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芳氧基烷醇类化合物的硅烷衍生物质谱碎裂中的重排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常静 梁芝梅 +2 位作者 何育峰 陈丽 王毅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64-1771,共8页
首先,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在电子电离源(EI)下对苯氧乙醇及其同系物的三甲基硅烷(TMS)衍生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一类化合物均可产生显著的骨架重排产物离子m/z 166或其次级碎裂产物离子m/z 151。然后,对其它类型的芳氧烷醇、... 首先,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在电子电离源(EI)下对苯氧乙醇及其同系物的三甲基硅烷(TMS)衍生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一类化合物均可产生显著的骨架重排产物离子m/z 166或其次级碎裂产物离子m/z 151。然后,对其它类型的芳氧烷醇、芳氧烷酸等的三甲基硅烷衍生物的质谱分析结果同样有此重排产物离子产生,对这一类化合物的二甲基叔丁基硅烷(TBDMS)衍生物、二甲基五氟苯基硅烷(DMPFS)衍生物的质谱分析也均得到了相应的重排产物离子。最后,推测重排产物离子可能的质谱裂解途径为芳氧基氧原子上的非键n电子被电离成为活性反应中心后,在游离基中心的诱导下,硅烷基作为迁移基团迁移到氧原子上形成新的O-Si键,得到重排产物离子m/z[89+Ar],该离子通过α断裂得到次级重排产物离子m/z[74+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架重排 硅烷衍生物 苯氧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蜂蜜中丙三醇的三甲基硅烷化衍生物 被引量:6
2
作者 胡小钟 余建新 +2 位作者 林雁飞 吴涛 童维平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4-156,共3页
蜂蜜样品用二甲基甲酰胺溶液解后,直接用N,O 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衍生,所生成的三甲基硅烷衍生物用色谱 质谱法测定。本法与酶分析法进行了比较,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2000mg/kg,检出限为10mg/kg,相对标准... 蜂蜜样品用二甲基甲酰胺溶液解后,直接用N,O 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衍生,所生成的三甲基硅烷衍生物用色谱 质谱法测定。本法与酶分析法进行了比较,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2000mg/kg,检出限为10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0.4%~1.4%,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8.8%~102.4%。采用本方法检测了316份蜂密的丙三醇含量,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 丙三醇 三甲基衍生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TFA及其含氟衍生物的特征质谱重排反应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毅 张苹 +3 位作者 吴生秀 何敏 孙媛媛 赵彤 《质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0-629,共10页
N-甲基-N-(三甲基硅烷)三氟乙酰胺(MSTFA)是一种重要的衍生化试剂,其质谱峰的归属对于深入研究其反应机理具有深刻意义。本工作对含氟和不含氟的两类衍生化产物和含氟芳香酚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MSTFA衍生化后的含氟... N-甲基-N-(三甲基硅烷)三氟乙酰胺(MSTFA)是一种重要的衍生化试剂,其质谱峰的归属对于深入研究其反应机理具有深刻意义。本工作对含氟和不含氟的两类衍生化产物和含氟芳香酚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MSTFA衍生化后的含氟化合物生成了具有显著特征的m/z 77碎片离子,在谱图上多为基峰或接近基峰。而不含氟化合物的衍生化产物未能生成该特征离子,经高分辨质谱分析确认该离子组成为C2H6FSi+,是骨架重排反应产物,表明了骨架重排在m/z77产生过程的重要作用。推断该特征离子的生成途径为单分子内的亲核反应(SN1):首先中性分子被电离得到分子离子,游离基中心定域在杂原子O(N)上,游离基中心诱导分子离子通过α裂解脱去甲基自由基形成π键,提供了稳定的电荷中心;电荷中心诱导迫使π键上的一对电子进行迁移,正电荷同时转移到硅原子上,形成了能够促进下一步反应进行的活化中心;最大电负性的氟原子携带组成C—F键的一对电子亲核进攻硅正离子,生成新的F—Si键,同时迫使O(N)—Si键的一对电子发生转移造成O(N)—Si键的裂解;通过分子内的亲核消除反应脱去中性分子,从而得到特征离子m/z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N-(三甲基)三氟乙酰胺(MSTFA)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三甲基硅烷衍生物 含氟衍生物 骨架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皮松M负载硅烷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保留机理研究(英文)
4
作者 王瑞侠 宋远志 +2 位作者 叶勇 阮敏 谢吉民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8-454,共7页
利用AM1法全优化计算了一系列硅烷类化合物,并将获得的8种量化参数与其在阿皮松M上的气相(GC)Kovats指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MLR),成功建立了QSRR模型,该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关键词 定量结构-保留关系 多元线性回归 硅烷衍生物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有机材料的电致发光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维杰 段恒勇 邓振波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9-202,共4页
采用新合成的有机材料 硅烷衍生物作为发光物质制备了发蓝、绿光的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其结构为glass/ITO/PVK +SiH/Alq/Mg∶Ag。分别测量了SCS SiH ,聚乙烯咔唑 (PVK)薄膜的光致发光光谱以及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其中SCS SiH薄膜的光致... 采用新合成的有机材料 硅烷衍生物作为发光物质制备了发蓝、绿光的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其结构为glass/ITO/PVK +SiH/Alq/Mg∶Ag。分别测量了SCS SiH ,聚乙烯咔唑 (PVK)薄膜的光致发光光谱以及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其中SCS SiH薄膜的光致发光谱峰位置在 4 96nm ,有机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的峰值为50 0nm。随着驱动电压的增加发光谱峰蓝移 ,其变化范围为 2 5nm。在电流密度为 89mA/cm2 下器件的发光亮度可达 81 0cd/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 硅烷衍生物 光谱蓝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