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视软镜引导硅胶双腔管与聚氯乙烯双腔管在肥胖患者气管插管中的比较
1
作者 解凤磊 刘伟 +4 位作者 王杰杰 李梦华 费利娟 邱涛 李元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比较可视软镜引导硅胶双腔管和预热聚氯乙烯双腔管在肥胖患者气管插管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单肺通气手术患者79例,男36例,女43例,年龄25~64岁,BMI 28.0~35.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硅胶双腔管... 目的比较可视软镜引导硅胶双腔管和预热聚氯乙烯双腔管在肥胖患者气管插管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单肺通气手术患者79例,男36例,女43例,年龄25~64岁,BMI 28.0~35.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硅胶双腔管组(SD组,n=40)和聚氯乙烯双腔管组(PH组,n=39)。SD组采用硅胶双腔管,使用前放置于常温中。PH组采用聚氯乙烯双腔管,使用前将双腔管放置于50℃恒温箱中预热20 min。两组均选择左侧型双腔管。记录声门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双腔管置管阻力分级、置管次数。记录首次置管成功、低氧血症、支气管错位例数、可视喉镜使用情况。记录气管损伤、术后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等并发症情况。结果与PH组比较,SD组气管插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双腔管置管阻力明显减小(P<0.05),置管次数明显减少(P<0.05),首次置管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低氧血症发生率、可视喉镜使用率、气管损伤、术后声音嘶哑、咽喉部疼痛发生率、术后咽喉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声门暴露时间和支气管错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患者采用可视软镜引导硅胶双腔管行气管插管安全、有效,与引导预热聚氯乙烯双腔管比较,采用硅胶双腔管气管插管时间更短,置管次数更少、阻力更小,气管损伤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双腔管 聚氯乙烯腔管 预热 可视软镜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