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联碳纳米管基质封装硅纳米片作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
1
作者 曲昌宇 李佳祥 +9 位作者 何澄澄 董昱免 李治庆 王征平 苗志超 田爽 唐煌 周通 周晋 高培波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7-33,共7页
硅纳米片因其独特的二维结构和高储锂特性,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然而,硅纳米片固有的低导电特性使得硅负极在高电流密度下的容量利用率不足,阻碍了其实际应用。鉴于此,本工作通过蛭石模板诱导硅纳米片(SiNS... 硅纳米片因其独特的二维结构和高储锂特性,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然而,硅纳米片固有的低导电特性使得硅负极在高电流密度下的容量利用率不足,阻碍了其实际应用。鉴于此,本工作通过蛭石模板诱导硅纳米片(SiNSs),结合镍催化的化学气相沉积,设计了一种集成硅纳米片和碳纳米管(CNT)网络的高导电复合材料。硅纳米片上生长的碳管网络有效增强了电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电极结构稳定性。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所得的SiNSs/CNT负极在100 mA/g下表现出3413.7 mAh/g的高初始容量;即使在5000 mA/g大电流密度下,其经过300次长循环仍然可以保持879.8 mAh/g的高可逆容量,展现了较高的倍率性能。此外,这项工作为制造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电极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纳米片 纳米管(CNT) 化学气相沉积(CVD) 蛭石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纳米片负载钯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Suzuki反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康振伟 高占臣 +4 位作者 孙维朋 张大伟 吕素芳 蒋剑雄 张飞豹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6,共9页
通过硅化钙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制得二维硅纳米片载体材料,经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化学改性后与钯配位,再经还原得到了一种新型的硅纳米片负载钯催化剂,采用透射电镜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该催化剂成功... 通过硅化钙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制得二维硅纳米片载体材料,经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化学改性后与钯配位,再经还原得到了一种新型的硅纳米片负载钯催化剂,采用透射电镜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该催化剂成功应用于Suzuki反应,结果表明,硅纳米片负载钯催化剂在较低的钯催化量和空气氛围下即可有效地催化多种溴代芳烃和芳基硼酸的Suzuki偶联反应.此外,该催化剂经8次循环使用后,催化活性无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纳米片 钯催化剂 SUZUKI反应
原文传递
酸掺杂聚苯胺改善储氢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能
3
作者 刘菲 赵彦亮 +2 位作者 邓奕明 马靖毅 程晶晶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33,共8页
通过化学氧化聚合法原位合成掺杂态聚苯胺,在合成过程中利用聚苯胺将硅基纳米片(SNS)包覆制备聚苯胺包覆SNS,而后将聚苯胺包覆SNS负载在复合纤维纸基底上制得储氢复合膜,探讨了聚苯胺质量分数对复合膜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 通过化学氧化聚合法原位合成掺杂态聚苯胺,在合成过程中利用聚苯胺将硅基纳米片(SNS)包覆制备聚苯胺包覆SNS,而后将聚苯胺包覆SNS负载在复合纤维纸基底上制得储氢复合膜,探讨了聚苯胺质量分数对复合膜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苯胺包覆SNS主要以珊瑚状的颗粒和部分线型结构均匀沉积在复合膜内部植物纤维和粉煤灰纤维的表面,掺杂态聚苯胺大π键上的自由电子与被吸附氢原子s层的单个电子以共价键的形式结合,显著增大了复合膜的氢扩散能力。掺杂态聚苯胺在复合膜内的植物纤维与粉煤灰纤维之间穿插,显著改善了纤维之间的界面,提高了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当聚苯胺质量分数达到30%时,复合膜的氢扩散系数达到9.2×10^(-6)cm^(2)/s,拉伸强度达到0.7 MPa。实验证明,掺杂态聚苯胺改善储氢复合膜具有优异的氢扩散能力和强度,该策略通过聚苯胺实现了储氢材料SNS与基底的组装,显示了该复合膜在储能复合器件领域的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纳米 储氢复合膜 氢扩散能力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