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硅杂环戊二烯衍生物电子结构与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常青
吴水星
+4 位作者
阚玉和
杨双阳
滕云雷
杨国春
苏忠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11-1015,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6-31G*方法,对2,5位取代的硅杂环戊二烯(Silole)系列衍生物进行几何结构优化,通过计算得到电离能、电子亲和势、空穴抽取能及电子抽取能等相关能量,并使用TD-DFT方法研究其吸收光谱,分析相关能量及光谱的变...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6-31G*方法,对2,5位取代的硅杂环戊二烯(Silole)系列衍生物进行几何结构优化,通过计算得到电离能、电子亲和势、空穴抽取能及电子抽取能等相关能量,并使用TD-DFT方法研究其吸收光谱,分析相关能量及光谱的变化规律.采用单组态相互作用(CIS/6-31G*)方法优化得到它们的最低单重激发态(S1)结构,在此基础上,使用TD-DFT方法计算对应的发射光谱.分析2,5位芳基取代硅杂环戊二烯衍生物(DADPS)激发态与基态的结构差异及原因,研究前线分子轨道的分布情况,并讨论发光特征及载流子传输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激发态结构弛豫主要发生在Silole环和直接与2,5位芳基相连的部位;前线轨道主要分布在Silole环和2,5位芳基上;二吡咯取代物有望成为空穴传输材料,二噻吩取代物和二呋喃取代物有望在发光器件中表现出较高的发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杂环戊二烯
密度泛函理论
吸收光谱
发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2,3,4,5-六苯基硅杂环戊二烯X射线谱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宋秀能
王广伟
+2 位作者
常燕
马勇
王传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43-949,共7页
近年来苯基硅杂环戊二烯作为一类高效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材料被广泛研究。本工作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芯态空穴近似研究了1,1,2,3,4,5-六苯基硅杂环戊二烯分子中碳原子K壳层和硅原子L壳层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与...
近年来苯基硅杂环戊二烯作为一类高效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材料被广泛研究。本工作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芯态空穴近似研究了1,1,2,3,4,5-六苯基硅杂环戊二烯分子中碳原子K壳层和硅原子L壳层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与实验谱线符合较好。通过理论结果对实验测量的1,1,2,3,4,5-六苯基硅杂环戊二烯分子的X射线谱进行了分析和标定。我们发现碳原子K壳层X射线光电子能谱在低能区283.8e V处的谱峰是由于与硅原子成键的两个电负性较强的碳原子导致的。碳原子K壳层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中最强的吸收峰与苯分子的吸收峰类似。硅原子L壳层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两个主要吸收峰分别来自于σSi-C*和πSi-Ph*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
硅杂环戊二烯
X射线光电子能谱
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
密度泛函理论
完全芯态空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硅杂环戊二烯衍生物电子结构与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常青
吴水星
阚玉和
杨双阳
滕云雷
杨国春
苏忠民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功能材料研究所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
出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11-1015,共5页
基金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573016,20703008)
江苏省低维材料化学重点建设实验室开放课题(批准号:JSK07034)资助
文摘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6-31G*方法,对2,5位取代的硅杂环戊二烯(Silole)系列衍生物进行几何结构优化,通过计算得到电离能、电子亲和势、空穴抽取能及电子抽取能等相关能量,并使用TD-DFT方法研究其吸收光谱,分析相关能量及光谱的变化规律.采用单组态相互作用(CIS/6-31G*)方法优化得到它们的最低单重激发态(S1)结构,在此基础上,使用TD-DFT方法计算对应的发射光谱.分析2,5位芳基取代硅杂环戊二烯衍生物(DADPS)激发态与基态的结构差异及原因,研究前线分子轨道的分布情况,并讨论发光特征及载流子传输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激发态结构弛豫主要发生在Silole环和直接与2,5位芳基相连的部位;前线轨道主要分布在Silole环和2,5位芳基上;二吡咯取代物有望成为空穴传输材料,二噻吩取代物和二呋喃取代物有望在发光器件中表现出较高的发光效率.
关键词
硅杂环戊二烯
密度泛函理论
吸收光谱
发光效率
Keywords
Silol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bsorption spectrum
Luminescent efficiency
分类号
O641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1,2,3,4,5-六苯基硅杂环戊二烯X射线谱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宋秀能
王广伟
常燕
马勇
王传奎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43-94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303096
11374195)
+5 种基金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BS2013CL016
BS2014CL03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3M541951
2014T70663)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资助~~
文摘
近年来苯基硅杂环戊二烯作为一类高效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材料被广泛研究。本工作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芯态空穴近似研究了1,1,2,3,4,5-六苯基硅杂环戊二烯分子中碳原子K壳层和硅原子L壳层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与实验谱线符合较好。通过理论结果对实验测量的1,1,2,3,4,5-六苯基硅杂环戊二烯分子的X射线谱进行了分析和标定。我们发现碳原子K壳层X射线光电子能谱在低能区283.8e V处的谱峰是由于与硅原子成键的两个电负性较强的碳原子导致的。碳原子K壳层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中最强的吸收峰与苯分子的吸收峰类似。硅原子L壳层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两个主要吸收峰分别来自于σSi-C*和πSi-Ph*跃迁。
关键词
苯基
硅杂环戊二烯
X射线光电子能谱
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
密度泛函理论
完全芯态空穴
Keywords
Benzene-based silole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Near-edge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 spectroscop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Full core hole
分类号
O626 [理学—有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硅杂环戊二烯衍生物电子结构与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
常青
吴水星
阚玉和
杨双阳
滕云雷
杨国春
苏忠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1,2,3,4,5-六苯基硅杂环戊二烯X射线谱的理论研究
宋秀能
王广伟
常燕
马勇
王传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