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溶胶法制备包核镉红颜料
1
作者 汪绍裘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3-24,共2页
硅溶胶法制备的包核镉红颜料色泽鲜艳,光泽高,着色力强,尤其可溶性镉含量大大低于纯镉红颜料,是一种低毒、无毒的无机颜料。阐述了该方法的工艺流程,并列举了主要技术指标。
关键词 硅溶胶法 包核镉红颜料 镉红颜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溶胶包覆制备核壳结构VO_(2)(M)@SiO_(2)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雷心瑜 孙恒辉 +3 位作者 袁新强 张伟 蒋鹏 张立斋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54,共9页
通过SiO_(2)包覆VO_(2)(M)材料形成核壳结构,可以显著提高其可见光透过率(T_(lum)),有效减缓VO_(2)(M)的氧化过程,对于增强智能窗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Stöber法是制备核壳结构VO_(2)(M)@SiO_(2)的传统方法,采用硅溶胶凝胶法来... 通过SiO_(2)包覆VO_(2)(M)材料形成核壳结构,可以显著提高其可见光透过率(T_(lum)),有效减缓VO_(2)(M)的氧化过程,对于增强智能窗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Stöber法是制备核壳结构VO_(2)(M)@SiO_(2)的传统方法,采用硅溶胶凝胶法来简化制备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工艺调控要素。通过对硅溶胶凝胶实验的初步研究,探讨硅溶胶凝胶包覆VO_(2)(M)的工艺参数,并通过实验验证硅溶胶凝胶包覆VO_(2)(M)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当pH为5~6、固含量为15%~20%(质量分数)时,硅溶胶的凝胶化能力最佳。此外,随着凝胶温度升高,凝胶时间缩短,焙烧后得到的SiO_(2)粉体结晶性和热稳定性增加。根据优化后的硅溶胶凝胶工艺参数成功制备了致密稳定的核壳结构VO_(2)(M)@SiO_(2)材料,其包覆程度达到93.3%,薄膜的光学透过率提升至65%,且其相变温度降低和热滞后回线宽度变窄。因此,硅溶胶凝胶法为制备高性能的核壳结构VO_(2)(M)@SiO_(2)材料提供了一种简化工艺和降低成本的方法,对于智能窗等应用具有重要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溶胶凝胶 包覆 核壳结构 VO_(2)(M)@SiO_(2)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剂In引入对Ge/SiO_(2)催化剂丙烷脱氢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张焕玲 马会霞 +4 位作者 周峰 赵成浩 祝晓琳 王国玮 李春义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886,共8页
继Sn、Pb脱氢活性发现之后,同主族的Ge也被证实具有催化丙烷脱氢的能力。本文通过硅溶胶法将In物种引入Ge/SiO_(2)催化剂,考察了In物种以及In物种含量对Ge/SiO_(2)催化剂丙烷脱氢性能的影响,并辅以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N_(2)... 继Sn、Pb脱氢活性发现之后,同主族的Ge也被证实具有催化丙烷脱氢的能力。本文通过硅溶胶法将In物种引入Ge/SiO_(2)催化剂,考察了In物种以及In物种含量对Ge/SiO_(2)催化剂丙烷脱氢性能的影响,并辅以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N_(2)吸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子显微镜、H_(2)程序升温还原等表征方法对其优化原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助剂In引入后可生成在反应条件下稳定存在的In_(2)(Ge_(2)O_(7)),其几何效应削弱了Ge物种的还原与烧结。In物种引入不仅可减缓Ge/SiO_(2)催化剂单次反应的失活速率,也可削弱多次反应-再生过程中催化剂的不可逆失活。引入6%(质量分数)的In物种后,Ge/SiO_(2)催化剂的失活速率参数由0.044h^(-1)降为0.019h^(-1),氧化再生后催化剂初始活性也由下降22.3%削弱为仅下降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SiO_(2)催化剂 稳定性 几何效应 丙烷脱氢 硅溶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NH_3)_6]^(2+)为锚固剂制备SiO_2包覆的水性铝颜料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志领 乔艳君 +2 位作者 王献玲 姜震 张晨光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1-147,共7页
采用[Ni(NH_3)_6]^(2+)作为锚固剂制备SiO_2包覆的水性铝颜料.红外光谱和X线衍射表明[Ni(NH_3)_6]^(2+)氧化金属铝在铝片表面形成勃姆石结构的羟基铝化合物.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和耐腐蚀性能测试证明,pH在9.5左右,勃姆石可与正硅... 采用[Ni(NH_3)_6]^(2+)作为锚固剂制备SiO_2包覆的水性铝颜料.红外光谱和X线衍射表明[Ni(NH_3)_6]^(2+)氧化金属铝在铝片表面形成勃姆石结构的羟基铝化合物.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和耐腐蚀性能测试证明,pH在9.5左右,勃姆石可与正硅酸乙酯和硅烷偶联剂的水解产物结合,在铝片表面形成一层SiO_2膜,达到提高铝颜料耐腐蚀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覆铝粉 耐腐蚀性 硅溶胶-凝胶 锚固剂 水性铝粉颜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乙二胺/氯化铜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温敏变色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雯雯 潘学坤 +1 位作者 殷允杰 王潮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40-2045,共6页
采用硅溶胶-凝胶法改性乙二胺氯化铜络合物,制备了一种具有温敏连续多变色性能的改性乙二胺/氯化铜复合材料。探讨了溶胶组分中正硅酸四乙酯用量对复合材料的稳定性以及引发剂盐酸对其温敏变色性能的影响,考察了改性乙二胺/氯化铜复合... 采用硅溶胶-凝胶法改性乙二胺氯化铜络合物,制备了一种具有温敏连续多变色性能的改性乙二胺/氯化铜复合材料。探讨了溶胶组分中正硅酸四乙酯用量对复合材料的稳定性以及引发剂盐酸对其温敏变色性能的影响,考察了改性乙二胺/氯化铜复合材料的温敏变色机理。结果表明,在120℃复合材料水配体被取代,发生从无色到黄色的颜色变化,在160℃时水分子重新与中心铜离子配位,同时氮配体发生质子转移,复合材料颜色由黄色变为蓝色。正硅酸四乙酯改性后复合材料有较好的稳定性,随着盐酸浓度增加,氯离子配位几率增大,改性乙二胺/氯化铜复合材料的颜色变得更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变色 金属络合物 硅溶胶-凝胶 智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