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橡胶复合膜用于渗透蒸发的膜传质动力学(Ⅰ)膜面上的对流传质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磊 肖泽仪 +1 位作者 张志炳 谭淑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69-1174,共6页
利用自制的硅橡胶平板复合膜对低浓度乙醇水溶液进行渗透蒸发分离乙醇实验 ,研究了过程的传质动力学。基于液 -膜的串联传质阻力模型 ,通过实验测定了膜的总传质系数 ,采用对比差值方法将总传质系数拆分为膜面上的液膜传质系数和膜内的... 利用自制的硅橡胶平板复合膜对低浓度乙醇水溶液进行渗透蒸发分离乙醇实验 ,研究了过程的传质动力学。基于液 -膜的串联传质阻力模型 ,通过实验测定了膜的总传质系数 ,采用对比差值方法将总传质系数拆分为膜面上的液膜传质系数和膜内的扩散传质系数两部分 ,分析了液相边界层阻力和膜扩散阻力对总传质系数的影响。特别针对膜面上液体流动状况对膜传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得出了液膜传质系数与Reynolds数及温度的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对流传质 硅橡胶复合膜 乙醇水溶液 渗透蒸发 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橡胶复合膜处理含酚废水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志强 贺高红 +1 位作者 李宁 林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5-309,共5页
采用了一种新的硅橡胶复合中空纤维膜处理苯酚废水。实验中复合膜硅橡胶厚度小于10μm,较前人使用硅橡胶管处理废水时苯酚的透过速率大大加快。处理高浓度(8.977g/L)和低浓度(0.939g/L)的苯酚废水时,去除效果分别能达到99.9%和96.9%。... 采用了一种新的硅橡胶复合中空纤维膜处理苯酚废水。实验中复合膜硅橡胶厚度小于10μm,较前人使用硅橡胶管处理废水时苯酚的透过速率大大加快。处理高浓度(8.977g/L)和低浓度(0.939g/L)的苯酚废水时,去除效果分别能达到99.9%和96.9%。通过相应的模型计算,低浓度苯酚传质系数能达到3.92×10-7m/s,比硅橡胶管处理苯酚废水传质系数(1.29×10-7m/s)有很大的提高。实验发现碱液的浓度对苯酚传质系数没有太大的影响,与作者的传质模型比较吻合。也研究了含氯化钠的苯酚的传质,发现氯化钠的存在大大增加了苯酚的传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复合膜 苯酚 传质系数 硅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橡胶复合膜用于新型白酒风味成分渗透汽化分离 被引量:6
3
作者 许荣强 肖泽仪 +3 位作者 黄卫星 曾凡骏 曾里 严志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47-850,860,共5页
用自制硅橡胶PDMS平板复合膜,分别在30、35、40℃和1325Pa膜下侧压力的条件下,渗透蒸发分离50°新型白酒中的风味物质。实验结果表明,PDMS复合膜对新型白酒风味物质具有良好的选择分离性能:5种酯类(乳酸乙酯除外)和乙缩醛的分离脱... 用自制硅橡胶PDMS平板复合膜,分别在30、35、40℃和1325Pa膜下侧压力的条件下,渗透蒸发分离50°新型白酒中的风味物质。实验结果表明,PDMS复合膜对新型白酒风味物质具有良好的选择分离性能:5种酯类(乳酸乙酯除外)和乙缩醛的分离脱除率达100%,对高级醇也有良好的分离表现,乙醛的脱除率也超过87%。将分离后的酒液进行重组,得到较原酒品质更高的新酒,其感官评价大大好于原酒。膜在高浓度乙醇中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30、35和40℃时,对新型白酒的平均总渗透通量分别可达2297g/(m2·h)、2753g/(m2·h)和3539g/(m2·h),平均分离因子(均按乙醇-水体系计算)分别为5 22、5 22和5 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复合膜 渗透蒸发 风味物质 新型白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橡胶复合膜用于渗透蒸发的膜传质动力学(Ⅱ)膜内的扩散传质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磊 肖泽仪 +1 位作者 蒲亮 张志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315-1319,共5页
引言 在硅橡胶膜的渗透蒸发传质动力学研究中,膜内的扩散传质是一个主要问题.膜内扩散传质阻力决定于有机物在膜-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K)、有机物在膜内的扩散系数(Dmem)和膜厚度(δ).
关键词 硅橡胶复合膜 渗透蒸发 传质动力学 扩散传质 稀有机物-水溶液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对硅橡胶复合膜渗透蒸发分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钟月华 肖泽仪 +1 位作者 黄卫星 伍勇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53,58,共5页
利用自制的硅橡胶复合膜对乙醇-水模型溶液、含有干酵母的乙醇-水模型溶液、以及实际发酵液进行渗透蒸发分离乙醇实验,研究了细胞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乙醇模型溶液的分离相比,膜对含有干酵母的乙醇-水模型溶液、真实发酵液的... 利用自制的硅橡胶复合膜对乙醇-水模型溶液、含有干酵母的乙醇-水模型溶液、以及实际发酵液进行渗透蒸发分离乙醇实验,研究了细胞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乙醇模型溶液的分离相比,膜对含有干酵母的乙醇-水模型溶液、真实发酵液的分离表现出更好的性能,显示细胞的存在和活动对膜传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连续发酵过程中,在一定的细胞浓度下(10 g/L),硅橡胶膜维持了长期稳定的分离性能;产品乙醇的有效分离降低了其对酵母细胞的抑制作用,使沉积在膜面上的细胞层促进了膜的分离性能;但提高细胞浓度(15 g/L)后却因更厚的细胞层的堆积造成膜面传递状况劣化,使膜性能下降.因此发酵液中的细胞浓度、膜面上的细胞沉积以及膜性能之间存在一种最佳的相互促进和搭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复合膜 渗透蒸发 乙醇发酵 酵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白炭黑填充硅橡胶复合膜的制备与渗透汽化分离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德 刘骁 +2 位作者 王光芳 高原 李然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37,共3页
制备以聚酯(PET)为支撑层,白炭黑填充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l07)为皮层的硅橡胶复合膜,并以乙醇水物系为料液,对比分析白炭黑增强硅橡胶复合膜的渗透蒸发分离性能,分离因子比空白膜有所提高,在乙醇浓度为3%~5%时,分离因子... 制备以聚酯(PET)为支撑层,白炭黑填充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l07)为皮层的硅橡胶复合膜,并以乙醇水物系为料液,对比分析白炭黑增强硅橡胶复合膜的渗透蒸发分离性能,分离因子比空白膜有所提高,在乙醇浓度为3%~5%时,分离因子可达16.09,渗透通量为75.39g/m^2·h;测定填充白炭黑硅橡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结果表明:拉伸强度可达1.828MPa,相当于空白膜(0.368MPa)的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白炭黑 硅橡胶复合膜 制备 拉伸强度 渗透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橡胶复合膜用于含酚水溶液渗透萃取传质过程 被引量:1
7
作者 肖敏 周集体 +1 位作者 王英刚 王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942-1949,共8页
以苯酚为模型污染物,以氢氧化钠溶液为萃取液,利用平板复合膜[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偏氟乙烯(PVDF)]构造渗透萃取体系,系统地研究了该体系渗透萃取含酚水溶液的传质过程与特性。探讨了料液与萃取液的浓度及流量、运行温度等操作条件... 以苯酚为模型污染物,以氢氧化钠溶液为萃取液,利用平板复合膜[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偏氟乙烯(PVDF)]构造渗透萃取体系,系统地研究了该体系渗透萃取含酚水溶液的传质过程与特性。探讨了料液与萃取液的浓度及流量、运行温度等操作条件及活性层厚度对渗透萃取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13时,总传质系数Kov不随萃取液流量及浓度变化而变化;苯酚的液膜传质系数kf与膜面流动Reynolds数Re0.46呈正比,传质通量与温度符合Arrhenius方程。在苯酚初始浓度5.0~15.0g·L-1范围内,Kov为定值。活性皮层厚度为4、6、8μm的膜扩散传质系数分别为15.0×10-7、9.9×10-7及7.5×10-7m.s-1(323.2K),较均质膜提高了2~4倍。苯酚在复合膜中的传质仍属膜阻控制的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复合膜 渗透萃取 苯酚 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PET)硅橡胶复合膜制备与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郑忠生 李小汝 +2 位作者 刘骁 孙德 李然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53,共3页
讨论了以聚酯(PET)为支撑层,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107)为皮层的硅橡胶复合膜的制备工艺,并以乙醇水物系为料液,分析了硅橡胶、交联剂正硅酸乙酯(TAOS)、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对分离系数及渗透通量的影响,并考察了膜下侧渗透压、料... 讨论了以聚酯(PET)为支撑层,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107)为皮层的硅橡胶复合膜的制备工艺,并以乙醇水物系为料液,分析了硅橡胶、交联剂正硅酸乙酯(TAOS)、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对分离系数及渗透通量的影响,并考察了膜下侧渗透压、料液浓度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 硅橡胶复合膜 渗透汽化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橡胶平板复合膜萃取处理含酚废水的分离性能 被引量:5
9
作者 殷国监 周集体 +2 位作者 张爱丽 肖敏 吴丽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5-369,共5页
采用一种新的硅橡胶平板复合膜[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偏氟乙烯(PVDF)]处理含酚废水,考察了流量、萃取液pn值、料液浓度、系统温度、盐离子浓度对总传质系数(kov)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料液流量增加,Kov增大,当料液流量〉40... 采用一种新的硅橡胶平板复合膜[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偏氟乙烯(PVDF)]处理含酚废水,考察了流量、萃取液pn值、料液浓度、系统温度、盐离子浓度对总传质系数(kov)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料液流量增加,Kov增大,当料液流量〉400mL/min时,‰基本不变;当萃取液pH值〉11时,增大pH值对Kov影响不大,当pH值为12.5-13.0时,萃取液浓度变化对虬,无影响;料液浓度增加,使传质动力增强,从而加强了传质,但当料液浓度达到5g/L时,Kov与其初始浓度无关;Kov随液相温度增加而线性增大;离子强度改变了苯酚在相间的分配系数,影响传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硅橡胶复合平板 苯酚 总传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橡胶-聚砜中空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勇 华曼 +2 位作者 杨立明 王秀华 师培伦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60,共3页
主要讨论硅橡胶 -聚砜中空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工艺 ,并对所制备的膜组件进行透气性能研究 .考察了涂膜液浓度、涂膜压力对膜组件性能的影响 ,发现过高的涂膜压力不利于组件富氧空气通量的提高 .
关键词 硅橡胶-聚砜中空纤维复合 制备 性能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硅橡胶平板复合膜分离苯酚时总传质系数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1
作者 殷国监 周集体 +1 位作者 张爱丽 肖敏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用硅橡胶平板复合膜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测定了体系的总传质系数(Kov),分析了温度、盐离子强度、跨膜压差(△p)、膜厚度对Kov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Kov随温度的升高而呈线性增加,传质通量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方程;当△p<0.1MPa... 用硅橡胶平板复合膜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测定了体系的总传质系数(Kov),分析了温度、盐离子强度、跨膜压差(△p)、膜厚度对Kov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Kov随温度的升高而呈线性增加,传质通量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方程;当△p<0.1MPa时,Kov与压力无关;当△p>0.1MPa时,压差升高可提高传质系数,但会导致膜的致密化;离子强度改变了苯酚在相间的分配系数,进而影响传质过程;膜厚度降低能有效提高膜的Kov;在膜活性皮层厚度4μm、pH12.5~13.0、温度323.15K、废水流量1205mL/min、废水中苯酚质量浓度7.78g/L、无压差和离子强度的条件下,运行8h后,Kov为16.1×10-7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硅橡胶平板复合 苯酚 总传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橡胶/陶瓷复合膜反应器中CO_2合成甲醇(Ⅲ)过程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光文 袁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1-115,共5页
对在由硅橡胶 /陶瓷复合膜所构成的膜反应器中进行的CO2 加氢合成甲醇的复杂反应体系CO2 +3H2CH3 OH +H2 O与CO2 +H2 CO +H2 O开展实验研究 .考察了硅橡胶 /陶瓷复合膜在合成含氧化合物反应过程中的作用 ,并讨论了CO2 与H2 合成甲醇反... 对在由硅橡胶 /陶瓷复合膜所构成的膜反应器中进行的CO2 加氢合成甲醇的复杂反应体系CO2 +3H2CH3 OH +H2 O与CO2 +H2 CO +H2 O开展实验研究 .考察了硅橡胶 /陶瓷复合膜在合成含氧化合物反应过程中的作用 ,并讨论了CO2 与H2 合成甲醇反应的膜反应过程参数对反应行为的影响 ,对部分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 .在实验条件下 ,CO2 合成甲醇复杂反应体系中的主反应转化率较传统的固定床反应器提高了 2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陶瓷复合 CO2 甲醇 合成 反应器 二氧化碳 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橡胶/陶瓷复合膜反应器中CO_2合成甲醇(Ⅱ)过程行为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光文 袁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3-29,共7页
以在膜反应器中进行的CO2 加氢合成甲醇的复杂反应 (平行反应 )体系为模型反应建立了等温一维拟均相膜反应器并流模型 ,运用Runge -Kutta法对膜反应器中的反应过程行为进行模拟 ,并讨论了Da、α、Φ、pr、q1、T。
关键词 CO2 甲醇 合成 硅橡胶/陶瓷复合 反应器 催化加氢 过程行为分析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汽化技术脱除黄酒中乙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淑娟 李磊 +2 位作者 罗莹 王宝荣 张志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53-858,共6页
在40℃,膜下游侧压力为260Pa下,用自制的硅橡胶复合膜对传统黄酒进行了渗透汽化脱醇研究,重点对黄酒中10种主要风味物质和理化指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乙醇的体积分数从25.1%降到6.5%时,黄酒中的乙醛、甲醇、乙... 在40℃,膜下游侧压力为260Pa下,用自制的硅橡胶复合膜对传统黄酒进行了渗透汽化脱醇研究,重点对黄酒中10种主要风味物质和理化指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乙醇的体积分数从25.1%降到6.5%时,黄酒中的乙醛、甲醇、乙酸乙酯和高级醇类的含量显著降低,乳酸乙酯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而乙酸和苯乙醇的含量则增加了3~4倍。低醇黄酒的风味和口感与传统黄酒有较明显的差别,形成独特的风格,但总体上保持了传统黄酒的典型性,并且保健功能有所增强。硅橡胶复合膜的平均总渗透通量为1500g/(m^2·h),对乙醇的平均分离因子为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复合膜 渗透汽化 低醇黄酒 风味物质 脱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汽化法处理甲醛废水 被引量:2
15
作者 丁少杰 郭亚红 +4 位作者 李雪茹 樊文玲 张晶 李磊 张志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68,共5页
采用硅橡胶(PDMS)/乙酸纤维素(CA)复合膜对甲醛废水溶液进行渗透汽化处理,通过改变料液温度、料液浓度等因素考察其对渗透通量及分离因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一定温度范围内,该体系的渗透汽化过程存在一个最佳的分离因子;在研究处理质... 采用硅橡胶(PDMS)/乙酸纤维素(CA)复合膜对甲醛废水溶液进行渗透汽化处理,通过改变料液温度、料液浓度等因素考察其对渗透通量及分离因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一定温度范围内,该体系的渗透汽化过程存在一个最佳的分离因子;在研究处理质量分数为1%甲醛废液时,透过侧压力为13 kPa时,在50℃下可以达到最佳的分离效率,此时甲醛的渗透通量可达到110 g/(m2.h),分离因子为1.75,但随着透过侧压力的增高,渗透通量线性降低,分离因子降低;料液浓度越高,膜的渗透通量越大,但最佳分离因子几乎没有改变.通过Arhe-nius关系式,得出该复合膜的表观活化能为27.57 kJ/mol.与其它甲醛废水分离方法相比,渗透汽化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费用低廉等特点,为工业化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汽化 硅橡胶/乙酸纤维素复合 甲醛废水 表观活化能 透过侧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