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维衍射光栅和一维光子晶体组成的硅薄膜太阳能电池背反射器 被引量:11
1
作者 沈宏君 卢辉东 程学珍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3-639,共7页
设计了一种由一维衍射光栅和一维光子晶体组成的用于薄膜硅太阳能电池的背反射器,采用勒让德多项式展开法对一维光子晶体和三角形光栅结构进行了参数优化,并对400~1 200 nm入射电磁波的反射率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高反射率的一... 设计了一种由一维衍射光栅和一维光子晶体组成的用于薄膜硅太阳能电池的背反射器,采用勒让德多项式展开法对一维光子晶体和三角形光栅结构进行了参数优化,并对400~1 200 nm入射电磁波的反射率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高反射率的一维光子晶体作用下,利用衍射光栅可以得到大倾角的反射光,有效地延长光子在电池吸收体的传播路径,使其得到充分吸收。衍射光栅加光子晶体结构的背反射器可以大幅提高电池的捕光能力,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衍射光栅 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弦光栅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光吸收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科 吴睿 +1 位作者 郑红梅 汪园园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47,共7页
设计了一维双层余弦共形光栅结构的单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计算了双层余弦共形光栅结构和对照组结构的吸收光谱;利用归一化光吸收密度的概念,定量分析了300~700nm和700~1 100nm两个波段的光吸收效率.结果表明双层... 设计了一维双层余弦共形光栅结构的单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计算了双层余弦共形光栅结构和对照组结构的吸收光谱;利用归一化光吸收密度的概念,定量分析了300~700nm和700~1 100nm两个波段的光吸收效率.结果表明双层共形光栅结构具有更好的全波段吸收效率,且在长波段余弦光栅比矩形光栅具有更好的光捕获和吸收作用.利用光吸收增强谱和电磁场强度分布图,分析了余弦光栅在长波段的吸收增强机理.通过计算短路电流密度,发现双层余弦共形光栅结构比平板结构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提高了79.5%,余弦光栅结构比矩形光栅结构的短路电流密度提高了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光吸收 时域有限差分法 余弦光栅 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短路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硅纳米线形状对光吸收率的影响
3
作者 黄海华 张卫平 +1 位作者 肖钰斐 庞霖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77-783,共7页
为了研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硅纳米线阵列的光吸收率,利用耦合波分析理论(RCWA),分别研究了按正方形排列的柱形、锥形、柱锥形间隔等3种形状硅纳米线阵列对光吸收率的影响。通过改变3种形状硅纳米线阵列的周期、占空比,分别计算其对应... 为了研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硅纳米线阵列的光吸收率,利用耦合波分析理论(RCWA),分别研究了按正方形排列的柱形、锥形、柱锥形间隔等3种形状硅纳米线阵列对光吸收率的影响。通过改变3种形状硅纳米线阵列的周期、占空比,分别计算其对应的光吸收率,从中优化得到吸收效率最佳的硅纳米线结构参数,并通过光吸收效率η对硅纳米线结构的光吸收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大硅纳米线结构的周期和占空比,能使得吸收率曲线往长波段处移动,并能有效地增加其光吸收效率η;不同硅纳米线形状获得最大吸收效率时对应的结构参数也不同;3种形状硅纳米线阵列中以锥形硅纳米线的光吸收率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线 纳米线形状 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6
4
作者 荣翔 邓林龙 张美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13-16,共4页
薄膜太阳能电池因具有价格低、弱光性好、大面积自动化生产、柔性便携等优点,表现出极大的发展意义和良好的市场前景。目前光伏市场上薄膜太阳能电池主要分为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三大类... 薄膜太阳能电池因具有价格低、弱光性好、大面积自动化生产、柔性便携等优点,表现出极大的发展意义和良好的市场前景。目前光伏市场上薄膜太阳能电池主要分为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三大类。本文介绍了三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它们的优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学术界和产业界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太阳能电池 薄膜太阳能电池 碲化镉铜 铟镓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响应测试在多结型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婷婷 李松丽 +1 位作者 许蕾 张俊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1-14,共4页
针对目前在高效率多结型硅薄膜元件结构设计中各层短路电流无法测出的困难,该文探讨了光谱响应/量子效率光谱测试技术在这方面的应用。该项技术使电池各层在短路电流密度上达到最佳匹配从而改进制程,提高电池的效率。
关键词 光谱响应 量子效率 多结型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短路电流密度 电流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制备高质量多晶硅薄膜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黄创君 林璇英 +2 位作者 林揆训 余楚迎 姚若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1-563,共3页
多晶硅薄膜是集晶体硅材料和非晶硅氢合金薄膜优点于一体 ,在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的微电子技术中有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功能材料。本文综述低温 ( <6 0 0℃ )制备高质量多晶硅薄膜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着重讨论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 多晶硅薄膜是集晶体硅材料和非晶硅氢合金薄膜优点于一体 ,在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的微电子技术中有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功能材料。本文综述低温 ( <6 0 0℃ )制备高质量多晶硅薄膜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着重讨论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 (PECVD)硅基薄膜固相晶化制备多晶硅技术及其在薄膜硅太阳能电池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 固相晶化 非晶氢合金薄膜 薄膜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haper improves Uniformity in laser scanning applications
7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2015年第3期515-516,共2页
关键词 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电池转化率 陷光性能 湿度 温度 光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体积比例下Ag纳米线对不同光栅结构吸收的影响
8
作者 陈科 方旭 +2 位作者 郑红梅 吴睿 汪园园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0,共10页
为了研究Ag纳米线对单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光吸收效率的影响,设计了固定体积比例下具有三角形光栅和矩形光栅的单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结构.在两种结构的Ag-Si交界处分别添加横向截面为圆形和矩形的Ag纳米线阵列,利用有限时域差分法分别模... 为了研究Ag纳米线对单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光吸收效率的影响,设计了固定体积比例下具有三角形光栅和矩形光栅的单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结构.在两种结构的Ag-Si交界处分别添加横向截面为圆形和矩形的Ag纳米线阵列,利用有限时域差分法分别模拟计算了这两种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和对照组的吸收光谱.通过扫描优化得到两种光栅结构的最佳高度、纳米线横截面积以及分布密度,并计算出最优条件下300~1 100nm波段的光吸收效率.通过分析光吸收增强谱和电磁场强度分布图得出了含有纳米线模型在长波段的吸收增强机理.结果表明,添加了Ag纳米线后的两种太阳能电池模型均比两种对照组模型具有更好的光捕获和吸收作用,在矩形光栅模型中添加Ag纳米线后吸收效率的提升要比三角形光栅模型中更为明显.研究结果可为新型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光吸收 有限时域差分法 AG纳米线 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短路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