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表面包覆碳层结构对硅氧电池材料性能的影响
- 1
-
-
作者
陈功哲
李中良
-
机构
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锂离子电池及材料智能制造先进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长沙矿冶院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8-202,共5页
-
基金
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2023SK2072)
长沙市科技重大专项(kh2301023)。
-
文摘
采用不同碳源和不同包覆方式制备了3种碳包覆氧化亚硅材料,对其进行物化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结果分析。采用气相碳源进行气相包覆时材料表面的碳层均匀致密,采用固相碳源进行液相包覆时材料表面的碳层疏松且不均匀,采用两种方式组合包覆时材料表面的碳层兼备两种方式的特点,内层疏松、外层致密。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组合包覆的材料比容量为1688.45 mAh/g,首次效率为76.13%,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79.6%。
-
关键词
硅氧电池
负极材料
氧化亚硅
碳包覆
气相包覆
液相包覆
碳层结构
表面包覆
-
Keywords
SiO-based battery material
anode material
silicon monoxide
carbon coating
vapor-phase coating
liquid-phase coating
carbon coating structure
surface coating
-
分类号
TM911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TB33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
-
题名3Ah高镍/硅氧碳软包电池循环容量衰减分析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刘智
马天翼
汪晨阳
李翔
常增花
庞静
云凤玲
-
机构
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出处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3-101,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16YFB0100206)。
-
文摘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对电池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高镍/硅氧碳软包电池成为长续航电动汽车的首选,但是高镍/硅氧碳电池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容量快速衰减的问题。采用无损电化学分析和事后拆解分析对循环过程中电池容量和内阻的变化进行检测,通过对比电池循环前后正负极结构、材料形貌和表面成分的变化,揭示高镍/硅氧碳电池循环失效机制。结果表明:电池容量衰减呈现平稳期、快速衰减期和急速衰减期3个阶段。循环后电池极化更加严重,电池极化内阻、负极表面膜阻抗和电荷转移阻抗明显增加。通过微分曲线分析结合拆解分析发现,高镍正极材料衰减较少,硅氧碳负极材料衰减和活性锂离子损失较多。硅氧颗粒膨胀开裂,负极活性物质损失,负极表面膜连续生长消耗过多的活性锂为电池容量快速衰减的主要原因。
-
关键词
高镍/硅氧碳电池
容量衰减
极化
事后拆解分析
-
Keywords
high nickel/SiO x-C battery
capacity fade
polarization
post-mortem analysis
-
分类号
TM911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