英粉模拟初期雨水浊度达到150 NTU后,总磷去除率则随浊度的增大而趋于下降,底泥模拟初期雨水浊度达到400 NTU后,总磷、溶解性总磷的去除率均呈下降趋势;2种模拟初期雨水浊度的物质对改性硅藻土除磷的影响趋势大致相同。底泥模拟初期雨水浊度较接近自然水体,且总磷去除率较高,得出在保障处理出水水质相同的情况下,在一定浊度范围内,随着浊度的增大,硅藻土投加量反而减小,进一步得出各浊度范围内的最优投加量,为初期雨水净化处理提供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磷 改性硅藻土 浊度 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硅藻土/脂肪酸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9
12
作者 孟多 王东旭 +1 位作者 王立久 张丹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149-10153,共5页
采用癸酸和月桂酸的二元低共熔混合脂肪酸为相变芯材,以经过高温焙烧和酸浸法进行改性处理的硅藻土作为基体材料,通过真空浸渍法制备改性硅藻土/脂肪酸定形相变材料,并采用不同的固-液分离工艺对定形相变材料进行干燥。利用扫描电镜(SEM... 采用癸酸和月桂酸的二元低共熔混合脂肪酸为相变芯材,以经过高温焙烧和酸浸法进行改性处理的硅藻土作为基体材料,通过真空浸渍法制备改性硅藻土/脂肪酸定形相变材料,并采用不同的固-液分离工艺对定形相变材料进行干燥。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法(TG)和热循环实验等方法对改性硅藻土以及定形相变材料的物质成分、化学结构、热性能及稳定性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500℃高温焙烧5h和50%硫酸酸浸5h对硅藻土的改性效果良好,改性硅藻土的孔隙率和吸附性能明显提高;经抽滤干燥处理的定形相变材料热性能最优,改性硅藻土对脂肪酸相变材料的吸附率为42.7%,定形相变材料相变温度为17.68℃,相变潜热为66.65J/g,改性硅藻土能够对脂肪酸产生吸附和固定作用,定形相变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可以用作保温、蓄热建筑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硅藻土 脂肪酸 真空浸渍法 定形相变材料 建筑节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3PW12O40/酸改性硅藻土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德志 曹小华 +2 位作者 占昌朝 史文静 谢宝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54-560,共7页
以硫酸改性后的硅藻土为载体,Keggin结构磷钨酸为活性组分,通过浸渍法制备出负载型催化剂H3PW12O40/改性硅藻土,并对催化剂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 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S)和N2-程序升温脱附(N 2-TPD)... 以硫酸改性后的硅藻土为载体,Keggin结构磷钨酸为活性组分,通过浸渍法制备出负载型催化剂H3PW12O40/改性硅藻土,并对催化剂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 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S)和N2-程序升温脱附(N 2-TPD)表征。结果表明:酸改性后硅藻土的微孔增大增多,比表面积增大。H3PW12O40均匀分布在改性硅藻土载体上,负载后磷钨酸仍保持Keggin结构。以H3PW12O40/改性硅藻土为催化剂催化乙酸和正丁醇液相合成乙酸正丁酯,通过正交试验探索优化工艺条件。在较优工艺条件下,即w(40%H3PW12O40/改性硅藻土)=1.1%(基于反应物质量),n(酸)∶n(醇)=1∶3,125℃反应2.0h,酯化率高达98.1%。催化剂重复催化使用5次,酯化率仍可达86.1%。H3PW12O40/改性硅藻土可作为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高效催化剂,具有活性高、用量少、价格低廉、制备简单、后处理简便、无废液排放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硅藻土 keggin结构磷钨酸 催化剂 合成 乙酸正丁酯 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硅藻土与珍珠岩联合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万征 刘帅帅 +4 位作者 马万敏 谢越 邹海明 王艳 谢晶晶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29-2031,2035,共4页
通过珍珠岩与改性硅藻土联合对氨氮废水进行先后处理水,研究珍珠岩的加入量、废水的温度、p H值以及吸附振荡时间4个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振荡吸附时间对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影响不明显,珍珠岩的加入量为2.5 g/100 m L,p H... 通过珍珠岩与改性硅藻土联合对氨氮废水进行先后处理水,研究珍珠岩的加入量、废水的温度、p H值以及吸附振荡时间4个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振荡吸附时间对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影响不明显,珍珠岩的加入量为2.5 g/100 m L,p H值为7,反应温度为35℃时,处理效果最好,氨氮的去除率达到79.02%。在适宜条件下,改性硅藻土对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硅藻土 珍珠岩 联合 处理 氨氮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改性硅藻土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席国喜 杨文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45-47,50,共4页
以硬脂酸为相变储能材料,改性硅藻土为载体,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液插层法制备了硬脂酸/改性硅藻土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利用综合热分析仪(TG-DSC)测定了复合材料的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及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通过FT-IR对复合材料的兼容性... 以硬脂酸为相变储能材料,改性硅藻土为载体,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液插层法制备了硬脂酸/改性硅藻土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利用综合热分析仪(TG-DSC)测定了复合材料的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及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通过FT-IR对复合材料的兼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相变储能材料中硬脂酸的适宜含量为65%(质量分数),相变温度为61.6℃,相变潜热为142.87J/g,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相变材料 硬脂酸 改性硅藻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硅藻土对废水中Pb^(2+)、Cu^(2+)、Zn^(2+)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7
16
作者 罗道成 刘俊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9-71,共3页
利用天然硅藻土为原料制备出改性硅藻土。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改性硅藻土对重金属离子Pb2+、Cu2+、Zn2+的吸附效果及条件,同时探讨了改性硅藻土对Pb2+、Cu2+、Zn2+的解吸再生条件。含Pb2+、Cu2+、Zn2+的电镀废水经改性硅藻土吸附后,废水... 利用天然硅藻土为原料制备出改性硅藻土。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改性硅藻土对重金属离子Pb2+、Cu2+、Zn2+的吸附效果及条件,同时探讨了改性硅藻土对Pb2+、Cu2+、Zn2+的解吸再生条件。含Pb2+、Cu2+、Zn2+的电镀废水经改性硅藻土吸附后,废水中Pb2+、Cu2+、Zn2+的含量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硅藻土 吸附 重金属离子 电镀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硅藻土负载Keggin型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10
17
作者 范宗良 张瑞寰 李贵贤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6-331,共6页
用盐酸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硅藻土进行改性,将改性后硅藻土负载Keggin型H5PMo10V2O40杂多酸(PMo V),制得负载型催化剂。采用FTIR,XRD,BET等方法对负载型催化剂进行表征。以正丁醇与乙酸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反应为探针反应,考察了负载... 用盐酸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硅藻土进行改性,将改性后硅藻土负载Keggin型H5PMo10V2O40杂多酸(PMo V),制得负载型催化剂。采用FTIR,XRD,BET等方法对负载型催化剂进行表征。以正丁醇与乙酸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反应为探针反应,考察了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和用量对其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催化剂的重复性实验。表征结果显示,PMo V负载在硅藻土表面上,PMo V仍保持Keggin型结构;负载型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硅藻土焙烧温度500℃,用2.5 mol/L的盐酸酸化,PMo V负载量35%(w)(占硅藻土的质量)。在乙酸用量0.10 mol、正丁醇用量0.05 mol、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150 min、催化剂用量1.0 g的条件下,乙酸正丁酯的收率为90.7%,重复使用5次后乙酸正丁酯的收率仍为81.2%,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硅藻土 杂多酸催化剂 硅烷化 酯化 乙酸 正丁醇 乙酸正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改性硅藻土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尚尉 钱学仁 +2 位作者 孟晓敏 谢金宏 段鹏飞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45-1248,共4页
本文通过改性硅藻土对造纸废水进行处理,研究在不同处理温度、时间、pH值和改性硅藻土加入量的条件下,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具体影响。确定最佳废水处理温度、时间、pH值和加入量。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改性硅藻土加入量为350 mg... 本文通过改性硅藻土对造纸废水进行处理,研究在不同处理温度、时间、pH值和改性硅藻土加入量的条件下,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具体影响。确定最佳废水处理温度、时间、pH值和加入量。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改性硅藻土加入量为350 mg·L^(-1)、处理温度为30℃、造纸废水的pH值为7~8、吸附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达80%,浊度去除率可达95%以上。改性硅藻土在造纸废水处理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硅藻土 造纸废水 COD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镁改性硅藻土对水中活性红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郭效军 李雨甜 李静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70-2175,共6页
对氢氧化镁改性硅藻土吸附去除活性红染料的行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pH值、吸附剂用量、NaCl浓度等因素对吸附脱色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改性硅藻土投加量为6 g/L,溶液pH值为6,NaCl浓度为4 mol/L,该吸附剂对活性红溶液的脱色率可达95%。实... 对氢氧化镁改性硅藻土吸附去除活性红染料的行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pH值、吸附剂用量、NaCl浓度等因素对吸附脱色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改性硅藻土投加量为6 g/L,溶液pH值为6,NaCl浓度为4 mol/L,该吸附剂对活性红溶液的脱色率可达95%。实验结果也表明氢氧化镁改性硅藻土对活性红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最大吸附量为64.94 mg/g。热力学研究表明氢氧化镁改性硅藻土对活性红的吸附是一自发、放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硅藻土 活性红 吸附等温 动力学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改性硅藻土对LAS废水COD_(Cr)的降解性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大军 贺惠 +1 位作者 王庆龙 葛铮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50-252,共3页
采用Sol-gel法制备了纳米TiO_2/改性硅藻土复合材料,并用于处理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废水,以COD_(Cr)为评价指标,考察了催化剂的投加量、水温、催化时间、废水初始pH值和初始浓度等因素对降解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催化降解的动力学。结果... 采用Sol-gel法制备了纳米TiO_2/改性硅藻土复合材料,并用于处理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废水,以COD_(Cr)为评价指标,考察了催化剂的投加量、水温、催化时间、废水初始pH值和初始浓度等因素对降解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催化降解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初始COD_(Cr)为425.9mg/L的LAS废水,当调节废水pH=5.0,催化剂投加量为4.0g/L时,10W紫外光催化反应6h废水中COD_(Cr)降解率达到84.46%;水温升高不利于降解率的提高,废水初始浓度的降低或稀释后COD_(Cr)降解率明显提高,在酸性条件下催化效果要优于中性和碱性;添加1mL 30%H_2O_2,COD_(Cr)降解率可提高10%~15%;LAS废水降解COD_(Cr)的反应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硅藻土 复合光催化剂 LAS废水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